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第七章失业

劳动力市场中,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各自的劳动参工率
美国1960年以来的失业率
70年代两次石油冲击,1973-1975;1978-1981 引起了较高的失业。
失业率
10
8
失业率
6
4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2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失业率
10
美国1960-2005年的自然失业率为5.5%
失业率
8
6
5.5%
4
2
自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 业率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麦可思: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 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红牌专业
•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前10个专 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 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 黄牌专业 •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 • 美术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
影视艺术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
美国1960年以来的失业率
70年代两次石油冲击,1973-1975;1978-1981 引起了较高的失业。
失业率
10
8
失业率
6
4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2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失业率
10
美国1960-2005年的自然失业率为5.5%
失业率
8
6
5.5%
4
2
自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 业率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麦可思: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 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红牌专业
•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前10个专 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 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 黄牌专业 •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 • 美术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
影视艺术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
宏观经济学之失业(精品PPT课件共37页)

25
6.3.3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 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工人的健康 工资高的工人因其饮食的营养更丰富,所以更健康、更有生
产率。 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并不适用于美国这类富裕国家的企业。这
些国家大多数工人的均衡工资都远远超出保证充足饮食所 需要的水平。较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些国家, 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问题。
21
6.3.2 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union):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 的工人协会。
美国现在有13%工人属于工会,在40-50年代,大约有1/3人 加入工会。在瑞典和丹麦,3/4以上的工人属于工会。
工会成员占就业人数百分比
国家 瑞典 丹麦 意大利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工会工人百分比 国家
13
6.2 寻找工作
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 过程。
6.2.1 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 经济总是在变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就业最多的四个行 业是棉纺织品、毛制品、男士服装及木材。现在就业最多 的四个行业是汽车、飞机、通信与电子元件。随着这种转 移的发生,一些企业创造出了工作岗位,而另一些企业中 的工作岗位则消失了。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更高的生产 率和生活水平。但伴随这一过程,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发 现他们失去了工作,并要寻找新工作。经济学家把不同行 业和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成为部门转移(sectoral shift)。
8
fU=sE 用公式(1)替换E fU=s(L-U) 两边同时处以L fU/L=s(1-U/L)
失业率
U/L=s/(s+f) 这个式子表明,稳定状态失业率U/L取决于离职率s和就业率f。
6.3.3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 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工人的健康 工资高的工人因其饮食的营养更丰富,所以更健康、更有生
产率。 这种效率工资理论并不适用于美国这类富裕国家的企业。这
些国家大多数工人的均衡工资都远远超出保证充足饮食所 需要的水平。较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些国家, 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问题。
21
6.3.2 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union):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 的工人协会。
美国现在有13%工人属于工会,在40-50年代,大约有1/3人 加入工会。在瑞典和丹麦,3/4以上的工人属于工会。
工会成员占就业人数百分比
国家 瑞典 丹麦 意大利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工会工人百分比 国家
13
6.2 寻找工作
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 过程。
6.2.1 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 经济总是在变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就业最多的四个行 业是棉纺织品、毛制品、男士服装及木材。现在就业最多 的四个行业是汽车、飞机、通信与电子元件。随着这种转 移的发生,一些企业创造出了工作岗位,而另一些企业中 的工作岗位则消失了。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更高的生产 率和生活水平。但伴随这一过程,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发 现他们失去了工作,并要寻找新工作。经济学家把不同行 业和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成为部门转移(sectoral shift)。
8
fU=sE 用公式(1)替换E fU=s(L-U) 两边同时处以L fU/L=s(1-U/L)
失业率
U/L=s/(s+f) 这个式子表明,稳定状态失业率U/L取决于离职率s和就业率f。
《失业和通货膨胀》课件

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
通过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等方面的支出,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 会,从而降低失业率。
政府采购
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如失业保险 、福利等,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生活 保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减少税收
减税可以增加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 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 增长和就业。
转移支付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的长 期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需求下降等原因导致的短 期失业。
失业的影响
经济影响
失业会导致社会福利负担加重、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等负面影响。
社会影响
失业会导致社会不公感增加、家庭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个人影响
失业会导致个人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职业发展受阻等个人问题。
滞胀原因
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生 产成本增加,企业减少生产,导 致经济停滞。同时,政府采用宽 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通货
膨胀加剧。
滞胀影响
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 下,物价持续上涨,消费者信心
低迷。
中国近年来的失业与通胀问题
失业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传统产业面 临淘汰和升级的压力,导致部分工人失业。同时,高校毕 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
02
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
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购买力 持续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
定义解释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的供应量 超过了需求量,导致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类型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失业精品PPT课件

(两者都是外生给定的)
第六章 失业
5
失业与就业的转变
s E
就业者
失业者
f U
第六章 失业
6
稳定状态的条件
▪ 定义: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那么就说劳动
市场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说长期均衡状态
▪ 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s E = f U
就业人群中失 去或离开其工 作岗位的人数
找到工作的失业 人数
第六章 失业
7
求解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第六章 失业
12
部门性变动
▪ 定义:不同产业或地区间对工人需求构成的变动。 ▪ 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增加了对计算机维修人员的
需求,但减少了对打字机维修人员的需求。
▪ 再如: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协议会造成出口部门对工
人的巨大需求,但可能会导致进口部门对工人需求 的减少。
▪ 工人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需要花费时间,因此,部
f U = s E
= s (L –U )
= s L – s U
为求解 U/L,有:
(f + s)U = s L
因此,
U s L s f
第六章 失业
8
举例:
▪ 每月有 1% 的就业工人失去他们的工作
(s = 0.01)
▪ 每月有 19% 的失业工人正在寻找工作
(f = 0.19)
▪ 找出自然失业率:
工资刚性的原因
1. 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线 2. 劳动工会组织 3. 效率工资
第六章 失业
23
最低工资法
▪ 对于大多数工人而言,最低工资线大大低于
均衡工资水平,因此,它不能解释大多数的 自然失业。
▪ 然而,最低工资线可能超过非熟练工人的均
第六章 失业
5
失业与就业的转变
s E
就业者
失业者
f U
第六章 失业
6
稳定状态的条件
▪ 定义: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那么就说劳动
市场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说长期均衡状态
▪ 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s E = f U
就业人群中失 去或离开其工 作岗位的人数
找到工作的失业 人数
第六章 失业
7
求解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第六章 失业
12
部门性变动
▪ 定义:不同产业或地区间对工人需求构成的变动。 ▪ 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增加了对计算机维修人员的
需求,但减少了对打字机维修人员的需求。
▪ 再如: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协议会造成出口部门对工
人的巨大需求,但可能会导致进口部门对工人需求 的减少。
▪ 工人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需要花费时间,因此,部
f U = s E
= s (L –U )
= s L – s U
为求解 U/L,有:
(f + s)U = s L
因此,
U s L s f
第六章 失业
8
举例:
▪ 每月有 1% 的就业工人失去他们的工作
(s = 0.01)
▪ 每月有 19% 的失业工人正在寻找工作
(f = 0.19)
▪ 找出自然失业率:
工资刚性的原因
1. 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线 2. 劳动工会组织 3. 效率工资
第六章 失业
23
最低工资法
▪ 对于大多数工人而言,最低工资线大大低于
均衡工资水平,因此,它不能解释大多数的 自然失业。
▪ 然而,最低工资线可能超过非熟练工人的均
第十三章 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 一定程度的失业,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正 常现象。存在适度的失业人口,对经济会产 生以下一些积极的作用。
❖ 1.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2.有利于增强厂商的竞争力 ❖ 3.有利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 4.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三、失业的衡量
❖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2)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 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3)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 7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4)被厂商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 人,即非自愿离职者。
(二)失业的必然性
❖ 经济中造成失业的原因是难以克服的,劳动 力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
❖ 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 还是可能的。
❖ 总需求价格取决于社会对产品的购买数量, 也就是取决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大小。
国民经济就业量的决定
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的均衡决定了社会就 业量
(三)就业的衡量
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是:
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
(四)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是指一切具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劳动者,在现行工 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得到了工作。
❖ 流动偏好的动机有三个: ❖ (1)交易动机 ❖ (2)谨慎动机 ❖ (3)投机动机
❖ 三大心理规律作用,使总需求不足,生产急 剧下降,价格水平下跌,经济萧条,从而引 起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发生。
二、劳动市场与失业
❖ 劳动市场的动态属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是 产生失业的原因。
❖ 劳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即厂商信息和劳 动者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五讲-失业及其治理ppt课件

•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失业进行不同 的分类。根据失业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 自然失业。失业性质不同,其形成原因也 不同。
26
.
26
(一)摩擦性失业
• 1、含义 • 是指在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
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只要有一
14
.
14
问题:
1、为什么当前有那么多的人失业呢? 2、这么多的失业会造成什么的代价? 3、应该如何治理当前的失业问题呢?
15
.
15
一 失业的数据
1953-2003美国的年失业率
.
16
• 1、失业的含义
• 失业(Unemployment)就是指在当前工 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
17
.
28
(二)结构性失业
• 1、含义
• 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 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 从而使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 ,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24
.
24
• 2009年3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 2008年四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 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大概是9.4%。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偏差呢?
• 尹成基说,这涉及到两个概念,即“调查失 业率”和“登记失业率”。
25
.
25
二、失业的种类和原因
个失业者就有一个岗位空缺。
27
.
27
• 2、产生的原因——由劳动力的供给方引起 。
26
.
26
(一)摩擦性失业
• 1、含义 • 是指在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
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只要有一
14
.
14
问题:
1、为什么当前有那么多的人失业呢? 2、这么多的失业会造成什么的代价? 3、应该如何治理当前的失业问题呢?
15
.
15
一 失业的数据
1953-2003美国的年失业率
.
16
• 1、失业的含义
• 失业(Unemployment)就是指在当前工 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
17
.
28
(二)结构性失业
• 1、含义
• 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 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 从而使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 ,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24
.
24
• 2009年3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 2008年四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 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大概是9.4%。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偏差呢?
• 尹成基说,这涉及到两个概念,即“调查失 业率”和“登记失业率”。
25
.
25
二、失业的种类和原因
个失业者就有一个岗位空缺。
27
.
27
• 2、产生的原因——由劳动力的供给方引起 。
宏观经济学第18章失业及通货膨胀高鸿业版ppt课件

导言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中的两大宏 观经济国际现象,也是两大重要问题。 上一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未必相交于 充分就业点上,即使偶然相交,它们的 移动也会造成失业或通货膨胀。即失业 或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 本章将学习有关失业和通货膨胀相关知 识。
本章主要结构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七节 菲利普斯曲线
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 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 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 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
“我怀抱一捆钞票出去,却只买回一根油 条”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率 三、分类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 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 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或者说,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 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
(一)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区分
1、温和的通胀(爬行式的通货膨胀)
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10%
2、奔腾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胀)
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之间 纸币大幅度贬值,人们设法花去货币,储存商品, 造成经济混乱。 “跑步买米”
3、超级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胀)
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100% 经济处于失控状态。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 之后。如战后德国、阿根廷、玻利维亚。
自愿失业: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形成 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找不 到工作的失业
市场出清:市场供给=市场需求
失业的解释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中的两大宏 观经济国际现象,也是两大重要问题。 上一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未必相交于 充分就业点上,即使偶然相交,它们的 移动也会造成失业或通货膨胀。即失业 或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 本章将学习有关失业和通货膨胀相关知 识。
本章主要结构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七节 菲利普斯曲线
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 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 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 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
“我怀抱一捆钞票出去,却只买回一根油 条”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率 三、分类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 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 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或者说,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 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
(一)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区分
1、温和的通胀(爬行式的通货膨胀)
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10%
2、奔腾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胀)
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之间 纸币大幅度贬值,人们设法花去货币,储存商品, 造成经济混乱。 “跑步买米”
3、超级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胀)
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100% 经济处于失控状态。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 之后。如战后德国、阿根廷、玻利维亚。
自愿失业: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形成 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找不 到工作的失业
市场出清:市场供给=市场需求
失业的解释
第六章 失业保险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 以上情况表明,失业保护水平高低与失业率之间存在 正向比例关系,即失业补贴水平越高,失业率就越高, 失业持续时间就越延长,并加重了失业保险基金的负 担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寻求和研究 失业保险的新道路。
(二)外国失业保险的改革方向
1.实行失业补贴与工作导向型措施的结合, 变“从福利到工作”到“以工作换福利”
(二)失业类型
• 1.根据劳动者的就业意愿来分,失业可以分为自愿 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 2.根据失业的持续时间来分,失业可以分为短期失 业和长期失业。
• 3.根据引发失业的原因来分,失业可以分为磨擦性 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和结构 性失业
• 此外,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失业可以分为显性失业 和隐性失业;根据失业的程度大小,失业可以分为完 全失业和部分失业。
• 因此,我国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无论单位 经营状况好坏,职工失业风险大小,均须参加失业保 险,缴纳失业保险费。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一)失业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
(一)失业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
• 失业保险实行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 方负担的筹资机制。三方负担的筹资机 制,体现了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一般原 则,明确了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方 的义务,有效地保证了失业保险基金的 稳定来源,增强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 能力。
(一)失业陷阱 (二)应对之策
第二节 外国失业保险
• 一、外国失业保险概况 • 二、外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三、外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一、外国失业保险概况
• 失业保险起源于欧洲。1901年比利时实行自愿性失 业保险,开辟失业保险的先河
•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 大量的人员失业,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重视失业者在失 业期间的生活保障问题,通过立法建立了包括失业保 险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 长
(二)外国失业保险的改革方向
1.实行失业补贴与工作导向型措施的结合, 变“从福利到工作”到“以工作换福利”
(二)失业类型
• 1.根据劳动者的就业意愿来分,失业可以分为自愿 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 2.根据失业的持续时间来分,失业可以分为短期失 业和长期失业。
• 3.根据引发失业的原因来分,失业可以分为磨擦性 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和结构 性失业
• 此外,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失业可以分为显性失业 和隐性失业;根据失业的程度大小,失业可以分为完 全失业和部分失业。
• 因此,我国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无论单位 经营状况好坏,职工失业风险大小,均须参加失业保 险,缴纳失业保险费。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一)失业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
(一)失业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
• 失业保险实行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 方负担的筹资机制。三方负担的筹资机 制,体现了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一般原 则,明确了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方 的义务,有效地保证了失业保险基金的 稳定来源,增强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 能力。
(一)失业陷阱 (二)应对之策
第二节 外国失业保险
• 一、外国失业保险概况 • 二、外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三、外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一、外国失业保险概况
• 失业保险起源于欧洲。1901年比利时实行自愿性失 业保险,开辟失业保险的先河
•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 大量的人员失业,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重视失业者在失 业期间的生活保障问题,通过立法建立了包括失业保 险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 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14
复习思考题:
自然失业率由哪些因素决定? 职业搜寻理论是如何解释摩擦性失业的? 实际工资刚性产业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学家如何解释近年来自然失业率的上升?
精
15
讨论下列变化将如何影响自然失业率,并评论 一下这些变化的负作用。 取消工会 劳动力市场中妇女就业比重增加 增加职业培训机构 取消最低工资标准
精
12
自然失业率的产业除了摩擦性因素和结构性因 素以外,主要是由于实际工资刚性造成的。实 际工资无法自由调整到市场出清的水平造成了 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实际工资刚性产业的 原因很多,比如说最低工资法、工会的集体谈 判等。经济学家还用效率工资来解释实际工资 刚性,这一理论认为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 效率,会自动把工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一、失业的类型 失业又可以分成两大类:古典失
业和凯恩斯失业。 古典失业是与古典学派理论相联
系的。
精
2
二、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 经济结构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具有收敛 点的失业率。也就是说无论经济如何波 动,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社会难以 清除的。这种失业率的存在和大小与劳 动力市场结构、信息完备程度、劳动力 转移成本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市场经 济运行本身无关。
利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找出我国去年按 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划分的不同劳动者的 失业数据,加以分析和解释。
精
16
精
4
二、职业搜寻理论
W.C
W(t)
C(t)
B
O
t*
t
精
5
W.C O
A
B
t*
t1*
W(t)
C(t)
C’(t)
B’
t1*
t
精
6
三、贝弗里奇曲线
V
E
Vm
O
U0
Um
45°
U
精
7
第三节 实际工资刚性
一、最低工资法
W/P
S
(W/P)1
E
(W/P)0
D
O
LL1 L精8 Nhomakorabea第三节 实际工资刚性
二、内部-外部人模型(工会力量的存 在)
精
11
由于寻找工作需要信息、时间和成本,经济中总会 有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我们把这部分失业称为 摩擦性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 变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 变动,部分劳动者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就会 成为失业者,这种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我们从 理论上分别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作了分析。 我们还发现,宏观政策和失业保障制度会对摩擦性 失业产业影响。
精
3
第二节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一、基本概念 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劳动者与岗位的匹配需要
时间等诸多因素的作用,社会会总是有一些人处 于失业状态,这部分失业人口称为摩擦性失业。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和技术 进步,产业结构会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各产 业部门的分化组合,此消彼长,也会产生失业人 口,这部分失业人口称为结构性失业。
精
13
为了把握一个国家的总体失业情况,我们需要区 分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另外我们还需考察哪一 部分人最易成为失业者,研究表明,青年人、妇 女就业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失业率比较高。近年 来,失业率的持续上升使我们意识到自然失业率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逐渐上升。自然失业率 的提高可以用妇女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 调整加快来解释,也可以用加滞理论加以分析, 即实际失业率的上升会再生出新的失业,使自然 失业率上升。失业治理政策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 动的两大类。两者是互补的。
第四章 失 业
本章主要讨论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 第一节首先分析失业的类型并介绍自然失
业率概念。 第二节讨论宏观经济处于一般均衡时的失
业情况。 在第三节中,我们从劳动力市场功能发生
障碍角度来分析失业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对失业的治理作一初步的探讨。
精
1
第一节 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
三、效率工资理论
精
9
第四节 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
一、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 二、失业人员的构成 三、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及其原因 四、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精
10
本章小结:
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的失业 情况。自然失业率是经济中的离职比率 和就职比率共同决定的。离职比率的提 高和重新就业率的降低都会失业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