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实验)

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
课时安排
1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指导学生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指导学生加入药品。
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
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已收集满?
学生边做边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由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实验结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填写实验报告单
课后反思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班级
讲授时间
实验课题
制取二氧化碳
指导教师
岳进
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了解实验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知识重点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器材准备
§6.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6.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2、了解气体实验室制备的基本思路。
重点: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
难点:气体实验室制备的基本思路。
【学习方式】: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学习过程】[前置测评]:1、写出三个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的收集方法①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设情景]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
……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阅读P109-11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试验室制的CO2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与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哪种药品类似?②C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 CO2 ______溶于水.[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 ___和来选择。
收集装置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选择。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问题讨论]: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将稀HCl换成稀H2SO4?能否将CaCO3换成Na2CO3?[演示实验]:1、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2、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观察实验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二氧化碳___容易收集; 大理石和稀H2SO4反应一会就________.所以实验室制取CO2时,______将稀HCl换成稀H2SO4;_____将CaCO3换成Na2CO3.通过上面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和依据的反应原理。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6.2_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含解析)

专题6.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一、选择题1.【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A.H2 B.N2 C.O2 D.SO2【答案】A2.【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④⑤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答案】B【解析】A.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 进入,正确;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
故选B。
3.【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答案】B4.【2018年江西省】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 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______【答案】 A b【解析】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正确,正确;B、装置B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也不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只能随时向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错误;C、装置C 只能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错误。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固体装在有洞的药瓶中, 通过上下移动药瓶中的固体, 使固液接触或分离,从而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漏斗
管小
用酸太多, 造成浪费!
图中使用的是普通漏斗,其下端也应该 浸在液面下,防止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试
图中的小试管的作用是:增强液封作用, 防止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大理石
稀盐酸 底部有破洞 的小试管
问题2:试管容积小,适合制取少量的气体, 什么仪器取代试管能制取大量气体?
锥形瓶适合 制取大量氧气 (不需要铁架台)
进一步改进:
大理石 稀盐酸 打开止水夹
多孔塑 料隔板 关闭止水夹
关闭止水夹,产生的气体出 不去,管内压强增大,把酸 液压至隔板下,固液分离, 反应彻底停止。
分液漏斗
活塞
可以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开、 关及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 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以 及反应的快慢。
知识点二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 CO2比空气重,能溶于水,能和水反应 )
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2.装药品(先固 后液); 3.收集CO2(向上排空气法); 4.验满、验证气体。
1
2
3
4
拓展 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的改进
长颈漏斗下端要浸在液面下,防止气体从漏斗口跑出
长颈漏斗可以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试管容积小,适合制取少量气体; 锥形瓶容积 大,适合制取较多的气体,不需要铁架台支撑。
问题1: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通过控制 液体的流速)。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 漏斗可控制反应的快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讨论模式。
本节课是在讲授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进行的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讲解,并且在前一节内容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相关的、必要知识的储备。
从教学内容看难度不大,重点突出,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后使学生掌握气体制备的设计思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当学生明确以上对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的学习顺序后,就可以根据教材的顺序,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制取的装置,并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选择依据和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能安全操作。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自主地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突破教学难点的做法:通过媒体所展示的生动的信息能使学生形成具体鲜明的感知,变抽象为具体,使人脑产生较深刻的联系,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实践证明,科学的使用电教媒体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教学手段,它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实践创新的培养。
五、仪器、药品的准备教师实验: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 带导管的双孔塞,药匙,分液漏斗,烧杯,注射器,平底烧瓶,大试管,整套装置,集气瓶、玻璃片。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课前知识积累】1.实验室是如何制取O2的?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时发生装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能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2.你所知道的能产生CO2的反应有哪些?【情境导入】猜谜语:农民它说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匠”;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说它是二、自主探究:【思考】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吗?找出实验室制CO2的理想原料并说明原因。
2的药品是,原因: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大理石(碳酸钙)块状改为粉末适宜吗,为什么?(用补充实验演示说明)【阅读】自学课本P113 ~115,通过分析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找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并说明原因。
然后设计一套你认为制取CO2的最佳装置。
【资料】①CO2的密度比空气大,②CO2能溶于水。
【对比】CO2和O2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思考】实验室制取CO2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呢?请从下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并说明理由。
实验室收集CO2的装置是什么?请看相关资料后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收集方法是,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制取并收集一瓶CO2。
【拓展】我们还可以组合出更多的制取装置A B C D E【交流讨论】1.说出A、B、C、D、E装置的优、缺点2.现在实验室只有碳酸钠(Na2CO3)和稀盐酸,如果想完成实验室制取CO2应选上述哪些装置?为什么?知识点三:工业制取CO2工业制CO2的原理是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实验原理、仪器和装置)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CO2的检验与验满:检验CO2气体通常用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__水____,验满的方 法是将_燃__着__的__木__条__放__在__集__气__瓶__口_____。
___加__热___ __固__体__与__液__体____
2.收集装置
(1)收集 装置
(2)名称
__排__水__法____
向_上__排__空___气__法______ __向__下__排__空__气___法__
(3)适用 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铁__架__台___。 (2)实验室选用A、E装置制取氧气,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_将__导__管__移__出__水__面_(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可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C(填字母),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 优点是___可__以__控__制__反__应__的__发__生__和__停__止___。该装置中有孔隔板可以使用铜隔 板但不能使用铁隔板盛放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将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放__在__集__气__瓶__口__,___ ___若__木__条__复__燃__,__则__已__收__集__满_______。 (5)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 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应选择的 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A_D__(填字母)。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石莲子(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学科教学设计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1、出示以下装置:A B C2、提问: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哪个?3、小结装置的设计思路: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而定。
4、固+液,不加热(制CO2)1、观察思考2、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并回答。
3、聆听1、用以上B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举例说明用以上B装置制取氧气时曾经遇到过的不便。
3、提问:能否改进装置。
4、点评学生的回答。
5、展示装置改进,指出其优点是便于加入酸液。
1、聆听,思考。
2、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方法,说明改进的理由。
1、演示启普发生器,重点表现其在控制反应上的优势。
简单说明其适用范围(不做过多拓展)。
2、提出对上述装置的改进要求:通过改进,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3、点评各小组改进方案。
给予鼓励。
1、观察,思考。
2、合作、探究装置的改进方法。
3、回答:装置的改进方案,说明理由并指出是否能够控制反应的进行。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发现与解决集体备课及个人复备修改拓展提高合作探究1、多媒体出示课堂练习:详见学案。
2、全班分10个实验小组,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每组上交一份设计方案。
3、展示台演示各组设计方案,点评。
1、分组讨论2、合作探究,3、绘制装置图4、交流,说明本组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及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反应原理和原料的选择:原料:石灰石(大理石)(块状)、稀盐酸三、二氧化碳的收集和验满: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二、实验装置的选择:四、分组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固体+液体(不加热)实验评价实验装置的改进:简易装置→便于加酸→控制反应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后记带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nO2
MnO2
1.
练 习 ] [
2、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到液面以下。
B.广口瓶内导气管插到
液面以下。
C.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D.集气瓶内导管没有插到
集气瓶底部。
E.集气瓶口没有放玻片
3、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毒气体,它能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的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与 稀硫酸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则制取装置可选用下 列哪套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该用什么方法收集? 为什么?能否用排水法?为什么?
活动探究:1、制取CO2和O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探究
氧气 药品 反应 方程式 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 +MnO2+O2↑ 2KClO3 A
MnO2 △
氧气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 == CaCl2+H2O+CO2↑
2H2O2 MnO2 ====2H2O+O2↑
4.石灰石或大理石都是固 体 稀盐酸是液体 反应条件是常温
返回
可选择下列那些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 生装置呢?
C B A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应选用哪套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呢?
返回
1
2
3
活动3:讨论· 思考
下列是一些同学制取二氧化碳装置,请你 分析其优缺点?
简单但不便于加酸
便于加酸
课外作业:
有以下几种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你 认为哪种更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 什么? 1、用碳酸钙和稀盐酸 2、用碳酸钙和稀硫酸 3、用碳酸钠和稀硫酸
4、木炭的燃烧
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
理由 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 (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CaCO3 高温 CaO+CO2↑ 产生气体的速度 其他条件 是否适宜用 于实验室制取 (适宜“√”, 不适宜打“×”
7)检验方法
8)注意事项
可以制CO2、H2、O2三种气体 (1)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2)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ZnSO4 + H2
(3) 2KMnO4 2KClO3 2H2O2
△
▲ == K2MnO4 + MnO2 + O2 2KCl + 3O2 2H2O + O2
1、发生装置
C B D
2、收集装置
3、放置:盖上玻璃片正放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 空气大)
4、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 水,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5、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 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火焰熄灭 ,证明二氧化 碳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1、组装;2、检查气密性;3、装石灰石,4、注 稀盐酸(先固后液);5、 收集气体;6、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 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① ② ③ ④ ⑤ 导管伸入试管内不能过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不能用浓盐酸制CO2;不能用稀硫酸制CO2 不能用粉状CaCO3 、 Na2CO3制CO2
2KCl + 3O2 ↑ B 你认为实验室制 取二氧化碳的发 生装置可选择左 边两个装置中 B
气体发 生 装置图
气体收 集 装置图 a、排水法 收集方 法 及依据 b 、向上排空气法
B
c、 向下排空气法
方法1 向上排空气法 ,依据 O 密度比空气大 2
方法2 排水法 ,依据 O2不易溶于水
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c
依据 CO2密度比空气大
2.选择制取气体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加热高锰 MnO 催化 锌与稀硫 考虑的因素 酸制H
2
酸钾制O2 H2O2制O2
2
确定发 生装置 确定收 集装置
固体、加热 反应物 状态、 固体+液体不加热 条件 液体+液体 发生装 置
密度大于空气 向上排空气法
√
石灰石与 稀盐酸制 CO2
置
△
2NH4Cl固+Ca(OH)2固
CaCl2+2H2O+2NH3↑
CaC2固+H2O= Ca(OH)2 +C2H2 ↑ FeS固+2HCl=FeCl2+H2S ↑ CH3COONa固+NaOH固=Na2CO3+CH4 ↑
2H2O+O2 ↑
B
B
Na2SO3固+2HCl=2NaCl+H2O+SO2 ↑
√
B
√
B B
√
A
√ 是
D、E
√ √ 是 是
C、E
√
密度
密度小于空气 向下排空气法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且与 与水是 否反应
收集装置 水不反应,用排 水法收集
否
D
A
B
D D
E
C C
小结
二 氧 化 碳 实 验 室 制 法
1)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固体)、稀盐酸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B
A C C
D D
E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
5.右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 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 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 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 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 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下图装置中哪些可以 起到与右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便于加酸并能控制反应速度
思考: 1、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 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导致CO2不纯。 2、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答: 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生成CO2,但反应速度 太快,不利于收集,因此不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气体。 3、可否用硫酸代替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为什么? 不能用。因为开始时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薄膜, 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阻止反 应继续进行 。
课前练习: 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钙
碳酸钠
硫酸
盐酸
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3. 碳还原氧化铜
【复习】实验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MnO 2KClO3 ==== 2 2KCl + 3O2
B.D
6、根据下述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正确的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 发生装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
置
△
2NH4Cl固+Ca(OH)2固
CaCl2+2H2O+2NH3↑
CaC2固+H2O= Ca(OH)2 +C2H2 ↑ FeS固+2HCl=FeCl2+H2S ↑ CH3COONa固+NaOH固=Na2CO3+CH4 ↑
(3)若一种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物理性质是: 不溶于水,且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的成分反应。
2、CO2收集方法:
向上排气法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 (CO2能溶于水)
收集仪器: 1、集气瓶 2、玻璃片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主要仪器和药品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仪器:( )
2)反应原理
3)装置图 4)操作步骤 5)收集方法 6)验满方法
1、组装;2、检查气密性;3、装石灰石,4、注 稀盐酸(先固后液);5、 收集气体;6、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 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2H2O+O2 ↑
B
B
Na2SO3固+2HCl=2NaCl+H2O+SO2 ↑
MnO2
2H2O2
A
A
D
C D
E
E
7、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O2迅速反应,生成红棕 色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 或向上排空气法 8、在通常情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小,1体积水能溶解700 体积的NH3,实 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氨气
和稀盐酸 二、反应原理: CaCO3+2HCl== H2CO3+CaCl2
总反应: H2CO3== H2O+CO2
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氧 气 的 发 生 装 置
讨论:选择实验室制取 气体装置的思路与方法。 1、制取氧气的装置
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
适用于反应物有两种(固体+液体)且不需加热
2、在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从两个方面考虑: (1)反应的条件。 (2)药品的状态。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发生装置 (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 所需仪器: 1、长颈漏斗 2、锥形瓶 3、双孔橡皮塞 4、导气管
2、在选择收集装置时应以什么为依据?
主要应以物理性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