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二次月考试卷 含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鼠妇喜欢在干燥明亮的环境中生活。
()2.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大多是黄褐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绿色的。
()3.游禽的足有璞,适于游泳。
()4.如果某种生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灭绝了,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5.设计师在设计拉链时,首先会充分考虑拉链的功能。
()6.借助凸透镜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
放大镜就是一种凹透镜。
()7.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8.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石墨等。
()9.煤是远古森林的动物被压埋在地底下时,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
()10.在休渔期内,禁止人们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11.丹顶鹤的身体特征有三长,其中()便于丹顶鹤在浅滩中行走。
A. 颈长B. 腿长C. 嘴长12.伯劳和家燕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
A. 冬眠B. 夏眠C. 迁徙13.枯叶蝶靠()在环境中隐藏自身。
A. 保护色B. 拟态C. 变形14.蝗虫属于()的动物。
A. 植食性B. 肉食性C. 杂食性15.拉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日常用品。
自发明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性能也越来越强。
A. 100B. 120C. 20016.我喜欢运动,喝水多,我需要()的饮水瓶。
A. 保温B. 容量大C. 不锈钢17.为了让鸡蛋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设计鸡蛋包装盒时,不要使用()材料。
A. 塑料B. 金属C. 纸板18.尼龙搭扣(魔术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模仿()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制造出来的。
A. 猪笼草B. 茅草叶C. 苍耳19.下面属于模仿生物运动系统而设计的是()。
A. 飞机B. 雷达C. 锯子20.2005年的移动电话不具备()功能。
A. 游戏B. 摄影C. 触屏操作21.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动车组)技术,速度高达每小时()千米以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试题)

6、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 )7、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 )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9、水从海洋、陆地上升到空中,主要是太阳的力量在起作用。
( ) 10、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
( )(请将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每题2分,共20分)1、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
A 、两端 B 、中间 C 、不能确定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没有关系。
A 、线圈圈数B 、线圈绕线方向C 、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3、可以改变小电动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 )A 、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B 、磁铁的数量C 、电池的数量 4、电池是把( )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A 、声能 B 、热能 C 、化学能5、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
这是( ) A 、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 、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 、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6、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 ) A 、多穿衣服 B 、晒太阳 C 、吃饭7、如果电磁铁的线圈圈数有以下几种,那么( )的磁力最大。
A 、50圈 B 、150圈 C 、100圈 D 、80圈 8、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 )。
A 、具有能量B 、很硬C 、锋利D 、具有机械能 9、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磁,这是科学家( )发现的。
A 、爱迪生 B 、伽利略 C 、奥斯特 D 、牛顿 10、电磁铁具有( )的基本性质。
A、接通电源产生磁性B、断开电源磁性消失C、接通电源磁性消失,断开电源产生磁性D、接通电源产生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四.实验探究(23分)1、下列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说明:甲、乙、丙三个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1)他们先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的关系,你认为他们应该选择图中的哪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小学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判断题。
(每空2分,共20211 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答案】√【解析】【详解】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 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结构有关。
()【答案】√【解析】【分析】【详解】苍蝇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
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液体,经分析,这种分泌物是由中性脂质物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粘附力。
此外,蝇类的爪垫盘是一个袋状结构,内部充血,下面凹陷,其作用犹如一个真空杯,便于吸附在光滑的表面上或倒悬其上。
3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答案】√【解析】【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草蛉以蚜虫为食,两者属于捕食关系。
所以说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4 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答案】×【解析】【详解】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口罩是透气的,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5 使用放大镜可以直接看太阳。
()【答案】×【解析】【详解】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
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主要是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聚光,将光线聚集在一点上,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用放大镜看太阳,有可能会灼伤眼睛。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6 把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缩小。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分)1、()和()是衡量生长发育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
2、()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3、张衡利用()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十八世纪英国瓦特根据()的原理,制造出了蒸汽机。
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的原理,并把这个原理用到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o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下来,而()则被淘汰掉,这就是()o5、自然界长期形成的()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遭到破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灾难。
6、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之间会形成()关系和()关系。
7、生物连同它们周圉的环境叫做()o在这个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o8、食物链上的生物,能够口己制造食物的叫做(),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
食物链的源头是(),终点是()o9、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都是()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能源。
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是()、核能、()、地热能。
10、能量的一个重耍特点是()。
划着一根火柴,化学能转化成()。
11、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12、H常生活中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方式有()、()、()o13、懂得科学知识是一种本领,能把学到的科学原理()是史大的本领。
二、判断题(共15分)1、食物链表示的是生物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2、为了发展畜牧业,我们应该在草原上无限制地发展羊群。
()3、蚯蚓、蜘蛛、屎壳螂、霉菌都是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4、白炽灯比荧光灯节能,更适合家庭照明使用。
()5、冬天我们应该把空调温度设置到28度。
()6、太阳是能源之母,核能被称作蓝色的煤海。
()7、水用了会减少,所以是不可再生性能源。
()8、尺击报纸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因为所使用的力量不同。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学月月考试题(教科版) (3)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学月检测【完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填写。
(每空1分,共15分)1.放大镜又叫,它具有的功能。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3.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4.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5.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
6.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组成的。
8.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9.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二、我会判断。
(每题2分,共20分)1.每种物质的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但不同物质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被观察的物体无限放大。
()3.我们利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
()4.“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5.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
()6.列文虎克是最先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也是最先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
()7.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8.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9.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10.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我会选择。
(每题2分,共30分)1.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①透明的;②不透明的;③中央向外凸的;④中央凹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昆虫头上()就是它的触角。
A.触角B.复眼C.鼻子3.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4.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5.用放大镜观察叶片比用眼睛观察叶片更能看到()。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逸夫小学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沿滩区逸夫小学2021年上期六年级第二学月检测卷(全卷100分,40分钟完卷)一、我会连线1. 将数字与对应字母连起来。
1 A用干草培养微生物B洋葱标本取样2C制作简易显微镜34 D制作微生物标本5 E制作一个大晶体【答案】【解析】【详解】(1)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显微镜的制作步骤:1.准备两个放大镜;2.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3.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4.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2)制作晶体的步骤:1.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制作一杯浓食盐水溶液。
2.将溶液过滤注入清洁的玻璃杯。
3.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下端拴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
(3)制作步骤:1.用滴管吸取出烧杯中的水。
2.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纯净水放在载玻片上。
3.用镊子盖上盖玻片,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用吸水纸放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标本制作完毕。
5.在显微镜下观察。
(4)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5)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使用小刀注意安全。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
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观察。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染色后有利于观察。
二、科学知识我知道:(将题中“_______”答案补充完整。
共11分)2. 图中人体结构巧妙,头骨近似_______形,可以保护大脑;肋骨和足骨是_______形,可以保护内脏和承载人体重量。
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填空。
(每格2分,计20分)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3.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4.月球是地球的,它是沿方向绕着地球转动,月球在圆缺变化中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
5.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6.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否则视为0分,2'X10)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2、在面包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面包里含有蛋白质。
()3、铁钉放在潮湿处易于生锈,基于铁和铁锈颜色、质地、导电性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推断出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4、用锲了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看到其上有一层暗红色的附着物,这种附着物实质上就是铁锈。
()5、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景的气体,将这种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燃烧愈吐,这也证明了该气体具有的属性。
()6、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暧、土壤沙漠化、大陆和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7、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
()8、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
()9、每逢农历十五,地球上的人们就能看见月食现象。
()10、口、月、地三者的位置变化造成了口食和月食的发生,口食和月食均有三种表现形式:日全食、1. 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由缺变圆B 、由圆变缺C 、由圆变缺,再变圆 2. 下列情形属于小苏打和白酷混合之后伴随的主要现象是() A 、状态改变B 、产生沉淀C 、颜色改变D 、产生气体3. 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8、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等。
9、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色物质附着,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10、铁生锈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10分)1、晶体的形状都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2、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就是没有什么现象,也就不需要记录,不必要重视了。
()3、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4、在放大镜下,我们还能看到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5、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都是一样的。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7、化学变化不一定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会发光发热,但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8、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9、用蜡烛加热白糖时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二、选择(10分)1、制作浓食盐溶液,待水份自然蒸发后,在放大镜下观察其晶体形状是()。
A、柱状 B 、一蔟蔟针状C、立方体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B、不变C、越小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4、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A、老花镜B、一滴水珠C、平玻璃片5、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有关。
A、身体的构造B、翅膀的构造C、脚的构造6、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
A、鸡蛋清B、酱油C、面包D、白醋7 、烧开水时有白色雾产生,这是什么现象()。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都不是8、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A、变成液态的糖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9、在显微镜下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每空1分,计60分)
1、人生有两个快速生长期,一个是期,另一个是期。
2、青春期除了突增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开始,这是男女发育出现明显的时期。
3、人体生长包括和的增长及整体与比例的变化。
4、人体生长的第二个生长期女孩子一般从岁开始,身体快速进入高峰,到岁停止生长,骨骼闭合。
5、科学用脑五要素是、、、、。
6、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7、遗传的秘密是生物体的组合后没有发生改变,变异的秘密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合后改变。
8、容易遗传的特征一般体现在、、、气质、习性等方面。
而后天形成的肢体缺陷、、等是不可遗传的。
9、变异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变异,另一种是变异。
10、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发现的。
经过研究它是一种巨大无比的
动物。
11、达尔文是近代世界最伟大的学家,他提出生物进化是、和
的结果。
并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12、化石是人类认识,研究的重要依据和线索。
13、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从到,从到,从到,种类由到地发展着、进化着。
14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有、等,动物有、、等。
15、孟德尔被称为现代之父,他的著名实验是实验。
除了因父母的结合出现外,生物体本身也会出现。
有些变异对生物体本身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体本身是的,还有些变异对生物体本身即也。
便宜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变异,另一种是变异。
二、我会连(每线1分,计10分)
1、把化石名称和出现的年代连起来。
2、把特征与时期连起来。
鱼化石150万年前呀呀学语老年期
两栖类动物化石225万年前生长迅速成年期
爬行类动物化石345万年前勤奋学习青年期
鸟类化石410万年前努力工作学龄期
哺乳类动物化石500万年前颐养天年青春期
三、名词解释(每词2分,计10分)
1、化石:
2、遗传:
3、变异;
4、自然选择;
5、人工选择;
四、简答(每题10分,计20分)
1、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2、印度洋南岸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地面生长。
你能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对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3、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