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直方图(Histogram)
总结词
直方图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分布的图表 ,通过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的形式,可 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点。
VS
详细描述
直方图通常由柱状图和横轴组成,其中柱 状图表示数据的频次或概率,横轴表示数 据的取值范围。通过观察直方图上的柱状 高度和宽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 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优化和控制。
05
品管七大手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简单易学
品管七大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工具相对 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
针对性强
每种手法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应用范围, 能够针对特定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 案。
实用性强
品管七大手法注重实际操作和效果, 能够为企业的品质管理提供实用的方 法和工具。
灵活性高
品管七大手法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进行灵活应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组合使用。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品管七大手法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 向发展,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品质数据的分析
和预测。
定制化与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品管七大手法不断向 定制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例如定制化的品质解决方案和针对
性的品质管理措施。
跨学科融合
品管七大手法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如心理学、经 济学、社会学等,以实现更全面和深入的品质管理。
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博士总结 出品管七大手法,并广泛应用于日本和全球制造业 。
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管七大手法逐渐成为质量管理 领域的必备工具,于质量 管理的实用方法和技术,包括 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 布图、因果图、管制图和控制 图。
局限性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1•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2•柏拉图——确定主导因素;3•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4•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5•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6•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7•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不妨看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种报表,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的内容用笔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栏目内容有待修改?检查表是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2.什么是柏拉图?柏拉图为意大利经济学家所发明,根据收集的项目数据,按其大小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从柏拉图中可看出哪一项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从而确定问题的主次,并可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柏拉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 0%以上。
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半之大小顺位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柏拉图法(重点管制法),提供了我们在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情,关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数据依据的,并用图形来加强表示。
品管七大手法完整

02
七大手法详解
流程分析图
总结词
通过流程图展示工作流程和步骤,帮助分析流程中的问题。
详细描述
控制图是一种用于过程控制和监控的工具。 通过将实际数据绘制在图表上并与控制限进 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值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控制图可以帮助保持 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03
七大手法应用场景
流程分析图应用场景
总结词
流程分析图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或系统的运作流程,帮助企业了解整个流程的运作情况, 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目的与意义
• 品管七大手法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 法,对品质管理中的数据进行收集、 整理、分析和解释,以解决品质问题,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些手法有 助于企业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 题,降低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客 户满意度。
发展历程
品管七大手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品质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并开发新的品质管理工具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品管七大手法逐渐形 成并被广泛应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些手法也被引入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品质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
品管七大手法
目录
• 定义与概述 • 七大手法详解 • 七大手法应用场景 • 七大手法实施步骤 • 七大手法实施注意事项
01
定义与概述
定义
品质管理7大手法

❖计算各组之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R)。
❖计算总平均X
❖计算极差的平均R
❖计算控制界限
❖X控制图:中心线(CL)= X
❖控制上限(UCL)=X A2R ❖控制下限(LCL)= X A2R ❖R控制图:中心线(CL)= R
❖控制上限(UCL)=D4 R
❖控制下限(LCL)= D 3 R
19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15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直方图示例
与要求相比偏高
SL=130 20
15
10
Sμ=160
与要求相比偏低
正常
5
120.5 124.5 128.5 132.5 136.5 140.5 144.5 148.5
过程波动小
过程波动大
规范
16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七、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 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 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 (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 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
废 品
数4000
3000
2000
1000 0
欠铸 冷隔 小砂眼 粘砂 其他
100 累 90 计 80 频 70 率
60 50 40 30 20 10 0
7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三、散布图 ❖研究成对出现的不同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 坐标图。 ❖注意几点:
▪收集足够的数据,至少30对; ▪横坐标表示数据(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量 (结果); ▪正确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式; ▪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
品管的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七种基本工具,也被称为“七个品质工具”。
它们包括:
流程图:用于描述一个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以便发现其中的瓶颈和改进点。
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用于分析一个问题或缺陷的根本原因。
直方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分析数据中的模式和异常。
控制图:用于跟踪数据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散点图: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便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
检查表:用于记录检查结果,以便快速发现和纠正缺陷。
帕累托图:用于显示导致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以便优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这些品质工具可以帮助质量管理人员更加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

技巧:
•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根据生产过程特性和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 定期监控生产过程: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关注关键指标:关注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关键指标
统计过程控制在品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01
预防质量问题:通过统计过程控制,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预防质量问题
• QFDC分析:分析产品特性与客户需求的关系
• 分析客户需求: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 OMNOVA分析:确定关键品质特性
• 确定品质目标: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制定品质目标
• 矩阵图分析:绘制品质特性与客户需求的关系图
•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品质目标制定改进计划并执行
品质功能展开在品质管理中的实际效果
质量问题的根
本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数据分析
结果,制定针
对性的改进措
施
01
02
03
05
品管手法四:品质功能展开
品质功能展开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通过分析产品特性与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
目的: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质功能展开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步骤:
方法:
• 确定产品特性:分析产品的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
技巧:
• 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 关注重要指标:关注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关键指标
• 定期分析数据: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数据搜集与分析在品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发现质量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
发现生产过程
中的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板抽孔脱料困难 5
固定梢设置不当
设备不当
2020/4/11
冲 压 作 业 效 率 低
33
第四章 因果图
2、对策追求型
消除加工困难
作业员教育
马达座
34 使导板加工取放容易
加工次数少
提 高
方便屑料清理 1 2 导板 隔板 寻找资料容易 1
冲
消除搬运损失
压
作
1
业
使导.顶柱位置适
2
效
当
3
托料架适当
率
使马达座脱料容易
5Why 範例:為何停機
。問1:為什麼機器停了? 。答1:因為機器超載, 保險絲燒斷了
。問2:為什麼機器會超 載?
。答2:因為輪軸承的潤 滑不足
。問3:為什麼軸承會潤 滑不足?
。答3 :因為潤滑幫浦失 靈了
。問4:為什麼潤滑幫浦 會失靈?
。答4:因為幫浦的輪軸 耗損了
。問5:為什麼潤滑幫浦 的輪軸會耗損?
2020/4/11
28
第四章 因果图
特性要因圖的思考原則
一、腦力激蕩法
四原則: 1.自由奔放
2.意見越多越
好
3.嚴禁批評他人 4.搭便車
二、5W1H法(WHAT WHERE WHEN
WHO WHY HOW)
三、5M法(MAN、MACHINE、MATERIAL、
METHOD、MEASUREMENT)
2020/4/11
14
第三章 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应用
• 作为降低不合格的依据:想降低不合格率, 先绘柏拉图看看。
• 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 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 • 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 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的比较)。
2020/4/11
15
第三章 柏拉图
三、制作方法 • 步骤 1: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类项目。
• 我们在应用柏拉图找出主要问题后,往往 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 原因,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因果图就是这样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 图中主干箭头所指的为质量问题,主干上 的大枝表示主要原因。中枝、小枝、细枝 表示原因的依次展开。
• 繪製特性要因圖時,重點應放在為什麼會有 這樣的原因,並且依照5W1H的方法
2020/4/11
18
第三章 柏拉图
• 步骤 4:记入图表用纸并按数据大小排列画出 柱状图。
85
不 良
数 68
51
34
17
2020/4/11不良項目
0收斂不良 几何失真 白平衡 敲閃
不良
無畫面 畫面傾斜 其他
19
第三章 柏拉图
• 步骤 5:绘累计曲线。
170
153
不 136
良 数
119
102
85
4
5 固定梢设置适当
使隔板抽孔 脱料容易
2 熟知工作图 1 使光线充足
设备改善
其他
2020/4/11
34
第四章 因果图
项目 月日 8 月 5 日 6 日
7日
8日
9 日 合計
收敛不良
57
几何失真
34
无书面
14
白平衡不良
28
书面倾斜
13
亮度不足
3
敲闪
17
无电源
4
2020/4/11
17
第三章 柏拉图
•步骤 3:依项目作数据整理做统计表。
不良项目
1 收敛不良 2 几何失真 3 白平衡不良 4敲 闪 5 无书面 6 书面傾斜 7其 他
2020/4/11
11
第二章 检查表
例2:记录检查表
品名:XXX
部件检查表
2000 年 1 月 24 日 工厂名:TKA
工程:IPOC
作业单位:TKA
检查总数:4200
检查者名:型一課
备注:全检
批 号:1001
种类 表面伤痕 裂纹 表面不良 模具不良 其他
记录 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下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下 正正一
。答5:因為雜質跑到裡 面去了
2020/4/11
32
第四章 因果图
二、因果图的分类
1、原因追求型
作业员问题
加工困难
2 不熟悉工作图
马达座 4 3
导板加工取放困难
导板 隔板 2 寻找资料困难 模具搬运费力
1 屑料清理费时
光线不足 其他
外壳冲剪模 托料架不当
2
1 导柱,顶柱阻 碍作业路线
3
4
马达座脱料困难
2000.09.18 全部
6月 合计 223 1746 241 1537 107 913 72 493 32 130 675 4819
13
第三章 柏拉图
一、柏拉图的定义 • 柏拉图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
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成矩形,表示各原 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
• 柏拉图是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运用意大 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统计图加以 延伸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又称排列图。
–对象确定一般按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 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
–分类项目一般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 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 步骤 2:決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 类项目,在期间內收集数据。
2020/4/11
16
第三章 柏拉图
例:电气不良状况记录表 过程检查组
期间:99年8月5-9日 检验者:李XX
• 从ISO谈统计技术
• 在ISO 9001:2000标准中也有规定。
2020/4/11
4
第一章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何謂數據? 就是根據測量所得到的數值和資料等事實.因
此形成數據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就是:數據=事實
運用數據應注意的重點: 1.收集正確的數據 2.避免主觀的判斷 3.要把握事實真相
2020/4/11
68
51
34
17
0
收敛不良 几何失真 白平衡 敲閃 无书面 书面傾斜 其他
2020/4不/11良项目
不良
20
第三章 柏拉图
• 步骤6: 绘累计比率。
170
153
不 合
136
格 119
数 102
85
68
51
34
17
0
收敛 不合格项目 不良
2020/4/11
几何 失真
白平衡 敲闪 无书面 书面
不良
倾斜
[品管七大手法]
第一章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 前言
• 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获得有 效的质量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各种 统计分析方法对质量数据进行加工处 理,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分。
2020/4/11
3
第一章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 管理循环 –目前企业界,必须将管理、改善、 统计方法三者统一起來,三者相互 连贯运用,才能在整体上发挥效果。
1000
0
0
统计人:张XX
酒后驾车 超速行驶 未系安全带 光线不佳 路况不好 其 他
肇事车祸原因柏拉图
2020/4/11
25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20/4/11
酒后驾车 未超系速安行全驶带
光线不佳 路况不良
其它
100
90
80
70
60
系列2
50 40
系列4
不合格项目 不良 失真 不良
倾斜
2020/4/11
23
第三章 柏拉图
• 四、思考题
–1999年江苏省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达到 12000人,各项统计情况如下:
原因
酒后 驾车
超速
未系 安全带
光线 不佳
路况 不良
其他
人数 5000 3000 2000 1000 500 500
–试画出柏拉图,并作分析
2020/4/11
2020/4/11
7
第二章 检查表
一、定义 • 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
出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 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 的统计图表.
二、检查表的分类 • 点检用检查表 • 记录用检查表
2020/4/11
8
第二章 检查表
1.点检用查核表
• 此类表在记录时只做「有、没有」、「好、 不好」的记录。
30
20
10
0
26
第四章 因果图
一、定义
• 在找出质量问题以后,为分析产生质量问题 的原因,即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 方法,以确定因果关系的图表称为因果图。
• 其形状与鱼的骨架相似,故亦称鱼刺图;又 因为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倡导的, 故又称为石川图。
2020/4/11
27
第四章 因果图
3 未系安全带 2000 10000 16.67 83.34 6000
50%
4 光线不佳 1000 11000 8.33 91.67 5000 41.67%
4000
5 路况不好 500 11500 4.17 95.84 3000
25%
6 其 他 500 12000 4.17 100 2000
总 计 12000 统计日期:2000.01.03
小计 30 18 40 8 11
107
2020/4/11
12
第二章 检查表
项目 地点
日期 废品数 不良分类
欠铸 冷隔 小砂眼 粘砂 其他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