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试验报告表格新word资料10页

合集下载

土工试验报告表

土工试验报告表

土工试验报告表1. 前言本报告书对土工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提供关于土壤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基本信息。

试验结果对于工程设计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试验目的本次土工试验的目的是对所选土壤样本进行力学性质测试,包括颗粒分析试验、液塑性极限试验、压缩试验和剪切试验,以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3. 试验方法和仪器本次试验采用了以下方法和仪器: - 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筛网分析法,使用细筛和粗筛进行分级。

- 液塑性极限试验:采用塑限法,使用塑限仪进行测定。

- 压缩试验:采用压缩试验仪,对土壤样本进行压缩性能测试。

- 剪切试验:采用直剪试验法,使用剪切仪进行剪切参数测试。

4. 试验结果与分析4.1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根据颗粒分析试验,得到了土壤样本的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可知,土壤样本主要由粉砂和细砂组成,粉砂占总质量的40%,细砂占总质量的35%。

粗砂和粘土的含量较低,分别占总质量的20%和5%。

根据颗粒分布特点,土壤样本属于多孔介质,并具有一定的含水量。

4.2 液塑性极限试验结果液塑性极限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样本的液限为35%,塑限为20%,塑性指数为15%。

根据塑性指数的计算,土壤样本属于可塑性土,表明土壤在水分作用下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

4.3 压缩试验结果压缩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样本的压缩性能较好。

经过快速压缩试验,土壤样本的压缩指数为0.2,表明压缩变形速度较快。

经过固结试验,土壤样本的固结指数为0.1,表明固结速度较慢,土壤样本在一定荷载下可能会有较大的沉降变形。

4.4 剪切试验结果剪切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样本的剪切参数较为稳定。

剪切强度参数为15MPa,剪切角为30度,表明土壤样本的抗剪性能较好。

剪切试验数据还提供了土壤的强度衰减曲线,用于工程设计时的应力计算。

5. 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土壤样本主要由粉砂和细砂组成,具有一定的含水量。

- 土壤样本属于可塑性土,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

土力学试验报告(教学参考)

土力学试验报告(教学参考)

页眉虫脚可一键删除仅供借鉴土力学实验指导书页眉页脚可一键删除目录士力仅供借鉴学实验的目的 (1)一、颗粒分析试验 (1)[附1一1]筛析法 (1)[附1-2]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2)二、密度试验(环刀法) (4)三、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5)四、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6)五、界限含水率试验 (8)液限、塑限联合测定 (8)六、击实试验 (10)七、渗透试验 (12)[附7-1]常水头试验(70型渗透仪) (12)[附7-2]变水头试验(南55型渗透仪) (14)八、固结试验(快速法) (16)九、直接剪切试验 (18)十、相对密度试验 (20)十一、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2)十二、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24)十三、三轴压缩试验 (25)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土力学实验》的目的土力学试验是在学习了上力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配合上力学课程的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训练课。

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安排试验内容,以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

试验课的目的:一、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上力学的理论知识;二、是增强实践操作的技能:三、是结合工程实际,让学生掌握土工试验的全过程和运用实验成果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土力学实验》的内容及要求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上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范编写的。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下列实验项目。

一、颗粒分析试验[附1一1]筛析法(筛分法)(-)试验目的测定干上各粒组占该上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上粒的组成情况。

供砂类上的分类、判断上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上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上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试验可分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析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上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

学生试验报告 土力学

学生试验报告 土力学

教学实验报告
学年学期.课程名称.实验室.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提交日期.成绩.指导教师.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液塑限联合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试验者土样说明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判定:
土名称:
回答下列问题:
1.液缩限试验适用范围?
2.液缩限试验目的?
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土样说明:出水口测压管读数H0试验者土样编号:试验长度L= 孔隙比e= 计算者
3
变水头渗透试验记录
工程编号:土样说明:试样断面积:试验者:土样编号:测压管断面积a= 出口处测压管参数h0计算者:
4
压缩试验记录
工程编号试验者土样编号计算者取土深度校核者土样说明试验日期
6
压缩试验成果
工程名称 土样说明 计 算 者 土样编号 试验前土样孔隙比e 0= 校 核 者 试样原始高度h 0= 试验前土样孔隙比e 0= 试验成果整理日期 试样骨架高度h s =
1e h + mm
压缩曲线(压力与孔隙比关系曲线)
1.土的压缩系数是多少? =
--=-1
221200
100p p e e a
2.判定土的压缩性?
工程名称仪器编号土样编号检验方法土样说明试验日期
工程名称仪器编号土样编号检验方法土样说明试验日期
工程名称仪器编号土样编号检验方法土样说明试验日期
直接剪切试验
工程名称仪器编号土样编号检验方法土样说明试验日期
1.土的C、φ值是多少?。

土力学实验报告2011-9-26

土力学实验报告2011-9-26

50
60
含水量/%
图1
双对数坐标中含水量-圆锥入土深度曲线
从图 1 中可得塑限 w p 液性指数 I L 见表 2)
w wP IP
,液限 wL
,则塑性指数 I p wL wp ;土的状态:

。土的分类:
。 (注:含水量 w
-3-
三、压缩(固结)实验
土样原始高度即环刀的高 H0=2cm, 环刀内径 6.18cm, 则试样面积 A=30cm2。 各级荷载作用下土沉降稳定后的孔隙比可用公式 e e0
-5-

四、直接剪切实验
表5
压应力σ/ kPa 1:12 位置挂砝码/kg 10 秒 20 秒 30 秒 40 秒 50 秒 60 秒 70 秒 80 秒 90 秒 100 秒 110 秒 120 秒 130 秒 140 秒 测微 表读 数/格 150 秒 160 秒 170 秒 180 秒 190 秒 200 秒 210 秒 220 秒 230 秒 240 秒 250 秒 260 秒 270 秒 280 秒 290 秒 300 秒 测微表最大读数 n/格 (0.01mm/格) 抗剪强度 τf=m×n(kPa) 12.5 0.319 25 0.617
图2
Mpa-1;
压缩模量 Es

p2 p1 p2 p1 1 e1 p = H / H 1 ( H 1 H 2 ) / H 1 (e1 e2 ) / (1 e1 ) a1 2
MPa。
式中 H1 、 e1 分别为 100kPa 压力作用下 20mm 高的土体固结稳定后的高度和孔隙 比;同理, H 2 、 e2 是 200 kPa 压力作用下固结稳定后的高度和孔隙比, 就是压 力从 100kPa 增加到 200 kPa 时土体竖向应变。 对试样压缩性评价并说明判断的根据:

《土力学》试验报告

《土力学》试验报告

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实验报告班级:组别: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 —20 学年度第学期目录实验1 含水率试验 (3)实验2 密度试验 (5)实验3 比重试验 (7)实验4 界限含水率(稠度)试验 (9)实验5 击实试验 (7)实验6 土的固结试验 (12)实验7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19)实验1:含水率试验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试验步骤(烘箱烘干法)1、仪器设备2、操作步骤3、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见表1-1)表1-1 含水量试验记录表试样编号试样名称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量(g)平均含水量(%)备注实验2: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试验步骤(环刀法)1、仪器设备2、操作步骤3、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见表2-1)表2-1 密度试验记录表试验编号试样类别环刀号环刀加湿土质量(g)环刀质量(g)湿土质量(g)环刀容积(cm3)湿密度(g/cm3)平均湿密度g/cm3含水量(%)干密度g/cm3平均干密度g/cm3实验3:比重试验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试验步骤(比重瓶法)1、仪器设备2、操作步骤实验4:界限含水率(稠度)试验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试验步骤(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法)1、仪器设备2、试验步骤3、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1)由液限、塑限得到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用相应指标按土的分类标准对土进行分类;(2)液限、塑限联合试验记录见表4-1表4-1 液限、塑限试验记录表注:此表有缺陷,下次试验需改动。

并测出土样的初始含水率,才能计算出土样的液塑限指数。

试样编号圆锥下沉深度mm盒号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17lw10lwpw17pI10pI土样分类实验5:击实试验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和计算公式三、试验步骤四、成果整理实验6:土的固结试验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和计算公式三、试验步骤四、成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0e :1)1(000-+⋅=ρρw G e w s式中:s G ——土粒比重w ρ——水的密度,一般可取1g/cm 30w ——试样初始含水量(%)0ρ——试样初始密度(g/cm 3)2、按下式计算土样净高s h :1e h h s +=式中:0h ——试样的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cm )3、计算试样在任一级压力i p (KPa )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试样总变形量i s :i i R R S -=0式中:0R ——试验前测微表初读数(mm )i R ——试样在任一级荷载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测微表初读数(mm )4、计算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i e :)1(000e h S e e ii +-= 式中:0e ——试样的初始孔隙比0h ——试样的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 )i s ——第i 级压力i p (KPa )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试样总变形量(mm)5、绘制p e ~压缩曲线以孔隙比e 为纵坐标,压力p 为横坐标,可以绘出p e ~曲线,此曲线称为压缩曲线。

土力学试验报告模板(共25页)

土力学试验报告模板(共25页)

《土质(tǔzhì)学与土力学》试验报告试验(shìyàn)日期:学号:姓名:组号:小组(xiǎozǔ)成员:目录试验(shìyàn)一:筛分试验 ........................................................ 试验(shìyàn)二:密度(mìdù)试验............................................. 试验(shìyàn)三:含水率试验 .................................................... 试验四:土粒比重试验 .............................................................. 试验五:液限试验 ...................................................................... 试验六:塑限试验 ...................................................................... 试验七:液塑限试验 .................................................................. 试验八:压缩试验 ...................................................................... 试验九:直剪试验 ...................................................................... 试验十:综合/设计试验............................................................. 结束语..........................................................................................试验(shìyàn)一:筛分(shāi fēn)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风干土质量= 累计百分含量为10%的粒径= 2mm筛上土质量=累计百分含量为30%的粒径= 2mm筛下土质量=累计百分含量为60%的粒径=筛号孔径/mm累计留筛土质量/g 修正后累计留筛土质量/g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g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比/g小于该粒径的总土质量百分比/g1234五、试验结果的分析(fēnxī)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fēnxī)探讨)试验(shìyàn)二:密度(mìdù)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1 密度试验(shìyàn)记录表(环刀法)五、试验结果的分析(fēnxī)与讨论(包括绘图(huìtú)、结论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三:含水率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2 含水(hán shuǐ)率试验(shìyàn)记录表五、试验(shìyàn)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四:土粒比重试验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cāozuò)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3 不同(bù tónɡ)温度时水的密度水温(º) 4.0-12.5 12.5-19.0 19.0-23.5 23.5-27.5 27.5-30.5 30.5-33.0 ρw(g/cm3) 1.000 0.999 0.998 0.997 0.996 0.995表4 比重(bǐzhòng)试验记录表五、试验(shìyàn)结果的分析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五:液限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5 液限试验(shìyàn)记录表五、试验结果(jiē guǒ)的分析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jiélùn)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六:塑限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6 塑限试验(shìyàn)记录表五、试验结果(jiēguǒ)的分析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fēnxī)探讨)试验(shìyàn)七:液塑限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7 液塑限联合测定(cèdìng)试验记录表五、试验结果的分析(fēnxī)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中有关(y ǒuguān)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八:压缩(yā suō)试验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8 快速固结试验(shìyàn)记录加载次数压力读数时间压缩时长测微表读数仪器较正量土样压缩量压缩系数压缩模量p /kPa t /minΔt/minR i/0.01mmR i0/0.01mmΔh i/mma/kPa-1E s/kPa1234End五、试验结果的分析(fēnxī)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jiélùn)及试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九:直剪试验(shìyàn) 一、试验(shìyàn)目的:二、试验(shìyàn)原理:三、操作要求:四、数据(shùjù)图表:表9 直接剪切试验(shìyàn)记录五、试验(shìyàn)结果的分析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shìyàn)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试验(shìyàn)十:综合/设计(shèjì)试验一、试验(shìyàn)主题:二、试验(shìyàn)目的:三、试验原理:四、操作要求:五、数据(shùjù)图表:六、试验(shìyàn)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包括绘图、结论及试验(shìyàn)中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结束语内容摘要。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同组人:成绩: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5月18日试验一土得基本物理指标得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环刀号环刀质量/g环刀加土质量/g土质量/g环刀容积/cm3密度/g/cm3平均重度/kN/m340243、53168、2124、7602、0723843、57169、6126、7602、102。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A3516、9241、696、9124、7727、928、111815、5550、1942、577、6227、0228、23。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试验记录表(圆锥仪液限试验)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液限/%液限平均值/%14215、8742、1337、374、7621、50、220、2107115、3125、2823、61、688、290、20•塑限试验记录表(滚搓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 水质量/g干土质量/g塑限/%塑限平均值/%12816、6441、7735、006、7718、360、360、3607316、3352、0042、469、5426、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记录表圆锥下沉深度/mm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液限/%塑限/%3、2A6416、0556、2048、9832、9321、92210mm14215、8742、13 37、37 4、7621、5022、17、911815、5550、19 42、57 7、6227、02 28、228、1A3516、92 48、6041、696、9124、7727、917mm16、907316、3352、0042、469、5426、1336、536、712816、6441、7735、006、7718、3636、9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得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之中。

《土力学》实验报告材料

《土力学》实验报告材料

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7)五、压缩试验 (9)六、抗剪强度试验 (12)七、击实试验 (16)一、密度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2)主要仪器设备:(3)试验数据:密度试验(环刀法)工程编号:试验者:钻孔编号:计算者:(4)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成绩二、含水量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2)主要仪器设备:(3)试验数据:含水量试验(烘干法)工程编号:试验者:钻孔编号:计算者:(4)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1.测得土的密度与含水量后,若已知该土的相对密度d=2.73,试问该土的s其它几种密度及孔隙比为多少?成绩三、液限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2)主要仪器设备:(3)试验数据:液限试验工程编号:试验者:钻孔编号:计算者:(4)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1.影响液限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粘性土只根据其天然含水量 ,能否判别该土的软硬程度?为什么?成绩四、塑限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2)主要仪器设备:(3)试验数据:塑限试验工程编号:试验者:钻孔编号:计算者:(4)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1.塑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程上为什么按塑性指数对粘性土进行分类?2.土的天然含水量越大,其塑性指数是否也越大?成绩五、压缩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2)主要仪器设备:(3)试验数据:压缩试验试验者:(4)试验结论:画出压缩曲线图(用坐标纸画好贴在此处)压缩系数=a-21说明土样压缩性:(5)问题讨论1.侧限压缩试验中试件压力状态与地基土实际压力状态比较差别如何?什么条件下两者大致相符?2.土的压缩需比较长时间才能稳定,实验测得的压缩系数与实际是否会有很大误差?如何分析?3.从天然土层中取原状土样在室内做实验得出的压缩曲线是否为原始压缩曲线?为什么?成绩六、抗剪强度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4)试验结论:画出抗剪强度与垂直荷载关系曲线(用坐标纸画好贴在此处)ϕ==C(5)问题讨论1.用直接剪切仪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有什么优缺点?2.影响土的抗剪强度因素有哪些?采用重塑土做的室内剪切试验所得结果与原状土有何不同?成绩七、击实试验试验日期试验者组别(1)试验目的:(2)主要仪器设备:(3)试验数据:击实试验工程编号:试验者:钻孔编号:计算者:(4)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1.通过击实试验结果分析土的击实机理,说明含水量与土的击实特性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土力学实验报告
班级
—————————————————————
姓名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实验三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密度计法)
班级:姓名: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土粒直径d(mm)
思考题:1.什么叫土粒的粒组?目前我国对粒组的划分主要分为哪几级?
界限含水率试验记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思考题:1.液限和塑限试验有什么用途?
2.如何根据液限和塑限来判断粘性土的稠度状态?
实验六固结试验
压缩曲线
固结试验记录
姓名:试验日期:试验前孔隙比0e:
实验八直接剪切试验记录
班级姓名
试验日期校核者
量力环号:
垂 直 荷 载: (kpa ) 手轮转速: (转/分)
量力环较校正系数:0C (mm kpa 01.0/) 抗剪强度: (kpa )
量力环号:
垂 直 荷 载: (kpa ) 手轮转速:
(转/分)
量力环较校正系数:0C (mm kpa 01.0/) 抗剪强度: (kpa )
量力环号:
垂 直 荷 载: (kpa ) 手轮转速: (转/分)
量力环较校正系数:0C (mm kpa 01.0/) 抗剪强度: (kpa )
量力环号:
垂 直 荷 载: (kpa ) 手轮转速: (转/分)
量力环较校正系数:0C (mm kpa 01.0/) 抗剪强度:
(kpa)
=
凝骤力C= (kpa)
思考题:1.做快剪试验时,为什么在透水石与试样之间放塑料薄膜而不用滤纸?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