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佚文评介

合集下载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班级:10旅游管理2班学号:10250801249姓名:刘璐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个人认为,在清朝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非禁烟功臣林则徐莫属。

有些观点认为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有待商榷,并没有根除鸦片交易,还镇压了农民起义,所以不能算是个功臣。

而我认为,人无完人,林则徐也难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但至少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更是直抒了他心系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这些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吗?个人认为,对于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大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禁烟的民族英雄。

在英国贩卖鸦片之际,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所收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大长中国人民的反英斗志。

更为难得的是,他禁烟却不禁商,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二)为民办实事,是抗英战争中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

林则徐虽居高位,却清廉自好,心系民生,为民服务,是难得的大清官,被百姓誉为“林青天”。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还着力于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改进军事技术,同时招募渔民编成水军,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是当之无愧的抗英英雄。

(三)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在被道光帝派往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期间,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组织翻译西方书刊,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四)参与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在1840年9月被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林则徐生平简介: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70多年,被誉为近代最重要的名族英雄。

嘉庆九年(1804)中举。

十六年中进士。

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

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

十二年授江苏巡抚。

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

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十七年,升任湖广总督。

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

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

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彷制。

林则徐督师数败英军。

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陷定海,再北侵大沽。

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

九月被革职。

二十一年三月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

五月充军伊犁。

他在伊犁协助办理垦务,倡导水利,开辟屯田。

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

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

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

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

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

【doc】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佚文评介

【doc】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佚文评介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佚文评介垄金堂箜塑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佚文评介吴义雄[提要]在各种中外历史文献中,仍有不少林则徐佚文未被注意.《中国近事公牍》中保存的《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即为一篇极重要的林氏佚文.该书收录的林则徐其他文件,亦具研究意义.《广州纪事报》和《广州周报》中保存了10件以上的林则徐公牍英译件.此外,卫三畏《拾级大成》中收有林则徐致英国女王照会初稿.[关键词]林则徐鸦片战争佚文中国近事公牍英文报刊[中图分类号]K2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1)O1—0131—09 自虎门销烟和随之而来的鸦片战争发生后,林则徐就作为近代中国最杰出的人物被载入史册.作为研究他的思想和事业的基本资料,林则徐留下的各种文字,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百余年来,林则徐的作品经历代学者的努力蔸集和精心整理,不断被结集出版.2002年,由"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在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经数年努力编纂而成的10卷本《林则徐全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全集》汇聚了当时可以找到的所有林则徐的作品和墨迹,其份量已经超越以往的各种林则徐文集.笔者也参与了其中第五册《文录》的编校工作,从中获益匪浅.《文录》部分包括《公牍》,《序跋》,《祭文?碑铭》以及其他一些单篇作品.其中,《公牍》部分无疑是研究林则徐思想与活动的重要资料,而林则徐使粤,督粤时期产生的公牍,又与禁烟运动和中英战争这种历史性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更是近代史研究者极为重视的文献.此次整理的《文录》部分,在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林则徐集?公牍》和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林则徐作品若干篇,乃至今最为完备的林则徐公牍的汇集.尽管编者已尽力搜求,仍难免有遗珠之憾.笔者近年致力于近代中西关系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在海内外多个学术机构收集阅览相关史料.发现仍有一些林则徐的公牍类作品,为《文录》及其他各种林则徐文集所未收.以下对这些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或可供研究者参考.在《林则徐全集?文录》之《公牍》部分,有《禁烟章程》一篇,时间标为"道光十九年l3l二月".在此文之外,未见有其他禁烟章程,故这篇文字历来被当作研究禁烟运动的重要资料.该章程采自鸦片战争时期广东学者梁廷榍所着《夷氛闻记》,并无其他底稿.梁廷榍长期在广州等地着述讲学,熟谙文献,对鸦片战争前后相关文献尤致力搜求,故其着作所录林则徐《禁烟章程》,当较具可信度.但稍读该文,便可发现其并不完整.《禁烟章程》包括林则徐所拟10条规章,但在这10条之外,并无前言后语,除个别条款外,各条均甚简略,不像一道完整的公文.这就使人有理由猜测,这份《禁烟章程》是梁廷榍加以简化后,收入《夷氛闻记》的.笔者近日翻阅一本名为Portfoliochinensis:Or,AcollectionofauthenticChinesestatepapersillus—trativeofthehistoryofthepresentpositionofaffairsinChina的书,发现了其中收录的《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一份.②这本书的标题可译作《中国近事公牍》,于1840年在澳门出版.它的内容包括:(1)《这个国家的内部政策》;(2)《南海知县刘(开械)关于收缴鸦片烟土烟具的谕令》;(3)《钦差示谕外人缴交鸦片第一次告示》;(4)《钦差示谕外商速缴烟土四条》;(5)《(广东)当局示谕遵旨永绝英人贸易》;(6)《钦差致英国女王书》;(7)《曾望颜封关禁海奏议,附澳夷互市应定以限制片》;(8)注释;(9)《附录:剿英夷剀切赏单》;此外还有一篇8页的"导言".这部书的体裁比较独特,实为一本中英文对照的译文集,每一页的上半部分是中文,下半部分是英译文.中文部分的文字排列方式也比较独特,全书的页序按西文的方式编定,中文部分各行的排列是自左至右,但每行文字又足自上而下排列,或许是为了兼顾中,英文的排列习惯.《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是第一部分《这个国家的内部政策》的主要内容.这部书的编译者,是美国浸礼会来华传教士叔未士(JehuLewisShuck).叔未士1836年9月与夫人何显理(HenriettaHal1)一起到澳门,是该会来华最早的传教士.鸦片战争前,叔未士夫妇以及稍后来到的罗孝全(I.J.Robe,s)在附近地区传教,鸦片战争后则将其传教基地移往香港.叔未士夫妇以传教为主要活动,但在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剧变的时期,亦对时局甚为关注.叔未士翻译《中国近事公牍》,所选文献集中于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鸦片问题,对西方读者及时了解中国事态与动向,是很有帮助的.故该书出版后,英文《中国丛报》即发表文章予以介绍,并将《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的英译文全文刊登.《中国近事公牍》所载《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约5600字;现在《林则徐全集?文录?公牍》所收《禁烟章程》,约1400字.前者字数刚好是后者的4倍,多出4000余字.《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正文之前,有林则徐的谕令,开头是这样的:"钦差大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部堂林,为剀切晓谕速断鸦片,以全生命,而免刑诛事";结尾是这样的:"……此因本大臣甫经入境,法外施仁,断不能迟迟以待.若不趁此刻猛省回头,以后虽欲改图,噬脐莫及.身家性命,死生祸福所关,各宜凛之,慎之,毋贻后悔.特示.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一日给示."这段话约1500余字,很明显是一道正式发布的谕令,对象是广东各地吸食鸦片的群体,时间是在1839年3月15日,即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抵达广州5天之后.禁烟章程10条,则刻印在谕令的后面,共4000余字.叔未士没有交待其所译文献的来源.但从名称和上述情况来看,这份文献应该是当时坊间刊刻的小册子,经过官方许可的宣传品.《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的内容与《全集》中的《禁烟章程》相似,但内容较为丰富.相较之下可以看出,二者至少有如下区别:(1)《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所载林则徐谕令,为《禁烟章程》所无.这道谕令指出广东鸦片之害,表明自己受命于皇帝来粤禁烟的重大责任,劝诫士民停止吸食,强调吸食鸦片造成的后果,以两月为期限令戒断.林则徐明确表132示:"此次非往时之比,不净不休!''(2)各条款的次序有所不同.《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的第一至六款,在《禁烟章程》中的次序是第五至十款;而前者第七至十款,在后者当中变为第一至四款.如《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一,士为四民之首,文武生员有吸食鸦片者,实干行止,凡属正人,莫不切齿.特予限两月……".⑦而《禁烟章程》的第一款则是"吸食者立限断瘾……",其第五款是"士为四民之首,文武生员有吸食鸦片者,予限两月……".⑧(3)各条款内容详略不同.仍以《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第一款为例.该条款详细规定了对于文武生员及捐职,贡生,监生吸食鸦片的调查与处置措施,"……审明实据,立行详革治罪.如敢抗传不到,即是情虚畏究,先请褫革……".而在《禁烟章程》第五款,这段话被简化为:"……审明实据,立即详革治罪."(4)《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关于士子,兵丁,幕友官亲长随各色人等联保连坐的措施作了很清晰的规定,并写明互保册式.如士子互保连坐册式为:"某生年岁身面须住城里年人学互保生五人△△△△A";各州县乡里百姓家族联保,要开牌造册,其开牌样式:"某州县都图, 土名家长年岁以为业子某某孙某某弟△△侄△△附居某",由正副族党签名画押.但这种规定在《禁烟章程》中的表述却很简略.综上所述,《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的前半部分为林则徐公布禁烟章程的谕令,迄今未被学术界所注意;后半部分是禁烟章程的全文,较《夷氛闻记》,《林则徐集?公牍》和《林则徐全集?文录?公牍》所载《禁烟章程》要详细得多.显然,最早收录在《夷氛闻记》中的《禁烟章程》只是林则徐到广东后公布的禁烟章程的简化版本,而且各条款的次序被错置了.因此,新发现的篇幅达5600字的《钦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国近事公牍》所载其他林则徐作品,与《林则徐全集》等林氏文集中所收,有何差异?经对比发现,《钦差示谕外人缴交鸦片第一次告示》与现有林集中之《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钦差示谕外商速缴烟土四条》与现有林集中之《示谕外商速缴烟土四条稿》,《(广东)当局示谕遵旨永绝英人贸易》与现有林集中《遵旨封港停止英商贸易告示》,《钦差致英国女王书》与现有林集中之《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基本相同,但字句偶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林集中诸文所据为林氏所遗底稿,其真实可靠性是很明显的.但叔未士所据应为当时公布的公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较原稿更为正式.这也是《中国近事公牍》保存的这几篇文献的价值所在.另外,《钦差致英国女王书》后,有一段文字,为《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中所无:附载现行新例:一,夷人带有鸦片烟来内地图卖者,为首斩立决,为从绞立决.所带货物,概行入官.仍予一年六个月限期,如于限期内自首,将烟土全行呈缴者,免其治罪.道光十九年六月初九日奉到谕旨起,扣至二十年十二月初九限满.该文英译件后加注"1840年3月15日"字样,这显然是叔未士翻译此件的日期.文后的"附载新例",是在颁给英人时加上的;而文中一年半的期限,则是专门针对西人的一项规定.《中国近事公牍》所收南海知县刘开械关于收缴鸦片烟土烟具的谕令,对研究禁烟运动应有一定价值.该书所收御史曾望颜的《封关禁海议》,是在当时引起西人广泛注意的一篇文献,反映了他们对清朝是选择完全的闭关政策还是保持原有对外交往格局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因其与本文主题无关,故暂未将其与该文的常见版本加以核对.《中国近事公牍》最后所收的《剿英夷剀切赏单》(标题为笔者所加),译者称该件为林则徐于1840年7月颁布.⑩对照《林则徐全集?文录?公牍》所收《谕香山县加强戒备并奖励民众133歼敌》一文,可以发现,该文所载赏格与《剿英夷剀切赏单》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在赏格之前有一段文字,而为前者所未有(仅有一句"现定剿英夷剀切赏单").此外,《谕香山县加强戒备并奖励民众歼敌》乃迥译自《中国丛报》,译者基本上忠实于原文,但经两次翻译,有些字句已经不够准确.故《中国近事公牍》所载原文,也具有明显的史料价值.近代来华西人及西方机构保存的中国近代史料极为丰富.就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而言,海外所藏史料数量最大的当属英国外交部等机构的档案案卷中的各种资料.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也一直很重视从西人出版物或所藏文献中寻找史料.从西方搜求林则徐与鸦片战争中文史料最多的是日本学者佐佐木正哉.他从英国外交档案中收集包括林则徐外交文书在内的中文文献,分别收录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文书》,《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和《鸦片战争后的中英抗争》中,已成为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史不可或缺的资料.笔者亦曾对英国外交档案中的中文文书进行搜索查对,发现其中的林则徐外交文书基本上已经包括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文书》中.但叔未士所译《中国近事公牍》表明,在鸦片战争前后注意收集相关文献的,不仅有英国驻华官方机构,还有英美来华商人和传教士.像叔未士这样将中文资料集中翻译并出版的例子不多,来华西人在这方面更常见的做法,是将其感兴趣的各种资料择要登载在报刊杂志上,中文资料则加以英译.中国学术界已经注意到美国传教士所办英文月刊《中国丛报》中的大量资料,并对其中一些重要史料加以翻译.广东省文史馆在1980年代先后编译出版《鸦片战争史料选译》(中华书局1983年)和《鸦片战争与林则徐史料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即是从《中国丛报》中摘译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相关史料的成果.其中从英译文迥译的林则徐外交文书,亦已先后收录在《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和《林则徐全集?文录?公牍》中.笔者近来研读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出版发行的英文报刊,发现除《中国丛报》外,尚有数种英文报纸亦刊登了不少林则徐文书的英译文,其中有些是迄今为止各种林则徐文集所未包括的.这里先介绍英文《广州纪事报》中的相关史料.《广州纪事报》(TheCantonRegister)是英国商人马地臣(JamesMatheson)在广州创办的一份报纸,1827年开始,先后在广州,澳门和香港发行,到1844年以《香港纪事报》(TheHongKongRegister)的名称继续出版.这份报纸创刊后,其编辑和发行人几经变迁,但英国巨商查顿(WilliamJardine)和马地臣一直是其背后的控制者.由于这两个商人及其商行(Jardine,Mathe—son&Co.)是最为恶名昭着的鸦片走私者,这份报纸在鸦片问题上的立场明显倾向于鸦片商人.它对有关中英交涉和鸦片问题的资料也非常关注,搜集并翻译,发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发表在《广州纪事报》上的林则徐文书,有的已收录于各种文集中,但未标明日期,而该报发表时却清楚地注明了颁发的日期,故具有参考价值.除各种林则徐文集等已经包括者外,尚有数件为学界所未注意,现将其一一列出并稍加介绍.1.会札粤海关监督豫垄传谕义律速催空趸及不愿进埔贸易商船回国.按:《林则徐全集?文录?公牍》已收内容相似的一件"会札刘蒋二丞传谕义律速催空趸及不愿进埔贸易货船回国",此处标题即仿该件所拟.这道谕令反映林则徐在鸦片收缴完毕后的政策,以及对义律等人的警惕之心.《全集》中所收该件是由刘开械,蒋立昂传谕义律,采自《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文书》.林则徐和邓廷桢发布谕令的时问是6月5口,刘,蒋传谕时间是6月7日.∞《广州纪事134报》上此件是由粤海关监督豫垄传谕行商的,时间是6月9日.两件文书内容基本相同.但这种不同的途径还是可以反映当时林则徐等处理问题的方法.另外,豫垄在林,邓谕令后还有一段给行商的具体指示.2.林则徐致英国女王照会稿此英译件与《广州周报》(TheCantonPress)7月13日所载相同.详细说明见本文第四节.3.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此件与《广州周报》7月27日所载相同.《广州周报》所登译文有较详细的注释.见下文.4.私通夷人汉奸枭首告示@这份告示未见收录.林则徐和邓廷桢会衔发布的这份公告,日期是道光十九年九月三十日(1839年11月5日).其主要内容是:汉奸及匪伙黄廷华(别名黄民兴),唐亚星,唐亚德,庞玉海,敖亚朱等人(此处提到的人名皆为译音),在香港,澳门等处私通英人,购买鸦片希图获利,被水师擒获到案,经审讯,对其罪行供认不讳,依律枭首示众.在中英冲突期间,林则徐和邓廷桢发布这样的告示,显然是要用严厉的刑罚来贯彻严禁鸦片进口的政策,并震慑为了私利与英人相交通的汉奸.5.禁止外商运载英人货物进港告示固此件与《广州周报》12月27日所载同.见下文.6.会札粤海关监督豫垄传谕首商查办夷船贸易@这份札文由林则徐和邓廷桢会衔,发文日期是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1840年1月25日),内容是:据粤海关监督豫垄报告,有洋船麻金号(AnnMcKinn),安玛治号(Amanage,疑为伶仃号Lintin)及索帕号(Sopa,实际船名为V alparaiso)仅装运来少许洋酒和洋银,几近空船,在黄埔水域下碇,情况可疑.在中英关系紧张,中英贸易断绝之际,林则徐和邓廷桢显然怀疑这三艘船行为诡秘,有不端情事,故要豫望传谕行商认真查办,令声称携带银钱来置办出口货的该三艘船,将所有银箱交行商公所财库存放,俟该三艘船购置出口货后抵扣货款.这道命令无疑也是在断绝英人贸易的情况下,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的尝试.7.札粤海关监督豫垄传谕外商永禁英国贸易此件先发表于《广州周报》,见下文.8.驱逐澳门英人告示∞此告示由林则徐和广东巡抚怡良会衔发布,时间是道光二十年一月三十一日(1840年2月5日),半个月后(2月20日)在澳门张贴.告示内容为:英人在上年被驱逐出澳门,但在葡萄牙人掩护下,又频繁偷偷返回.葡萄牙人显然对于广东官方的谕令阳奉阴违,故林则徐等决定派兵到澳门,将葡萄牙人的贸易停止,将偷回澳门的英人彻底驱逐,并要求所有在澳人等遵守命令.这体现了林则徐确保对英人的严厉措施得到切实执行的决心.9.严禁汉奸匪伙走私告示@此告示由林则徐,怡良和豫垄会衔,于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六日(1840年4月17日)发布.告示内容为:尽管进行不法走私的扒龙,快蟹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汉奸匪伙贪图私利,罔顾法纪,利用粤东沿海河涌密布的特点,向外夷走私贩运各种货物,并继续将鸦片走私进口.例如:将土丝和冰糖从顺德,新会,小榄,九江等口偷运出境;将肉桂从石龙,棉花从香山石岐,绸缎和绉纱从佛山,粤茶从龙江等地偷运出境,又换得鸦片偷运进口;而广州则是所有货物及鸦片被走私出入的地点.在陈村至江门一带水道,不法分子还和师船相勾结,尤其猖獗.林则徐等警告所有不法分子即速收手,令水陆师认真查拿,并对查缉汉奸匪伙的官兵予以悬赏奖励.这份告示显示了鸦片战争时期走私与反走私的情形,是一件很珍贵的史料.上述九件林则徐文牍,除第一件之内容已在《林则徐全集》等书中收录外,均为学界迄今所未注意,利用者.这些材料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的活动与思想.135鸦片战争时期刊载相关历史文献的英文报刊,除《广州纪事报》外,还有《广州周报》.《广州周报》于1835年在广州创刊,其背景是另一家实力雄厚且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商行号颠地行(Dent&Co.).颠地是与查顿,马地臣齐名的鸦片贩子,长期与后者相互竞争,不无矛盾龃龉.他所支持的《广州周报》亦为《广州纪事报》旗鼓相当的对手.《广州周报》也先后在广州,澳门和香港发行,1844年在香港终刊.在刊登与林则徐和鸦片战争有关的文献方面,该报也有自己的来源和渠道.该报刊载的一些文献,时间较《广州纪事报》为早,故在此加以介绍.个别上文已介绍过的《广州纪事报》上刊登的文牍,此处仅列其名.1.林则徐等致英国女王照会稿@此件为中文原件的英译件.其说明见下节.2.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此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二册曾收录,《林则徐全集?文录?公牍》据此收入.@这份文件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林则徐,邓廷桢,怡良发布的告示,《广州纪事报》和《鸦片战争》第二册及《林则徐全集》所收文字相同.后一部分为禁烟治罪条例,共17条,但《鸦片战争》第二册所载仅12条,且第12条不完整,最后一句"并官亲幕友长随"后标"下缺".而《广州纪事报》所载条款却较完整.据该报所载,这个条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窑口一囤积与发卖商"治罪条款,共列7款.但该报译者或编者误将实际上的第一款当作本部分的总则,故实际上这部分有8款,与《鸦片战争》第二册所录前8款完全相同.第二部分是"售卖与烟馆"治罪条例,共列7条.但该报译者或编者又将"私开烟馆,首犯绞立决……"条误认为此部分之总则,故实际上有8条的内容. 《鸦片战争》第二册所列第9条"事未发而自首者,照律免罪.闻拿投首者,减一等科断.首后复犯,加等治罪,不准再首",《广州纪事报》遗漏此条.但该报所载除第l2条完整外,较《鸦片战争》第二册另多出的5条,内容分别为"制售鸦片烟具按赌博论罪";"子弟犯罪受惩,家长以疏于管教至犯劫案之罪名收监";"行商于夷船贸易不遵成例,致夷船卸载后仍游荡不去,每次杖一百.有窝藏鸦片者,其行人官,该商按第4条治罪(寄囤夷船鸦片)";"员弁兵丁查拿鸦片烟犯,遇大群刁民持械抗违,可施放鸟枪,格杀无论.三人以上抗官查拿,持械伤人致死者,斩立决;仅致伤人者,斩监候……";"各县地方官应维持地方安静,颁给每甲保单一份,上书各家丁口姓名,从事何业等项,详加记录;有因吸食贩卖鸦片而受惩处者,一并写明.该甲长须访察吸食贩卖之人,有则报官.有受贿隐匿不报者,予以严惩".结合这几个条款,可以比较完整地考察林则徐在广东采取的禁烟措施.3.谕香山协副将等将义律及英人驱逐出澳门@此件林则徐未与邓廷桢等会衔,未标明谕令颁布日期,香山协等据此发布告示的日期为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1839年10月28日).林则徐在谕令中称,英人因贩卖鸦片,不遵中国法令,被驱逐出澳门.而在林维喜案发生后,义律继续无视中国法律,拒绝交凶,"何能准许英人家眷相继回澳?"但林则徐得到的情报表明,英国舰长士密已陪同护送义律及其家属在17日回到澳门;另有两艘英船停泊在澳门水道."若就此不予闻问,事何得了?"林则徐通知说,已派遣600士兵驻于关闸待命,令香山协副将等官员接此谕令后,当即前往将义律及其家人,以及其他英人逐出澳门,"一日不签甘结,一日不交凶手,则英人一日不得回澳".这道谕令体现了林则徐试图以强硬政策迫使英人就范的决心.4.私通夷人汉奸枭首告示固《广州周报》在发表此件时,写明转自《广州纪事报》. l365.禁止外商运载英人货物进港告示这份告示由林则徐和邓廷桢会衔,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839年12月18日)颁布.其时,因英人贸易已被禁止,英商为避免损失,通过付高额运费或委托代售等方式,让其他国家商人将其货物运人口内销售.这种做法势必会削弱林则徐等禁止英人贸易措施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林则徐和邓廷桢在告示内令行商传谕各国领事,约束各自商人,不得为英人转运货物,并要求他们签署甘结,以昭郑重.林则徐等警告各国商人不得为牟利而希图侥幸,"本部堂,本部院自有译员,通事,查验货物自何国而来".这份告示显示,林则徐为贯彻孤立英人,打击英人贩卖鸦片的政策,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以收实效.6.札澳门军民府传谕美国领事士那进港贸易事@此件由林则徐与邓廷桢会衔,日期为道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13(1839年12月29日).在此之前3天,美国领事士那(Snow)递交禀帖,表示美国商人将遵守中国法令,具结进口贸易.但他表示,林则徐等规定,为防止外国商人与英国商人串通,为后者代销货物,使其得以获利,凡购自新加坡,马六甲和马尼拉的货物,均不准进口贸易.士那陈情说,美国物产贫瘠,自身所产不多,须依靠购自各地的物品贩来中国求利,希望林则徐等体察"远商之苦",准其将来自上述各地的货物贩运进口.林则徐在谕令中表示,作此规定主要是防范其他国家商人与英商串通,让后者借用其船只或行号,将其所载货物偷运进口.林则徐说,在士那等保证不发生此种弊端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美国等国商船从上述各地购买商品运至中国销售.尽管士那等掩盖了美国等国商人当时实质上就是以林则。

林则徐人物点评

林则徐人物点评

林则徐人物点评第一篇:林则徐人物点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论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翻开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林则徐。

这位杰出的爱国者,百余年来,被中国人民深深地怀念着。

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林则徐的一生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者。

毛泽东曾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的民族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

”林则徐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可贵的反抗性格的代表人物。

他虽然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但是他与地主阶级中那些顽固昏庸腐朽的一派不同。

他是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能够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渐接近社会现实。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清朝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鸦片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民族英雄,同时也被人们称为只能过眼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一、林则徐爱国思想的体现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的正义行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名臣

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名臣

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名臣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伟大政治家、改革家和民族英雄。

他在鸦片战争时期展现了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林则徐于1785年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的家庭中。

他从小读书学礼,秉承家族的传统,注重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勇敢和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等。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了危机之中。

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压迫,而清朝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更加加剧了中国的困境。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林则徐挺身而出,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希望。

作为福建巡抚,林则徐领导福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来打击鸦片贸易。

他制定了禁烟法,以及加强海关管理和禁止鸦片贸易的政策。

他还通过加强士兵的训练和装备来提升福建军队的实力,以保护国土安全。

林则徐的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遏制了鸦片贸易,挽回了中国的尊严和权威。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还起到了重要的外交角色。

他积极向外国使节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力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中外之间的矛盾。

他的外交工作为中国争取了时间和机会,为将来的反击和抵抗创造了条件。

林则徐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他深知国家的困境来自于政治体制的腐败和落后,于是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改革方案。

他主张加强国家军队的建设,提出了修订军制、改革军队编制和推行洋务运动等重要举措。

他还呼吁改善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推动经济发展,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林则徐是一位不畏艰险、坚持原则的爱国志士。

他在鸦片战争期间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勇往直前。

他不仅努力保卫国家利益,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展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林则徐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他为中国树立了民族英雄的典范,激励了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他的事迹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称赞和尊重,成为了中外历史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

【语文知识点】虎门销烟课文原文及解析

【语文知识点】虎门销烟课文原文及解析

【语文知识点】虎门销烟课文原文及解析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接下来分享虎门硝烟课文原文及解析。

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

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

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

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

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

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

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

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

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

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

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

林则徐与鸦片

林则徐与鸦片

林则徐与鸦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2班陈思宇(1350114)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林则徐的评价也开始多了一些声音,林则徐看到了中外的悬殊,虽然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有人否定他的禁烟行动,认为那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在短暂的“开眼看世界”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士大夫阵营。

这些评价都没有错,林则徐的确犯了一些错误,但不能否认的是,他是最初的“剿夷”先锋,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民族英雄。

正文一、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一百七十多年前林则徐在中国发动了一场“禁烟运动”,不仅在当时轰动世界,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林则徐也从此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而名扬中华,流芳百世。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英国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十九世纪,英国商人为弥补中英贸易逆差,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

大量的鸦片输往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祸害。

吸食者成瘾者,精神萎靡,身体消瘦,形成不生不死的状态,最后多数因衰竭致死。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从鸦片对民众的危害程度,以及鸦片对当时中国经济的侵害,从维护一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国家的完整,主权的独立看来,毫无疑问都是一个英雄运动。

不得不说,林则徐的想法在当时的确很先进,他充分意识到英国殖民者罪恶的计划,他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进行了大量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从禁烟到缴烟再到销烟,他的坚定以及对禁烟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使得“虎门销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同时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取得了巨大了成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他不仅在当时是民族英雄,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更是当代人敬仰的对象,得以流芳百世。

林则徐的评价

林则徐的评价

林则徐的评价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过程: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

鸦片贸易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

1839年1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禁烟,并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等地,并霸占香港岛。

1842年,英军进逼南京。

军事失利的清朝与英方交涉,中英和约谈判开始, 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4、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5、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7、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鸦片战争的后果(影响)结果:清政府战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①经济: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②政治: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③社会矛盾变化。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 习惯 。《 差大 人奏准议 禁 鸦片章 程》 是 第一部 分 《 钦 这个 国家 的 内部政 策》 的主 要 内容 。 这部 书的编 译者 ,是美 国浸礼 会 来 华传 教 士 叔 未 士 (euLwsSuk 。叔 未 士 13 Jh e i hc ) 86年 9 月与 夫人何 显理 ( ert l H nit Ha )一起 到 澳 门 ,是 该会 来华 最早 的传教 士 。鸦 片 战争 前 ,叔未 士 ea 1 夫妇 以及稍后 来 到的罗孝 全 (.. oe s IJR b, )在 附近地 区传教 ,鸦 片战争 后则将 其传 教基 地移 往 香 港 。叔 未士夫 妇 以传教为 主要 活动 ,但在 鸦 片 战争 前 后 中西 关 系 剧 变 的 时期 ,亦对 时 局 甚 为 关 注。 叔未 士 翻译 《 中国近事 公牍》,所选 文献集 中于当时最 为 引人注 目的鸦 片 问题 ,对 西方 读者 及 时 了解 中国事态 与动 向 ,是 很有 帮 助 的 。故 该 书 出版 后 ,英 文 《 国丛报 》 即 发表 文 章 予 以 中
今最 为完备 的林则 徐公 牍 的汇集 。 尽 管编者 已尽力 搜求 ,仍难 免有 遗珠 之憾 。笔者 近年致 力 于近代 中西关 系史 和 中西文化交 流
史 研究 ,在海 内外 多个 学 术 机 构 收 集 阅览 相 关 史 料 。发 现 仍 有 一 些 林 则 徐 的公 牍 类 作 品 ,为
准议 禁鸦 片章程 》 一份 。 这本 书 的标 题可 译作 《 ② 中国 近事公 牍 》,于 14 80年在 澳 门出版 。它 的 内容 包括 :( ) 《 个 国家 的内部政 策 》 ( ) 《 1 这 ; 2 南海 知县 刘 ( 械 ) 关 于 收缴鸦 片 烟土 烟具 的 开 谕令》;( ) 《 3 钦差示 谕外人 缴交 鸦 片第 一 次告 示》; ( ) 《 4 钦差 示谕 外 商速 缴 烟土 四条》; ( ) 5
该章 程采 自鸦片 战争 时期广 东学者梁 廷榍所 著 《 夷氛 闻记 》,并 无 其 他底稿 。梁廷 榍 长期 在广 州
等地著 述讲 学 ,熟 谙文献 ,对鸦 片战 争前 后 相关 文献 尤致 力 搜 求 ,故 其 著 作所 录 林 则 徐 《 烟 禁 章程 》 ,当较 具可信 度 。 稍读 该文 ,便可 发现其 并不完 整 。《 但 禁烟 章程》 包括林 则徐 所 拟 1 0条
垄 金 堂
箜 塑
林则徐鸦 片战争时期佚文评 介
吴 义雄
[ 提 要 ]在各种中外历史文献中,仍有不少林则徐佚文未被注意。《 中国近事公牍》 中保存的 《 钦
差大人奏准议禁鸦片章程》 ,即为一篇极重要 的林 氏佚 文。该 书收录的林 则徐 其他 文件 ,亦具研 究意 义。《 广州纪事报》 和 《 广州周报》 中保存 了 1 以上 的林则徐公 牍英译件 。此外 ,卫三畏 《 级 0件 拾 大成》 中收有林则徐 致英国女 王照会初稿 。
与禁 烟运 动和 中英 战争 这种 历史性 的重 大事件 联 系在 一起 ,更 是 近代 史 研 究者 极 为重 视 的文 献 。
此次整理的 《 文录》部分 ,在 中华书局 16 年 出版的 《 93 林则徐集 ・ 公牍》 和 中山大学出版社
18 95年 出版 的 《 则徐 奏稿 ・ 林 公牍 ・日记补 编 》 的基 础 上 ,又增 加 了林 则 徐作 品若 干篇 ,乃 至
《 文录》 及其他各种林则徐文集所未收。以下对这些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 ,或可供研究者参考。
在 《 林则徐全集 ・ 文录》之 《 公牍》部分 ,有 《 禁烟章程》 一篇 ,时间标为 “ 道光十九年
l 3l
二 月” 。在此 文之 外 ,未见有 其他禁 烟章 程 ,故 这 篇文 字 历来 被 当作 研究 禁 烟 运 动 的重 要 资料 。
[ 关键 词 ]林则徐 鸦片战争 佚文 中国近事公牍 英文报刊
[ 中图分类 号 ]K5. [ 献标 识码 ]A [ 239 文 文章编 号 ]1 0 14 (01 1 03 —9 0 — 1X 21)O — 11 0 0
自虎 门销烟 和随之 而来 的鸦 片 战 争 发生 后 ,林 则 徐 就作 为 近 代 中 国最 杰 出 的人 物 被 载入 史 册 。作 为研 究他 的思想 和事业 的基 本资料 ,林 则徐 留下 的各种 文字 ,历来 为人们 所关 注 。百 余年 来 ,林 则徐 的作 品经历代 学 者 的努 力 蔸集 和精 心 整 理 ,不 断被 结集 出版 。2 0 0 2年 ,由 “ 则 徐 林
《( 广东 )当局示谕遵 旨永绝英人贸易》 6 钦差致英国女王书》 7 曾望颜封关禁海奏 ;( )《 ;( )《
议 ,附澳 夷互 市定 以限制 片》 ( ) 注释 ; ( ) 《 ; 8 9 附录 :剿英 夷 剀切 赏单 》;此 外还 有 一篇 8
页的 “ 言 ” 导 。这部 书的体裁 比较 独特 ,实为 一本 中英 文对 照 的译文 集 ,每 一 页的上 半部 分 是 中 文 ,下半 部分是 英译 文 。中文部分 的文 字排列 方式 也 比较 独特 ,全 书 的页 序按 西 文 的方 式编 定 , 中文部分各 行 的排列是 自左 至右 ,但每行 文字 又足 自上而 下排列 ,或 许是 为 了兼 顾 中 、英文 的排
全集编辑委员会”在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经数年努力编纂而成 的 1 0卷本 《 林则徐全集》 ,由海 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 《 全集》 汇聚了当时可 以找到 的所有林则徐 的作 品和墨迹 ,其份量 已
经超越 以往 的各 种林 则徐 文集 。笔者 也参 与 了其 中第 五册 《 录》 的编 校工作 ,从 中获 益匪浅 。 文 《 录》 部分 包括 《 文 公牍 》 序 跋》、 《 文 ・ 铭》 以及 其他 一 些 单 篇作 品。其 中 , 《 、《 祭 碑 公 牍 》 部分 无疑是 研究林 则徐 思 想 与活 动 的重要 资 料 ,而 林 则 徐使 粤 、督 粤 时期 产 生 的公牍 ,又
规章 ,但在 这 1 之外 ,并无前 言后 语 ,除个别 条款外 ,各 条均甚 简 略 ,不像 一道 完整 的公文 。 0条
这 就使 人有理 由猜测 ,这份 《 烟章程 》 是梁 廷榍 加 以简化后 ,收入 《 氛 闻记 》 的。 禁 夷
笔者 近 日翻阅一 本名 为 P ro oci ni: r A clco uhni C i s s t p pr iu— ot l hn s O , o et no a tet hn e t e a e l s fi e s l i f c e a sl t teo h io te r e t oio a ar i hn r i eh t yo h e n p si o f i C ia的书 ,发现 了其 中收 录 的 《 差 大人 奏 a v ft s r f p s t nf f s n 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