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第五章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5-空间数据的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5-空间数据的处理

§5-3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5、岛的判断
单多边形被追踪两次
找出多边形互相包含的情况.
p1
p3
p2
1°、计算所有多边形的面积。
2°、分别对面积为正的多边形和面积为负的多边形排序。p1,p2,p3, -p1,-p2,-p3,
3°、从面积为正的多边形中,顺序取每个多边形,取完为止。若负面积多边形个数 为0,则结束。来自一、点线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1、在图形采集和编辑中实时建立
弧段-结点表
结点-弧段表
Oid 起结点 终结点
a1 N1
N2
a2 N2
N3
Oid 弧段 号 N1 a1 N2 a1,a2 N3 a2
N2 a2 N1 a1
N3
(a)
N2 a2 N1 a1
N3
a3
Oid 起结点 终结点
a1 N1
N2
a2 N2
N3
一般,若结点容差设置合理,大多数结点能够吻合在一起, 但有些情况还需要使用前三种方法进行人工编辑。
§5-2 图形编辑
2)结点与线的吻合
在数字化过程中,常遇到一个结点与一个线
状目标的中间相交。由于测量或数字化误差,
它不可能完全交于线目标上,需要进行编辑,
称为结点与线的吻合。
C
编辑的方法: A、 结点移动,将结点移动到线目标上。 B、 使用线段求交; C、 自动编辑,在给定容差内,自动求交并吻合在一起。
§5-1 坐标变换
3、仿射变换
实质是两坐标系间的旋转变换。 设图纸变形引起x,y两个方向比例尺不同,当x,y比例尺相同时,为相似变换。
特性:
· · ·
求解上式中的6个未知数,需不在一直线上的3对已知控制点,由 于误差,需多余观测,所以,用于图幅定向至少需要四对控制点。

武汉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第5部分PPT课件

武汉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第5部分PPT课件
31
4.2.1 数据库的基础理论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模型
32
一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程序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一同存在) 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相独立) 数据库管理阶段(逻辑独立/物理独立) 数据仓库阶段(面向主题组织)
33
二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用户A1
用户A2
R 树索引结构
6. CELL树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基本思想:
借鉴BSP树和R树的机制,采用凸多边形代替 矩形作为划分区域的基本单元;
子空间不允许重叠 。
29
空间数据索引——目标索引
CELL树索引示例
30
4.2 空间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时间维的表示
1
程序工作区
9 10
系统缓冲区
8
7
6
存储设备
DBMS
5
操作系统
40
应用程序对应 的外模式
2
3
模式
4
内模式
四 数据库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层次型数据库 网络模型――网络型数据库 关系模型――关系型数据库 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
41
1. 层次模型
空间图形的层次数据模型表示
42
层次模型的缺陷
1)很难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 述多对多的关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 ;
55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二 扩展结构管理模式
GIS
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
标准RDBMS
56
基本思想
扩展结构管理模式
采用同一DBMS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

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
29
关系模型
属性 实体 E1 E2

A1
V11 V12

A2
V21 V22

A3
V31 V32


… …
An
Vn1 Vn2

E3
V13
V23
V33

Em
V1m
V2m
V3m


Vn3
Vnm
30
关系1:边界关系 多边形 边号 (P)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边 号 (E) a b e b c d 边 长 (L) 30 40 30 40 25 28
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例如省—省会。
一对多联系 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 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 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称E1和E2的联系为“一对
多联系”,记为“1:N”。例如省和湖泊。
17
多对多联系 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 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称E1 和E2的联系为“多对多联系”,记为“M:N”。 例如地块—弧段。 关系数据库很难表达多对多联系,这时候必需进 行分解。
24
1) 层次模型
层次层次模型所表达的基本联系是一对多的关 系,它把数据按其自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 应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 层次模型的优点是模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较容易实现。尽管每个记录只有一个双亲,当从子 女查找双亲,只有唯一的结果,但查找比较麻烦, 需要大量的索引文件,而且某种属性值可能要重复 多次,导致数据冗余度增加,当对层次模型进行修 改时,只有当新记录有上属记录时才能插入。删除 一个记录其所有下属记录也同时被删除。

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第五章

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第五章

空间索引的常用类型 1. 格网索引 2. BSP树索引 3. KDB树索引 4. 四叉树索引 5. R树索引和R+树索引 6. CELL树索引
格网索引 是将覆盖整个研究匙域的范围按照一定的规则 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格网,然后记录每个格网内所包
含的空间实体。在检索空间实体时,将每个格网按
Morton码戒称Peano码迚行编码,建立Peano码不
数 字 影 像
•计算机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影像匹配 •模式识别 •DPW
数字测量摄影 系统
自动建立 立体模型
数字线划地图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影像地图 数 据 库
自动量测
和解译
自动记录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影像数据指的是卫星遥感影像,其信息 获取的方式是通过接受目标物所发射戒发射的电 磁波得到地物信息。 地面物体接收太阳辐射,由于地表各类地物 对其发射的特性各丌相同,搭载在卫星上的传感 器捕捉幵记录地物的信息,再将数据传辒回地面,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得到满足GIS需求的数据。
遥感影像数据基本处理流程: 1. 观测数据的辒入 2. 再生、校正处理 3. 变换处理 4. 分类处理 5. 处理结果的辒出
遥感数据的获取
遥感传感器平台
传感器
遥感(Remote Sensing):从远处探测、感知物 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 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 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 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属性数据的获取
• • • • 现场与题调查采集样本资料 将局部样本资料和遥感信息对照 社会调查不统计 已有资料
图形数据的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是GIS数据采集的一个基础手段。 对于大比例尺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而言,野外数据 采集更是主要手段。 a、平板测量 b、全野外数字测图 c、空间定位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第5章

地理信息系统第5章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第三节 空间临近度分析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一 空间缓冲区分析
空间缓冲区分析(spatial buffer analysis): 对点、
线、面对象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范围的环状区, 用以识别这些实体对周围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4. 地表粗糙度计算 用对顶点连线L1与L2 中点的高差D来衡量。 D越大,说明4个顶点 的起伏变化越大。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5. 高程及变异分析
该单元的平均高程:
该单元的相对高程:
标准差及高程变异: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6、谷脊特征分析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7、日照强度的分析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二、地学剖面的绘制与分析
对于DEM={Zij},只要给定剖面线的起点(i1,j1)和终 点(i2,j2),即可求得剖面线与网格交点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进而作出剖面图。
因剖面线的角度 不同,分别求的 是剖面线与横线 的交点(斜率<1 时)和与纵线的 交点(斜率>1 时) 。
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 如:城市道路系统,地下管线系统,流域的水 网等。
• 网络分析的用途:
(1)最佳路径选择:公交运营线路选择;紧急 救助线路选择; (2)网络流量分析、负荷估计:供电网,供热 网 (3)资源配置:消防站分布,医疗机构配置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原 理
• 一、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 • 1、图:抽象表达事物及其特定关系的数学形 式。 • G=(V(G), E(G)) • 其中:V={Vi}={V1,V2,…Vn},称为顶点; • G={ei}={(Vi,Vj)},称为边。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五章 空间分析与建模5.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五章 空间分析与建模5.2
(1)每个区域单元的LISA,是描述该区域单元周围 显著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
(2)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联系指 标成比例。
星蓝海学习网
LISA包括局部Moran指数(local Moran index) 和局部Geary指数(local Geary index),下面重 点介绍和讨论局部Moran指数。
i
j
星蓝海学习网
✓对统计量的检验与局部Moran指数相似,其检验值为
Z
Gi ) VAR(Gi )
✓显著的正值表示在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 于空间集聚,而显著的负值表示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 间集聚,与Moran指数只能发现相似值(正关联)或非相似性 观测值(负关联)的空间集聚模式相比,具有能够探测出区域 单元属于高值集聚还是低值集聚的空间分布模式。
为什么要用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其核心就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 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 关系。
✓空间统计分析的任务,就是运用有关统计方法,建立空间统计模 型,从凌乱的数据中挖掘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变异规律。
星蓝海学习网
为什么要用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数据分析与传统统计分析主要有两大差异:
Tobler, W. R. (1970).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 Economic Geography, 46(2): 234-240.
Waldo Tobler(born in 1930) receiving a plaque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geography. On the event of his November 2000 birthday.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重点)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章绪论1.信息系统: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

拥有收集、管理、剖析和表达数据的能力。

2.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一样的方法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收集、管理、办理、剖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3. GIS 与 IS 之间的差别:GIS 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体。

4. GIS 系统五个基本构成部分:⑴硬件系统,各样设施-物质基础;⑵软件系统,支持数据收集、储存、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⑶数据,系统剖析与办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⑷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成立、保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⑸应用模型,解决某一特意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重点所在5.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⑴数据收集与编写;⑵数据储存与管理;⑶数据办理和变换;⑷空间剖析和统计;⑸产品制作与显示;⑹二次开发和编程6.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地区规划;领土监测;协助决议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构造和数据库1.地理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可以再切割的单元,它是一个拥有归纳性,复杂性,相对性的观点。

2.地理实体的特点:⑴属性特点——用以描绘事物或现象的特征;⑵空间特点——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地点以及空间互相关系;⑶时间特点——用以描绘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3.地理实体数据的种类:⑴属性数据——描绘空间对象的属性特点的数据;⑵几何数据——描绘空间对象的空间特点的数据;⑶关系数据——描绘空间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4.点:有特定地点;线:拥有同样属性的点的轨迹,由一系列的有序坐标表示;面:对湖泊、岛屿、地块等一类现象的描绘。

由关闭曲线加内点来表示;体:用于描绘三维空间中的现象与物体,它拥有长度、宽度及高度等属性5.空间数据构造:是指空间数据合适于计算机储存、管理、办理的逻辑构造,也就是指空间数据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储存和办理。

第五章地理信息

第五章地理信息
根据《城市活断层探测区基础地理数据规范》,结合每个城 市数据源的不同情况,数据整合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坐标系统检查、图层调整与属性结构定义、代码 转换、要素识别与属性添加、图形要素处理、图层合并等过程
16
17
数据整合处理技术流程
18
4、数据整合技术流程
以北京1:1万数据为例,其原始数据的分层、要素处理方式
典 型 城 市 的 1: 1万 基 础 地 理 数 据
14
3、坐标系统的转换
根据《城市活断层探测区基础地理数据规 范》,各类数据必须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统。原 始数据为定位参考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 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数据要求为 WGS1984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 基准。坐标系统的转换可以在数据整合并质量检 核后,统一进行转换。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进行代码转换,对属性不全或
属性有误要素,进行补充修改(如:道路分级、居民地分级等)
5)数据分层调整,按照所遵循的数据规范进行要素分层的调
整。
6)数据接边和检查:检查数据接边(图幅之间或者作业区之
间)情况,包括图形和属性的接边,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
数据检查包括对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接边精度、
22
5.2.4、参考答案
1)数据预处理: 根据收集的资料在原始数据打印图上进行数
据预处理,如标注道路名称、道路编号、居民地级别等内容。
2)格式转换:将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数据处理软
件所支持的格式,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图形要素的处理、要
素属性处理和代码转换。
3)图形要素处理:按照项目所遵循的《xxxx基础地理数据规
的乌鲁木齐、银川、昆明、太原、北京、宁波等6个典型城市的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分析的步骤
(3)做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为了得到所需数据,可 能需要进行许多操作,如检索提取、缓冲、叠置等。 作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检索、提取,缓冲区 分析、叠置分析等) 作属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所需的属性项、好地 价)。 (4)准备表格分析的数据(包括地图和表格):大多数分 析都要求利用空间操作得到一个(或一组)最终的数 据层,还必须准备用于分析的数据,包括空间和属性 数据,所生成的层的属性表应包括利用逻辑表达式和 算术表达式进行表格分析的信息,通常必须将进行分 析时所需要的数据项加到属性表中。
空间分析的步骤
(1)建立分析目的和评价标准:分析的目的是定义打算 利用地理数据库解决什么问题,而标准则具体规定了 将如何利用GIS回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 例:建一公园进行选址(目的)标准: 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设计成环绕一个天然小河 可利用面积大、少沼泽地 (2)收集、输入空间和属性数据:包括地理底图数据、 地籍数据、土壤数据等。数据准备在信息系统建立过 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 人力来建立地理数据库。
B B
A
A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置:是最复杂的一种叠置, 它需要将两层多边形的边界全部进行边界求交的 运算和切割,然后根据切割的弧段重建拓扑关系, 最后判断叠置的多边形分别落在原始多边形层的 哪个多边形内,并建立起叠置多边形与原多边形 的关系。 • 其目的是通过区域多重属性的模拟,寻找和确定 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
基于栅格数据的操作
基于栅格的地图代数运算或逻辑运算。
Hale Waihona Puke 基于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2 2 3
2 3 3
5 6 6
4 4 6
2 4 4
6 6 7
0
-2 0 0
1 2 -1
-2 -2 -1
-
3 3 4 3 3 7
=
-1 0
结果特征:运算后得到的新属性值可能与原图层 的属性意义完全不同。
应用 • 点与多边形的叠置:
5.1 GIS空间查询
空间数据库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能够进行空间数据的查 询,即根据用户的要求,从数据库中找出符合用户要求 的空间数据子集,提供给用户作进一步的处理工作。 对空间实体的简单查找:属性查图形、图形查属性。
属性查图形:按属性信息的要求查询定位空间位置。 图像查属性:根据对象的空间位置查询有关属性信息。
5.1 GIS空间查询 相对复杂的空间数据查询功能:
(1)针对空间关系的查询:查询一条公路途经的所有 城镇; (2)针对非空间属性的查询:查询一个城市的人口数 量; (3)结合空间关系和非空间属性的查询:查询距某条 河流的距离大于500m(空间关系)、种植玉米(属性)、 且面积大于800hm2(既可以是空间计算,也可以是属性) 的土地利用单元。
如何得到某省区内雨量站点的个数?
如何知道某个水文站点属于哪个行政区划?
如何获取某城市的邮局分布密度?
如何了解某个水质监测井属于哪个等级的水资 源分区? ……
实例
• 点与多边形的叠置:
例如将水井与规划区图层相叠置,可确定每口 井所属的规划区范围。
*1 *2 *3 *4
A B D C
点 1 2 3 4 属性 多边形 A B C D 属性1 属性2
要将道路图与境界图相叠置,计算弧段与多边形边界的交点, 在交点处截断弧段,并对弧段重新编号,建立弧段与多边形 的归属关系。
可以得到两个图层的交集部分,并且原图层的 所有属性都将在输出图层上同时显示。
识别叠加(Identity)
识别图层的属性将赋给其所覆盖的输入图层的 地图要素。
图层擦除(Erase)
擦除图层将擦除其所覆盖的输入图层内的要素。
修正更新(Update)
输入图层中被修正图层覆盖的那部分的属性将被 修正图层的属性替代。
4、空间包含; AB
点与多边形的叠置 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面与多边形的叠置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 点与多边形的叠置:是计算多边形对点的包含关 系,将一个含有点的图层叠加在另一个含有多边 形的图层上,以确定每个点落在哪个多边形内, 以便为图层上的点建立新的属性。
A
B
A
B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 线与多边形的叠置:它也是计算一种包含关系, 但与点不同的是,往往一条线跨越多个多边形, 这时需要线与多边形边界求交,并将线目标进行 切割、叠置,形成一个新的空间目标的结果集, 同时产生一个相应的属性数据表记录原线和多边 形的属性信息。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基于矢量数据的操作
图层合并(Union) 交集操作(Intersect)
识别叠加(Identity)
图层擦除(Erase) 修正更新(Update)
图层合并(Union)
把两个图层的区域联合起来并保持来自输入地图 和叠加地图的所有地图要素。
交集操作(Intersect)
点与多边形的叠合 线与多边形的叠合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
三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
一、概念
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又称叠加分 析),是指将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同一坐 标系统、不同信息表达的两组或多组专题要素
的图层进行叠加,从而产生一个新图层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有
效地综合多种地理要
A
素,从其中提取出隐
含的数据信息。
B
C
二、分类
–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 基于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
矢量叠置分析的数学基础(空间逻辑运算)
1、空间逻辑并(或)运算; A∪B =X X∈A 或 X∈ B
2、空间逻辑交(与)运算;
A∩B = X X∈A 且 X∈B 3、空间逻辑差运算; A - B =X X∈A 且 X∈B
5.1 GIS空间查询
空间关系查询:
(1)点-点查询: (2)线-点查询: (3)面-点查询: (4)点-线查询: (5)线-线查询: (6)面-线查询: (7)点-面查询: (8)线-面查询: (9)面-面查询:
5.1 GIS空间查询
另外一种表述 对空间关系的查询主要是对空间实体间存在的拓扑、顺序、 距离、方位等关系的查询。简单的点、线、面实体相互关系 的查询包括: 邻接查询:多边形邻接查询、线与线邻接查询等通过拓扑关 系表查询。 包含关系查询:可以多边形的定位查询,也可以使用空间运 算执行(判断点是否落在面内) 穿越查询:一般采用空间运算方法执行。根据一个线状目标 的空间坐标,计算出哪些面状地物或线状地物与它相交。 落入查询:可以采用空间运算,即使用点在多边形内,线在 多边形内或面在多边形内的判断方法。 缓冲区查询: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 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 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5.1 GIS空间查询
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指从空间数据库中查找出所 有满足空间约束条件和属性约束条件的地理实体的 算法语言。 常规的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是SQL,它可以作为属 性数据的查询语言。 SELECT 名称 FROM Province WHERE 面积>50 AND 人口<1000 面积单位(105km2) 人口单位(万人)
基于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
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条件:具备两个或多 个相同地区的相同行列数的栅格数据,栅格单 元的大小也相同。
栅格叠合分析的结果是一个新生成的栅格 数据,其中的每一个栅格的数值都是由参与计 算的原栅格数据计算得到的,栅格叠合通过计 算产生新的空间信息。
基于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
• 设a、b、c等表示不同专题要素图层上同一个栅 格单元的属性值,f表示各层上属性与用户需求 之间的关系,A表示叠加后输出层的属性值,则 可有这样的关系式: A=f(a,b,c…)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授课教师:贺晓慧 联系方式: hxh0325@
主讲内容
1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2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3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4 5 6 7 8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分类 地图制图与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空间和非空间分析的差别
点 1 2 3 4
多边形 A D C B
点属性
面属性1
面属性2
应用
• 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如何得到某省区内高速公路的长度?
如何知道某段公路属于哪个行政区划?
如何求取某城市的河网密度?
如何了解某条河流流经哪几个行政区? 如何确定哪种地层岩性中发育了断层? ……
实例
例如:当确定某一行政区内各种等级道路的里程数时,就需
处理对象的差别:空间分析着重对象的位置信息,这些位 置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来;非空间分析不考虑位置信息。
分析方法的差别:空间分析是在考虑地理现象的空间依赖 性的基础上,通常使用GIS和空间分析软件来完成;非空间 分析不考虑空间要素的空间关联性,通常用数据库系统或 统计软件包来进行。 分析结果依赖性的差别:空间分析位置的改变导致分析结 果的改变;非空间分析,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分析结果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GIS在发展过程中对空间分析有细致的研 究,代表作有:
• 1981年,Unwin的《空间分析入门》 • 1990年,Haining的《社会与环境科学中的空间数 据分析》 • 1994年,Goodchild的《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 等。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分 类:
5.1 GIS空间查询
空间关系查询:
(1)点-点查询: (2)线-点查询: (3)面-点查询: (4)点-线查询: (5)线-线查询: (6)面-线查询: (7)点-面查询: (8)线-面查询: (9)面-面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