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预习学案 编号1
必修1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课时)【预习导学】1.化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举例说明化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化学的特征是什么?3.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哪三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4. 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一谈化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课本P2交流研讨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问题和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千奇百怪的溶洞?石笋,石柱,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情景二:火柴在燃烧时发生了那些反应?火柴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记录: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
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缘故。
【回忆】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取单质铁,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尾气点燃处理【结论】通过化学手段可以制取一些重要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
【思考】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与化学化学有关的问题?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化学科学就是:【阅读与讲述】课本第2-3页内容【板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化学是、的科学讨论:就医学方面中医和西医对药品的制备探索化学在人类健康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的器皿由泥器-陶器-瓷器-塑料制品的发展,其中化学的应用;农业生产方面的靠天吃饭到现代农业中植物新品种的研发,化学肥料的制备,生长激素的应用……结论: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人类从被动的利用自然界中的现有物质,到主动的去制备自然界中原有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制备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质。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阅读课本P3—51、化学在古代的应用与发展。
如、、、等2、近代化学的形成。
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的概念,标志着的诞生。
第一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鲁科版).doc

引领我们对化学这一门学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
正因为如此,导致许多同学对这一节不太重视,甚至不去主动学习。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题目的考查中这一节可以涉及许多细节性的内容,出题点较多。
例如未来化学研究的空间、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名事,近儿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关内容——需要了解获奖化学家因为什么研究(或贡献)而获奖,这种理论(或知识)在中学化学中体现和应用有哪些等等。
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对这些细节的积累,一方面能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一便于在习题或考试中顺利解决一些新情景试题。
例如右侧的题目是一道期末两为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激励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是因为()A. 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B. 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C. 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鲁科版)志导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表明,在任何方面要想有所突破,都必须注重对于细节的处理。
1808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提出著名的盖•吕萨克定律,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道尔顿的原子论相对照,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然而,道尔顿公开反对这一假说,他认为不同元素的原子大小不会一样,其质景也不一样,因而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不可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更何况还有一体积氧气和一体积氮气化合生成两体积的一氧化氮的实验事实。
若按盖•吕萨克的假说,一个氧化氮是由半个氧原子、半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为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然而,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教授阿伏加德罗仔细地考察了盖•吕萨克和道尔顿的气体实验,发现了他们矛盾的焦点。
于是1811 年他写了一篇题为《原子相对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子进入化合物的数目比例的确定》的论文,在文中他明确地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单质或化合物在游离状态下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称作分子,单质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并修正了盖•吕萨克的假说,提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2021鲁科版必修1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word学案

2021鲁科版必修1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word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白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进展的差不多历程,20世纪化学进展的特点和21世纪化学进展的趋势,认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心地位。
3.了解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类、比较2.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并观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摸索“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化学的爱好。
3.了解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科学方面的奉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阅读自学》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和的自然科学。
一、化学是具有制造性的有用性的科学1、化学科学的制造性的具体表现:2、化学科学的有用性的表现: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进展1.近代化学的形成和进展近代化学形成和进展的里程碑有(1)(2)(3)(4) 2.现代化学的进展(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2)现代化学的研究手段:(3)现代化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4)我国化学家在现代研究化学中的奉献:三、化学科学探究的空间1、化学科学领域:2、在能源和资源方面:3、在材料科学方面:4、在环境方面:《相关练习》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人工制成的是 ( )A.胰岛素 B.蛋白质 C.纤维素D.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合成是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B.化学学科是在门捷列夫发觉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进展起来的C.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也促进了现代化学研究的进一步进展D.没有化学学科知识就不可能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3、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C.中国 D.德国4、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奉献。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时间:学案编号:班级:小组:姓名:制作人:审核人:《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知道高中学习化学的方法。
4.了解化学与职业等问题。
一、自学反馈,交流完善[讨论1]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1、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特征:(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讨论2]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1、基本历程: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哪三个阶段?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20世纪的基本特征:(1)化学研究手段:(2)化学研究层面: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3、21世纪的发展趋势:(1)化学家们可以在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哪些挑战作出贡献?[讨论3] 你知道高中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介绍你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讨论4]你想了解化学与职业的哪些问题?对职业你有何规划?二、自主检测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A.使用火B.制陶瓷C.酿酒D.炼丹2.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①酿酒②炼丹③造纸④制陶瓷⑤制青铜器⑥冶铁⑦制火药。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走进化学科学1.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基本特征,理解化学科学的含义。
2 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常用的学习方法。
1.理解化学科学的含义,明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2. 明确高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方法指导】1.通过阅读教材,认识化学科学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这一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2明确并践行高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2-4页,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2、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代表性的事件是什么?3、近代化学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哪些?.4、我国在现代化学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请举例说明。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6页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化学科学的含义是什么?核衰变、裂变、聚变是化学科学研究的范畴吗?2、如何理解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1、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她的工作对你有何启发?2、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时工作中有哪些步骤?3、通过了解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过程,你对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自主学习:阅读教材7页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研究的领域有哪些,对我们有何帮助?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牛胰岛素是由外国人首先人工合成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分子C.陶瓷、冶金及酿酒等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制造出“第二自然界”E.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F.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2.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学案(1) -精选文档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二(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气体(2)持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3)将(2)中的液体加热思考与交流(1)进行蒸馏水的实验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什么位置?冷却水的流向如何?(2)上述实验中“水→水”的变化、“CaCO 3→CaCO 3”的变化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活动与探究2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迁移与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是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 .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C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 .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化学科学产生、发展过程历程图当堂检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设计合成可与最好的酶相媲美的人工仿生催化剂B.合成像肌肉等生理体系一样具有刺激响应性的仿生材料C.用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料油D.用粮食发酵制取乙醇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学案

第1章认识化学科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学科。
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含义1.学科性质上:自然科学。
2.研究层次上:、层次。
3.研究对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_____、_____、制备和应用。
二、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1.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化学的特征就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化学科学的实用性(1)农业:_______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能使人类解决许多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造的_________引领我们进入信息时代。
三、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
3.现代化学阶段(1)世界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等。
出现了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_________,是首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_________。
四、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组装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3.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在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
类型一化学科学的含义【典例】(2013·揭阳高一检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分子C.烧制陶瓷、冶金及酿酒等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制造出“第二自然界”【变式训练】(2013·三明高一检测)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各物质质量总和类型二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典例】下列诗句或成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B.铁杵磨成针C.野火烧不尽D.百炼成钢【变式训练】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_____,是化学变化的是_____。
1.1 走进化学 学案【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4.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成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器件和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3.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病理。
【对点训练】1.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D 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其他三项都是20世纪的成就。
2.下列对化学科学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B.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C.化学科学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方面无能为力D.化学科学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C 解析: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包括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各个领域。
化学科学可以使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故C错。
【课后练习】1.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变化⑤制备⑥应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全部D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B.化学科学将在酸雨防治方面大有作为C.新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密切相关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材料将越来越多A3.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下列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A.创造新分子B.合成新物质C.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D.发现或制造新元素CD 解析: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学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预习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0-8-30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发展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趋势,明确化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了解化学的基本特征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
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
2.化学的特征是。
3.近代化学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的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革命性的进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1869年,俄国科学家发现了,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课堂检测:
1.(双选)在下列所描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一种原子制造出一种或几种新的原子
B.碳酸氢铵固体加热后转化为气态物质
C.固体干冰加热后变为CO2气体
D.蓝矾加热后变为白色固体
2.化学科学的特征是()
A.研究物质的变化
B.制造新物质
C.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D.做实验
3.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和波普尔,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也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4.下列物质中,不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制取的是()
A.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
B.青霉素、链霉素的发明与生产
C.黑火药的制造与应用
D.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5.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国籍和研究专业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B.拉瓦锡——俄国——化学家
C.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
D.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某工厂按如下步骤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步骤①中产生的CO2③使步骤①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④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
请回答6—7题:
6.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纯碱(Na2CO3)③小苏打(NaHCO3)④烧碱
⑤CO2⑥消石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原料是①②
B.起始原料是②③
C.最终产品是④⑤
D.最终产品是③④
7.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蒸馏法是淡化海水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低
D.水中杂质越少,水越纯净,饮用时对健康越有利
9.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10.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利昂
D.含汞电池
11.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气体
12.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铅
B.CO气体有毒,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可吸收CO
C.臭氧层的破坏对人体有害
D.绿色食品是指使用过农药、化肥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
14.下列广告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口服液含很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C.这种神奇液体加入水中,可以“以水代油”,作发动机的燃料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5.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不锈钢B.青霉素C.农药和化肥D.电话和电视机16.为防止污染环境,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酒精B.氢气C.天然气D.CO 17.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为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
以下发明或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①造纸②印刷技术③火药④指南针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①②③④⑧B.①③⑤⑦C.②④⑥D.⑤⑥⑦⑧
18.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19.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20.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
A.只有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有①②③
21.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22.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有些反应却没有明显现象,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何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完成对该问题的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