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版权节目的引进

合集下载

真人秀节目的海外版权引进及其本土化生存

真人秀节目的海外版权引进及其本土化生存

升 。八 年前 《 超级 女声》 敲响 了全 民选秀 时代 的钟 声 ,却 饱受抄 袭 《 美 国偶像 》 之 嫌 ,八 年后 《 中国 梦之声 》 正式引进 《 美 国偶 像》 版权 ,成 为 目前 国内引进 的最具规模 和影 响力 的 电视 真人 秀节 目之一 。
历 经数 年匍匐式 发展 ,中 国真人 秀的争议 性和话题 性虽 未 止息 ,同样没 有停 下脚 步 的却 是其 向成 熟化 、 类 型化 、模 式化 的华丽转 型 。或许 接下来业 界需要 更多思 考的是如何 实现 自主创新 与本土生存 。
J u n e 2 0 1 3
真 人 秀 节 目的海 外 版 权 引 进 及 其 本 土 化 生 存
吕பைடு நூலகம் 镟

陈 兵
要 :海外版权 引进 成为我 国电视产 业最稳妥 的做 法 ,助益于 电视 品牌 联想 。 当务 之急是培 育本 土
原创机制 ,尤其是 :选 择适合 引进 的海 外节 目模 式 、扩 大 引进 节 目的 门类、 以差 异化 战 略瞄准 细分领 域 、 推进 制播 分离。 同时,以衍生 节 目和 自制 节 目为 突破 口,实现 电视 和 网络在 内容和渠道 的融合。 关键词 :真人秀 ;海外版权 ;引进 ;本土 化
卫视 的 《 最高档 》 高调 引进 B B C王 牌 汽车 真人 秀 《 T o p G e a r > )的版 权 ,却 因在 摄 影 、剪 辑 、创 意 、资
金等方 面与原 版形成全 面差距 ,而 中英 两 国在汽 车文 化上 也 有一 条难 以逾越 的鸿 沟 ,因此该 节 目播 出
之后被 认为是 引进类节 目的反 面案例 。 引进类 节 目若要 在本土 化进程 中实现磨 合 ,必须 在保 留原 版节 目模式 精华 的前 提下 进行 适 当转 型 ,

中国海外电视剧引进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海外电视剧引进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海外电视剧引进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中国海外电视剧引进历史 (4)一、受到外交政策极大影响 (4)二、美、英、日三大央视引进剧 (4)三、互联网改变引进剧的发展 (6)第二节电视台海外剧引进规定 (7)一、中国海外剧电视台引进规定(中央电视台不受限) (7)二、中国海外剧电视台引进规定 (7)第三节视频网站海外剧引进规定 (9)一、先审后播 (9)二、先审后播的影响 (9)三、先审后播的应对措施 (10)第四节视频网站引进剧现状 (12)一、优质内容为王 (12)二、网站方面 (13)三、剧目方面 (14)四、引进剧的衍生品 (15)第五节A站、B站海外剧现状 (16)一、较多UGC内容,版权存风险 (16)第六节政策管控下,引进剧数量受限、精品不减 (17)图表目录图表1:海外剧引进史 (4)图表2:中央电视台播出外国电视剧来源分布(1979 -2015 年) (4)图表3:海外剧引进国占比 (5)图表4:海外剧引进的发展和变化 (6)图表5:历年广电总局批准引进的海外剧部数 (7)图表6:历年国产电视剧制作部数 (8)图表7:历年网剧制作部数 (8)图表8:韩国播出期间和中国审后上线时间的《制作人》百度指数差异 (10)图表9:版权费价格变化(万美元/集) (10)图表10:海外剧引进产业链 (11)图表11:太阳的后裔海报 (11)图表12:视频APP榜单 (12)图表13:百度搜索风云榜的热门美剧榜单Top 30作品各网站的覆盖部数 (12)图表14:视频网站海外剧引进情况统计表(单位:部数) (13)图表15:视频网站与国外机构合作情况 (13)图表16:热门海外引进剧 (14)图表17:国内视频付费收入规模 (15)图表18:视频网站注册会员数量 (15)图表19:爱奇艺商城《太阳的后裔》衍生品 (16)图表20:热门播放海外剧(B站) (16)图表21:热门播放海外剧(A站) (17)第一节中国海外电视剧引进历史一、受到外交政策极大影响图表1:海外剧引进史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二、美、英、日三大央视引进剧央视引进剧,美剧、英剧、日剧分列前三位。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现状分析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现状分析

从2010年8月的《中国达人秀》到2012年夏天的《中国好声音》,“海外节目模式”的成功一再刷新着全国卫视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数据,也一再创下了广告收入的新高。

“好声音”总决赛“收视率5.234%”、“12条广告位拍出1080万”、“最高广告价位15秒116万”……“第二季冠名20|City·城市City ·城市 | 212013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恒高传媒机构对周播节目带的收视进行了排名:(一)当日收视冠军多为引进的海外模式浙江卫视的《王牌碟中谍》、东方卫视的《妈妈咪呀》、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及《我是歌手》分别为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收视第一。

(二)13档引进节目排进当日收视TOP10江苏卫视的《芝麻开门》及《一站到底》、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舞林争霸》和《中国达人秀》及《顶级厨师》、安徽卫视的《黄金年代》及《势不可挡》、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及《男左女右》、浙江卫视的《转身遇到TA》、湖北卫视的《谁是我家人》及《我爱我的祖国》等节目,均位于第一季当日收视前十。

(三)收视破1的节目中五成为引进模式2013年第一季度收视率破1%的节目有10个,其中包括《妈妈咪呀》、《中国达人秀》、《舞林争霸》、《我是歌手》和《转身遇到TA》等5个节目。

另外由《中国好声音》衍生出的《对战最强音》也在其中。

而第二季度的前两周,海外综艺模式承继了第一季度的好成绩,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的调查:全国卫视晚间综艺节目收视率TOP20中,引进的海外模式就有12个,还不包括其衍生节目,诸如《百变大咖秀特辑》、《闪耀星跳跃》等,其中,收视破1%的有8个。

另外,根据“万象i+tv 综艺指数”即融合“电视+网络”播放情况的综艺节目排行榜,3月3日-3月9日这周,有5个引进模式位列综艺指数前十;3月10日-3月16日这周,TOP10里则有6个引进模式。

由此可见,海外综艺模式来势汹汹,占据了国内综艺节目市场的重要份额。

国外引进综艺节目的成功带给中国本土综艺节目的启示——以《奔跑

国外引进综艺节目的成功带给中国本土综艺节目的启示——以《奔跑
合 作 的节 目共 计 6 3档 ,其 中 3 2档 为 新 素等 ,契合 中国受众 的心理。
知名度。
注 ,社 交媒体 多样化传播
引进 节 目,3 1 档 为延 续播 出 的节 目,其 档 。本文 从该 节 目的制作 特 色和 传播 战
本土综艺节 目的发展有所启发 。
. 2 借 助 明 星 微 博 影 响 力 吸 引 粉 丝 关 2 . 4 结 合互联 网流 行文化潮 流 ,深 3
的 口味 。
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了节 目的水平 。
演 ,各界明星参演
数量的明星每次发布 的有关节 目内容 的微
2 . 2 名 人效应— — 中国 当红 演员 主 3 《 奔跑吧兄弟 》的传播策略 《 奔跑吧兄弟 》由七位明星担 当固定
出演。这七位 明星皆为演员 ,适应角色能
博 ,以及 如此庞大数量粉丝 的每次转发、
3 . 1 借助原版节 目高人气打开知名度 点赞和评论 ,都会 引发 网友的围观 ,为节 节 目开播第一季 ,韩 国原版节 目制作 目聚集人气 ,提升话题热度。
力很强 ,对 角色特 点的 ,参演 嘉宾不 固定 ,包括演员和歌手 。明星的名 人效应在节 目收视率方面得到体现 ,每期
中卫 视频 道引 进 的韩 国版 权节 目达到 1 2 谙 年 轻 受 众 心理 《 奔 跑 吧兄弟 》融 合 了诸 多 网络流 略 角度 分析 节 目热播 的原 因 ,并对 中国 行元素 ,如网络热词 “ 有钱就是任性 ”,
《 奔跑 吧兄弟 》的成功 ,既是韩 国综
艺嫁接 中国的成功 ,也是 网路社交媒体传
2 0 1 5 年 4月 《奔跑 吧兄 弟 》第二 季
2 . 3 叙事模 式新颖 ,结合 中 国本 土 国原版节 目中的成员参与到 中国版的节 目

关于大学生对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看法的调查报告一、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综艺节目的日益发展,出现了许多从国外引进综艺节目版权的现象。

特别是最近在热播,收视率暴涨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回来了》、《花样姐姐》、《我是歌手》等等,其版权都是引进韩国,英国等海外国家,作为新一代优秀睿智的青年的我们对此什么看法呢?对此,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访同学,综合网上各种渠道如微博、新闻等,对这个热点话题进行了初步的调出。

调查明确指出及总体上来说,从国外引进版权的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回来了》、《花样姐姐等》,凭借其搞笑、创新、情节感人脱颖而出,成为许多人争先恐后的追剧。

但这种高收率的背后也反映了我国综艺节目发展道路上的不足以及存在的许多问题。

面对我国这种发展去趋势,根据调查情况,我们小组结合了各方面做了几点分析,主要有新一代青年学生爱追求时尚、其相比国内原创综艺节目创意高、情感度高以及我们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和国外有一定差距等几点,并对此提出了建议,包括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制播理念、建立电视节目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深化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完善电视节目版权保护体系、构建电视节目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关键词:综艺节目国外版权大学生看法高收率二、前言: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展了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

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调查实践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区都被称为“引进年”。

至今,包括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以及央视在内的多家卫视都将引进节目提上黄金档,比如大家所熟悉所追捧的《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等。

随着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节目的引进也成竞争手段之一。

大卫视之所以热衷买海外电视综艺节目版权,就是因为成本低,风险小,回报高。

《中国星跳跃》:国际版权与本土化创新的有机结合

《中国星跳跃》:国际版权与本土化创新的有机结合

方 》节 目带有 《 非诚 勿扰 》的 印记 。
今年 4 月 6日 ,浙 江 卫 视 倾 力 打
浙江 卫 视打 造 的综 艺节 目 “ 中国 正能 量 ,强化 了 积极 的媒体形 象 。
造 的 明星 跳水 节 目 《中国星 跳跃 》开 三 部 曲” ,不 惜 重金 引进 国外版 权 , 播 ,这 是 继成 功 塑造 《中国梦 想 秀 》
烹 l
中 国星 跳 跃 、 国 际 版权 与
本 土化 创新 的有机结合
文/ 黄 璐
电视 真人 秀节 目的竞 争 力要 素 ,
又 一 力作 。凭 借 浙江 卫 视在 真 人 秀节 艺大 片 《 Ce l e b r i t y S p l a s h》,在 节 目
可 粗 略划 分 为 四大 方 面 ,即理 念 、内 目方 面积 累 的先 发竞 争 优 势 , 《 中 国 制作 理 念 、专业 性 、操 作性 层 面上 , 容 、制作 与 营 销 。国 内主 要 卫视 平 台 星 跳跃 》首播 收视 率 达 1 . 6 8 0 %,在全 获得 了原版 节 目的专业 指导 ,提升 了 依 据 长年 的实 践摸 索 ,围绕 各 自的禀 国 同时段 综 艺节 目中排 名 第三 。本 文 节 目本 土化 的 品质 。 《中国星 跳跃 》 赋 条 件和 发 展 理念 ,积累 了 丰 富 的行 以 《 中国星 跳跃 》为 案例 ,探 讨 真人 节 目对 跳 水这 一专 业性 极 强 的奥运 会 业 竞 争 经验 ,在理 念 、内容 创新 、制 秀 节 目如 何 更好 地 实现 国际版 权 与本 竞 赛 项 目进 行 了 市 场 化 包 装 ,得 到 作 流 程 、营 销 推广 等 方面 形 成 了一 整 土化创 新 的有机 结合 。 套 独 特 的程 序 ,藉 此 路径 依 赖优 势 和 内部 迁 移效 应 ,最 终 形 成了 各大 真 人 “ 中 国国 家跳 水 队卫视 中国独 家 合作 授权 ” ,获得 了 良好 口碑 ,体 现 了浙 江 卫视 在 综艺 节 目专 业性 方 面的 不懈

版权类电视节目的引进与本土化改造

版权类电视节目的引进与本土化改造

版权类电视节目的引进与本土化改造作者:余月玲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7期【摘要】从2005年《超级女声》对《美国偶像》的模仿到2010年《中国达人秀》对《英国达人秀》的成功引进,我国的电视业经历了从最初简单的模仿到买进版权和版权方一起深入研究模式等阶段。

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的红火,更是让各大卫视看到了版权引进的优势,纷纷加入欧美节目版权的引进大军。

据了解,全国排名前十的卫视超过半数引进了版权模式节目或有意引进版权模式节目。

【关键词】版权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本土化一、版权类节目引进的作用从2010年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开始,国内引进自国外版权的节目越来越多,2012年一档《中国好声音》唱火了整个夏天的电视荧屏,唱火了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更是唱火了节目版权引进的生意。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

回顾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抄袭、照搬、模仿国外节目模式,照猫画虎,这容易受到国际版权方的质疑甚至起诉。

自2005年起,红火了好几年的《超级女声》就是山寨《美国偶像》而来。

第二阶段,开始引进模式,却囫囵吞枣,没有认真对待。

第三阶段,是和版权方一起非常深入地研究模式,找出电视制作的内在规律。

引进版权并不仅仅是花钱购买版权然后自己钻研琢磨,版权提供方有一套完善的节目介绍资料,业内称之为“宝典”,它会提供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包括策划方案、录制过程、走红原因等内容。

同时,版权方还会派出专人进行现场指导,参与节目的制作、执行、营销等各个环节。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年代秀》、《谢天谢地,你来啦》、《我是歌手》等是其中的代表,这些节目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在收视率上都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引进外国综艺节目资料

引进外国综艺节目资料

引进外国综艺节目资料2014年上半年综艺节目收视排行榜2014年综艺节目依然是各大电视台发力的重点。

强势回归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不出意料的问鼎2014上半年综艺节目收视冠军的宝座,其3.749 的收视率也远高于《非诚勿扰》的2.392。

在前十的综艺节目中,湖南卫视占据4 席,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各占2 席。

进入7 月以来,随着《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开播,其与《爸爸去哪儿》的收视冠军之争已白热化。

现在,中国荧屏上的综艺节目复制模式我们已经很熟悉:《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来自于韩国,《中国最强音》的形式则最早在美国出现……事实上,这种“入侵”可以量化。

乐正传媒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各大电视台及视频网站已播出和将要播出的节目之中,与国外版权合作的节目共计63档,在全国的综艺节目中占比达90%,其中32档为2014年新引进的节目,31档为延续播出的模式节目华策爱奇艺影视CEO杜昉最近在一个演讲中保守估计,中国的节目模式海外引进时,每年的花费远超过2亿元,比如《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花了3000万元左右的模式费,而《奔跑吧,兄弟》节目模式费一季为2000万元,另外,一些小节目的模式费都要200万元。

杜昉本人此前担任浙江卫视副总监时,曾参与The Voice中国版《中国好声音》的引进。

综艺节目复制模式由此还带来了扯皮现象:今年10月,天津卫视《囍从天降》指责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侵权,而这两档节目都有韩国某档节目的影子。

对于过度依赖于节目模式引进的情况,业内一直有着自己的说辞,即引进是为了创新。

比较多的说法是中国综艺节目进入市场太晚,国内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电视工业化生产流程。

由此人才、理念、机制没有经过在市场机制下的充分竞争,都使得本土电视节目既缺少中国特色,也缺少国际视野,创意和制作能力都无法和境外相媲美。

所以,要像做出好节目,必须从工业化生产流程学起。

经常被提及的例子也是韩国。

韩国节目市场基本是照抄日本和欧美的,经过了15年才有了本国的节目风格,实现了从模仿、学习、跟上到超越的一个周期而在杜昉看来,韩国2001年开始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亦是该国原创综艺节目此后爆发的一个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节目的引进
袁璨 1012497
当前形势:
模式引进趋热,全国排名前十的卫视超过半数引进了版权模式节目或有意引进版权模式节目
各卫视引进的国外版权节目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
辽宁卫视:《激情唱响》
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明天就出发》、《朋友就该这样》
山东卫视:《惊喜!惊喜!》
深圳卫视:《年代秀》
广东卫视:《完美暗恋》
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我心唱响》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最高档》、《舞动奇迹》《称心如意》
日前,辽宁卫视大型音乐选秀节目《激情唱响》在西安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标志着该节目西北唱区的比赛正式打响。

新闻发布会上,辽宁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曾绍武介绍该节目是斥重金从英国公司引进,原版节目是享誉全球的《X FACTOR》。

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脱胎于《美国偶像》,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引自《英国达人》,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源于英国的《就在今夜》,而东南卫视的《欢乐歌唱团》源于英国同名原版节目。

引进节目特点:
成功的少
历史悠久,从湖南卫视从国外购得《美国偶像》版权开始,选秀节目引入中国已经整整7年时间。

区域广泛
节目类型以选秀,娱乐,婚恋类等大型综艺节目为主
引进原因:
国外节目因为拥有成熟的模式和在国外积累多年的经验,一经推出就成为同时段收视的佼佼者。

同时各卫士也希望借助大型活动拉动本台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深圳卫视将《年代秀》定位为“代际互动”节目,“正是为了填补节目类型的空缺。

之所以今年会有那么多卫视引进国外版权,因为引进版权的确是拯救本土选秀老化的捷径。

我们是在吸取好的经验,引进国外版权无疑是吸取经验的最好方式,尽管代价是昂贵的。

引进《X FACTOR》,运用国外技术团队,从舞台到选秀包装,整个流程的定制,都和国际接轨。

因此相比某些选秀会更专业、更具国际水准。

”同时,在与版权方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节目制作能力。

希望通过节目模式引进,跟国际先进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接轨。

出现的问题:
创新依赖性。

引进时仅凭外国公司提供的收视率,不考虑移植到国内或是否会水土不服。

引入国外版权,如何让其本土化是个问题,因为国内限制选秀的短信投票等。

国外注重感官刺激,盲目引进可能缺失内涵,过于肤浅。

选秀浪费,重金引进,综艺节目爆棚。

正常的版权费用是栏目制作费用的1/10,但国内电视台给出的费用已经达到了1/5。

大家都急功近利,其实没有谁能保证引进的栏目在国内一定能火。

解决方法:
除了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外,也要实现“先买进来再卖出去”,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意能力并不弱,只是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通过和国外传媒机构接触、合作,希望对日后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化和规模化有所裨益。

本土化改造。

美国文化是追求自由,崇尚冒险,信奉个人主义,而美国的电视是其娱乐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质上也是一种娱乐文化;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以家庭为重,重视集体主义,感情表达含蓄,自我娱乐精神不强,而中国的政策也是顺应着很多传统的观点。

引进的应是模式,不应完全拷贝而不考虑我国文化状况。

应成为我国社会制度,文化道德标准能够接受的,体现我们节目和精神,反应生活的。

了解观众需求,体现生活化,不应过于精英性。

用语、文字、表达方式应符合中国观众习惯。

舞台灯光音乐体现民族性。

主旋律要健康。

技巧上的模仿:怎样设计,爆点在哪里,怎样设计悬念,怎样吸睛;大气的设计,宏大的场面,质感的画面;学习节目制作模式。

比如:the voice 中的双向选择
“形””意”双修。

引进模式不仅要把“形态”引进来,还要把“形态”做精致。

否则制作效果会给人很“山寨”的感觉。

,《中国达人秀》开形意双修显赫,把过去传统的现场与记录两种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传统电视的表现方式作出的重要变革。

“意”的本土化努力。

实际上国外的草根性达人秀形式,不但面向基层,面向草根,而且面向普通群众,这个跟过去的综艺节目完全是两种。

《中国达人秀》做到了这一点,还把草根的个人生活、个人背景和个人情感表现出来。

反例:央视的青歌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却越来越差,就是因为它没有关注“人”。

观众记不住它的歌手,他们记住的只是歌手在文化修养题中的失误,这就走进了一种误区。

草根也有它光鲜的一面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因《美国偶像》的热播而推出的,但是到后来却有不同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都产生了各自的草根偶像,甚至颠覆传统的的大众审美观,例如从《美国偶像》出来的“走音小天王”孔庆翔,和从《超级女声》选出的“中性美”的李宇春。

节目从舞台到背后的故事都各具新意,从表演到“PK”不仅让参赛者展示自己,观众有了决定参赛者胜负的权利,湖南台从观众互动中更是获得很好的盈利。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开播几年一直都是同样的问答闯关形式,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最后失去收视群而退出电视竞争市场,虽然曾经获得很多荣誉以及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毕竟还是没有长久的生存。

但是《开心辞典》这个嫁接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中国节目却不断的在中国本土上蓬勃发展,其运用了多种方式:挖掘选秀因素,选拔主持人王小丫的新搭档;发挥名人效应,为王小丫提供一个成名的空间,从而“戏捧人,人捧戏”;节目主题化也让《开心辞典》有了更多亮点;而将选手的故事搬到益智节目里也是《开心辞典》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比较成功的,这样让节目更人性化,通过情来打动观众,也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如作者所总结,“《开心辞典》成功地以嫁接的方式既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华,也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赢在中国》的创始人王利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NBC的黄金档节目《学徒》。

《学徒》的娱乐因素在节目中处处可见。

而“中国不是一个娱乐的民族”,《赢在中国》主打的也不是娱乐的因素,其呈现的是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根基——励志文化,其口号“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就能体现出其励志的导向。

《赢在中国》中强大的评委团的许多精彩点评更是可以成为励志的名言警句。

正是因为这样,《赢在中国》可以以其励志文化的主导一直不断创新而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学徒》,其美国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个人主义和娱乐性。

《学徒》的主持人特兰普既是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还是提供胜出者奖赏的奖励者,多种职位归结于一身凸显他在现实世界中的成功,这就造就了一个屏幕的英雄形象。

而中国几千年文化孕育的是一个讲究含蓄、不张扬的名族,更注重的是一种群体或者说是集体意识,在《赢在中国》中,选手们是以一种集体群像的姿态出现,其虽然只有一个总冠军,但是入围12强中有5人能获得创业基金;《学徒》经
过激烈竞争却只有一个人能获得最后的奖赏。

《赢在中国》本土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将《学徒》中体现的个人主义转接成中国的集体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