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苦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合集下载

鱼胆清热解毒还明目?

鱼胆清热解毒还明目?

家庭医药 2017.0562鱼胆清热解毒还明目?□钟 凯真相大白编辑/西捷****************中国人爱吃鱼、会吃鱼,逢年过节更是必吃鱼。

爱屋及乌之下,我们甚至还认为鱼“周身都是宝”,连鱼胆也是“苦口良药”,结果呢?鱼胆中毒成了“中国特色”,由于没有特效药,鱼胆中毒死亡率曾高达20%左右,是仅次于河豚鱼的杀手。

这些年老百姓前赴后继“以身试毒”,医院的救治水平也得到锻炼,尤其是透析技术的应用,现在死亡率已经大大下降。

“鱼胆治病”?典籍误人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确实记载了鱼胆的功效,比如清热、解毒、明目,甚至壮阳等作用,因此常有人吞食鱼胆治病。

不仅如此,一些中医典籍还明确记载鱼胆无毒,比如《本草纲目》《千金方》等。

其他中医书籍、地方药物志、民间验方将这些信息抄来抄去,搞的“鱼胆无毒”成了民间常识。

人们对此缺乏警惕性,吞胆中毒甚至致死的事情时有发生。

动物实验证明,鱼胆仅有轻微的镇咳祛痰和降血压作用,且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用它来治病,“饮鸩止渴”是最贴切的评语——达到治疗剂量时人已经中毒。

鲤科鱼胆有毒不过实验发现,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像乌鱼、鲶鱼的胆是没毒的。

已知的十多种有毒鱼胆全部来自鲤形目鲤科,因此吞食任何鲤科鱼类的胆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按毒性来排序,最毒的是鲫鱼胆,接下来是武昌鱼、青鱼、鲢鱼、鳙鱼(胖头鱼)、翘嘴鲌、鲤鱼、草鱼的胆。

不过由于草鱼个头大、胆汁多,因此鱼胆中毒的患者有80%是被它放倒的。

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从鱼胆中鉴定出一种叫做鲤醇硫酸盐的有毒化合物,这种物质不怕热,也不怕酒精,因此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都会导致中毒。

1个鱼胆能放倒1个大汉鱼胆毒性不一,但对成人来说,一般只要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如果是四五斤重的大鱼,1个鱼胆就够。

吞食者一般很快就会发病,初期症状是类似吃坏肚子的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

但随后就可能出现肝肾受损,之后会逐渐出现急性肝坏死、肾衰竭、脑水肿、心肌损伤等严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鱼类胆汁的应用

鱼类胆汁的应用

鱼类胆汁的应用李小勤;冷向军【摘要】从鱼类胆汁的成分、代谢、毒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鱼类胆汁可用于促进动物生长、抗菌消炎、疾病检测及治疗、水环境监测等领域,但其毒性问题也应引起相应重视,以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06(012)004【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鱼胆汁;成分;应用【作者】李小勤;冷向军【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0;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胆汁是脊椎动物特有的肝脏分泌液,有着特殊的理化成分,并具有促进脂肪乳化、抗菌消炎、促进生长等功能,笔者从鱼类胆汁的代谢、成分、应用、毒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将胆汁变废为宝,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1 胆汁的生成与分泌胆汁由肝脏分泌,形成肝细胞索的肝细胞间胞膜向内凹陷形成胆小管,肝细胞合成胆汁进入胆小管,经小叶内胆管、小叶间胆管、肝管,进入胆囊暂时贮存或直接进入十二指肠。

经胆囊贮存后的胆汁,粘度有所增加,颜色和pH值也有少许变化。

鱼类胆汁的分泌缓慢而少量,但在摄食后,可大量分泌入肠。

1.2 胆汁的颜色与pH值胆汁的颜色与鱼的种类、摄食状态、健康状态等因素有关,通常呈黄色至青绿色不等,其颜色源于胆色素,主要为胆红素和胆绿素。

杜父鱼的胆汁为无色或浅绿色,大西洋鲱为翡翠绿色,牙鲆为暗绿色;绵鳚在胃空虚时胆汁呈浅黄绿色,在胃充满时呈暗绿色、亮鲜黄绿色[1]。

胆汁的苦味源于苦味酸,黏稠性源于粘蛋白[2]。

哺乳动物的胆囊胆汁多呈中性或弱碱性,鱼类的胆汁pH值一般为弱酸性,也有呈中性者,如鲤鱼胆囊胆汁pH值为5.5,大西洋鲱为5.8,杜父鱼为5.4~5.8[1]。

胆汁的pH值与摄食、消化活动有关,变动很大。

1.3 胆汁代谢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

胆汁酸是各种胆酸类的总称,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

鲤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鲤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鲤鱼胆的功效与作用鲤鱼胆的功效与作用鲤鱼胆,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是指从鲤鱼的胆囊中提取的一种药用物质。

鲤鱼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已有数千年历史。

鲤鱼胆具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效和作用,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保肝养肝、抗衰老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鲤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鲤鱼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人体内的炎热程度,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

根据中医理论,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与热毒有关的疾病。

鲤鱼胆富含胆汁酸和胆红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促进肝脏的排毒能力,进而加速体内有毒物质的代谢和排出。

二、消肿止痛鲤鱼胆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消肿止痛是指通过舒缓炎症和减轻痛感来缓解相关症状的过程。

鲤鱼胆中含有多种抗炎物质,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延缓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相关组织的水肿和疼痛。

此外,鲤鱼胆还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淤血的消散,从而减轻局部疼痛。

三、保肝养肝鲤鱼胆对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肝脏对有害物质的清除效率,并且有助于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同时,鲤鱼胆可以调节肝脏的胆汁分泌,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些与肝脏相关的疾病,如黄疸、脂肪肝等。

四、抗衰老鲤鱼胆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鲤鱼胆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胆红素,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降低慢性炎症的程度,保护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

此外,鲤鱼胆还可以稳定细胞膜,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并能提高肌肤的弹性和光泽,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

综上所述,鲤鱼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保肝养肝和抗衰老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效与作用。

鲤鱼胆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且在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鲤鱼胆属于中药材,其用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来确定,因此,在使用鲤鱼胆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动物胆汁的药用功效

动物胆汁的药用功效

动物胆汁的药用功效动物的胆汁供药用的颇多,如鸭胆汁治百日咳;鹅胆汁溶胆结石;羊胆汁用治肺结核;蛇胆汁用治目疾、风湿痛;熊胆汁用治肝热目赤、热摁抽搐等。

但是,鱼胆有毒,不宜服用,服之肾衰竭者,时有发生。

猪胆汁【性味归经】苦,寒。

归肝、胆、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止咳平喘。

用于热病燥渴,目赤,喉痹,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便秘,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0.3~0.6g,冲服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或水调涂敷患处。

【贮藏保存】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①预防白喉职新鲜猪胆汁,或猪、鱼胆汁混合,加等量砂糖,蒸30~60分钟。

托儿所小孩每次服1~2毫升,幼儿园小孩每次服2~3毫升,每天服2次,连服4天。

咽拭培养阳性的隔1个月再服4天。

曾先后在流行区的托儿所、幼儿园用上法给药2046人,经1年以上观察,无1例发病。

其中320人在服药前做过咽液培养,阳性带菌者34人,经第1次服药后1~2周复查,28例转阴,4例第2次服药后转阴。

同时期散居的儿童未经预防服药者有4例发病。

经3次抑菌试验,证明猪胆汁对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菌能力,但无杀灭作用。

②治疗急性胃肠炎、菌痢等:用新鲜猪胆汁100毫升,加入绿豆粉1斤混合搅拌,制成药丸(绿胆丸)。

成人每次2~3钱,儿童每次3分,日服3~4次。

治疗急性胃肠炎31例,治愈28例,好转1例,无效2例:细菌性痢疾26例,治愈24例,好转2例;慢性肠炎4例,治愈2例,好转1例。

无效1例;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4例,治愈3例,好转1例;卡他性肠炎8例,好转1例,无效2例;慢性结肠炎7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泌尿系感染13例,治愈12例,好转1例。

遇有脱水现象者仍须补液。

部分病例在用药1~2天内即出现疗效,并无副作用。

③治疗百日咳:采用猪胆汁粉剂、糖浆和流浸膏等,胆汁粉剂,6个月以内,每次0.2克,每天1~2次;6个月至1岁,每次0.3克,每日2次;1~4岁每次0.4克,每天2次;4~7岁每次0.5~0.6克,每日2次;胆汁流浸膏,1~2岁每次1.5~2.0毫升,2~4岁每次2~3毫升,4~6岁每次3~4毫升,均每日3次,食后服;7.7%猪胆汁糖浆,6个月以下每次5毫升,6个月至1岁每次8毫升,1~4岁每次10毫升,4~7岁每次13~15毫升,日服2次,连服3~5日。

生吞鱼胆明目不可取

生吞鱼胆明目不可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生吞鱼胆明目不可取
导语:鱼胆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咳、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等病症。

殊不知,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相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

一天下午,上海的江先生家里杀了几条青鱼。

他曾听人说,生吞鱼胆能明目,于是把鱼胆放在清水中漂洗片刻,就吞了下去。

到了晚上,江先生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第二天症状更加严重,高烧不退,神志也变得模糊起来。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江先生是因为鱼胆中毒而导致了多系统器官衰竭,生命垂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等治疗。

鱼胆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咳、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等病症。

殊不知,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相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

鱼胆含有胆汁毒素、组织胺、胆盐及氰化物等物质,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被吸收并进入肝脏,再由肾排出。

因此,中毒患者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损害的发生率最高,其次表现为胃、肠、心脏、脑等脏器受累,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一般一条O.25千克重的草鱼的胆就能使人中毒,一条2.5千克以上的鱼的胆就能致人死亡。

目前,对鱼胆中毒尚无特殊解毒药,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毒素,防止因内脏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

鲤鱼胆汁的功能主治

鲤鱼胆汁的功能主治

鲤鱼胆汁的功能主治1. 胆汁的概述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黄绿色液体,主要由胆酸、胆红素、胆固醇和水组成。

它在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促进食物在肠道中的运输。

2. 鲤鱼胆汁的特点鲤鱼胆汁是一种特殊的胆汁,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它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3. 鲤鱼胆汁的功能鲤鱼胆汁具有以下主要功能:3.1 促进消化鲤鱼胆汁中的胆汁酸可以增强胃液和肠液的分泌,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它可以帮助减少胃肠道的不适感,并增加食欲。

3.2 清热解毒鲤鱼胆汁中的胆红素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净化血液。

在中医中,鲤鱼胆汁常被用于治疗口疮、热毒病等症状。

3.3 改善胃肠功能鲤鱼胆汁中的胆汁酸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的收敛性,改善胃肠功能。

它也有助于消化不良、胃胀、腹痛等胃肠道问题的缓解。

3.4 利胆通便鲤鱼胆汁中的胆汁酸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帮助治疗便秘。

它还可适度降低血脂,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症。

3.5 抗氧化作用鲤鱼胆汁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4. 鲤鱼胆汁的主治应用鲤鱼胆汁作为中药材,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问题;•便秘、肠炎等肠道问题;•口疮、牙痛、糖尿病等口腔问题;•高血脂和高胆固醇等代谢性疾病。

鲤鱼胆汁可单独制剂成药,也可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提高疗效。

5. 注意事项•鲤鱼胆汁属于药用材料,应根据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服用。

•对鱼类过敏或有胆汁结石的患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以上是关于鲤鱼胆汁的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及应注意的事项。

鲤鱼胆汁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的用药方式。

鱼胆有哪些副作用?怎么去除鱼胆苦味

鱼胆有哪些副作用?怎么去除鱼胆苦味

鱼胆破了怎么才能除苦味呢
洗鱼把鱼胆弄破了的时候一定不用惊慌,可以先用白酒或者是小苏打,当然发酵粉也是很有效的,把以上的任意一种东西涂抹在有胆汁上面的鱼肉里面,用清水清洗好,这样也是可以用白酒以及苏打的溶解效果把鱼胆的苦味祛除掉。建议最好是用白酒来祛除,白酒祛除的效果最好,而且还能让鱼的味道变得更加美味,可以多尝试一下,祛除苦味的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重度中毒:先有消化道症状,同时出现肝大、肝区疼痛、黄疸、腹水,并表现出神经症状,有头痛、头晕、脑水肿、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四肢麻木,也可见谵语、抽搐、癫痫、嗜睡、失语、昏迷、心率加快,严重时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因急性肾衰竭而死。
【治疗解救】
(1)中毒后先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用硫酸镁导泻,口服牛奶、蛋清等。
【别名】鱼苦胆。
【功效】清热解毒,清盲明目。
【不良反应机制】鱼胆中含鱼胆毒素,可以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消化道反应。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由肾脏排泄而损害肾脏,故可引起胃肠炎、中毒性肝炎、急性肾衰竭。
【不良反应】中毒后可先后发生轻度、中度、重度中毒。 轻度中毒: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有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等。 中度中毒:除有消化道症状外,同时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
请问杀鱼的时候鱼胆破了还能吃么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特殊的鱼类,比如说是河豚的鱼胆里面含有可以致死的河豚毒,一般的淡水鱼和海水鱼的鱼胆破了之后,里面的苦汁对人的身体来说是没有特别大的影响的,不要太担心,我们建议患者在平时的吃鱼过程中最好是将鱼炖着吃,不仅要喝鱼汤,鱼肉也是很有营养价值的。尤其是对于孕妇来说,有很高的蛋白质。如果说有其他消化不良或者腹泻的情况及时治疗就可以了。
鱼胆有哪些副作用?怎么去除鱼胆苦味

鱼类胆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鱼类胆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鱼类胆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胆汁的含义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黄绿色液体,在胆囊中储存,在消化过程中被释放到小肠中。

它由胆红素、胆盐、胆固醇和胆脂等组成,并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鱼类胆汁的特点相比于其他动物,鱼类胆汁在成分和功能上有所不同。

鱼类胆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这是由于鱼类在海洋环境中的食物来源和适应环境要求。

鱼类胆汁的作用鱼类胆汁在人体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1.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胆汁中的胆盐和脂肪酸有助于脂肪的乳化和分解,使其更易于被消化酶分解和吸收。

这有助于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维生素A、D、E和K等。

2.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鱼类胆汁中的胆汁酸可以帮助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与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相互作用时。

3.调节胆固醇代谢:鱼类胆汁中的胆固醇可以通过排泄多余的胆固醇来帮助维持体内的胆固醇平衡。

适当的胆固醇代谢对于心血管和肝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4.增强肝脏功能:鱼类胆汁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帮助保护肝细胞并促进肝脏的健康功能。

鱼类胆汁的功能主治鱼类胆汁不仅具有上述的作用,还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保健品中,用于各种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改善消化功能:鱼类胆汁中的胆汁酸可以增强胃酸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这对于消化不良、胃酸缺乏等胃肠道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2.降血脂:由于鱼类胆汁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3.抗炎和抗氧化:鱼类胆汁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关节炎等。

4.增强免疫力:鱼类胆汁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5.调节血糖:鱼类胆汁中的成分可以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总而言之,鱼类胆汁作为一种天然而营养丰富的物质,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功能主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苦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鱼苦胆是属于鱼身体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器官,在食用鱼肉的时候鱼苦胆也需要清理干净,一般情况下鱼苦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入药,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身体疾病,但是鱼苦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平时不能贸然食用,会容易导致中毒,或者是身体昏迷的情况。

鱼苦胆的作用是什么?
鱼胆的功效
鱼胆是一种有毒的存在,平时人们根本不能食用,它虽然在古代医书中记载可以入药,但对它的功效却没有明确记载,所以直到现在鱼胆在中医中的应用也特别少,它多数时候会当成其他中药材的辅助用药,而且不能内服。

鱼胆中毒怎么办
1、催吐洗胃
鱼胆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存在,平时如果不小心服用就会中毒,这时必须进行催吐和洗胃,也可以及时进行导泻,促进身体内毒素排出,如果中毒者还处于清醒状态,可以把手指伸入到口腔中,刺激咽喉让自己呕吐,这样能尽快把身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能减少身体对毒素的吸收。

2、用茵陈泡水
平时人们因为误食鱼胆中毒时,会让肝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对肝脏有明显伤害,最严重的是让转氨酶升高,而且会伴有黄疸,这时可以去药店购买适量的茵陈,直接放在杯子中泡水喝,这样就能保护肝脏,能减少鱼胆毒素对人类肝脏产生伤害。

误食鱼胆,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

青、草、白鲢、鲈、鲤鱼等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

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鱼胆汁主要的成分是胆盐、氰化物和组胺。

胆盐可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受损伤;氰化物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组胺可引起变态反应。

一般认为鱼胆汁毒素能引起脑、心、肾、肝等脏器的损害,严重的鱼胆中毒可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

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一定量,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一般吞食500克鱼的鱼胆4~5个或2000克鱼的鱼胆一个即可中毒;吞食2500克鱼的鱼胆2个即可致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