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奶、吵、咬、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清楚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
4、能发现狐狸的狡猾之处,并找出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清楚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
教学难点能发现狐狸的狡猾之处,并找出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一、识字1、前鼻音jian ban bian lun捡拌便轮2、后鼻音bang rang sheng zheng帮嚷剩整3、其它lao lia qiao shi酪俩瞧始4、词语捡起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帮忙叫嚷瞧见随便轮流生育完整5、拓展酉:酪、酒、醋、酝、酿、酵……二、读文1、轻声狐狸路上小家伙们吵什么呀笑了笑瞧了瞧嚷着说笑着说2、短语拌起嘴来掰成两半跑了过来嚷了起来3、句子(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可是现在/没有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
(3)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4)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
三、理解1、朗读默读5—9自然段。
说一说: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2、梳理狐狸先是怎么做的?然后怎么做?最后呢?(掰、咬、轮流咬)3、讨论(1)狐狸说它分得很公平,谁也没有多吃一口,谁也没有少吃一口。
你同意狐狸的说法么?(2)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四、写字1、认读nai奶(奶奶)(牛奶)chao吵(吵闹)(吵架)yao咬(咬住)(咬伤)lun轮(车轮)(轮子)2、笔顺(1)左窄右宽(2)注意穿插4、练习板书设计狐狸分奶酪掰咬公平?(狡猾)轮流咬〖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捡、酪”等12个生字,会写“奶、吵”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
3.帮助学生理解熊哥弟的形象和狐狸的奸诈。
4.培养孩子团结一心,不计较的美好品格。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揣摩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想法,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熊哥哥、熊弟弟、狐狸的头饰,教具“奶酪”和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和故事《狐狸和乌鸦》。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活动1谜语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打一动物)(根据学生揭示的谜底板书“狐狸”)2.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狡猾)谁能介绍一下狐狸?(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3.导入:今天,狐狸做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补充课题:分奶酪)活动2结合图片,理解奶酪1.教师出示奶酪的图片,指名说说自己吃过的奶酪的味道,随机介绍:“奶酪”又名干酪,是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营养价值丰富。
2.指导读准“酪”,强调“酪”的读音是lào,不要读成nào。
操作指导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可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入新课,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结合课前的准备介绍狐狸,让孩子对狐狸有更宽泛的了解,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活动1读题质疑1.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狐狸给谁分奶酪?他是怎么分的?奶酪分得公平吗?)活动2了解课文大意1.同桌合作,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

小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课题狐狸分奶酪单元第七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能力目标1.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的正确读法。
重点1.识字、写字。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懂得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并概括狐狸的品性。
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觉得“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演示第2张幻灯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狐狸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狐狸和小熊的课文——《狐狸分奶酪》。
(演示第3张幻灯片)狡猾、机智等。
想。
读课题《狐狸分奶酪》。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主题。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4-7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始”的偏旁是“女”“第”的偏旁是“竹”“咬”的偏旁是“口”“急”的偏旁是“心”(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急”、“第”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奶酪拌嘴掰开嚷嚷瞧了瞧仔细轮流公平二、精读领悟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演示第8张幻灯片)这篇课文讲的是(小熊兄弟俩)奶酪),不知道怎样分,(狐狸)看到了,帮兄弟俩分,结果掰开后由于大小不一,(狐狸)就在大的一块上(咬了一口),但另一块又大了一点;这样反反复复地咬,最后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掉了。
人教部编版《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七)22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22 狐狸分奶酪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的内容。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3.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和别人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否则失去的会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的内容。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教学难点朗读、复述课文,明白其中的道理。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奶酪是什么吗?(老师问)奶酪,可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呀。
(老师答)在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熊哥哥和熊弟弟就弄来了一块奶酪。
可是你们知道狐狸是怎样分这块奶酪的吗?那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这个来自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酪、俩、剩、整”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捡、拌、嚷、瞧”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始、匀、便”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始(开始) 治(治理) 抬(抬手)匀(匀称) 句(词句) 习(学习)便(方便) 硬(坚硬)(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吵”的“口”小偏上,右部撇长,向左下伸。
“急”的上部起笔撇较短,“彐”略扁,“心”宽而扁。
“咬”的“口”宜小,位置靠上,“交”撇捺舒展对称。
“第”的竹字头宜扁小,“弓”要平,竖写在中线上。
“公”的“八”的撇低捺高,要盖住下面的“厶”。
易错提示:“奶”不要把“乃”写成了“及”。
“始”的左边“女”横画右不出头。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口:咬(咬苹果) 叫(喊叫) 叹(感叹)女:奶(牛奶) 好(好人) 如(如果)(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辨析是非,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故事中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熊和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我把谁带来了,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
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分奶酪》,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指导书写课题中的“奶”。
请大家仔细观察“奶”字动态笔顺,谁来指挥老师把这个字送到田字格中。
(右半部分的横折折折钩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最后一笔丿全班一起说。
)翻开课本跟着老师的声音描红。
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师读。
三、自主读识3.检测读了生字和课文,含有生字的句子,你能读准确吗?(1)我会读指名朗读含有生字的句子,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
(2)读一读,记一记生字从句子中跳出来了,看看你还认识吗?a.出示课后生字学生认读并扩词,再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齐读。
b.出示其余认字表生字学生。
说说记住这些字的方法。
c.同桌互读检查认字情况。
(2)我会写a.出示“始”,和“奶”字比较后书写。
女+台=始b.出示“吵”和“咬”,比较后书写。
四、品读感悟1.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特殊,是狐狸和兄弟俩的对话。
大家看这是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景,试着读一读。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
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相处。
文本解读:《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
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意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
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
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它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想吃掉奶酪,而文中的小熊们却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行为的用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教学目标:1. 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3. 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并领会其中的道理。
师生齐准备:1.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教师)2. 预习课文,田子格练习簿。
(学生)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酪、捡、俩、始、拌、帮、匀、嚷”8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奶、始、吵”三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读好长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黑板贴,狐狸和小熊头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那么故事当中的狐狸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2.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3. 板书课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贪心”和“诚实”两个词语的含义及对应的行为表现。
2.熟练朗读并理解课文《狐狸分奶酪》。
3.知道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能够正确复述。
4.思考故事中的狐狸哪些地方表现出的是贪心的行为,哪些地方表现出的是诚实的行为。
教学重点1.对《狐狸分奶酪》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分辨贪心和诚实两种行为。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故事中狐狸行为的深层次的含义。
2.怎样引导学生探讨自己的一些行为是否贪心或诚实。
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寓言故事《狐狸分奶酪》。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学生回答)那这篇故事《狐狸分奶酪》告诉我们什么呢?2.阅读课文(20分钟):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狐狸分奶酪》。
e股票开户学生朗读完,指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个故事(短篇小说)的大意是什么?主人公狐狸为什么会分奶酪?最后狐狸发生了什么事情?3.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针对故事《狐狸分奶酪》中狐狸的行为,让学生讨论狐狸是否做对了,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理由。
4.课堂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对以下问题进行回答:贪心是什么?诚实是什么?教故事《狐狸分奶酪》中狐狸哪些地方表现出的是贪心的行为,哪些地方表现出的是诚实的行为?5.反思(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问学生们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以及下一步应该继续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反思本节课采取了阅读故事、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讨论、发表自己观点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了学生对狐狸行为分析和贪心、诚实概念的认识。
但是,在座的班级中有一些学生语文水平较差,他们在听课、阅读上还是有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自我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你们看!(狐狸)。
请你伸起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的名字(狐狸)。
狐狸是一种动物,它是反犬旁,反犬旁的字大都跟动物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带反犬旁的字?(预设:狗、猫、猪)特别好,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
我们运用同偏旁归类的办法,可以识记很多的字。
备课疑惑:1狐狸都是形声字,但是狐不容易讲明白。
查了瓜的字源,也没有收获。
二、初读课文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你以前读过的故事中,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生畅谈狡猾)。
老师发现你们真是一群爱读书的乖孩子啊!在今天的故事中,又会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请你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3个人物:狐狸、熊哥哥、熊弟弟。
)(预设:狐狸帮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故事。
)(师引导:狐狸帮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最后自己却把奶酪吃光的故事。
)瞧,你们多么会读书啊!一句话就把故事概括清楚了。
小手指举高,我们一起来把题目补充完整。
(板书:分奶酪)。
(分字八宽刀窄,撇捺舒展才好看。
奶是左右结构的字,女字旁靠近竖中线,右边部分先写横折折折钩,最后一笔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上。
酪字同样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是西瓜西里面加一横,右边各种各样的各。
)齐读课题。
备课疑惑:2能不能在板书课题的中间,指导写字奶,孩子们观察、读口诀、书写。
孩子们书写的过程中,我把酪板书上,不再讲。
三、指导朗读,随文识字这块奶酪是哪里来的呢?谁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句子?(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生1读顺,你读得很通顺,但是听起来不够高兴。
谁再来试试?生2读出高兴的样子。
瞧他读得多高兴啊!齐读。
可是,奶酪只有一块,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哪位勇敢的小朋友试着把儿化音读准确?(预设生1读不好,不要紧,跟老师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从一课阅读扩展到多篇对比,进而延伸到课外系列阅读。
2、通过品读对话,尤其是对话中的提示语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初步了解提示语的用法。
3、抓住关键词,通过复述表达清楚“就这样”是怎样,让学生对比了解概括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对话,尤其是对话中的提示语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初步了解提示语的用法。
2、抓住关键词,通过复述表达清楚“就这样”是怎样,让学生对比了解概括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梳理
1、今天要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狐狸分奶酪》这一课,听说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对吗?那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2、老师要来检查一下看看你们词语读得怎么样?出示词语
捡到拌嘴掰开嚷着瞧了瞧
奶酪不匀整块剩下仔细
别急生气公平小哥儿俩
①同桌互读,全班齐读,强调“俩”字的读音
②文中“小哥儿俩”指的的谁呀?
师相机拓展:母亲和女儿叫——母女俩;父亲和儿子叫——父子俩;爷爷和孙子叫——爷孙俩;老师和学生叫——师生俩。
3、指名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师相机板书理清文章脉络。
故事内容清楚了,下面老师来看看大家课文是不是真的读好了。
二、复读起因,进入故事(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用简单的话说)
3、师总结:是呀!小哥儿俩一拌嘴可好,把谁引来了?一场好戏开始了……
三、品读对话,感知形象(精读2-6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跑”能不能换成“走”?说理由
②指导读出狐狸的急切心情
2、指名继续读第三自然段
①师生对比读:老师用凶狠的语气读“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让学生比较后谈体会
②指导读出关心、热情的语气
3、指名继续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出为难
4、指名继续读第五自然段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①抓住“笑了笑”体会狐狸在打坏主意,指导学生想象当时狐狸的心理活动
②指导读出狐狸狡猾,心里暗自得意的语气
5、指名继续读第六自然段
“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
①怎么样说话叫嚷?
②指导读好嚷(指名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6、指名3名同学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7、师总结:第一次没分匀,那就接着分吧!
四、再读对话,感知提示语的用法(学习7-8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去掉“仔细瞧了瞧”,让学生感受区分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在人物对话中加入神情、动作,可以让我们读来更有画面感,这就叫做“提示语”,它可以放在所说的话的前面,也可以放在中间,也可以放在后面,这句话中提示语就放在前面。
3、指名接着读第八自然段(嚷的声音更大/提示这句话提示语在后)
4、迁移:这篇文章的对话很多,有没有提示语在中间的?快找一找
5、出示《自主练写单》,生先自主练说,然后自主选择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