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架模调机步骤B---葛(精)

合集下载

冲压机操作规程教学内容

冲压机操作规程教学内容

冲压机操作规程冲压机操作规程1. 工作前要认真检查脚踏和手按开关等是否灵活可靠。

2. 仔细检查机床各部位操作机构、停止装置、离合器、制动器等是否正常,机械传动部分,电器部分要有可靠的防护装置。

3. 安装模板应仔细检查上下模的紧固情况,同时要注意检查冲程的调整是否合适。

4. 安装模具应先固定上模,然后再装下模。

有导柱的模具调节冲床行程时,要使导柱脱开导套。

调节行程后应将调节螺母拧紧。

5. 模具要经检查,完好无裂纹方可使用。

安装模具时应扳动皮带轮,使滑块下降,不准开动机床或利用机床惯性安装模具,以免发生顶床事故。

使用的模具的高度必须在机床闭合高度之内,否则不能使用。

6. 模具安装牢固后,试几个件后,应再紧固一次模具,以免因受震动使模具移位。

7. 校正模具必须停车进行。

8. 使用冲床拉伸、压弯时应注意上、下模的间隙及坯料厚度,以免造成冲床卡死。

9. 不得使用有问题和不符合规定的板手、压板、螺丝等工夹具。

10. 在冲床运转时,禁止将手伸入冲模取放零件和清除残料。

11. 在用脚踏开关操作时,手与脚的动作要协调,续料或取件时,脚应离开脚踏开关。

12. 工作中严禁将手和工具等物伸进危险区域内。

小件一定要用专门工具(镊子或送料机构)进行操作。

从模下取废料或工件时,应及时取出以免堆积过高而使机床顶死。

模具卡住坯料时,只准用工具去解脱。

13. 作好设备清洁和日常设备维护工作。

14. 每冲完一个工件时,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踏板,以防误操作。

15. 发现机床运转异常或有异常声响,应停止操作,让维修人员检查、修理。

16. 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每天下班前,要清理工作场所。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高速冲床调机、架模实际操作

高速冲床调机、架模实际操作

高速冲床调机、架模实际操作
1、装模具前根据模具的大小、结构特点,选用某种型号的冲床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再选用模柄(本厂专用ф38与ф50)
2、模具上机前先将模具上下模座及工作台面擦干净,再看模具上下模有没有合反,再将模具推入机台上。

调整模具闭合高度,(闭合:夹板与背板之间,不能有间隙,可以用一张0.01之垫卡放入夹板与背板之间,模具打至下死点看垫卡是否拉得出来,直至刚拿不出来为OK)闭合高度调好后,将上模锁紧,用寸动运转2-3次,以达到上下模间隙配合在最佳状态,然后再将螺丝锁紧进行调机动作。

3、压料调整:将放松把手上拉,材料放入上轮与下轮之间,模具打到上死点,然后松开料厚调整固定螺丝,上下移动料厚调整把手,让放松支架左右摇动约5mm间隙,再将料厚调整盘固定螺丝锁紧,放松支架若没有间隙,材料压不紧打滑,导致送料不准。

4、放松调整:将模具内导正钉插入料带导正孔三分之一时,调整放松螺丝碰到培林,直到料松动为止,再将固定螺丝锁紧。

5、送距调整:放松送距固定螺丝,将步距依照图纸上所注明之步距值进行试调,如有误差再进行细调,直至步距OK,(步距小格为0.04 mm)送料时间9点(270)° 3 点(90)°。

6、试冲看步距是否对准,再看产品是否符合工程图面,再进一步调整模具闭模高度,以达到产品最好的品质。

讲师:肖小青
2005-10-20。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流程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流程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流程英文回答:Car stamping die debugging process:As a tooling engineer, I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debugging process of car stamping dies. This process is crucial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tamping production. Let me walk you through the steps involved in the car stamping die debugging process.1. Initial inspection and preparation:Before starting the debugging process, I first inspect the stamping die to ensure it is in good condition and meet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I check for any damages, wear and tear, or missing components. If any issues are found, I communicate with the design team and the tooling department to resolve them.2. Die installation and alignment:Once the stamping die is deemed ready for debugging, I proceed with its installation on the press machine. Proper alignment is crucial to ensure accurate stamping and avoid any potential issues such as misalignment or excessive wear on the die components. I use precision measuring tools to align the die properly.3. Test run and adjustment:After the die is installed and aligned, I perform atest run to check its functionality. This involves running the press machine with a sample material to observe the stamping process. I carefully monitor the stamping quality, checking for any defects or inconsistencies. If any issues are detected, I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the die, such as modifying the punch or die clearance, adjusting the blank holder pressure, or changing the lubrication method.4. Fine-tuning and optimization:Once the initial adjustments are made, I continue to fine-tune the stamping die to optimize its performance. This may involve further adjustments to the punch and die clearance, fine-tuning the blank holder pressure, or optimizing the lubrication system. The goal i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tamping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5. Production trial and validation:After the stamping die is finely tuned, I conduct a production trial to validate its performance. This involves running a larger batch of stamped parts to ensure consisten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 closely monit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aking necessary adjustments or corrections if any issues arise. Feedback from the production team is also crucial in identifying any potential improvements or modifications needed.6. Documentation and handover:Once the stamping die is successfully debugged and validated, I document all the adjustments, modifications,and settings made during the process. This documentation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maintenance and troubleshooting. I also provide training and guidance tothe production team on the prop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tamping die.中文回答:汽车冲压模具调试流程:作为一名模具工程师,我参与了汽车冲压模具的调试流程。

冲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

冲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

冲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
2009年09月14日星期一下午 05:49
安装与调校冲模必须特别细心。

因为冲模尤其大中型冲模,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重量大微量移动困难,在安装及调试过程中需要极大的小心。

安装冲压模具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人身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

2)无限位装置的冲模在上下模之间应加一块垫木板。

3)在冲床工作台清理干净后,将合模状态的待试模具置于台面合适位置。

4)按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要求选定的压机滑块行程,调节滑块连杆,移动模
具,确保模柄对准模柄孔并达到合适的装模高度。

5)一般冲裁模先固定下模(不拧紧)后再固定上模(拧紧),压板 T型螺栓均宜
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拧紧(下模),确保相同螺拴具有一致而理想的预加夹紧力。

调试冲压模具时应注意的问题:
1)试模前对模具进行全面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在空行程启动冲模3~5
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

2)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检查并验证冲模导向、送料、推卸、侧压
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而后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最佳技术状态。

3)对大中小型冲模分别试冲3、5、10件进行停产初检,合格后再试冲10、15、
30件进行复检。

4)经划线检测、冲切面与毛刺检验、一切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
才能交付生产。

冲压装模、调模操作规格

冲压装模、调模操作规格

冲压装模、调模工安全操作规格一、一般要求1、模具的调整和安装工人,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学习,除了学习冲压工艺知识外,还要学习各种型式的冲压设备的结构、操作、调整等。

2、熟悉各种安全装置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3、熟悉模具的结构特性和安装、调整方法以及冲压操作方法。

二、安装前的要求1、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在模具上是否已有必要的装置。

2、检查安装模具的工具是否齐备。

3、检查模具的起重装置是否完整、牢固。

4、检查设备旁是否有宽敞的场地。

5、检查设备上的一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6、检查模具设备工作台上是否杂物。

7、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停止开关是否失灵。

8、检查所安装的设备能否满足模具的安装尺寸及所需吨位。

三、安装时的要求1、装模时必须戴手套操作;2、模具在放到设备工作台的过程中应手稳、可靠。

3、不允许用吊车将模具甩进工作台面上。

4、油压机上模具的集中载荷最大偏心量不允许超过50mm。

5、对油压机,装模调模过程中,必须使用点动。

6、油压机上使用的顶杆长度必须一致。

7、对油压机,在调整压边力时,不允许用铁块等硬物支承模具。

8、对油压机,在调整行程开关挡块位置时,不允许用工具直接敲击行程开关挡块。

而应用内六角扳手调整,调整完后应锁紧。

9、调节油压机压力时,应不允许超过其额定值。

并由偏大到偏小调节。

10、冲床,在调节滑块下行时,不允许使用点动,只能用扳动皮带轮,使滑块下行。

11、对冲床,调节好滑块行程后,必须锁紧滑块。

12、在冲床上装大型模具时,上模必须用“T”形螺杆固定。

13、模具调节完后,必须将上、下模锁紧。

14、油压机上的模具,点动一个循环,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自动档。

15、冲床上的模具,用手扳动皮带轮,滑块运动一个循坏后方可开机。

四、安装后的要求1、取走模具设备工作台面上的一切工具,清除所有杂物。

2、检查模具,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3、检查设备及模具的运动部位是否需要润滑。

4、调整好局部照明,以便工作。

冲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与调试

冲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与调试

冲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邮编:224002)2009-4-10冲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安装与调试【摘要】冲压加工是在冲压设备上,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变形力,使材料产生变形或分离,所以,冲压设备是实现冲压加工技术的保证。

本文介绍冲压模在开式单柱压力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原理及使用。

【关键词】压力机冲压模具调试引言在压力机上安装与调整模具,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制件质量和安全生产。

因此,安装和调整冲模不但要熟悉压力机和模具的结构性能,首先对开式单柱压力机的结构和使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模具的工艺特点和加工精度要求及冲压工序的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模具的外形尺寸选用不同的压力机。

常用的冲压设备有开式压力机、闭式压力机、双动压力机、摩擦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冷挤压压力机、精冲压力机和高速压力机。

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分为:公称压力、滑块行程、滑块行程次数、封闭高度、装模高度、工作台垫板尺寸、模柄孔尺寸和工作台尺寸。

如下图所示,电动机1通过小带轮2和传动带把能量和速度传给大带轮3,再经过传动轴和小齿轮4、大齿轮5传给曲轴7。

连杆9装在曲轴7上,下端与滑块10连接,通过曲轴上的曲柄把旋转运动变为滑块的直线往复运动。

滑块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模具上模部分上下运动(模具下模固定在工作台垫板上)完成冲压工艺。

1-电动机2-小带轮3-大带轮4-小齿轮5-大齿轮6-离合器7-曲轴8-制动器9-连杆10-滑块11-上模12-下模13-垫板14-工作台15-机身一、根据冲压工艺选用压力机1、选用压力机基本原则根据冲压工艺的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冲压件的精度等级的高低、冲压工艺力大小、模具的尺寸大小来选择压力机的类型与规格大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选择压力机的规格大小是一定要注意使冲压工艺力的力在压力机许用负荷范围以内。

2、压力机的选用⑴中、小型的冲裁件、弯曲件、拉深件、成型件等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一般都选用开式单柱压力机;⑵中型的拉深件一般都选用双动压力机;⑶批量大的冲压件的生产一般都选用高速压力机或多工位压力机;⑷大、中型并且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件的生产多选用闭式压力机或多点压力机⑸校平、整形、校正弯曲等冲压工艺应该选择刚度较好的双柱压力机、螺旋摩擦压力机或液压机;⑹挤压工艺应该选用专用的冷挤压机,而精冲工艺应该选用专用的精冲压力机;⑺多孔冲压件的生产最好选用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⑻对于冲压过程中要求凸模始终不能脱离弹压卸料板的模具,应该选用行程可调的压力机。

冲床架模步骤【精华】

冲床架模步骤【精华】

冲压架模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

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如我们用的开关插座,杯子,碗柜,碟子,电脑机箱,甚至导弹飞机……有非常多的配件都可以用冲床通过模具生产出来。

冲床加工中,我们需要通过架模来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而架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它的几个关键步骤对不能出错。

整个步骤可以分为三个小步骤,分别是架模前、架模中和架模后。

一:架模前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模具吨位的冲床,检查模具高度是否在冲床的允许范围内。

然后把高速冲床上下台面清理干净,不得有异物,模具下模座底面不得有杂物,要放平。

再将模具放置于冲床台面的正中间。

比较后,高速冲床行程选择寸动。

步骤二:架模中当我们进行压模时要先升滑块,然后用寸动方式慢慢降到下死点。

有模柄之模具,必须将模柄对准模柄孔,至下死点,闭合先缩下模;无模柄之模具,将模具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并注意有落料孔的模具千万不能堵住落料孔。

然后,使用的垫块必须平整,并须检查其受力是否平衡,并注意不堵料以防止堵料而使模具受损。

高速冲床可成型模先缩紧上模,然后放入所需冲制料厚的废料,使用滑块调整至合适的闭合高度,并空打二至三次,再锁紧下模。

V型的模具架时将上下模具滑块闭合锁模后,将滑块升高所冲料厚的尺寸。

步骤三:架模后先检查上下模有无锁紧,再检查上下模是否有异常现象。

比较后,高速冲床工具到位,清理现场,完毕。

冲床操作方法:1.冲床工必须经过学习,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并取得操作许可方可独立操作。

2.正确使用设备上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不得任意拆动。

3.检查机床各传动、连接、润滑等部位及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正常,装模具螺钉必须牢固,不得移动。

4.机床架模在工作前应作空运转2-3分钟,检查脚闸等控制装置的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不得带病运转。

5.模具时要紧牢固,上、下模对正,保证位置正确,用手搬转机床试冲(空车),确保在模具处于良好情况下工作。

冷冲压模具调试操作规程

冷冲压模具调试操作规程

冷冲压模具调试操作规程(ISO9001-2015)1.0装模前清洁:清理设备工作台上废料、擦拭油污,清洁模具上下安装面。

防止模具底面与工作台之间垫废料,造成局部受力,损害模具及工作台,影响产品质量;设定调整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底面与工作台面的距离),装模高度要大于模具的闭合高度10mm以上,如模具有限位块顶住上模,则设备的装模高度应大于此时模具的实际总高度10mm以上,要求操作者用卷尺确认压机、模具实际闭合高度,防止压力机出现闷车安全事故;对油压机,调整好滑块下限位开关,要求模具的闭合高度要大于油压机的最小装模高度,防止出现滑块下行超越行程,导致严重的设备事故;装模时油压机必须处于停机状态,才允许作业人员安装模具,但严禁人员在滑块无支持保护的情况下进入滑块下面作业,防止出现意外人身事故;2.0安装顶杆:需要安装顶杆的拉深、成型及整型模具,要按照要求选用合适规格的顶杆,顶杆的尺寸要求带班人用卷尺测量确认,在工作台进行等高比对,同一模具的顶杆规格必须一致,严禁不同长度的顶杆混用;带顶杆的模具要求仔细定位,在模具未用螺栓固定时,点动气垫或液压垫,进行短距离试顶出,至压边圈顺畅上升20-30mm,确认顶杆与模具顶杆孔位置正确一致,才能紧固模具螺栓;试顶模具是比较危险的操作,操作不当会顶翻模具,所以操作时,模具危险周围不能站人,操作要准确灵敏;3.0模具定位:在移动工作台上安装模具,由班长(副班长)或机台长指挥天车,将模具摆放到准确位置,需要调整时允许扳手进行调整;用装模机装模的,模具吊入装模机尽量对准在设备的安装位置,推入设备工作台时保持直线移动;采用托臂、举模器结构的设备,装模时应仔细确认托臂受力是否稳定,防止失稳模具掉落事故;推、拉模具应控制力度,防止用力过猛造成滑过位掉落、撞伤人体等事故;如有定位销的采用定位销定位模具;当液压举模器处于上升位置时,严禁开动滑块压制,以免压坏举模器;4.0滑块下移:对具有装模调速功能的设备,选用设备寸动微速(低速),将滑块寸动至下死点,然后开动滑块下行开关至下平面贴近模具上模面,模具定位适合即可安装螺丝,不合适重新调整模具位置;对于无装模调速的设备,需要控制好点动的速度,防止冲击模具及闷车;5.0模具固定:如模具码模槽与工作台T形槽位置一致的,直接用T形螺栓;如模具码模槽与工作台T形槽需错位安装的,选好模具的码模槽合适的平面位置,选用与码模槽安装位等高的垫块,如两者高度有误差,允许加垫片调整;最好用配套的T 型螺栓和压板固定,压板的受力点应对称,接触面牢固,M30 T型螺栓紧固力大于40Kg.m,其它小于M30 T型螺栓紧固力大于30Kg.m,每支螺栓有足够的压紧力,防止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紧固松动而造成危险事故;先拧紧下模螺栓,再拧紧上模,并由机台长确认;对有举模器的工作台,必须在举模器下降到位后才能装夹螺栓或液压钳,并采用对角方式把螺栓拧紧,保证夹紧过程中模具受力均衡,防止模具在紧固过程中出现微小位置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度至90度第一階段
270 90 (送料過程) 90度至360度第二階段
180
(2) 注意事項
2.1 注意每一工站是否有卡料.. 2.2 料帶上不得有跳屑/壓痕之現象. 2.3 面板儀表確認是否有異常顯示 (不得有亮紅燈之現象) 2.4 在模具里吹屑應向出料口吹, 以防止吹到送料机里面!
調整機構原理
0.3 107 109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7 129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137 137
0.4 103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116 118 120 122 123 125 126 128 129 130 131 131 132 132 132
二.閉模刻度的調整
作業步驟
1.先用抹布將模具上、下面,及機台面擦干淨,必要時使用油石附加煤油推平; 2.確認模具之閉合刻度、衝床、衝程高度,使之略大于模具閉合刻度. 3.將滑塊打到下死點; 4.將模具用堆高車運送至床台前.踩高至於床台面相平或稍高,將模具推置 于床台中間位置; 5.下降機台閉模刻度,使沖床滑塊的下表面貼住模具上模座的上表面; 6.取出固定模具的螺絲.以前後對角方式用26MM梅花扳手將上模固定鎖緊 7.量測STOP間隙A,將滑塊打到上死點,將閉模刻度A-0.05(大概)mm,再以寸動 打到下死點,再測STOP間隙B,再將滑塊打到上死點,將閉模刻度B-0.02 mm , 如此反復,直到閉模間隙為0.01-0.02mm為宜;
三.機台周邊7S整理
1.上一工令下腳料清理,尤其是不同材質的下腳料 2.原料要在換線前拉到機台旁,嚴禁送料盤合床台同時空位
換線步驟 一.行程需求確認
根據產品或模具的結構形態選擇適合模具生產的行程; 如五金的032料號由於模內成型滑塊的動作需求,選用行程 為60的AIDA 110T較合適; 端子有成心高度較高的料號可選擇25或38的行程 (CID沖壓現有機台僅S605 Bruderer行程可調)
0.1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 136 138 140 141 143 144 145 146 147 147 147
0.2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3 135 136 138 139 140 141 141 141 141
2.五金機台:
(1)AIDA機台送料厚度無需調整 (2)DOBBY機台送料厚度無需調整 (3)金豐機台以及雷城送料機見下頁
FE C A B D
金豐機台以及立葉雷城送料機調整如下 1.將料條穿過送料機. 2.鬆開螺絲B. 3.轉動A,使培陵D有輕微擺動(5~10mm) 4.鎖緊螺絲B
四.送料高度的調整
調整机構示意圖
下模步驟 二.正常下模步驟
A.衝床寸動至下死點. B.剪斷料條(前.後). C.取下SENSOR線 D.以對角將固鎖螺絲卸下. E.以寸動將衝床置于上死點附近. F.將模具拖出至床台最多1/3處.
G.升起堆高車并接近模具.將模具拖至堆高車.
H. 拖開堆高車離床台少許. I.降下堆高車.拖走.完成下模動作.
送料作業
(1)先將左側之滾筒選擇開關轉至全釋放狀態, 再將材料送入送料機,通過壓板直到模具送 料切邊之定位點,蓋住壓板,用寸動方式作一 循環. (2)用手送一 PITGH 至第一塊導料板,以寸動 方式將衝程降至下死點,將選擇開關轉至自 動釋放運轉位置上,然後以200SPM寸動,一 站一站將材料送過模具盡頭,料帶送出後.
三.送料料厚的調整
作業步驟 1.現有的Kyori/LINX/BRUDERER機型直接調整讀數即可; 2.(1)S609送料機GF-30H,使用塊規,塊規厚度=5.0-料厚 (2)S603送料機老式VG系列,送料機VG50,使用塊規, 塊規厚度=4.0-料厚. 使用塊規時,夾頭壓料間隙一般為0.05mm~0.07mm
0.5 100 102 104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116 118 120 121 123 124 125 126 127 127 128 128 128
0.6 97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09 111 113 114 116 117 119 120 121 122 123 123 124 124 124
SET CONT. SET
選擇放鬆 後邊
選擇放鬆結束角度,再按
REST
2.DOBBY機台調整
例如:料厚0.4, 放鬆角度為120度 (1)在下表中黑字欄找到0.4 (2)在粉紅字欄找到120
(3)在紅字欄找到122,然後輸入機器
角度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二.異常下模步驟
A .模具已閉合或下料.成型已基本完成步驟同1(正常下模)
B.步驟如下 模具未閉合情如下: a. 用平整且厚度相當木塊塞入模具STOPPER. b.剪斷料條(前.後) c. 取下sensor線. d. 以對角卸下固鎖螺絲. e. 調整滑塊高度使上滑塊上升脫離上模.
f. 同1之正常下模F-I完成所有操作.
二.Pitch(又稱步距或送料長度)
指送料機完成一個完整的送料動作所送料的長度 一般依照產品的藍圖設定該數值(要考量多支模)
三.閉模刻度
指模具按照架模調機流程,架到某個機台上,閉模間隙 符合某種要求時,機台所顯示的刻度值; 同一套模具在不同的機台,閉模刻度值可能不同
四.閉模高度
指模具完全閉合時,上模座的上表面到下模座的下 表面的距離;
2.釋放時間不準確的影響.
放松時間不准確,對多送少送之微小偏差無法自動 調節,擠料頻繁.
導位針插 入料厚的 1/3時,要 求材料處 於放鬆狀 態
換線前準備
一.系統文件
1.待換線生產料號的藍圖/檢規/維修記錄等 2.一模多料號的要確認需生產的是哪個料號
二.模具點檢
1.模具狀況再確認,長期未生產料號有必要打開模具檢查 2.一模多料號的要確認模內料號零件特征是否符合要求
(3)再將衝程以寸動方式直至下死點,打開壓板及 放鬆裝置 , 調整材料之歪斜後 ,再將材料兩側 之導板,輕靠材料後,旋緊導板螺絲. (4)然後再將選擇開關轉至自動釋放運轉位置上. 接著將衝程以寸動方式置於上死點處,關上前 方之安全柵蓋板並,按1.在送料過程中,一個循環至少要分兩步來完成以免造成誤送擠料.
1.1 80 82 84 85 87 89 91 93 94 96 97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5 106 106 106
1.2 77 79 80 82 84 86 88 89 91 93 94 95 97 98 99 100 101 102 102 102 103 103
五.送料線高度
可定義為下模座/下模墊板/下模板的厚度值的總和
六. 料厚調整
為滿足準確送料要求,對送料機夾持材料部分進行調整
七.釋放角度
(送料)--定位針導位--材料放松--准確定位--壓料--(沖切)
1.送料、定位、沖切、再送料,構成了沖床作動的基本循環. 對於沖模結構而言,定位即是分布於各工站之間的定位針 及其結構.
FE C A B D
3.金豐及雷城送料機調 機台調整
(1)將機器寸動至要放鬆的角度 (2)鬆開下圖中螺帽E, 調整F的高度,使料條在 送料機中處於半夾持狀態 . (3)鎖緊螺帽E.注意此時料條也應處於半夾 持狀態,否則重復第(2)步以下的動作 .
4.VG送料機系列
(1)將機器寸動至要放鬆的角度.
0.7 93 95 97 99 101 102 104 106 108 109 111 112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0 120 120
0.8 90 92 94 95 97 99 101 103 104 106 107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115 116 116 116 116
A
C
B
(2)在送料機左則,找到下圖,使用兩把開口扳手,鬆開螺
絲A,再使用扳手調整B,順時針方向轉動,手感找到 由鬆到緊的臨界狀態,使料條處於半夾持狀態.
(3)鎖緊螺絲A,注意此時料條也應處於半夾持狀態,
否則重復第(2)步以下的動作 . (4)如果是新送料機,隻要直接將內盤紅色交界線C
對準外盤要放鬆的角度,鎖緊螺絲A即可.
沖壓架模換線調機步驟
大 綱
一.常用術語定義 二.換線前的準備工作
三.換線步驟 四.送料作業
五.正確上下模
常用術語定義 一.行程
指衝床滑塊由上死點至下死點單程所運行的距離; 例如:沖壓S601 LINX 行程為25 沖壓S605 Bruderer 行程為可調式 五金T605 Dobby 行程為50
二.Pitch的調整
1.新型的送料機隻要直接調整Pitch數值滿足生產需求即可! 如:AIDA機台的VG25,VG50 KYORI機台的GX40,GX80 BRUDERER機台的BBV 190/85 注意,直接調整Pitch即能滿足生產的送料機,一般隻 適用於端子機台,因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 端子模具浮料低,放鬆遲一點,對送料影響很小。 2.端子模具浮料低,各模具浮料高度變化不大,決定 了各模具的放鬆角度差不多,因此可以直接調整Pitch即可 生產。 (以上送料機調整Pitch時,Pitch盡量大一點)
特別注意事項
1.架模時一定要前後對正,原則上要將模具架在床台的正中心, 即嚴禁偏心架模; 2.針對較長較寬的模具,要檢查機台床台的落料孔是否足夠大, 能否滿足模具的落料需求; 3.嚴格禁止在下死點(帶負荷)降閉模刻度; 4.每次下降閉模刻度的幅度一定要小於模具再下死點時實測 的STOP的間隙; 5.架已經有條件設定表的料號的模具時,也要按照該步驟進行 盡量避免產生疏忽性的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