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岩石学

合集下载

简明岩石学第一章:矿物

简明岩石学第一章:矿物

普通角闪石
(Ca, Na)2—3(Mg, Fe, Al)5[Si6(Si, Al)2O22](OH, F)2
单晶体长柱状。横切面呈六边形,绿黑色或 黑色。
硬度大于小刀
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o或124o
黑云母
K(Mg,Fe)3[AlSi3O10](HO,F)2
集合体为鳞片状。 棕褐色或黑色, 随含Fe量增高而 变暗 硬度小于小刀。 有平行片状方向 的极好解理,易 撕成薄片。
特殊感觉的光泽
油脂光泽:无解理矿物断口呈贝壳状所显示的类 似油脂状的光泽, 石英、石榴石
丝绢光泽:岩石上细小绢云母(白云母)定向排 列所显示的呈丝绸般的光泽。
珍珠光泽: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解理面上所发 出的类似珍珠样的光泽,如云母类矿物
在实际应用时
条痕色与光泽的对应关系是紧密的;
透明度因矿物赋存于岩石中而难以确定;
月份/国别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常用 石榴石 紫晶 海蓝宝石 鸡血石 钻石 祖母绿 珍珠 月光石 红宝石 变石 橄榄石 缠丝玛瑙 蓝宝石 欧珀 粉色电气石 黄玉 黄水晶 绿松石 锆石 青金石
美国 石榴石 紫晶 血玉髓 钻石 祖母绿 珍珠 月光石 红宝石 变石 橄榄石 缠丝玛瑙 蓝宝石 欧珀 粉色电气石 黄玉 黄水晶 绿松石 锆石
特征
解理面平 解理面平滑, 解理面不平滑, 解理面极不平滑, 断面不平整, 滑、光亮,显现阶梯状 解理面断面呈锯 延伸差,发育不 无方 向性 极易剥离 齿 状,但有一 稳定 定的延伸 云母 辉石、角闪石 橄榄石 绿柱石 石英、石榴石
代表性 矿物
表1-8矿物断口的形象划分
断口类型 贝壳状 断口特征 断面具不同层 次的弧形纹 光泽 油脂光泽(石 英和某些玻璃 质岩石) 瓷状 断面具微弱的颗粒感 略显凸凹不平的玻璃 光泽(由细小的长石 和石英组成的长英质 岩石) 锯齿状 具参差不齐的 断面 无光泽(由绿 泥石等麟片状 矿物组成的片 岩)

地质学中的岩石与矿物学研究

地质学中的岩石与矿物学研究

地质学中的岩石与矿物学研究岩石与矿物学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的构成、成岩作用以及矿产资源的形成。

本文将就岩石与矿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岩石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岩石学是研究岩石成因、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学科,主要研究地壳和地幔中所存在的各种岩石。

2. 岩石的分类岩石主要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的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岩屑和生物遗骸经风化、运移和沉积形成的,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了岩石的结构和组成变化,如片岩、云母片岩等。

3. 岩石的成因与演化岩石的成因可以通过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相特征以及构造环境来推断。

岩石的演化是指从原始岩石到成岩作用再到岩石再变质的一系列过程。

二、矿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矿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矿物学是研究地壳中各种矿物的性质、成因、分类和分布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地质体中自然生成的固态物质。

2. 矿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矿物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可通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确定其身份。

矿物主要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等。

3. 矿物的成因与利用矿物的成因主要包括热液成矿、接触变质成矿和沉积成矿等多种类型。

矿物的利用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利用,如金、铜、铁等金属矿物的开采和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物的利用。

三、岩石与矿物学的研究方法1. 野外工作地学家常常需要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岩石和矿物样品,并通过野外观察、采样和取样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2. 微镜观察使用偏光显微镜对岩石和矿物样品进行观察,通过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折射率等特征来识别矿物。

3.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对岩石和矿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确定其晶体结构和成分。

4. 化学分析通过对岩石和矿物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其化学成分。

地球物理学中的岩石学和火山爆发

地球物理学中的岩石学和火山爆发

地球物理学中的岩石学和火山爆发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物理性质和过程的学科,其中岩石学和火山学是其中重要的学科分支。

岩石学研究的是地球上的岩石,包括岩石的形成、组成、结构和变化等方面。

火山学则研究地球上的火山及其活动,包括火山的形态、构造、喷发、噪声和气象等方面。

深入探究这两个学科的知识,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一、岩石学岩石学是地球物理学中涉及面最广的一门学科。

岩石是地球外层的主要成分,是地球表面和地下岩石圈存在的基础和基石。

其种类繁多,按照成因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组成和结构也各有不同。

在地质、矿产资源等领域的研究中,对岩石学的专业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岩石的成因主要以火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为主。

其中,火成作用指的是火山喷发或者深部地层熔融所形成的岩石;沉积作用是地质过程中通过水体或风力等介质所带来的,经过沉积、堆积和压实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则是经过高温、高压等物理化学作用改变而生成的岩石。

对于岩石的组成和结构,大部分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不同的矿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岩石。

例如,石英、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可以形成花岗岩;辉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磁铁矿等矿物可以形成玄武岩。

在地质学的实践中,岩石学的分支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矿床勘探中,需要研究建造岩石、石英脉和节理等地质体的结构和性质,以便找到矿床的正确位置和分布。

二、火山学火山学是地球物理学中对火山和火山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分支。

火山活动是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之一,近年来火山喷发引起的灾害事件也时有发生。

它们不仅造成人类和财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对地球环境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

火山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火山喷发的形态和构造;2.火山灰和火山熔岩的粒度和 mineralal成分;3.火山气体的生成和排放机制;4.火山引发的地震和地热活动等。

例如,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是一个已知的火山爆发的代表案例。

岩石与矿物学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

岩石与矿物学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

岩石与矿物学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岩石与矿物学是地质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研究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的形成、组成、性质以及它们在地球演化和资源开采方面的应用。

了解岩石与矿物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深入了解地球科学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岩石学岩石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类型的岩石的特征、成因和分类等问题。

根据岩石的组分和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的不同成因以及冷却速度的不同,火成岩可以分为变质岩、侵入岩和喷发岩。

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受到高温、高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片麻岩、绿岩和云母片岩等。

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中,在地下冷却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和辉石岩等。

喷发岩是岩浆从地下喷发而出,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沉积岩是由岩石碎屑、有机残骸等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可以进一步分为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岩。

碎屑岩是由岩屑经过岩屑运移沉积物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和泥岩等。

化学岩是由水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石膏、方解石和盐岩等。

生物岩是由生物成因的沉积物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珊瑚岩和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在地壳深部由于高温、高压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可以根据岩石所受的变质程度不同分为低、中、高三种程度,常见的有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

二、矿物学矿物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的性质、成因和分类等问题。

矿物是地球上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是由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天然晶体。

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矿物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硝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铝矿石矿物、钾矿石矿物和珍珠母矿物等多个类别。

硅酸盐矿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类别,如石英、长石和辉石等。

氧化物矿物是由氧气和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矿物,如赤铁矿、磁铁矿和锡石等。

硫化物矿物是由硫元素和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铜矿等。

岩石学简明教程

岩石学简明教程

1.4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就是岩石的构成特征。岩浆岩的结构和构
成特征,是区分和鉴定岩浆岩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岩浆岩分类
和判别其形成条件的重要依据。
1.4.1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的大小、 自形程度以及矿物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岩石的结构反映了岩石相对微观的外貌特征.
1.3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3.1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除少数由玻璃质组成外,都是由矿物组成的。矿物成 分既可反映岩石的化学成分,又可反映岩石的特征和成因,所以 研究岩浆岩都特别重视矿物成分的研究,并常作为岩浆岩分类定 名的主要依据。组成岩浆岩的矿物,一般统称为造岩矿物。常见 的造岩矿物只有十多种. 除了纯橄榄岩之外,各类岩浆岩中长石分布最广,其次是石 英。因此,这两类矿物就成了岩浆岩的鉴别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 一。
1.4.1.3 按照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以分出
1、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2、不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如果其粒度 大小依次降低,构成连续变化系列,则称不等粒结构。 3、斑状和似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的矿物颗粒和成分都俨然的分 属于大小不同的两群,大者组成斑晶,小的组成基质,若基质由 显晶质组成则形成似斑状结构,若基质由微晶质或隐晶质和玻璃 质组成则称为斑状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以下的类型 :
1.4.1.1 岩石的结晶程度
是指岩石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物质的含量比例。据岩石 的结晶程度,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分成如下的三类: 1、全晶质结构,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的一种岩石结构 。 这种结构多见于深成岩中,如花岗岩。 2、玻璃质结构,即全部由玻璃物质所组成的一种岩石结构 。 这种结构常见于火山岩中,如黑曜岩。 3、半晶质结构,即既有结晶矿物又有非品质玻璃所组成的一 种岩石结构 。这种结构也主要见于火山岩中,如流纹岩。

岩石学与矿物学

岩石学与矿物学

岩石学与矿物学岩石学与矿物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两个主要分支领域。

它们研究地球上的矿物和岩石,探讨它们的成因、组成、性质和地质意义。

它们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构造演化的基础,对地质资源勘探、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 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原理、分类、变质、岩浆和沉积作用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现现有岩石的信息,研究这些信息,分析岩石的组成和结构,以便对地壳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探讨。

岩石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根据岩石的类型不同,岩石学可以分为火成岩学、沉积岩学、变质岩学和岩石学方法等几种分支领域。

火成岩研究岩浆成因的产生和分布规律,帮助研究岩浆侵入并且覆盖下来的地区结构,并探讨岩浆作用对熔岩活动的影响。

沉积岩学是研究岩石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包括地质过程、地质条件和探索记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火山碎屑、风化沉积物,还有各个沉积环境的沉积碎屑物的收集,探讨沉积岩的火山喷发历史。

变质岩学是研究岩石是怎样变成变质岩的以及涉及到的各个变化层次和内在的地质信息,其内容包括变质岩的组成、结构、形态和性质等,分析变质作用对其他岩石类型和构造演化的影响,从而推断地区的孤立性和历史构造动态。

2. 矿物学矿物学是针对地球上的各种矿物种类的研究领域,主要就是进行各个方面的分类、形成、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特性等等的内容研究,对于地球化学以及生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矿物学是石学的基础,其所研究的对象是矿物,它包括鉴定、描述、分类、形成原理和性质和性质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矿物学的研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应用在对于地产资源勘探、矿山开采、科学实验、冶炼工业以及矿物质的应用等方面。

此外,矿物学在地质学、材料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结论岩石学和矿物学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地球表面变化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两个分支互有协同性质,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矿物和岩石,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地球科学的发展。

岩石学简明教程范文

岩石学简明教程范文

岩石学简明教程范文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岩石的性质、成因和演化。

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地球演化过程、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简明教程将为您介绍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研究方法。

一、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岩石是由矿物质和/或岩石碎屑组成的固态地球物质。

其中,“矿物质”指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的天然物质,“岩石碎屑”是指以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为代表的矿物物质破碎、磨蚀后的颗粒。

二、岩石的分类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组成,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火成岩:由地壳深部或地幔上升的岩浆在地表或云顶冷却固化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2.沉积岩:由岩石碎屑沉积、混积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沉积岩包括砂岩、泥岩和页岩等。

3.变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发生化学、矿物、结构和岩石组分的改变,并形成全新的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和混杂岩等。

三、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岩石学是一门研究岩石的学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研究岩石的性质、成因和演化。

1.野外观察:通过对地质剖面和地层的野外观察,可以了解岩石的横向和纵向分布、岩石组合和岩层特征等信息。

2.鉴定和分类:采用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岩石中的矿物组分、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从而进行岩石的分类和命名。

3.试验分析: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试验手段,对岩石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揭示岩石的成因和演化过程。

4.实验模拟: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实验等模拟地球内部条件,研究岩石形成和变质等过程,以验证实际观测和分析结果。

5.地质年代学:通过对岩石中包含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和年轮等进行测定和分析,以确定岩石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并进行地质历史的研究。

四、岩石学的应用领域岩石学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下所示。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1. 导言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层的岩石及其形成、组成、结构和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石学的研究涵盖了岩石的分类、形成机制、岩石的性质和性质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岩石学的基本知识点。

2. 岩石分类岩石根据其形成方式和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壳内或地表冷却凝固所形成的。

根据其成因、组成和结构的不同,火成岩又可细分为基性岩、酸性岩、中性岩和超基性岩。

2.1.1 基性岩基性岩富含镁铁元素,如辉石、榴莲石等。

常见的基性岩有玄武岩、辉绿岩等。

2.1.2 酸性岩酸性岩富含硅铝元素,如长石、石英等。

常见的酸性岩有花岗岩、安山岩等。

2.1.3 中性岩中性岩介于基性岩和酸性岩之间,富含镁铁和硅铝元素。

常见的中性岩有闪长岩、辉长岩等。

2.1.4 超基性岩超基性岩富含镁铁元素,而贫乏硅铝元素。

常见的超基性岩有橄榄岩、角闪岩等。

2.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和溶解物质在沉积环境中沉积、堆积并经过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泥岩、灰岩等。

2.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岩石在高温、高压或热液等环境下发生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变化所形成的。

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石英岩等。

3. 岩石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岩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地球的各个层次中都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过程。

3.1 火成岩的形成火成岩的形成主要包括岩浆的生成、冷却凝固、结晶和固化等过程。

岩浆从地壳或地幔上升,经过冷却、结晶和固化后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火成岩。

3.2 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包括岩屑的产生和运移、沉积作用、压实和胶结等过程。

岩屑经过风化、侵蚀和运移后,在沉积环境中沉积、堆积并通过压实和胶结形成沉积岩。

3.3 变质岩的形成变质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岩石在高温、高压或热液环境中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由岩石在构造运动、板块碰撞或热液活动中所经历的变质作用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 二辉橄榄岩的主要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_________岩类中一般不出现石英,而在__________岩类中出现大量石英。

3. 在____________岩中主要出现基性斜长石;而在___________岩中出现的主要是钠—更长石。

4. 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岩浆岩中主要出现无水暗色矿物。

5. 粗面岩的基质矿物是_____________,而玄武岩的基质矿物是____________。

6. 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岩浆岩中主要出现含水的暗色矿物
8. 沉积岩形成过程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9. 陆源碎屑岩按粒度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类。

10. 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按其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11. 内碎屑形成于________环境,没有经过__________作用,这是与__________碎屑的最大区别。

12. 当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矿物同时出现时表示最高压力的变质作用。

13. 在变质作用中,温度的升高可引起________作用,发生_______反应。

在有水的情况下,高温能使花岗质组份发生________,形成_______岩。

14. 在片岩中________矿物含量大于30%;而在变粒岩中长石含量大于______ 。

15. 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矿物同时形成时表示最高温度的变质作用。

16. 榴辉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变晶结构。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 岩浆的定义
2. 残留晶
3. 岩浆岩分类命名的原则
4. 假流纹构造
5. 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
6. 水平层理
7. 鲕粒
8. 页岩
9. 变质作用10. 双变质带11. 副变质岩12. 晶屑13. 泥晶14. 构造超压15. 热接触变质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长石类矿物在钙碱岩浆岩中出现的特征。

2. 简述长石石英砂岩的成分与结构特征。

3. 写出泥质原岩在中压条件下的前进变质带(按前进顺序写出带的名称)。

岩石学试卷B
一、名词解释
1、岩浆
2、里特曼指数
3、斑状结构,
4、似斑状结构
5、粗玄结构,
6、间隐结构,
7、交织结构
8、I 型花岗岩浆,
9、S 型花岗岩浆,10、花岗结构11、煌斑结构12、粒序层理13、水平层理14、交错层理15、杂基16、胶结物17、内碎屑18、鲕粒19、变质作用20、正变质岩21、负变质岩22、特征变质矿物23、重结晶作用24、基体25、脉体26、变质相27、变质相系28、片状构造29、片麻状构造
二、填空
1、岩浆岩石学是研究, , , 及, , , , , , , , 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学科。

2、喷出岩可分为和。

3、按里特曼指数( s )可把岩浆岩划分为:, 。

4、超基性侵入岩的主要矿物为,,
5、沉积岩是在的地方形成的,它是在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种火山作用形成的经过一系列改造(搬运,沉积,石化等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6、沉积物形成岩石经过的主要作用有, , , 。

7、陆源碎屑岩按碎屑大小可分为:,,。

8、碳酸盐岩主要由沉积的(即和)等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和。

9、硅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各种类
型,和。

10、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和,其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11、变质作用方式主要有,。

12、混合岩主要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13、变质双带是包括一个变质带和一个变质带。

14、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由和组成的岩石。

15、榴辉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和,一般没有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