实验一 打印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打印的) - 副本

XML技术与应用综合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基于XML的FlowerStore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综合验证以下课程主要知识点)1.XML语法(1)掌握XML文档的基本语法,编写格式良好的XML文档(2)熟悉XML文档编辑、解析、浏览工具2.XML Schema 模式文档定义(1)了解并掌握XML Schema的定义方法及其用途(2)了解并掌握Schema的基本结构、数据类型、元素及属性声明(3)熟练掌握Schema中限定面的应用(4)规范与验证XML文档,使其满足合法性需求3.XML DSO、数据岛CSS和XSLT(1)能够使用XML DSO 完成从XML文档到HTML格式的绑定显示。
(2)掌握使用XSLT转换显示XML文件的基本方法(3)了解CSS与XSL的区别4.DOM解析(1)了解DOM技术的基本对象(2)掌握DOM技术的常用对象的基本属性及方法(3)了解在各类程序中创建Document对象的方法(4)使用XML DOM对XML文档进行基本的增删改查操作。
二、实验内容: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1、利用XML文档作为数据存储载体,设计并实现鲜花批发网Flowerstore的日常鲜花信息及客户订单信息的管理。
文档内容基本要求如下(其他元素或属性请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添加):(1)FlowerStore销售的鲜花的详细信息存储在XML文档中,包括鲜花的编号、花名、供应商名、价格、总数量、产地和图片。
鲜花的编号是其唯一标识。
(2)客户的订单信息存储在独立的XML文档中,包括客户姓名、订单号,订货时间,收货地址,联系方式等订花号花名数量单价订花号花名数量单价……请根据上述内容编写合适的XML schema 文档和合法的XML文档实例2. 利用XML DSO供客户查看浏览鲜花信息XML文档中的数据内容,其中供应商名不对客户展示。
(单值绑定或表格形式绑定任选其一)3. 利用XSLT转换显示技术,输出每一张订单的信息。
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题(A4可直接打印)

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题(A4可直接打印)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题实验1:水的凝固材料:- 纸杯- 水- 冰块步骤:1. 将纸杯装满水,放入冰箱冷冻室。
2. 等待一段时间,让水变成冰。
3. 尝试拿起纸杯,观察冰的状态。
结论:当水被冷冻时,会变成冰块并凝固在纸杯里。
冰块可以冷冻纸杯的原因是它们的分子之间紧密结合。
实验2:食物的变化材料:- 香蕉- 透明塑料袋步骤:1. 将一个香蕉放入透明塑料袋。
2. 将袋子封闭好,确保没有空气进入。
3. 放置袋子在一个温暖的地方。
4. 多次观察香蕉的变化。
结论:当香蕉被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它会逐渐变软并改变颜色。
这是因为香蕉里的化学物质与环境中的空气和温度产生反应。
实验3:物体的浮力材料:- 水槽或盆子- 水- 物体(例如小玩具、果蔬等)步骤:1. 把水倒入水槽或盆子中,使水面足够深。
2.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
结论: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如果物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会沉入水中;如果物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它会浮在水面上。
实验4:光的折射材料:- 玻璃杯- 水- 笔或铅笔步骤:1. 在玻璃杯里装满水。
2. 将笔或铅笔插入水中,观察其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结论:当光从一种介质(如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如水),光线会发生折射。
这就是为什么在水中看到的物体似乎有所偏移。
实验5:空气的存在材料:- 酒精灯(成人协助)- 空载酒杯- 玻璃碗- 水步骤:1. 在玻璃碗中倒入一些水。
2. 将空载酒杯倒置覆盖在玻璃碗上。
3. 使用酒精灯烧热玻璃碗底部。
4. 观察空载酒杯内部发生的变化。
结论:当热量使玻璃碗底部空气变热时,空气的体积会膨胀,从而推开空载酒杯,使其倒下。
这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和它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实验6:磁铁的吸附力材料:- 磁铁- 铁丁(或其他磁性物体)步骤:1. 将磁铁靠近铁丁。
2. 观察磁铁与铁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磁铁具有吸附力,可以吸附与之有磁性的物体。
3d打印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3d打印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本次3D打印实验主要内容涵盖:
1. 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应用范围。
2. 熟悉3D打印技术的纹理设计、CAD建模、打印参数的设定。
3. 学习3D打印的基本工艺及流程:设计-建模-切片打印-后处理。
4. 掌握3D打印机床的结构、零件构造以及基本操作规程。
5. 学习不同3D打印材料的特性、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了解不
同3D打印机型号的选择及使用。
6. 进行3D打印模型的设计、建模、切片、打印及后处理实验。
具体的实验内容包括:
1. 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型并进行建模。
2. 针对不同的3D打印机和材料进行切片和打印。
3. 对打印出来的模型进行后处理,如去掉残留支架、打磨表面等。
4.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
实验报告(可以打印版)

实验报告
一、实验报告包括两部分:预习报告和实验总结报告。
二、内容:
1、每人每个实验写一份预习报告和一份实验报告。
2、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原理和逻辑框图;主要仪器设备;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数据或实验结果截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体会;建议和改进办法。
三、实验报告用A4纸打印,格式参照下页
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封皮
附件2:大连理工大学实验预习报告范本
附件3: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范本
附件1: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附件2: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预习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逻辑框图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
一、实验操作步骤
二、实验数据记录或实验结果截图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建议。
初中物理常见实验(实验总结+练习)绝对超值、直接打印

初中物理常见实验(实验总结+练习)绝对
超值、直接打印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研究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测
量物体的尺寸。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长方体木块,并使用尺子分别测量它的长、宽和高;
2.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长×宽×高。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掌握了使用尺子进行尺寸测量的
方法,并了解了计算物体体积的公式。
练题:
1. 测量一个长方体木块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
厘米,请计算它的体积是多少?
2. 如果一个的体积为1000毫升,长方体物体的长为10厘米,
宽为5厘米,高为4厘米,请问能够放入多少个这样的物体?
实验二:摩擦力的观察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并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水平放置的斜面,将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在斜面上;
2. 倾斜斜面,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需要施加的力的大小。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观察到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的差异,并了解到施加的力大小与摩擦力的关系。
练题:
1. 为了减小机器的摩擦损失,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 如果一辆车的轮胎摩擦系数为0.6,重力为5000牛顿,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打印版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学校
班级
组员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四、观察植物细胞
五、观察动物细胞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
七、观察草履虫
八、观察种子的结构
九、观察叶片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学校
班级
组员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四、观察植物细胞
五、观察动物细胞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
七、观察草履虫
八、观察种子的结构
九、观察叶片的结构。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完整版-空白打印版-真实实验数据)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学院:专业:班级:组号: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实验地点科技楼 9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理论上可以证明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单缝衍射就处于夫琅和费衍射区域:La 82>>λ或82a L >>λ为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λ为入射光的波长。
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实验时,若取m a 4101-⨯≤,入射光是应用单缝衍射的公式计算单缝缝宽 λϕk a =sin k k L ϕtan = 很小,所以a kL L X k k /λ=Φ=激光器与单缝之间的距离以及单缝与一维光强测量装置之间的距离均置为50cm 左右,本实验采用的是方向性很好,发散角rad 53101~101--⨯⨯的Ne He -激光作为光源,这样可满足夫琅和费衍射的远场条件,从而可省去单缝前后的透镜1L 和2L 。
;.点亮Ne He -激光器,使激光垂直照射于单缝的刀口上,利用小孔屏调好光路,须特别注意的是:观察时不要正对电源,以免灼伤眼睛。
WJH 接上电源开机预热15min ,将量程选择开关置I 档,衰减旋钮置校准为止(顺时针旋到底,即灵敏度最高)。
调节调零旋钮,使数据显示器显示“-000”(负号闪烁)。
以后在测量过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学院:专业:班级:组号: B7 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 201 年月日星期实验地点科技楼 9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单缝衍射相对光强度曲线图。
3d打印实验指导书

3d打印实验指导书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3D打印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一) 实验目的:理解三维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4种成形工艺通过现场参观,让学生加深对FDM成形工艺的理解(二)实验仪器铭展三维打印机(桌面型Mbot)(三)实验内容(1)由指导老师讲解学习三维打印的原理,以及与传统加工的区别基本原理:离散/堆积,即将CAD三维模型切片分层然后逐层打印堆积区别:传统加工是去除加工,三维打印是增材制造(2)由指导老师讲解常见的4种成形工艺a. 光敏树脂液相固化成形基本原理:液态材料在一定波长和强度的紫外激光的照射下能迅速发生光聚合反应,分子量急剧增大,材料由液体转变成固态b.选择性激光粉末烧结成形基本原理:利用粉末材料(非金属粉:蜡、工程塑料、尼龙等和金属粉:铁,钴,铬以及它们的合金)在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在计算机控制下层层堆积成形。
c.薄片分层叠加成形采用激光或刀具,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CAD分层模型轨迹切割片材(涂覆纸:涂有粘接剂覆层的纸、涂覆陶瓷箔、金属箔或其他材质的箔材),然后通过热压辊热压,使当前层与下面已成形工件层粘接,从而堆积成型。
d.熔丝堆积成形基本原理:利用热塑性材料的热熔性、粘结性,在计算机控制下层层堆积成形。
(四)实验报告及思考根据老师讲解和对三维打印机实地参观思考一下问题1. 简述常见的四种三维打印成形工艺2. 列举FDM工艺的应用实验二(一) 实验目的熟悉FDM三维打印成形机的结构掌握FDM三维打印成形机的模型制作过程(二)实验仪器铭展三维打印机(桌面型Mbot)(三)实验内容1.FDM三维打印系统该工艺以ABS材料为原材料,在其熔融温度下靠自身的粘接性逐层堆积成形。
在该工艺中,材料连续地从喷嘴挤出,零件是由丝状材料的受控积聚逐步堆积成形。
图1 FDM三维打印系统2.基本工作过程a.首先设计出所需零件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并按照通用的格式存储(STL文件);b.跟据工艺要求选择成形方向(Z方向),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该模型离散为一系列有序的单元,通常将其按一定厚度进行离散(习惯称为分层),把原来的三维CAD模型变成一系列的层片(CLI文件);c.再根据每个层片的轮廓信息,输入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控制代码;d.最后由成形机成形一系列层片并自动将它们联接起来,得到一个三维物理实体;e.后处理,小心取出原型,去除支撑,避免破坏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班级:196 学号:201219629 姓名:李苏华实验一线性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C语言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如插入、删除等。
二、实验内容:1.设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a和hb中结点数据域值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且各自链表内无重复的结点,要求:(1)建立两个单链表ha和hb,要求ha和hb都是递增有序的。
(2)将单链表ha合并到单链表hb中,且归并后的hb链表内无重复的结点,结点值仍保持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3)输出合并后单链表hb中每个结点的数据域值。
2.约瑟夫(Joseph)问题。
具体描述是:编号为1,2,3,…,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
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
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
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
试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
要求:利用不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的顺序输出各人的编号。
三、实验要求:1.C完成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并上机调试通过。
2.撰写实验报告,提供实验结果和数据。
3.写出算法设计小结和心得。
四、程序源代码:(一)程序1代码:#include<stdio.h>//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typedef struct A{ int data;A* next;A* prior;}stulist;//对链表进行插入操作void Insert(stulist * head){int i,j;bool T=true ;stulist *p=new stulist;stulist *q;printf("请输入五个整数:\n");for(i=1;i<=5;i++){ printf("第%d个数:\n",i);scanf("%d",&j);q=head->next;//验证插入的结点是否重复while (q){ if(q->data==j){ printf("此数已经存在,请重新输入!");i--;T=false;break;}elseq=q->next;}while(T){ p->data=j;p->next=head->next;p->prior=head;if(head->next)head->next->prior=p;elsep->next=NULL;head->next=p;T=false;}if(i<5){ p=new stulist;T=true;}}}//对链表的所有结点排序void sort (stulist * head){int i,j,temp;stulist *p=head->next;for(i=0;i<4;i++){p=head->next;for(j=0;j<4-i;j++){if(p->data>p->next->data){temp=p->data;p->data=p->next->data;p->next->data=temp;}p=p->next;}}}//显示链表内所有的结点void show(stulist * head){stulist * p=head->next;while (p){printf("%d ",p->data);p=p->next;}printf("\n");}//对两个链表进行组合void Buffer(stulist* ha,stulist* hb){stulist *p,*q,*t,*r;p=ha->next;q=hb->next;while(p&&q){ //如果ha链表的值小于hb链表的值就把ha的值插入到hb中if(p->data<q->data){ t=p->next;p->prior=q->prior;p->next=q;q->prior->next=p;q->prior=p;p=t;}//如果ha链表的值等于hb链表的值,ha链表就指向下一个值进行比较else if (p->data==q->data)p=p->next;//如果ha链表的值大于hb链表的值,hb链表就指向下一个值进行比较 else if(p->data>q->data){ r=q;q=q->next;}}//当hb链表指向最后的结点时,就让ha链表剩下的结点连在hb链表后面 if(q==NULL){r->next=p;p->prior=r;}}//主函数void main(){stulist ha;ha.next=NULL;stulist hb;hb.next=NULL;printf("请输入ha链表中的数值!");Insert(&ha);sort(&ha);printf("链表ha中的排序结果为");show(&ha);printf("请输入hb链表中的数值!");Insert(&hb);sort(&hb);printf("链表hb中的排序结果为");show(&hb);printf("两个链表排序后的hb链表为");Buffer(&ha,&hb);show(&hb);}(二)printf程序2代码:#include<stdio.h>typedef struct Node{int number;int password;Node * next;}Stu;//向链表内插入结点void IntoData(Stu *lst,int n){Stu *p,*q;int i;p= new Stu;p=lst;for(i=2;i<=n;i++){q=new Stu;printf("请输入第%d个人的密码:",i);scanf("%d",&(q->password));q->number=i;p->next=q;p=q;}p->next=lst;}//判断链表中是否只剩下最后一个结点bool LengthList(Stu * lst){int i=1;Stu*p=lst->next;while(p!=lst){i++;p=p->next;}if(i>1)return true;elsereturn false;}//删除出局结点并输出出局节点的信息void DelElem(Stu *lst,int n){bool T;Stu *p,*q,*s;p=lst;q=lst;int m,i,j=1;printf("请输入一个m值:");scanf("%d",&m);//m=1时,即删除循环链表中的头结点if(m==1){for(i=1;i<m+n;i++){q=p;p=p->next;}printf("第%d个人出局的号码为:%d 密码为:%d ",j++,p->number,p->password); m=p->password;s=p;q->next=p->next;p=p->next;delete s;}while(T){for(i=1;i<m;i++){q=p;p=p->next;}printf("第%d个人出局的号码为: %d 密码为:%d \n",j++,p->number,p->password);m=p->password;s=p;q->next=p->next;p=p->next;delete s;T=LengthList(p);}printf("最后出局的号码为:%d 密码为:%d \n",p->number,p->password);}void main(){Stu *head=new Stu;int n;printf("请输入共有多少人参加此游戏:");scanf("%d",&n);if(n<1)printf("您输入的信息有误!\n");else if(n>1){printf("请输入第1个人的密码:");scanf("%d",&(head->password));head->number=1;IntoData(head,n);DelElem(head,n);}//当一个人参加游戏时直接出局else if(n==1){ printf("请输入第1个人的密码:");scanf("%d",&(head->password));head->number=1;printf("最后出局的号码为:%d 密码为:%d ",head->number,head->password);} }五、程序运行情况(写出输入数据及运行结果)程序1和2的运行结果如下:六、 小结(包括收获、心得体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等)注:内容一律使用宋体五号字,单倍行间距第一次上机就历尽磨难,我的编程能力真的是下降的如此之快!做第一个题目中总是不能把链表中的重复的数据项结点删除,经过和同学的同思考同努力终于解决了,链表这块我学的不是很好,不能学以至用。
在这次上机实践中让我知道多上机、多练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