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试验装置,并不断优化试验装置,
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与方法:构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实验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验装置;
难点:构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模型。

三:教学准备:
药品:石灰石稀盐酸浓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仪器:锥形瓶试管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橡皮管水槽集气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改装式集气瓶玻璃片铁架台铜丝隔板弹簧夹注射器镊子
其他物品:雪碧二氧化碳气球鸡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CaCl2 + H2CO3
H2CO3 = H2O + CO2↑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二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固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赛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实验探究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架、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小试管、集气瓶、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药匙、弹簧夹、解剖针。

药品: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设计】
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和反应原理
二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三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四验证气体。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十校联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十校联赛”一等奖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四、仪器、药品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集气瓶、玻璃片、长颈漏斗、水槽、酒精灯、导管、铁架台、注射器胶塞(单孔、双孔)、点滴板、药匙、较头滴管等仪器;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等药品。

思考、回答:实验装置回忆、思考、总结: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主要有固固加热型和固液反应型。

收集装置则跟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中密度和溶解性有紧密联系。

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学生讨论后提出设计方案,连接装置,展示成果。

回忆旧知识,讨论方法。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

学生动手实验对比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异同点。

归纳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2)放药品,连接仪器。

(3)收集。

(4)验满。

(5)检验。

通过知识的类比,达到锻炼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之间的联系、迁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激励创新,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省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省赛一等奖
4、分析并否定这些反应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5、比较碳酸氢钠与大理石谁更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6、确定药品和原理
7、分析发生反应的实质,理解反应发生的原理
8、学生书写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明白本节课的探究思路,知道要干什么
结合图片回忆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
迅速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原则排除
实验:
【学生演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探究思路和方法,加上我们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他们对二氧化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中,我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再恰当地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探究实验、分组实验,通过装置的设计的拓展创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样教学自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组织分组实验、播放限时音乐
3、巡视指导
4、宣布实验结束,要求学生将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放好、备用
5、要求学生整理仪器、完成学案习题
【分组实验】
了解步骤
实验操作
合作实验
整理仪器
图片的拖拽、使步骤清晰明了
音乐的播放时实验有了时间标准,并且能调节情绪,愉快探究
练习与小结
检查效果
巩固提高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感知必要性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碳和碳的化合物教学设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陈国君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主要流程】教学环节知识线活动线1.新课导入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1)师生活动——理一理(2)学生活动——议一议(3)师生活动——做一做(4)学生活动——想一想(5)教师总结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1)教师实验(2)归纳操作步骤(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6.课堂小结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7.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CO2一、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H2CO3)。

H2O +CO2↑二、装置的确定三、操作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检验:澄清石灰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过程,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设计、交流等方式教学,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探
究式学习,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集
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本知识导学与检查
1、课本知识梳理(学生互动展示交流)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教师知识检查(见学案)
二、实验探究与设计
1、药品探究
含碳酸根的化合物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环节一:根据资料和所给药品设计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环节二:实验探究这些方法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环节三:得出结论
2、创新设计
环节一: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及所给仪器,设计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环节二:学生互动交流与展示
三、思维发散
1、变“不能”为“能”
(1)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2)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2、变废为宝
利用废弃的破底试管、废铜丝、烧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设计一套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的装置
四、课堂检测(见学案)
五、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利用家庭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来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更合理、更有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的设计和评价,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师以探究式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整节课围绕二氧
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展开探究性学习。

其中还包涵三个知识点的探究性学习。

一个是关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探究;一个是选择装置的探究;一个是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的探究。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围绕二氧化碳制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大胆猜想,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一个一个去尝试、去验证,最后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准备
1、仪器药品:剪纸(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及单孔塞、水槽、酒精灯、分液漏斗)、试管、药匙、分液漏斗、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试管架。

2、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