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本章整合

合集下载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 境保护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 环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066页 0130页 0188页 0218页 0274页 0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 和保护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 问题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二节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 与保护.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第三节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020中图版高三地理选修·第6册环 境保护全册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3.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3.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 中图版选修6
ppt课件
互花米草:引入外来物种引起的问题
ppt课件
巴西龟
ppt课件
森林资源的破坏
森林资源破坏状况 热带雨林的损失尤其严重
ppt课件
ppt课件
这张照片让人很难想象是拍摄于地球最湿润的地带——亚马逊。 2005年,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ppt课件
湿地减少
ppt课件
什么是湿地?
ppt课件

日益减少的湿地
质加人 过速类 程了活
这动 种大 地大
ppt课件
湿地破坏现状
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
巴西中部的潘塔尔沼泽在不断退化, 中国的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和天然湿地的减少
ppt课件
如何看待“围湖造田”
• 为什么要围湖造田?
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
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
系的恶性循环;
• 如何解决?
开源:实行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
入解决生存问题,减少农民对
土地的依赖
• 开源节流! 节流: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土地
退田还湖
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提高 环境的认识,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ppt课件
◆湖泊变迁示意(富营养化过程)
ppt课件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 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 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
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ppt课件
湿地的作用: 提供食物、原料和水
ppt课件
湿地的生态效益
• 天然物种库 • 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补充地下水) • 降解污染 • 调节气候 • 控制土壤侵蚀 • 地球之肾
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可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及非法贸易,可导致物种物种数量减少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3生态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3生态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6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介绍可以看出:人为地疯狂猎杀导致了渡渡鸟的迅
速灭绝。第(2)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 区)、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等。所以 人类不乱砍滥伐、不侵占原来动物的生存空间、停止围湖造田、减少工
答案 C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5.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 除了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外,另一主要目的在于( )。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答案C 解析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 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具有防风、护岸护堤、调节气候等 功能,对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 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树林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 发育、生长、栖息、避敌场所。扩大红树林面积的目的是保护生 物多样性。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预习交流1 退耕还林工程将会带来哪些生态效益? 提示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小气温差异; 增加降水,减小风速;增加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 和设立遗传资源种质库等。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迁移与应用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世纪后期,带着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不 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厄运降临。欧洲人来到岛上后,渡渡鸟就成 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地杀害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 渡渡鸟了。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与渡渡鸟一样是毛里求斯特 产的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到了20世纪80年 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 美国生态学家通过细致的研究最终推断出,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 鸟吃下去后,果实被消化掉了,种子外边的硬壳也被消化掉了,这样 种子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渡渡鸟灭绝以后,在西方就流传了一句 谚语,叫“逝者如渡渡”。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ppt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ppt

减少 使空气中氟氯烃 青藏高原上空臭 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
增多
氧层变薄
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2021/1/5
环境 问题
成因
分布
危害
森林 锐减
焚耕开垦、开辟农牧 亚马孙河流域、
场、商业性木材采伐、 刚果河流域、
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 东南亚等地,
用等
以巴西最严重
生物多样性遭 到破坏,影响 全球气候
物种加 速灭绝
————————[获取和解读信息]———————— (1)由图1可知大气中的硫主要来自于 化石燃料 、
无机硫 和 硫化物 。
(2)由图2可知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煤炭的消费量 成 正相关 。
———————————————————————————————
2021/1/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 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 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 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 来源是煤炭。
目录 选修6 环境保护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二讲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讲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2021/1/5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考纲下载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 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
3.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和主要手段。
4.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 管理;个人在环境保 护中的作为。
考纲解读
1.识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
2.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应用:学会分析环境问题产 生的原因及危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干旱

植被 稀少

土壤发 育差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 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 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62021/7/262021/7/262021/7/26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3202 1/8/320 21/8/3 Aug-21 3-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3202 1/8/320 21/8/3 Tuesda y, August 03,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3202 1/8/320 21/8/3 2021/8/ 38/3/2 021
答案
探究点一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探究活动 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径流减少率(%)
15 30 60~50~30 75~60~50 70
侵蚀减少率(%)
55~30~20 80~50~40 95~80~70 98~89~80 100~95~90
(1)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 解析 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保护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123456 7
解析 答案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T uesday , August 0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32 021/8/3 2021/8 /38/3/2 021 12:06:12 AM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本章整合课件选修6高二选修6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本章整合课件选修6高二选修6地理课件
答案:(1)D (2)B
2021/12/11
第七页,共十四页。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1.成因 (1)自然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②土质 疏松:黄土高原的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 量高,遇水崩解,土壤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③降 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条件。④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 严重程度。⑤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 蚀。
减少,那么湿地减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
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
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②大量引
2021/12/11
第八页,共十四页。


(2)人为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①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 失的物源。②过度放牧: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被侵 蚀。③毁坏树木和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④露天开矿:开 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 源和触发机制。⑤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⑥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 流失的新物源。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湘教版选修6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框图法理解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主题二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及危害 活动与探究 材料 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 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河西走廊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简单说出严重的 土地荒漠化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提示破坏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或危害居民的生产和 生活)。 2.说出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导性因素。 提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河西走廊也是我国沙尘暴多发的地区。当地的土地荒漠化与沙 尘暴频发有何关系? 提示上风向地区荒漠化的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提供了丰富 的沙源。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 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 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分布广泛 答案C 解析西部地区因植被破坏严重,故水土流失严重。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迁移与应用 例2结合材料和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我国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 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分析图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2)分析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 为原因。 (3)分析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下列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的过程 B.环境污染造成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C.围湖、围海造田,导致入流泥沙减少 D.国家实施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政策
-6-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解析:第(1) 题,先根据两图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的轮廓判定甲处湿地 是咸海,乙处是洞庭湖。 造成两处湿地都缩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在此开展大 规模的农业活动。 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大规模引水灌溉导致进入甲 湖的河水量减少,使其面积缩小。第(2) 题,湿地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沉积物自 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是,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是人类活动的干预。 如环境污染,造成入湖营养物增 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围湖、 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 量大增等。 国家实施保护湿地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湿地,防止湿地消 亡的加快,通过以上分析只有 B 项正确。 答案:(1)D (2)B
-11-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B.混交林地 C.混交林地 D.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油松幼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荒草地 坡耕地 坡耕地 )
)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13-
-7-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1.成因 (1)自然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 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②土质 疏松 :黄土高原的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 量高,遇水崩解,土壤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③降 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条件。④地质灾害频繁 :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 严重程度。⑤植被覆盖率低 :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 蚀。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D.②④ ④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12-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解析:第(1) 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 大依次是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故 D 项正确。第(2)题,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 泥沙量大, 故①③正确。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故②错。荒草 地与油松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地泥沙量小,故④错。 答案:(1)D (2)B
本章整合
-1-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一、湿地功能和破坏原因
1.湿地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3-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湿地破坏原因归结 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 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球上的湿地却在不断 减少,那么湿地减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1)自然原因 :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 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 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 ①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②大量引 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使湖泊、沼泽水量减少,面积急剧缩小,甚至干涸。 ③围湖、 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湿地面积减少,乃至消失。 ④使湖沼、 沿海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沼、海岸生态系统退化。
-9-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危害 地理环境具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 水文、 地貌、 气候、植被是一个同一的演化过程,泥沙淤积,河流泛滥 ↑ ↑ →地貌变化—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 ↑ →土壤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 ↓ →植被退化—植被减少,逐渐消失 ↓ ↓ →气候变化—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10-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3.防治 (1)工程措施 :修梯田、打坝淤地。 (2)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3)农业技术措施 :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等。 【典例 2】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 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降雨 量 (mm) 33 14 19 降 雨 强 度 弱 很 强 强 混交林地 径流 泥沙 量 量 (L) (kg) 111 0.1 29 28 0.5 0.3 坡耕地 径流 量 (L) 155 327 113 泥沙 量 (kg) 41.3 39.4 1.2 荒草地 径流 量 (L) 153 71 51 泥沙 量 (kg) 4.7 0.8 0.4 油松幼林地 径流 泥沙 量 量 (L) (kg) 154 18 212 52 25 0.6
-4-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典例 1】 图示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两处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
-5-
本章整合
-8-
本章整合
一 二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人为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①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 失的物源。②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被侵 蚀。③毁坏树木和樵采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④露天开矿 :开 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 源和触发机制。⑤战乱和营造宫殿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⑥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 流失的新物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