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变阻器》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初中科学变阻器教案

初中科学变阻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概念、构造和作用。
2. 掌握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及其应用。
3. 学会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教学重点:1. 变阻器的概念、构造和作用。
2.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及其应用。
3. 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教学难点:1. 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
2.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 实物:变阻器、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2. 课件: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应用等方面的图片和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电阻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它叫做变阻器。
你们猜想一下,变阻器是如何实现电阻的变化的呢?二、探究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展示变阻器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变阻器的构造,并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学习变阻器的符号及其应用(15分钟)1. 教师讲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及其含义。
2. 学生结合实物,理解变阻器符号的应用。
3. 教师出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变阻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动手实践,学会使用变阻器(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要求学生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2.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变阻器的概念、构造、作用和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变阻器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设计一个电路,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及其应用,并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能力。
第四节《变阻器 》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2)

1.分析刚才的演示实验:什么缘故?〔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灯泡的亮暗。〕
结果: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那么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样改变电阻的呢?
2.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பைடு நூலகம்构。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结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
第四节《变阻器》教案(人教版初二下)(2)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二节 变阻器
执教
教学
目标
1.明白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2.明白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明白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重点
变阻器的使用及其作用。
难点
明白得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原理。
〔3〕铭牌: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Ω2A〞,其中50Ω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承诺通过的最大电流。
〔4〕元件符号: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如何样变化,电阻如何样改变,电路中电流如何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承诺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意: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的最大电阻。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演示,先让学生讲出有几种接法,是否有相同的〕
5.电阻箱原理和读法的介绍。
6.简单介绍扦孔式变阻器。
7.小结。练习。
回答以下咨询题
观看实验
初中物理变阻器人教版教案

初中物理变阻器人教版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学会变阻器的连接方法;(4)能够运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变阻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变阻器的连接方法;(4)运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教学难点:(1)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调光台灯、电子设备中的音量调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中是如何实现亮度或音量的调节。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变阻器。
2. 讲解变阻器(1)概念:介绍变阻器的定义,即能够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装置。
(2)作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如调节电流、电压等。
(3)分类:介绍两种常见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3. 实验探究(1)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了解实验原理;(2)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3)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4. 变阻器的连接方法(1)介绍变阻器的连接方法;(2)让学生动手进行连接,巩固连接方法。
5. 运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变阻器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2)引导学生理解变阻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变阻器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应用实例,并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了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分类和连接方法,掌握了运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变阻器》教案 新人教版.doc

图中的1是____,2是_____,3是______,4是_____,5是____ ___.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①滑动变阻器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
②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从而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 的电流强度的.
③实验:四个接线柱必须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在电路打开之前,下端接线柱远离滑片P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4.滑 动变阻器的应用:
调节收音机和电视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就是一种变阻器。
5.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A5Ω”的字样,
其中的“3A”表示:____ _最大电流“5Ω”表示: _最大阻值_。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变阻器》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物理
主备人
年级
八
时间
课题
变阻器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变阻器的构造原理
2、知道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材分析
重 点:原理及使用
难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教法提示
演示实验、图解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复习提问
1.导体的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还与 温度有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下册第六章第四节《变阻器》说课稿word文档

2011年教学技能大赛《变阻器》说课稿骑岭二中葛延军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变阻器》,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不是孤立的,本节课直观体现电阻的改变影响着电路中的电流,为深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作思维的过渡。
同时,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延伸和实际应用,它是电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电路元件之一,是本章教学重点。
学习变阻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以后学习电学实验做了必要的准备,在初中电学学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从小实验引入变阻器,并介绍常见变阻器的结构,重点安排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构造、正确使用方法等。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部分的电学知识,电流和电路,电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了一些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具有一定的电学基础,但八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要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入手,进一步根据学过的知识设计出这种电路元件。
三、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画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
2、会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并正确使用,能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3、知道滑动变阻器铭牌参数的含义,使用规则和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电阻丝从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进行改装自主创造设计,感知创造设计的一般方法,体会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实验,体验并总结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
3、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第四节《变阻器 》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4)

«变阻器»讲课【教材分析】一、该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变阻器»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明白得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专门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预备。
依照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②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操纵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看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看、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对初二学生来讲,在变阻原理的明白得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同意。
依照学生以上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材教法】依照新课程差不多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咨询题──实验探究──交流评判〞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照已有的知识和对周围物理现象的已有观看、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觉咨询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判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明白得,达到猎取物理知识、培养制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一、新课引入:〔约4分钟〕采纳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咨询,引起思维,激发爱好,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初中物理变阻器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变阻器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知道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2. 变阻器的分类和结构3. 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变阻器的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变阻器的原理、作用、分类和结构。
2. 难点: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实验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电阻、欧姆定律。
(2)提出问题:如何改变电阻的值?(3)引入课题:变阻器。
2. 探究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1)引导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值。
(2)讲解变阻器的作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保护电路。
3. 学习变阻器的分类和结构(1)讲解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区别和应用。
(2)介绍变阻器的结构:电阻丝、支架、接线柱等。
4. 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灯光调光、音响音量调节等。
(2)分析实际应用中变阻器的作用:节能、方便、提高生活质量。
5. 实验操作(1)安排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变阻器,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变阻器的原理、作用、分类和结构。
(2)强调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变阻器的相关题目。
(2)调查生活中使用变阻器的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变阻器的原理、作用、分类和结构,掌握了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4节变阻器(教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 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能力和合作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 变电阻的道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 阻器的欲望。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 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 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用于演示变阻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示波器
用于显示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帮助 学生理解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
电阻箱
导线、电池、开关等电路元件
提供一系列不同阻值的电阻,用于实验和 探究。
用于搭建实验电路。
多媒体资源准备
01
02
03
04
投影仪和屏幕
用于展示课件、图片和视频等 教学资源。
电脑和音响设备
用于播放教学课件和相关音频 资料。
学生活动
01
02
03
观察与
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 电路,尝试使用变阻器调 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交流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展示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 发现和体会,促进彼此之 间的学习和进步。
05
测验或考试成绩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 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通过定期的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对 变阻器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 的正确率、完成时间等,以评估学生 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为学生提供反馈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变阻器的定义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变阻器》教案(人教版初二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明白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教学重点: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依照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预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假设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实验中,铁丝和铜丝电阻不同,接入电路中,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
由此,同学们考虑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电阻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不同材料的铜丝、铁丝接入电路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那么同一种材料的一根导线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
二、新课学习
想想做做
用刀将铅笔剖开,认真取出铅笔芯,注意不要折断。
用铅笔芯代替前面实验中铁丝〔铜丝〕。
铅笔芯是导体依旧绝缘体?铅笔芯接入电路,电灯能发光,因此铅笔芯是导体。
假如想要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谁有方法,请来操作一下。
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铅笔芯上滑动。
滑动过程中同学们观看到了什么现象?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
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
我们在那个过程中电源没动,是同一个电源,灯的亮、暗又讲明了什么咨询题?灯泡的亮暗,讲明通过灯泡中的电流大小不同,灯亮时电流大,灯暗时电流小。
相同电压下,电流大、电阻小;电流小、电阻大。
铅笔芯越长,电阻越大;铅笔芯越短,电阻越小。
假如我们换用铁丝做实验会如何样呢?〔重复上述实验〕铁丝越长,电阻越大;铁丝越短,电阻越小。
铁丝和铅笔芯差不多上导体,依照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在相同粗细的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能够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这确实是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然而,老师有一个咨询题需要同学们关心,在前面观看〝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时,哪种金属电阻最大呢?镍铬合金。
长1m,横截面积是1mm2的镍铬合金的电阻是0.1Ω。
假如老师需要电阻在0~10Ω范畴内变化,使用电阻最大的镍铬合金丝,需要多长?需100m。
也确实是讲,老师要想将接入电路的电阻从0变化到10Ω,就必须进行一次百米跑,如此做可行吗?
将100m长的镍铬线绕成像弹簧那样的圈,就能减小长度。
〔教师可预先将变阻器拆开,取出绕着线圈的瓷管〕请同学们看,是不是如此绕就能够呢?〔得到同学们的确信后,教师连续引导〕如何样使用它呢?需要使用哪部分,就在哪个地点抽出一个头。
就像刚才实验中在铅笔芯上滑动一样,用一个头在线圈上滑动就能够。
〔教师将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及滑片再装上〕是不是如此就能够了呢?〔同学们确信〕利用滑片在线圈上滑动就能够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因此把它叫做:〝滑动变阻器〞。
同学们面前的确实是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
板书:变阻器的构造
结构示意图:
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先板书咨询题,然后由同学补充结论〕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什么缘故要将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管上?电阻丝不处什么缘故要涂绝缘层?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后明确:滑动变阻器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
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
要想增大变阻范畴,电阻线必须做得专门长。
因此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
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面写有〝50Ω,1.5A〞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是什么意思?〝50Ω〞可能是讲那个变阻器的变化范畴是0~50Ω,它的最大电阻值确实是50Ω。
〝1.5A〞应该是讲它能通过1.5A的电流。
变阻器铭牌上标出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承诺通过的〝最大电流〞。
因此在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使用规那么:
〔1〕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承诺的最大值。
〔2〕为了幸免电路中电流过大,使用变阻器前应将其阻值调到最大。
演示:
1.用调光台灯的控光旋钮,改变灯的亮度。
2.用收音机操纵音量的旋钮改变收音机的音量。
光亮的操纵、改变,收音机音量的操纵、改变确实是利用变阻器来实现的。
收音机操纵音量的变阻器是电位器。
探究:如何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大伙儿想不想试试如何样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呢?同学们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一下滑片滑过的地点有什么专门吗?滑片滑过的地点绝缘漆被刮去了。
什么缘故呢?必须刮掉这些地点的绝缘漆,滑片到达时,变阻器才能接入电路。
同学们现在能够设计电路,进行实验,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弄清以下咨询题。
〔1〕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2〕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电阻变大?
〔3〕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电流大小相等,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依旧并联?
〔4〕要能操纵电流的大小,应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
〔5〕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终止,各组进行交流,提动身觉的咨询题。
要想操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并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要使灯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就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电阻最大的位置上。
请同学将你们滑动变阻器不同的连接情形画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比较各组变阻器的连接情形,分析产生区不的缘故,进一步弄清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那么及方法。
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最大位置及滑片的移动方向,都与变阻器的连接情形有关。
如图,假如使用接线柱CA或DA,电阻丝AP段被接入电路,这时电阻值最大的位置滑片P应在B端,滑片从B 端向A端滑动时,电阻逐步减小电流逐步变大,灯泡由暗变亮。
假如使用接线柱CB或DB,那么电阻丝PB部分被连入电路,电阻最大值的位置就应是滑片P在A端,而要使灯由暗变亮,滑片要从A端向B端滑动。
三、小结
滑动变阻器
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
结构示意图:
电路图中的符号:
使用规那么:
a.第一观看变阻器的铭牌,弄清变阻器的最大值和承诺通过的最大电流。
b.连接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要操纵的电路中。
c.闭合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四、板书设计
变阻器
原理:
构造:
结构示意图:
电路图中符号:使用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