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二战740,不过就是一场游戏
调好心态再出发GMAT一战740

调好心态再出发GMAT一战740在整个备考和考试的过程中要有好的心态。
心态在备考的过程中,是坚持杀G路的一剂良药。
很多时候,复习过后,测试却很糟糕;有时候做题错的面目全非;就会很怀疑自己要不要继续坚持G——这条孤独、寂寞、又痛苦的路,接下来小编就调好心态再出发GMAT一战740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备考GMAT考试有所帮助。
成绩:总分740,Q50,V39背景:非985,211四六级590+,托福105复习时间:三个月复习资料:陈向东的数学,狒狒数学&逻辑OG,新PREP前一部分老PREP,GWD复习中:数学:数学我准备的比较早,大二的暑假闲的没事就看完了陈向东的数学,当时觉得很简单很好玩,不过也算是对PS/DS有了个初步了解。
记住了好多名词,做了不少笔记,比如equilateral、circumference、cone之类数学上的名词;知道了DS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然后在接触数学就是四月份看OG的时候,五月份又看了狒狒数学,GWD的数学我没做,考前五月三的寂静块看完的时候换题库了,于是乎就看了一点点六月的数学机经。
然后就上考场了。
数学对于中国考生不难。
但是在没有寂静的情况下,大脑在考场上有时候会短路。
比如遇见的那道322乘以3320约等于10的几次方(数字可能不准确),当时就一帮子被打晕了,没了思路。
所以,对于可能没有机经的同学来说,多见见题型可能很有帮助。
CR:我最不擅长CR。
刚开始做OG时,只有CR是below average。
做OG的逻辑也还是不得窍门,错误率基本在十道错四五道。
然后听说lawyer的方法不错,在网站上看了不少相关的帖子,可能是当时功力不够深厚吧,感觉lawyer的方法好抽象。
然后就开始有病乱求医,看了不少资料,很杂。
但是感觉真正有用,并且让我受益匪浅的就是狒狒逻辑的135题及其详解。
虽然年代有些久远,而且详解也不想PREP那样组织的很规范,但是仔细做,做完仔细分析,抱着脑袋想想就会很有收获。
二战760,终于和GMAT说拜拜

二战760,终于和GMAT说拜拜最后10题只有15分钟(开始没把握好时间),开始头晕眼花看不进去(没休息好),最后10题开始胡做,最后三题还剩2分钟,那一瞬间,cancel的念头,三战的念头,放弃MBA的念头,似乎都闪过。
为了自己的坚持也确认下去吧,确认下去吧:51,41,760。
二战760,终于和GMAT说拜拜,希望对大家的GMAT考试有帮助。
没错,我有点不敢相信的在老师赶我出去之前又看一眼屏幕,虽然我自认这是我的目标和理想水平,但上面写的那些不是炫耀而是实情。
所以,1. 在某些情况下当机立断(其实我一点没有当机立断幸好到了最后一刻决定)改考期可能有好处。
2. 做对前面的题真的比较重要。
3.大龄不要灰心。
二战复习简单摘要:数学:高考结束十几年,真的忘记了太多东西,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解,排列组合的公式,曲线的开口与常数的关系,等等。
我觉得强记不如多做题。
语法:几乎所有的题我按下列四大组考虑,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总结适当扩展,越往前的越重要,顺序选优或排除各选项,提醒自己后面几点是压箱底的法宝因为会忘记。
当然这是建立在前面最重要的已经很熟练可还是找不出答案的情况下。
1. 主谓、时态、常用配对(not only but also, either or, both and...)2. 代词(是否指代正确)、定语从句(是否修饰正确)、单复数、平行、ing从句修饰主语表伴随或结果对不对;3. 非划线部分能给你的暗示、and/or可能造成的歧义;4. 倒装、简洁可能是答案。
我觉得可能90%以上的语法都考上面这几点吧。
对了,语法还注意没有必要看懂名词的意思,知道他是名词可能是个什么东东就行了,可以节约大把时间。
还有,查争议题还可以在google 或bing上输入原体部分单词节选加上site:或者site: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学校的同学要珍惜大把的美好的可以浪费的时间,要么好好学习,要么好好浪费,千万别四不像。
GMAT考试从680到770的艰辛路

GMAT考试从680到770的艰辛路GMAT考试从680到770的艰辛路:GMAT考试首战两次模考别离是740和760,结果真实的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
GMAT似乎在对我冷笑说:孩子啊,你的原罪就是骄傲!痛定思痛,再三总出现过长划线。
阅读两篇都很长,逻辑也蛮绕。
所以在迅速报名了11月15日的考试后,我就开始了又一轮的杀G之路。
这一个月的温习里,个人感觉提高最多的就是语法。
曾经有人说,得语法者得GMAT。
我以为这句话有必然的道理,因为语法题占得比重最大,而且语法没有什么准确的机经可以参考,考试时候拼得就是自己真实的水平。
一战之前的一个半月的复习里,我把白勇和刘振民的语法书看了一遍,又上了辅导班的课,可是仍是感觉做语法题时候没什么信心,错误率也高,每次模考或GWD,语法可以错上6道,但是阅读和逻辑一般合在一路也不超过5道。
我感觉刘振民和白勇语法书最大的缺点是:将语法题目按要点细分,例如平行啊,主谓一致啊,然后再让咱们做题。
这样的做法在学习的初期的确有助于咱们吸收语法点,但是对于正式的考试不利!因为当我在做平行这一章的时候,我知道要去找平行上的错误,心理已经受了暗示,解题自然就快。
但是真实考试中,咱们看到一道题目其实不知道错误是什么类型的,需要花时间去分析,这样速度会慢下来。
辅导班的解题方式我感觉也有不足,在过度强调速度的同时会捐躯整个句子的逻辑含义。
辅导班老师说拿到题目只看划线部份,比较不同点,再结合句子进行排除。
我一战的时候一直采用这种方式,悲剧的是我常常在比较不同并进行排除的时候,直接排除正确选项,然后在剩余的错误选项里挑答案,结果可想而知。
或许辅导班的方式对一些语法基础本身比较好的同窗适用,但是对我来讲,这个方式不是特别好。
二战温习的一个月里,我在淘宝上购买了曼哈顿语法书第四版,仔仔细细看了2遍,获益良多。
我感觉这本书对语法的分析超级清楚,和中国人对语法的分析不一样,让我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这本书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这些题目对于提高纠错的准确性超级有效,我把每一道题目都认真做了一遍,获益良多。
速战速决,一战GMAT740

速战速决,一战GMAT740决对超乎自己的想象了,非大牛也非特勤奋,上月的狗也没用到,这两天特殊状况身体也不舒服。
Verbal前十道用了22分钟,慌的我。
考到后来脑袋都要疼到炸了,最后一题做完居然还有一分半钟,真神奇。
做完以后特别想哭,各种不确定各种蒙的猜的,都有想取消分数的冲动了。
最后Confirm以后成绩跳出来,看到740的时候,真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了。
速战速决,一战GMAT740,希望对大家的GMAT考试有帮助。
关于背景:没考过T没考过G,第一次参加这么昂贵的考试。
四级63+,六级很挫55+,高口笔试就没过。
上学期出去交换了半年,看到身边的大牛考T考G,我还很傻得按时上课按时旅游,唯一值得骄傲的是狠狠地读过几本英文教材,每次都感觉和自己拼命一样,不过一本教材读到一半就好多了。
再有么就是和老外聊聊天,没特别学英语喏。
话说大一的时候被逻辑老师吓到了,他把GMAT考试的逻辑题翻译成中文给我们看我都想不出,当时就觉得打死我也不会去考的,结果为了去香港,嗯,大家看到了吧,什么叫世事难料。
关于备考:满打满算,从初识G到考试,撑死三个月时间吧。
真正复习的时候就更少了。
五月份还有一个多礼拜和我们家那位出去玩,啥也没干。
还有各种找实习的。
反正就觉得自己准备得特别不充分,不过还是能明显感觉三个阶段那种跨越的感觉。
量变产生质变。
培训班,杨鹏长难句,各种资料可以说是三个阶段的分割点吧。
其实我在G的大门外徘徊了许久的。
最初的最初自以为语法最简单,一对答案错得一塌糊涂。
在Jacky备具感染力的讲课中一点点吸收吧。
他最后一次总结前把OG语法做了一遍,总结以后我就觉得自己各种了不起了。
加上难句过完了一遍,对句子语法分析也特别有用,于是就先把它撂一边了,当然后面做GWD的打击咱另当别论。
我感觉,逻辑的入门是在上完作文课以后,发现很多地方都是通的,于是也姑且放在一边了。
就想着只要能看懂就应该问题不大。
接下来阅读。
我知道自己单词量少特别薄弱,于是早早开始背单词了,第一遍的战线各种长。
峰回路转铸辉煌 GMAT三战750

峰回路转铸辉煌GMAT三战750昨天G三战归来,51,40,750,笑得嘴都闭不上了,因为本来就不是淡定的人。
以前看到一句话说一天不考好GMAT,就一天不能真正的快乐。
现在我终于可以真正的快乐了。
在此我的GMAT 三战750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考友一点备考启示,顺利备考GMAT考试。
去年二月份去北京上的培训班,开始了GMAT的准备。
就是套路,发了OG,各科讲义,三本小蓝(具体名称是叫“商学院入学考试指南”)。
OG不用说,神书。
讲义就是知识点总结。
小蓝,我看都没看,提有多有难又过时。
一战二战失利后来我想,其实是意料之中,因为二战比一战根本没有多学什么,一战之前做prep模拟,做了两次,600和620,所以出来得分还挺准的。
我知道语法是弱项,朋友说是因为我以前英语学得太系统,纠结小语法点,找不到考点。
我觉得是这样的。
一战前做了1、GWD,从来不超时,错在16,17个左右。
三战之前我没有重复做GWD和feifei,因为当时就觉得不好。
下面主要说说三战的准备。
准备是从226我考完托福开始的。
以前我以为考了两次了,再考G不用准备什么了。
其实真的还有好多好材料我没有看。
1、强烈推荐Mahattan语法。
三战之前,我不愿意在看培训班的语法讲义,就在淘宝上买了一本曼哈顿语法,看过之后觉得很有思路!而且早知道有这本书就不用上培训班了!讲的比讲义上还全!而且每一章都有针对该语法点的习题,不是多选的那种Gmat的题,而是一句话根据语法点改错,我觉得这样能够更好的巩固语法点,对提高实战能力有更好的效果。
这本书我是边看边总结,书看了一遍,考前一周每天都看一遍我总结的语法点。
强调一下第九章的习语,个人觉得很有用。
要有针对性的总结,比如consider sth sth和conceive of sth as sth 这个用不用as我就总不明白,然后看了这一章之后就记住了很多这种,然后看以前og上的错题也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2、verbal og。
GMAT740,21天杀G,看看Ta用了什么资料!!!

GMAT740,21天杀G,看看Ta用了什么资料!!!LZ自述备考过程:最初决定要考GMAT也是各种机缘巧合,本来想着自己保个研就算了,无奈突然发现保研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很危险,就决定先把这两G给考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而听闻GMAT比GRE要简单很多,所以就决定先3月GMAT。
9月GRE。
自己报考之后,因为寒假一直在实习,正式开始看也就是3月1号开学之后,但中途又被各种比赛和奇葩的社会工作给打断,断断续续算起来也就21天左右,每天平均3-4小时复习。
说下具体走的流程吧。
其实整个GMAT 备考过程中,主要用的还是OG和GWD,还根据不同的SECTION用了些辅助的资料。
先说说用的这些资料吧:OG:我还是认认真真的把阅读,逻辑和改错做完了,然后数学做了80题左右,DIAGNOSE TEST没有做,不好评价。
具体的方法可能有些急促,我是把阅读,逻辑和改错挨着一个SECTION一个SECTION的做,用了差不多7天时间,阅读用了2天,逻辑用了2天,改错用了3天。
个人阅读比较好,但是开始做阅读的时候还是有些不习惯GMAT出题的方式,G MAT主要考的是逻辑结构,而且细节题往往就是针对某一个词,或者某个短语出题,而之前考的46级,托福什么的都主要是对文章理解,刚开始确实有些不能适应,做得挺慢的,但慢慢对之熟悉之后,便能摸清套路了,做题目也相对顺手,而且说个题外话,不换题库的话,GMAT的阅读寂静是特别特别有用的,比如说本人今天四篇阅读都在寂静上有大仙讨论过(非常感谢狗狗整理的寂静特别齐全且规范,真是特别特别感谢),做起来就会很节约时间,或许说本人能考740,也算是运气真的不错吧。
逻辑对于我来说,只要能够看明白说的是什么,大多数都应该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逻辑的思路也普遍比较清晰,当然考场上的题目还是会偏难一点,这隐藏的逻辑有的还是挺深的,为了这个也还看了些东西,等下再说。
语法,这是我这辈子的痛,从高中起就被老师各种骂,所以在做OG的时候完全是各种看感觉,有些时态啊,主谓一致啊,这些都还好,其他的具体到某些连词副词的用法就完全靠感觉了,怎么读着顺就怎么选,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做OG的时候差不多30道错10道,而且我还详细的看了看后面的解释,这个挺有用的。
力挽狂澜,GMAT一战740

力挽狂澜,GMAT一战740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700上下徘徊的人,对自己的水平也很清楚。
考前没上过课,也就是今年暑假里自己啃子啃子的做题。
这两个月的学习中,我还是有所收获的。
力挽狂澜,GMAT一战740,希望对大家的GMAT考试有帮助。
首先说一下我用的教材吧,GWD-31,白勇,OG12(及数学语法分册),还有重要的PREP语法笔记。
我个人觉得白勇语法书对SC的入门还是有很大帮助的,题后分析的也很不错,明确指出每个选项错在哪里。
我是用OG开始入门的,我在这里想说一句,刚开始还是认认真真跟着OG,把每一块都吃透。
把OG都看完以后,就可以开始做模拟题啦,我个人觉得还是做GWD-24好,因为31里重复的题太多,做了也没什么意思。
然后保持每天一套的速度,练好手感。
做完了一定要好好的分析,不懂的就上网上来查,看看NN们对题目是怎么分析解释的。
做出感觉了,也好用prep模拟一下自己的水平了,我觉得prep还是很能估量水平的(前提是你没做过里面的题),prep里的每套题做了超过3遍以上就没什么意思了。
所以我是把prep放在考前做的,做完以后就去把破解的也都做的,同样也要好好的分析。
此间,PREP语法笔记就帮我大忙了,这真是很好很好的材料,一定要好好的看,强推!!最后考前一星期,我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寂静里了,我在这里不是说要大家都重视寂静,完全依靠寂静,这样是不靠谱的。
寂静一定要很好的去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我这次着重总结了阅读和逻辑寂静,然后考场4篇全是寂静里的,逻辑也碰倒了2-3道,大大的节省了我做题的时间。
我认为看阅读寂静还是不要太相信它的答案,主要把每篇文章每个段落的意思有个大概的掌握,然后把会出什么题自己有意识的记一下,这是很有帮助的。
逻辑寂静也是把题目意思看了就行,700+NN的答案还是可以信的,自己要有判断的标准。
我觉得看寂静还是集百家之长吧,不要只看一个版本的,自己也要归纳总结。
还有就是作文了,我惭愧,AA还没练满5篇,现在分数还没出来,所以没什么发言权,自己也比较虚。
GMAT一战640 二战740,在职备考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GMAT一战640 二战740,在职备考的一些感想与体会考试从容不迫,准备考试的时间里不急躁,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最重要的就是你的一纸计划。
今天小编就GMAT一战640 二战740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职备考GMAT考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1. 楼主背景以及考试基本准备楼主背景国内非211 外语学院非英语专业四级600+ 六级500+ 外企工作两年一战2012.12.26 Q50 V26 Total 640 一战准备时间太短verbal直接掉入低分库。
二战2013.02.21 Q51V38 Total 740 数学做完还剩三分钟,因为每道题都在得出答案后再检查一次,这次考试检查出1个Q的错误和两个V的错误,避免了手快造成的不必要失分。
但也因为每道题都检查,V到最后11题还有15分钟,但是这是我自己一直计划的- 保证前30题尽量不错。
到最后6题还剩6分钟,4题都是CR最后两题是SC。
CR猜了三道,SC快速过的。
如果不是前面30题打下的基础,这个38是肯定拿不到的。
下面开始说下我是怎么开始GMAT的准备的:去年11月底开始准备GMAT 因为对于GMAT完全不熟悉所以就在坛子里翻各种心经,牛人贴。
就这样开始了漫漫杀G路。
2. 考试复习计划我觉得要做到考试从容不迫,准备考试的时间里不急躁,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最重要的就是你的一纸计划了。
1.先写出你的goal是什么。
大学的时候每学期的goal都很多,什么期末考试啦,课余什么比赛啦,什么球赛啦,那个时候很多杂糅在一起所以计划比较散。
但是这个是针对GMAT的计划,那么goal很简单,就是GMAT上700或者要求高的750啦!2. 然后,写出要达到这个goal你要准备的,要做的是什么,每个要准备的部分需要多少时间- 这一点很重要。
同理,大学里面的那些goal需要各种不同的东西,要分开列出来再分散到时间段里面。
现在只是GMAT,那么要做的就是- 了解GMAT;分项突破;最终模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AT二战740,不过就是一场游戏一战690;二战740,看淡它,心态也就平和了,复习的过程也就更加轻松和自如,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复习方向,适时的调整复习方法。
接下来小编就GMAT二战740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备考GMAT考试有所帮助。
备考资料:
一战:GWD-TN-24(做了前21套),OG,feifei逻辑,老PREP语法笔记,白勇语法
二战:语法大全(做到800题),新prep,OG语法部分,GWD-TN-24(剩下的3套),Manhat 我n SC(粗略的看了一遍)
关于选择资料,我的建议:材料的选择因人而异,而且最好在复习过程中根据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二战前的思考: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GWD成套的模考中,导致我的弱点:语法,没有得到改善。
当然,对材料的选择我也有一个个人观点:成套的做GWD对专项实力(比如,阅读实力、语法实力)的提高不会有帮助。
GWD固然很好,题目都是真题,而且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它的作用仅在于练习考试感觉,找到考试节奏。
专项实力的提高一定要集中的训练。
二战时,因为要全职实习,能够复习的时间有限,我便明确自己的复习战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语法上,开始用“大全”磨砺语法水平,同时,反复做OG的语法和新老Prep的题目,GWD剩下的3套只是在考试前3天一天一套找感觉做了。
我建议的备考计划:
如果再给我30天的复习时间,我的复习计划,大家就当参考
推荐材料:
语法:a.入门阶段:OG第1遍,白勇语法(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语法基本概念)
b.基础阶段:OG第2-3遍(仔细看讲解),老prep语法笔记(这里面的解释很详细,比OG的解释更令人信服),新prep(没有详细的解释,但是网站上有讨论)
c.巩固阶段:语法大全(主要是用来巩固和测试自己的语法水平,同时,多见些没有见过的语法点)
逻辑:OG逻辑,feifei逻辑,GWD分类里的逻辑(PS:逻辑到最后会有一种能够判断有关和无关的语感,但具体的复习方法我没有太多发言权。
)
阅读:OG阅读,要看看一些论坛上经典的阅读法,比如mumu,小安,了解一下GMAT文章的套路(因为我之前考过GRE所以在单词上和阅读能力上没有特别的花功夫复习)
二、心态
一战的心态:紧张急躁
急躁的心态反映在复习的过程中是急于把所有的复习材料都做完:GWD-TN24套几乎是每天两套急着往前赶,OG匆匆的做完3遍,feifei逻辑、语法笔记也都是以“大跃进”的速度完成。
然而,这样紧张的复习过程虽然做的练习数量大但是品质低。
急躁的心态还反映在考试中,考试的时候急于按照自己“感觉正确”的形式找出正确的选项,而忽略了选项之间的比较,并且前十道题只用了15分钟就完成了,整个Verbal部分的考试也提前
5分钟做完。
当然,急躁的心态也随之带来了紧张。
考试的时候戴着耳塞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心跳。
二战的心态:平和稳定
经过一战的打击,对GMAT这个考试也看开了,豁达了很多。
说白了,GMAT不过是一个游戏软件,250美元可以试玩一次。
所以要玩就要玩的高兴一点,不要花了250刀,还每天要扛着巨大的压力和紧张的心情准备考试。
看淡它,心态也就平和了,复习的过程也就更加轻松和自如,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复习方向,适时的调整复习方法。
二战前的一晚睡得特别好,考试时也不慌张。
一道一道题慢慢做,五个选项伸直五个手指代替,找到确定排除的理由了就弯下一根手指,不再凭感觉找正确答案。
前十题做完还剩55分钟,还剩20题时还剩33分钟,最后一题语法只剩40秒,只读了五个选项就瞎选了。
三、考试时的感觉
一战时的感觉:
语法做题无比顺畅,往往先排除“必错标志选项”再加主谓一致和平行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阅读结构清晰,问题定位准确,逻辑无关、取非……整个语文部分的考试提前了5分钟就做完了。
然而,现在看来,这些让人做题无比舒畅的“正确”感觉正是掉进GMAC陷阱的标志。
二战时的感觉:
语法的每一次排除都挺艰难,甚至有些不舍,因为再经过大全的训练后,我知道没有任何所谓的“标志词”是必定错误的,必须结合选项比较;阅读生词特别多,纵然有寂静的帮助能够勉强看懂大意,但是做题依然很困难。
逻辑的阅读难度更胜于阅读文章,更不要说还要超长的选项要理解。
(因为二战复习时间太少,我只能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语法上,保证能够靠前十题进入高分题库,没有在阅读和逻辑上花时间,所以这次考试时逻辑和阅读感觉特别痛苦。
)
整个考试概括下来就是极度的痛苦和惨无人道的折磨。
另外,第二和第三篇阅读都有整整两屏幕,而当最后一篇阅读出来只有两段的时候,我顿时觉得崩溃了,肯定进入低分题库了,后面的七八道题目便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态草草敷衍了。
然而,最后出来的结果却比第一次要好,让我不禁唏嘘。
所以,同志们,挺过最黑暗的时候,便是迎接黎明的时候。
四、基金的使用
一战时碰上换题库没有寂静,所以数学杯具了。
二战的数学寂静做了380多道,考试时80%都是寂静原题或者是数字变动。
所以,数学有寂静足够了。
语文的寂静我觉得使用要慎重。
首先,因为语文寂静回忆难度比较大,所以它对真实题库的覆盖率不是很高。
语文的寂静只有阅读可以达到很高的覆盖率,逻辑寂静我只碰到了2道,而且有些逻辑题目版本不一致;其次,不要让阅读寂静干扰自己的阅读过程。
我这次看了阅读的寂静,4篇阅读有3篇是寂静。
导致基本上没有看原文,但是直接做题寂静的信息又不足够,于是又要返回原文定位,这样来来回回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影响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