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术联合冷上清输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合集下载

冷沉淀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凝血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冷沉淀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凝血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作用机制探讨
冷沉淀成分分析
冷沉淀中富含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 友病因子等凝血因子,这些成分在凝 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用机制推测
冷沉淀可能通过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 凝血因子,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 白形成,从而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治疗效果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冷沉淀对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凝血功 能具有调节作用,可望成为该疾
冷沉淀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冷沉淀可以影响血小 板的粘附、聚集和释 放功能。
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 ,冷沉淀可以调节出 血和血栓形成的平衡 。
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 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冷沉淀可以增强 其功能。
冷沉淀在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冷沉淀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管性
血友病等。
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 来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验证。
02
对于冷沉淀中具体成分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
深入研究。
目前研究仅关注了冷沉淀对TTP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未来可以
03
探讨其对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
未来
目前,TTP的治疗主要包括血浆 置换、免疫抑制剂等,但仍有部 分患者疗效不佳,且存在复发风
险。
冷沉淀作为一种潜在的凝血功能 改善剂,已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 的治疗中得到应用,但在TTP中
的研究尚不深入。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冷沉淀对TTP患者凝血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为TTP的临床治疗提供 新的治疗策略。
通过研究冷沉淀对TTP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揭示TTP的凝血机制,为深入理 解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可为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的临 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临床输血检验: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

临床输血检验: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 分置换术
课程引入
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什么呢? 如果回输给病人体内的是健康人的红细胞或血浆呢?
一、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是指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将患者的血浆从全 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或人血清蛋白、晶体 盐等置换液,以除去患者血浆中的病理性物质。
一、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思考题
比较治疗性红细胞去除术和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有何不同?
反复小量置换比一次大量置换疗效好,效率高
二、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
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TEE)是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用健康人的红细 胞,置换出患者循环血液中异常增生的病理性红细胞,既可以恢复红细 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迅速改善组织器官缺氧的症状,又避免单纯输入红 细胞造成的数量过多,引起高黏滞综合征。
二、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
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可以清除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毒素、异常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同时 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清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 脏某些功能,缓解因这些成分造成的病理损害,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 条件。
一、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1.适应证: (1)高黏滞综合征(HVS):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血 液中产生了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 病性溶血性贫血 (3)ABO血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的骨髓移植、新生儿溶血病 (4)结合蛋白的毒素中毒
1.适应证: (1)镰状细胞贫血:循环血液中含有大量变形能力差的镰状细胞,可 引起微循环瘀滞,导致组织缺氧或坏死 (2)CO中毒:体内大量红细胞中的Hb与CO结合,丧失了运输O2和CO2的 功能,严重时导致组织器官缺氧,需要进行红细胞置换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一例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54岁,因“发热3d ,腹胀、头痛伴无尿1d ”入院。

入院查体:T 38.9℃,HR 45次/min 。

心肺腹无异常。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WBC 11.46×109/L ,RBC 3.06×1012/L ,Hb 115g/L ,Plt 62×109/L ,Scr 420µm ol/L ,丙氨酸转氨酶(ALT )137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493U /L ,乳酸脱氢酶2792U/L ,总胆红素37.9µm ol/L ,结合胆红素11.4µm ol/L ,D⁃二聚体9349µg/L ;血IgG 7.22g/L ,血C3600mg/L ,CIC浊度升高。

自身抗体谱、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抗体、ANCA 、抗GBM 抗体检查均阴性。

腹部CT 结果示:肠系膜上静脉不连续血栓形成。

见图1。

给予持续CVVH 治疗疗效欠佳。

入院第2天阵发性头痛及腹痛、腹胀加剧,无尿,Plt 下降至14×109/L ,Hb 58g/L ,出现消化道出血,颈部、胸部及双侧臀部可见瘀斑,右颈静脉置管处可见3cm×2cm 血肿。

多次查Coobms 实验阴性,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

最终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TTP/HUS )[1]。

给予血浆置换(PE )治疗2d ,每日1次,置换量3000ml ,甲基强的松龙静滴(1000mg×3d ),后改口服沷尼松(60mg/d )。

PE 治疗第3天因血源紧张无法继续进行。

患者Plt 下降至7.4×109/L ,仍无尿,消化道出血及皮肤紫癜严重,遂行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plasmapheresis ,DFPP )8次,每次2h ,每日1次连续6d ,后每3天1次,Plt 升至100×109/L 后再行1次治疗。

血浆置换治疗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胡金兰【摘要】目的:应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总结护理体会.方法:6例TTP患者分别血浆置换2~4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疗效,总结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体会.结果:血浆置换后,TTP患者发热、出血、贫血、头疼、昏迷等症状好转,血小板、BUN、TP、LDH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结合积极规范护理治疗TTP患者安全有效,能有效快速改善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6【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血浆置换;TTP;疗效;护理【作者】胡金兰【作者单位】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2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9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症,病因不明,可引起多发性损害,使血管、巨核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受损害,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微血管疾病性溶血性贫血,特征性神经精神异常、肾脏损害、发热等,预后较差,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我科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6例TTP患者,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男2例,女4例,临床诊断为 TTP,年龄 21~56岁,RBC﹤3.5×1012、BPC﹤60×109、Cr﹥177umol/L,3 例全身大块瘀点、瘀斑、视网膜出血,1例出现昏迷、贫血、发热、血尿,2例出现头晕、乏力、酱油色尿,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1.2 方法使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及一次性消耗管路。

5例股静脉穿刺置管、1例颈静脉穿刺置管进行置换,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及等量的晶体溶液(主要为生理盐水)。

采用连续流动离心,输入与输出的体液等量等速交换,离心机转速为1200rpm/min,全血流速35~40ml/min,全血与抗凝剂(ACD—A)之比11∶1[1]。

血浆疗法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TTP的效果

血浆疗法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TTP的效果

血浆疗法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TTP的效果1. 引言1.1 疾病背景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血液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微血管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富集,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

疾病发生时,患者表现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栓塞和溶血等严重症状。

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缺乏一种称为ADAMTS13的酶,该酶负责将血小板VWF蛋白中的多聚体剪切成小分子形式,从而保持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

而若ADAMTS13缺乏或活性下降,则易导致VWF多聚体沉积在微血管内,促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VWF上聚集,最终形成微血管栓塞。

TTP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出血、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情况下还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在缺乏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TTP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至关重要。

当前,血浆置换疗法和利妥昔单抗是治疗TTP的主要手段,但单独使用效果有限,因此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1.2 治疗需求在治疗初发获得性TTP的过程中,对于患者来说,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初发获得性TTP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病情急剧恶化。

当前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血浆置换疗法,对一部分患者效果明显,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对血浆疗法反应不佳或难以维持稳定状态。

对于初发获得性TTP的患者来说,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风险。

这也是本次研究需要探讨血浆疗法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TTP的重要性所在。

2. 正文2.1 利妥昔单抗在初发获得性TTP治疗中的作用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可能与患者的ADAMTS13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时机有关。

一些研究显示,对于ADAMTS13活性低于10%的患者,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相比,利妥昔单抗治疗更加方便、耐受性更好且具有更长效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例分享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例分享
一例TTP患者治疗的反思
一、病例特点
女,32岁 主诉:头晕、乏力5天余 现病史:患者5天前出现头昏乏力,伴头痛发热,体温38.3℃,于协和东 西湖医院就诊,查PLT2*G/L,HGB56g/l,予以输注血小板,RBC治 疗。血小板仍持续下降,并出现抽搐一次。伴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 转入我院。 入院查体:烦躁,重度贫血貌,皮肤可见瘀斑,双肺未闻及啰音。
After receiving plasma exchange, the patient is administered methylprednisolone 1000 mg once daily over approximately 2 h by drip infusion. After the corticosteroid is administered by drip infusion at 1000 mg/day for three consecutive days, the dose should be tapered.
859 724 685 564 487 531 658 823
903 588
2 1
1.88
0
0
0.08
0.05 0.08
6月11日 6月12日 6月13日 6月14日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17日 6月18日 6月19日 6月20日 6月21日 6月22日 6月23日 6月12日 6月13日 6月14日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17日 6月18日 6月19日 6月20日 6月21日 6月22日
激素剂量
High versus standard dose methylprednisolone in the acute phase of idiopathic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 randomized study

冷上清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

冷上清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

置换疗 法 , 2 对 O例 血 栓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 TP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 定 治 疗 效 果 。 结 果 2 T ) 判 O例 TT P患 者 的治 疗 有效 率 达 9 。 结 论 冷 上 清 做 置 换 液 对 T O TP患 者 进行 血浆 置 换 的疗 效 显 著 , 节 约 血 液 资 源 。 且 【 键 词 】 冷 上 清 关 血 浆 置 换
缓解 标准 , 1月后连 续复发 2次 , 分别 连续 血浆置 换
4次 , 情 明显好转 , 愈后 生活 至今 。 有效率 为 病 痊 总
9 O% 。
酸 脱 氢酶 为 (2 ~ 15 8 3 7 6 )u/ 均 明显 升高 , 肌 I, 血 酐为 ( O 4 ) mo/ , 中 9例 超 过 1 4 7 ~4 9 lI 其 8 mo/ l
R5 8 5
血 栓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7—5 7 2 O ) 1O 5一2 文 6 12 8 (O gO 一0 9O
【 图分 类号 】 R 5 . 中 471
冷 上 清是 新 鲜 冰冻 血 浆在 制 备 冷沉 淀 时 分 出
量, 联合使 用 阿司匹林 及双 嘧达 莫治疗 。部分 患者 在血 浆置 换结束 后 , 续 给予冷 上清 输注 治疗 。 继
结 果
为头晕、 头痛 、 睡 、 应 迟 钝 、 躁 、 觉 、 体 抽 嗜 反 烦 幻 肢 搐、 麻木 或偏 瘫 , 作性 意识 障碍 及 昏迷等症 状 。 发
的上 层 血 浆 , 去 除 了纤 维蛋 白原 和 Ⅶ 因子 , 它 也缺 少 高 分 子量 血 管 性 血 友病 因子 ( HMV—WF) 聚 v 多 体 。2 0 O 6年 1月 ~2 o O 8年 4月 , 笔者联 合河 南科 技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血浆置换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特定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护理,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下面将从临床护理角度对血浆置换治疗TTP的护理进行介绍。

一、术前准备1.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解释治疗的目的和过程,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3. 安排好治疗时间和地点,确保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充分。

二、术中护理1. 确保治疗环境的舒适和安全,保持治疗室的清洁和通风。

2.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 对患者进行静脉通路的建立,确保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

4.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镇静和止痛治疗,以减轻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5.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6. 与医生配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效果。

三、术后护理1. 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等。

2. 对患者的静脉通路进行处理,确保通路的通畅和清洁。

3.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解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4.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和护理,包括饮食、体位、被褥等。

5. 对患者进行疾病信息的交代和宣教,指导患者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6. 对患者进行复诊和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和治疗效果的观察。

血浆置换治疗TTP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只有做好全程护理工作,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1 应 诗 达 . 中 自体 输 血 的 应 用 . 用 外 科 杂 志 , 9 7,7 :0 术 实 18 ( )6
2 潘 君 宁 . 血 回 输 1 9例 报 告 . 国 血 吸 虫 病 防 治 杂 志 , 9 9 儿 脾 7 中 19 ,
( 2):9 1
( 0 10 .7收 稿 ,0 20 .9修 回 ) 2 0 .62 2 0 .42
关 键 词 :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 栓 性 血 浆 置 换 冷 上 清 血 血 中 图 分 类 号 : 4 7 1 R 5 . R 5 . R 5 . 4 58 2 55 6 血 栓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 P) 一 组 由 于 微 循 环 中 TT 是 形 成 了 血 小 板 血 栓 , 小 板 数 目 因 大 量 消 耗 而 减 少 所 形 成 的 血 文献 标 识码 4 X( 0 2 0 —2 50
胞发 生 凋 亡 , P 2生 成 减 少 , 能 与 血 小 板 聚 集 增 加 有 使 GI 可
1 1 临 床 应 用 患 者 , 1 , 3例 , 龄 4 ~ 4 . 男 例 女 年 2 7岁 , 起 均 病急 。 因劳 累或 无 诱 因 的 发 热 、 疸 、 力 等 , 行 性 贫 血 , 黄 乏 进 继 而头痛 、 神 异 常 、 格 改 变 , 觉 、 动和 语 言 障 碍 , 精 性 感 运 2例
1 材 料 与 方 法
T TP发 病 原 因 目前 尚 不 十 分 清 楚 , 多 种 学 说 : 近 年 有 ①
来 研 究 表 明 内 皮 细 胞 的 损 伤 , 疾 病 的 起 病 阶 段 起 关 键 性 的 在
作 用 。TT 患 者 的 血 浆 可 以 诱 导 人 原 代 皮 肤 微 血 管 内 皮 细 P
治 疗 依 据 可 能 是 去 除 了 患 者 血 浆 中 的 超 大 v F 多 聚 W 体 、 胱 氨 酸 蛋 白 酶 等 某 些 致 病 物 质 。 P 置 换 一 个 血 浆 容 半 E 量 可 去 除 7 % 左 右 的 致 病 物 质 。 经 多 次 P 治 疗 的 患 者 血 0 E
情 较 轻 , 展 速 度 也 较 第 1次 缓 。P 联 合 冷 上 清 输 注 能 否 发 E
根 治 TT 还 需 要 进 一 步 证 明 。 P,
3 讨 论
紫癜 。广 泛微 血 栓 而 致 重 要 器 官 的 功 能 障 碍 、 竭 与 梗 塞 , 衰
后 果 严 重 。 笔 者 用 血 浆 置 换 术 ( E) 合 冷 上 清 输 注 治 疗 4 P 结 例 T TP患 者 , 得 了 良好 的 临 床 效 果 。 取
维普资讯
中国输 血 杂志 2 0 0 2年 8月 第 1 5卷 第 4期
C i o dTrn fs n Au ut2 0 Vo.5, . hnJBl a sui , g s,0 2, 11 No 4 o o

2 5 ・ 5
在 脓肿 , 脏 受 挤压 有 肿瘤 转 移 , 染扩 散 危 险。 脾 感
细 胞 和 白 细 胞 数 减 少 , 小 板 进 行 性 减 少 ( 小 板 数 5× 血 血 1 L~1 0/ 3× 1 L) 这 些 症 状 和 体 征 一 般 在 1 0/ 。 2~4 h 内 出 8 现 。2例 出 现 溶 血 、 茶 色 血 尿 、 例 出 现 蛋 白 尿 、 细 胞 和 浓 2 红
节 物 质 。 再 一 方 面 经 P 治 疗 调 节 了 患 者 体 液 因 子 , 促 进 E 且 患 者 的 自身 体 液 调 节 作 用 ,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 。 数 次 输 注 冷 而 上 清 后 患 者 血 液 中 P 2 HK 、g 等 调 节 物 质 将 达 到 正 常 或 GI 、 IG 更 高 。 P 2能 抑 制 细 胞 因 子 和 切 应 力 诱 导 的 血 小 板 聚 集 。 GI
本 文 编 辑 : 晓 明 刘
血 浆 置 换 术 联 合 冷 上 清 输 注 治 疗 血 栓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吕 运 来 郭 建 社 马 海 峰 梁 国 防 孙 先 玲 1 洛 阳 市 中 心 血 站 , 南 洛 阳 4 1 0 2 三 门 峡 市 中 心 血 站 ) ( . 河 7 0 0; .
管 型。
液 中 致 病 物 质 含 量 将 以 对 数 级 降 低 。 替 换 为 正 常 人 新 鲜 血 浆 , 而 阻 断 因 超 犬 v F 多 聚 体 或 / 半 胱 氨 酸 蛋 白酶 等 引 从 W 和 起 的 血 小 板 聚 集 , 治 疗 TT 而 P。 补 充 正 常 人 体 血 浆 或 输 注 冷
出 现 昏 迷 , 身 瘀 斑 、 网 膜 出 血 , 现 氮 质 血 症 , 中 有 核 全 视 出 血
关 ; 半 胱 氨 酸 蛋 白 酶 可 引 起 血 小 板 聚 集 ; 高 分 子 激 肽 ② ③ 原 ( K ) 降 解 , 半 胱 氨 酸 蛋 白酶 不 能 被 抑 制 。 H 被 而
上 清 可 相 应 的 为 患 者 补 充 血 液 内 缺 乏 的 P 2、 、g 等 调 GI HK I G
12 治疗
用 C o 0 ls 胞 分 离 机 对 4例 T S3 0 P u 细 TP患 者 进
行 P E治 疗 , 换 出 血 浆 量 为 5 ml k ・ , 换 液 的 输 注 依 次 置 0 / gd 置 为 3 % 晶 体 、0 胶 体 、 0 新 鲜 血 浆 , 持 进 出 量 时 刻 平 0 2 % 5 % 保 衡, 换速度为 5 置 0~6 mlmi 液 循 环 量 , 次 发 病 对 每 位 5 / n血 每 患 者 进 行 P 治 疗 次 数 为 4~ 7次 。 在 血 小 板 上 升 到 5 E 0× 1 L 以 上 , 红 蛋 白 稳 定 , 经 症 状 缓 解 后 1周 再 用 P 治 0/ 血 神 E 疗 一 次 后 停 止 , 床 继 续 药 物 治 疗 。 3名 女 患 者 在 第 3次 P 临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