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方法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检测对象:电力变压器,特别是变压器绕组。
2. 检测原理:利用变压器绕组变形后电感值变化的原理进行检测。
当绕组发生变形后,其电感值将发生改变,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来判断绕组是否存在变形。
3. 检测方法:使用电容器法或变压器比值法进行检测。
电容器法适用于小型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检测,而变压器比值法适用于大型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
变压器比值法的原理是根据变压器的短路阻抗比和开路电压比计算绕组变形程度。
4.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解释和判断。
如绕组变形程度较小,则不需要采取措施;如绕组变形程度较大,则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操作。
5. 注意事项:在进行绕组变形检测时,应当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合适的检测设备,同时,应当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绕组变形试验

欢迎共阅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一、试验目的1、什么是变压器绕组变形变压器绕组变形是指绕组受机械力和电动力的作用,绕组的尺寸和形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如:轴向和径向尺寸的变化,器身的位移,绕组的扭曲、鼓包和匝相间短路等。
23二、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是短路阻抗法、低压脉冲法和频率响应分析法。
短路阻抗法的特点是测量简单,能较好地再现评估结果。
当参数偏离规定值时,可相当可靠地估计是否存在故障,但是需动用庞大试验设备,灵敏度不高。
低压脉冲法克服了短路阻抗法的缺点,其灵敏度高,能检测出2~3mm 的弯曲变形,但现场应用时抗干扰能力差,重复性差。
频率响应分析法(FRA )较低压脉冲法有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强的优点,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但对绕组首端故障不灵敏及绕组变形位置的判定问题有待解决。
我单位所采用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是频率响应分析法。
1、原理变压器绕组的二端口网络其特性可在频域上用传递函数)(/)()(0jw V jw V jw H i 来描述,而)(jw H 是时域上单位冲击响应)(t h 的傅立叶变换。
FRA 法将一稳定的正弦扫描电压信号施加到被试变KHZ 700~10。
)2、试验设备及接线方式具体试验设备要求及接线方式见《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测试技术应用导则》。
我单位所采用的频率响应仪为英国SOLARTRON 公司的1255、1255B 型高频发生、分析仪(1255B 为1255的简化型,无前液晶面板和内置喇叭)。
其前后面板如下图所示:前面板:后面板:应用软件经多次更新后,现经常使用的分DOS和WINDOWS两种。
使用过程中有相应的中文提示,需要注意的是所保存的响应频率曲线文本的名称应有一定的意义并便于区分且不重复。
3、试验时的注意事项1、应放电,油泵停止工作,防止损坏仪器2、接地必须良好。
3456。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原理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原理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是一种用来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方法,其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1. 绕组变形:由于变压器绕组的制造、运输、安装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绕组的变形,如绕组的弯曲、错位等。
这些变形会导致绕组的电气参数发生变化,影响变压器的性能。
2. 能量传递:在变压器中,能量通过绕组从一侧传递到另一侧,当绕组变形时,能量的传递受到影响。
因此,通过测试绕组的变形程度,可以间接地评估变压器的性能。
3.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绕组变形测试主要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电气参数变化来检测绕组的变形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
- 绝缘电阻测试:测量不同位置间的绕组绝缘电阻,分析绕
组的变形情况。
- 变比测试:测量变压器绕组的变比,变形会导致变比的变化。
- 绕组电阻测试: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变形可能导致绕组
电阻的变化。
- 短路阻抗测试:通过施加短路电压,测量绕组的短路阻抗,变形会影响短路阻抗的数值。
4.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确定绕组的变形情况。
如果变形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绕组。
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通常需要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试验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试验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试验。
说到变压器,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电的东西”吧?没错,变压器就是那个让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或者低电压变成高电压的“电力魔法师”。
但变压器可不仅仅是简单的电压转换。
它的“内在”结构,尤其是绕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绕组出问题了,那可真是大事了。
所以,咱们今天的主角就是这些绕组的变形问题。
听上去很专业是不是?其实说白了就是绕组在工作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形,而这个变形如果没有及时检测出来,后果可不轻。
说到变压器绕组变形,想象一下,你的手机充电线弯了,或者汽车的电池接触不良,问题看似小,实际上如果不及时处理,那后续的麻烦可就大了。
而变压器绕组的变形,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也可能导致短路、设备过热甚至火灾。
是不是有点触目惊心?不夸张,这种事如果不处理,可能就真的是“祸从天降”。
所以,做绕组变形测试试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看看这些绕组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形。
说白了,就是为了确保变压器的“脊梁”没问题。
绕组变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操作不当、外部压力过大、长期的使用导致金属疲劳等等。
哎,这些问题都有可能让原本坚固的绕组变得软绵绵的,像一根老化的弹簧。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绕组不就有点弯了吗?怎么就能影响到整台变压器?”好吧,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先让咱们来看看测试的流程。
咱们得把变压器拆开来,没错,就是要一层层剥开它的外衣,这可不是做饭要剁菜,而是得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根绕组。
这时候,你就得特别小心了,别让任何微小的异物进入,或者操作不当把绕组搞坏了。
测试人员会用各种仪器进行精密的检测,比如用电阻表测量绕组的电阻,看看是不是有变形或者损伤导致电流通不过。
如果绕组发生了变形,电流就不能顺畅流通,这就是变形的“证据”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叫做“机械应力测试”,这项测试看起来就像是给变压器绕组“做体检”。
要知道,绕组可不像钢铁那么硬,里面的铜线、铝线都可能因为过大的压力或者过长时间的使用而发生形变。
频响分析法和短路阻抗法结合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试验

频响分析法和短路阻抗法结合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试验摘要: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能量转换与运输的作用,变压器故障直接威胁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压器绕组因外部短路等原因造成的变形甚至损坏故障较为多见,对电网的稳定与安全运行影响重大。
本文提出一种频响分析法和短路阻抗法相结合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方法,并展开相关试验。
关键词:变压器;频响分析法;绕组变形;短路阻抗法一、频响分析法和短路阻抗法相结合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模拟测试本试验采用模型变压器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试验设备采用基于扫频短路阻抗法的绕组变形测试系统,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将变压器原边加压副边短接,在加压侧施加≥100W的大功率扫频信号,通过测量装置获得激励和响应信号,从而绘制出扫频短路阻抗法的试验曲线,进行变换不同的坐标系等处理,使数据的特性显示更加明显。
通过试验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在频率大于45k Hz以后,模型变压器在低压二次开路及短路情况下测的的相应曲线基本重合,因此扫频短路阻抗法可以获得在中、高频频段与传统频率响应法一致的频响曲线;②低频段两种方法下获得的曲线差别较大,但二次短路情况下(<1k Hz)获得的曲线表现为线性,与频率成正比,可以认为是集中参数的漏抗,如图3短路阻抗-频率曲线的低频段所示。
通过短路阻抗-频率特征曲线,可以获得50Hz时的短路阻抗值(见表1),与铭牌值进行比较相差不大,短路阻抗值的测量精度满足要求;③扫频短路阻抗法可以将频率响应法和短路阻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次测试能够同时获得频响曲线和短路阻抗-频率曲线,在低频段和中高频段可以分别运用短路阻抗值和频响曲线的差异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绕组变形。
二、频响分析法和短路阻抗法相结合的的判断方法的研究对扫频阻抗法获得的数据进一步处理,还可以获得以下特征曲线:①阻抗/ω-频率(Zk/ω-f)特征曲线;②阻抗-频率(Zk-f)特征曲线;③电阻-频率(R-f)特征曲线;④电抗-频率(X-f)特征曲线。
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三种方法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设计应用
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三种方法
李军
(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通过案例证明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三种方法,即电容量法、频率响应法、低电压短路阻抗法,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能行之有效地正确判断出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变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误判断。
变压器绕组变形;电容量法;频率响应法;低电压短路阻抗法
Three Methods of Judging Transformer Winding Deformation
LI Jun
GD Power Datong Power Generation Co,Ltd.,
It proves three methods of judging transformer winding deformation through case studies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 and low voltage short circuit impedance method. Combining these three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and correctly judge whether transformer winding is deformed or not,and can avoid misjudgment to the greatest extent.
deformation;capacitance method。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校准规范

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低压脉冲分析法、频率响应分析法、阻抗分析法、水波分析法和超声波分析法五种方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频率响应法和短路阻抗法是测试变压绕组变形较为有效的方法。
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是根据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测量变压器的绕组变形的仪器,主要是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根据幅频响应特性的变化程度,判断变压器可能发生的绕组变形。
阻抗法的应用原理是当变压器短路阻抗是当负载阻抗为零时,变压器内部的等效阻抗、短路阻抗的电抗分量,即短路电抗,就是绕组的漏电抗,漏电抗是由绕组的几何尺寸所决定的,对于一台变压器,当绕组变形、几何尺寸发生变化时,其短路电抗值也要变化。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校准规范如下:信号源:仪器自带一个通道信号输出作为扫频的激励信号;信号输出为标准正弦波,信号输出幅度可以软件调节,幅度±10V,信号输出阻抗为50Ω。
两个采集通道,一个采集激励信号,一个采集响应信号,用于计算传递函数。
激励通道测量为固定量程:±10V;响应通道有多档量程,在测量过程中自动调节量程,输入信号为±25V。
采集通道量化精度:12位。
采集通道静态误差:0.5%。
每通道存储容量:64K样点。
每通道采样率:20Msps。
采集通道输入阻抗:1MΩ。
扫频测量范围:10Hz-10MHz。
扫描方式:采用线形分布或对数分布的扫频测量方式。
扫描频率精度:信号源输出正弦信号的频率精度不大于0.01%。
扫频测量频点:固定模式或用户自定义。
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
采用windows平台,兼容Window 2000/Window XP/Vista/Win7。
采用access数据库保存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的管理简洁方便。
可以同时加载6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软件管理功能强大,充分考虑现场使用的需要,自动保存环境条件参数,以便作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时提供依据。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测试方法及对比分析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测试方法及对比分析十九冶电装分公司任兆兴内容摘要:本文从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测试原理、测试接线方法、变形的判断方法、现场检测要点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低压电抗法和频率响应法在变压器绕组变形现场测试中的应用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低压电抗法和频率响应法之间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变形、低压电抗法、频率响应法、现场检测要点、对比分析。
一、前言: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运行。
据国家电网公司不完全统计,变压器绕组变形引起的事故占变压器事故的1/4 以上。
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测试,国家电网公司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已明确把绕组变形试验列入变压器出厂、交接和发生短路事故后的必试项目。
变压器绕组变形是指电力变压器绕组在机械力或电动力作用下发生的轴向或径向尺寸变化,通常表现为绕组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特征。
变压器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或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冲撞时,均有可能发生绕组变形现象[1]。
变压器绕组发生变形后,其内部的电感、电容分布参数必然发生相对变化。
用常规方法(如测量变比、直阻和电容)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变形是很困难的,一般只能通过变压器吊罩检查来验证,但吊罩检查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变压器本身也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能在现场不吊罩检查情况下快速判断变压器绕组有无变形的试验方法和仪器出现后,很快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二、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方法介绍:1、短路阻抗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最早使用的方法是由前苏联提出的短路阻抗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在50Hz 工频电压下变压器绕组的短路阻抗或漏抗,由阻抗或漏抗值的变化来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了危及运行的变形,如匝间短路、开路、线圈位移等。
短路阻抗法主要用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短路阻抗等集中参数的变化来判断绕组是否发生变形。
但对变形不是特别严重的绕组或者缺陷仅在绕组的个别部位,集中参数的变化将不明显,使用一般检测短路阻抗的方法,很难获得必要的检测灵敏度,所以测量效果不是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新安装和故障后的变压器,一般需要进行绕组变形检测。目前,我国通常采取出厂前检验、现场安装后检验、运行期间进行常规检测和故障后的全面检测等方式。通过对相关特征量进行测量分析,从而判断绕组是否有变形、位移等异常现象发生。
变压器绕组变形后,通常会表现出各种异常现象,许多特征量如电气参数、物理尺寸、几何形状以及温度等与正常状态相比有较大差异,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多种绕组变形检测方法。目前,各种绕组变形检测方法均没有通用的状态量对绕组的状态进行描述和判断,也没有通用指标去量化绕组变形程度,都是依据自己的测量理论基础,采用相应经验和判断标准而进行最后的绕组变形程度和变形位置判断。
综上所述,短路阻抗法需动用庞大的实验设备,且费时、费力,而且灵敏度不高,难以保证测量精度,在现场使用有困难。低压脉冲法在间隔较长时间时,重复性差,且对变压器绕组的首端故障不灵敏。频响分析法的测试重复性比较好,可用于系统中运行变压器变形的检测。电容量变化法受绕组本身电容的影响,对鼓包、扭曲等故障的测试灵敏度很差。超声波检测法受油温以及有油无油状态影响严重。而振动法对测试仪器以及人身安全都有影响。总之,频响分析法与以上各种方法相比,具有试验设备简单轻巧,测试灵敏度高,实验图谱分析直观,数据量值分析具有可比性等优越性[24]。
超声波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方法是将超声探头接触变压器外壳钢壁上某一位置,通过耦合剂(黄油)使探头与变压器外壳紧密接触,并使探头中心对准需要测量的绕组。在同步信号作用下,发射电路激励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穿过钢壁、变压器油后到达变压器绕组,并在其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回波沿着一定路径返回,同样的穿过变压器油、变压器钢壁外壳,到达超声接收探头并产生接收电脉冲信号,通过相关电路处理,可以得知超声波在变压器钢板和油中传播、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t。对于变压器绕组和外壳钢壁而言,绕组表面上每一点到油箱表面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个恒定值。如果绕组发生凹进、凸出或者移位等异常故障,距离会发生相应改变,通过比较,就可以得知绕组变形状态[23]。
1.2.1.
变压器的短路阻抗是指变压器的负荷阻抗为零时变压器输入端的等效阻抗,反映了绕组之间或绕组和油箱之间漏磁通形成的感应磁势。短路阻抗可分为电阻分量和电抗分量,对于1l0kV及以上的大型变压器,电阻分量在短路阻抗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短路阻抗值主要是电抗分量的数值。变压器的短路电抗分量,就是变压器绕组的漏电抗。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变压器的漏电抗值是由绕组的几何尺寸所决定的,变压器绕组结构状态的改变势必引起变压器漏电抗的变化,从而引起变压器短路阻抗数值的改变[9]。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很快。据最新资料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超高压与特高压电力系统的逐步建立,大容量、大区域互联和西电东送等复杂系统的即将形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超高压输电系统全国联网、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建成、带有串补或静补的交流柔性超高压输电系统的采用,输电系统的短路电流将达到较高水平,如63kA[ ]。这就要求各变压器产品都能承受较高短路电流所产生的较大电动力和机械力。
1.2.2.
变压器绕组在较高频率的电压作用下,其铁芯的磁导率几乎与空气的一样,绕组本身可以看作一个由线性电阻、电感、电容等组成的无源线性分布参数网络[13],其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L为饼间电感,K为纵向电容,C为对地电容。
图1-2变压器绕组的等效电路
低压脉冲法是1996年由波兰的Lech和Tyminski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在变压器绕组的一端施加稳定的低压脉冲信号,并且同时记录该端子和其它端子的电压波形,通过将时域中的激励与响应做比较,可对绕组的状态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当变压器的绕组发生变形时,相应部分的电感、电容等参数都会发生变化,当在输入端施加脉冲电压激励时,将引起输出端响应的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系统与整个电力系统没有电气连接,可安全、可靠地达到在线监测的目的[25]。其缺点在于,电力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短路故障,如果在突然短路的变压器内部绕组发生故障,将导致带电绕组与油箱接触,油箱可能带有很高电压,另外,暂态感应也会在变压器器身上产生高电位,对测试仪器和人身安全都有影响[26]。
变压器承受短路冲击以后,运行单位一般都用常规电气试验项目和绝缘油分析来检查变压器的绝缘状况。检查结果表明,有的变压器电气试验和绝缘油分析均在预防性试验规程所规定的范围内,但吊罩检查却发现绕组己明显变形或绝缘垫块严重松动,说明常规电气、油化试验项目不能有效地发现变压器绕组变形性缺陷[7]。而吊罩检查虽很直观,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对判断内侧绕组有无变形仍有困难[8]。为了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弥补常规电气方法和吊罩检查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国内外对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检测均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成熟的检测方法。
因此,研究变压器绕组发生变形的原因、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减少变压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深受国内外关注,已经成为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大研究课题,有些国家甚至把该项工作放在变压器预防性试验项目的首要位置,我国国家电力公司在国电发【2000】589号文《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也明确把绕组变形试验列入变压器出厂、交接和发生短路事故后的必试项目。[6]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方法
第一章
1.1.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保证电网安全意义重大。如果一台大型电力变压器在系统运行时发生事故,则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变压器的检修期一般要达到半年以上[ ],不但花费大,而且影响面广。因此有必要对变压器进行故障分析、增强故障检测手段、降低故障率,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1.2.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变压器绕组的tan δ每一至三年测试一次。在变压器投运前和预防性试验时,我们只须用常规的QS1电桥(或抗干扰电桥)测量各级绕组的tan δ,同时计算出对应绕组的电容量,不需要增加新仪器[20]。如果发现变压器某绕组的电容量与以前的数据相比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变压器绕组有可能存在异常。
因为变压器每个绕组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电阻、电容、电感等构成的网络,所以绕组的等值电容量直接反映出各绕组间、绕组对铁心、绕组对箱体及地的相对位置和绕组的自身结构等。变压器产品出厂后,其各绕组的电容量基本上是一定的。只要变压器没有受过短路冲击,即使在有温度、湿度影响的情况下,其电容量变化也很小。当变压器遭受短路冲击后,若绕组无变形或变形轻微,其电容变化量也较小;若某侧绕组变形严重,则其电容量变化较大。所以根据变压器绕组的电容变化量,能够判断出该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变形。
据有关统计资料介绍,变压器绕组是变压器事故损坏的主要部位。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差是造成变压器运行损坏的主要原因。广州电网在2000年以来,由广州电力局管辖的变电站已有两台220千伏主变压器因遭受外部短路故障冲击,直接引起变压器内部突发性短路故障损坏(伍仙门站2号变和瑞宝站1号变)。另有三台110千伏主变压器在运行中因遭受过电压引起绝缘损坏,其中松仔岭站1号主变因系统过电压引起变压器主绝缘击穿后造成线圈匝间和层间短路故障;大涌站1号主变因雷击引起过电压,造成B相高压线圈端部电容屏击穿引发的线圈匝间和层间短路故障;荔城电厂降压站1号主变因在空载充电过程出现过电压,引发C相套管末端均压罩对变压器内箱壁放电,由于放电能量大,造成变压器箱体破裂以及高压侧套管错位喷油。另一台不属于广州电力局管辖的番禺砺江电厂(地方电厂)110千伏3号升压变,因B相高压套管端部密封不良造成高压引线及线圈端部进水受潮,在运行中突发绝缘损坏事故。[4]
西安交通大学的李彦明教授[14][15]、重庆大学的孙才新教授[16]在利用小波分析法剔除干扰,利用模极大值等作为故障特征量,进而提高变压器绕组变形判断的灵敏度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低压脉冲法现己被列入IEC及IEEE电力变压器短路试验导则和测试标准[17]。但该方法应用于现场试验中,尚受测试过程中各种电磁干扰的影响,可重复性较差[18],且对绕组首端位置的故障响应不灵敏,较难判断绕组变形位置[19]。
频响分析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将一稳定的正弦扫频信号施加于被试变压器绕组的一端,同时记录该端子和其他端子上的电压幅值及相位,从而得到被试绕组的一组频响特性。实践证明,频率响应法确实能够为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20]。
频响分析法对比于低压脉冲法,避免了仪器笨重和测试结果重复性差等缺点[20],降低了电磁干扰的影响,可重复性较好[18],且可以较为直观地分析频率响应曲线,测试灵敏度较高[20]。目前该方法己在国内外变压器运行和生产部门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测试结果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诊断结果尚具有某种不稳定性。
1.2.3.
频响分析法最早是由加拿大的E.P.Dick和C.C.Erven提出并应、电感等分布参数所组成的两端口网络(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其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将输入激励与输出响应建立函数关系,并逐点描绘,就得到了反映变压器绕组特性的传递函数特性曲线。变压器结构一定时,变压器绕组的参数和函数曲线也就随之确定,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变化时,其绕组的分布参数就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函数曲线也会随之改变。
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容易,直接性好,重复性也较好[22]。但这一方法在有油和无油状态下的结果差异较大,另外,试验结果还会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4]。
1.2.6.
振动法是通过贴在变压器器身上(油箱)的振动传感器,在线监测绕组及铁芯的状况,良好状态变压器的振动特征向量(包括绕组和铁芯振动信号的频谱、功率谱、能量谱等)作为指纹留用,一旦变压器绕组发生故障,当前振动特征向量的变化就会快速地反映出来[25]。这种方法最早是在电抗器上采用,对于在电力变压器上使用振动测试,加拿大、俄罗斯及美国等国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这种测试方法简单、方便、工作量小,在实际工作中已被福建省全面推广使用,但由于绕组电容量本身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因此对鼓包、扭曲等故障的测试灵敏度很差,只能作为补充测试方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