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共44页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共44页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第1课第一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第1课第一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不同历史观下评价差异
革命史观
01
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现代化史观
02
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全球史观
03
认为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
的本质。
当代学者对鸦片战争认识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 折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虎门销烟
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销毁大 量鸦片,打击了鸦片贸易。
战争导火线及直接原因
战争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英国不满,成为战争导 火线。
战争爆发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 战争爆发。
直接原因
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利益,发动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开放口岸、协定 关税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 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认识到与世界的差距,开始探索对外开放的道路。我们必须坚持对 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元里抗英斗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抗 击英军入侵的故事,显示了中国 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反抗外敌的决 心。
冯婉贞英勇抗敌
冯婉贞是北京大兴人,鸦片战争 期间组织团练抗击英军,展现了 女中豪杰的风采。
其他相关历史事件回顾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又拥有百倍于 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 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失败原因: 具体: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
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制度上的差距,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
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两次鸦片战争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 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 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强大);加之战争 环境,所以没有真正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没有能够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 基础 作用
全盛时期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 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 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关税协定
(后又通过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建立租界的特权)
《天津条约》: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十口通商
3.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以在中国自由航行

第一章鸦片战争

第一章鸦片战争

2.政治上: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立,资产阶级需要为其新商品寻找 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 为广阔的殖民地。
3.军事上:英国为了适应海外扩 张及其对外掠夺的需要,大力发 展军事工业。
三、早期中英之间的贸易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 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 丰衣足食呢!
一方面,限制中国人民 出海贸易,禁止在国外侨居 ,禁止多种货物出口。
(3)对闭关政策的评价
妨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 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 萌芽的成长 防止封建经济解体,维护 专制统治,导致了中外贸 易走上了变态发展道路
闭 关 政 策
客观上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 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是弱者对抗强者的一种自卫 手段
第二节
鸦片的泛滥与中国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的泛滥
鸦片趸船在上海销售鸦片情形2
开箱、过磅
鸦 片 趸 船 在 上 海 销 售 鸦 片 情 形 打 包
3
(3)、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由出超变为入超
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农民负担加重
求生本能
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的体质和精神
维护统治
军队战斗力急剧削弱
二、禁烟运动
驰禁派 :以许乃济、穆障阿为代表
5、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1.牟安世: 《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 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萧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第三 次社会大变革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吴孟雪:《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5.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湖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5年版。

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一)

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一)

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一)关键词]太平天国;经济政策;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摘要]根据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一项社会活动的运行是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合理作用的结果。

太平天国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属于正式制度安排,它是在非正式制度安排即由文化演进所形成的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

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非正式制度安排中所包含的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不断加深,遂使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经济政策逐渐背离,导致了其后期经济绩效的严重不佳。

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sEconomicPolicyandtheCultural ConflictbetweenChinaandWestKeyWords:TaipingHeavenlyKingdom;economicpolicy;formalsystemarrange ment;informalsystemarrangementAbstract:Accordingtothetheoryofmodemnewsystemeconomics,themotion ofasocialactivitydependsontheresultantforcesofformalsystemarrangement andinformalsystemarrangement.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seconomicp oli-cywasformalsystemarrangement,andcameintobeingonthebasisoftheeth icsnormofinformalsystemarrangement,andachievedsomeeffectintheearlydaysof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Withthedevelopmentofconflictbetween 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thatwereconstantlycontainedintheTaipingHeav enlyKingdom'ssocialideal,thepolicygraduallydeviatedfromitsrealisticecono micaleffectinthelaterperiodof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建制是中国传统因素沉积和积累的结果,也是西方商品输入和基督教文化影响之下的产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仁政,三纲五常)4.社会: 社会结构: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晚清的危机:①政治: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

②经济: 大肆实行土地兼并。

③文化: 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暗。

④军事: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⑤社会: 对外—闭关锁国,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经济: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替代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2.政治: 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3.殖民: 帝国主义瞅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国外公使常驻北京。

外国公使可以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1860年《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

5.1884年中法战争,1885年中法《中法新约》。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清朝的衰落讲解清朝在鸦片战争后的衰落情况,国家财政困难,民众生活困苦。

分析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弱点,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提供土壤。

1.2 民众不满的积累讲述鸦片战争后,民众遭受的重税、苛捐杂税等负担,导致民众不满情绪的积累。

介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导致民众生活陷入困境。

1.3 宗教思想的传播讲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过程,以及其教义对民众的吸引力。

分析拜上帝教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的发展壮大,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导火索。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1 太平天国的成立讲述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宣布成立太平天国。

介绍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

2.2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讲解太平天国军队在1850年代中期的军事扩张,占领南京,定为都城,形成与清朝对峙的局面。

分析太平天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清政府对其进行的镇压。

2.3 太平天国的人才选拔和改革措施讲述太平天国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以及重视教育、选拔贤能的政策。

分析太平天国在经济、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巅峰与衰落3.1 太平天国的军事高峰讲解太平天国在1850年代后期的军事高峰,占领大片领土,威胁清朝统治。

分析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加剧,导致军事力量的削弱。

3.2 太平天国的衰落讲述1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落,清政府加强镇压,太平天国领土逐渐丧失。

分析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激化,领导层腐败,导致运动的衰落。

3.3 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讲解14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权、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4.1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讲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权的冲击,为辛亥革命埋下伏笔。

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在教义、政策、领导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运动的失败。

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天朝田亩制度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建国方案
资政新篇
——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2、 内容:
(1)具体内容: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3、意义:
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也体现了太平天国从土地问题入手,要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各方面全面改造社会,具有革命性。但它体现的是一种违 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空想,再加上战争正 在进行,这个制度根本没有全面实行。
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 屈辱史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 斗争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加深了

有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和扩大”,你认为呢?
原因:都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 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内容:通商口岸增多;割地、赔款增多;外国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占北方大量领土 共增开11个通商口岸
公使驻京;长江各口岸航行 权;到内地传教、经商、游 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罂粟写真:美丽的 罪恶之花
烟馆世相:颓废的国民
民间歌谣:鸦片杀人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 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 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 充饷之银。 ──林则徐 智者忧虑:国之将倾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一.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 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开拓殖 民地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加深了

有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和扩大”,你认为呢?
原因:都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 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内容:通商口岸增多;割地、赔款增多;外国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危害: ①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革命任务改变
6.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1、直接原因 2.经过 列强借口提出“修约” 未能如愿
开始:1856年秋,英军炮轰广州城 1858年夏攻占大沽、进逼天津 ,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 天津条约》 结束: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侵 入北京,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 《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兴起与发展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 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 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
(1852年)
(1853年)
南王冯云山 翼王石达开
东王杨秀清
三、太平天国运动全盛
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北 伐
结果:孤军深入,力量悬殊 最终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的兵力, 为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 造了条件。 目的: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结果:胜利 意义: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 国进入全盛时期。
发起国家
起因 结果
英国
如前所述 清朝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法国
为了扩大利益,提出修约要求,被 拒绝 清朝战败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解读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偿2100万银元 3.五口通商 4.关税协定 (后又通过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建立租界的特权) 《天津条约》: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十口通商 3.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以在中国自由航行 5.赔偿英法军费白银各200万两 《北京条约》: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140余万平方千米领土。
西 征
目的:断绝清政府财源
东 征
结果:打垮江北、江南大营 意义:解除了天京被围的局 面 ,巩固了天京。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思考:联系史实,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1)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等级制度、天京变乱等)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两次鸦片战试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司法主权 其他权益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司法主权 其他权益
割香港岛给英国 五口通商 关税协定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通 商口岸租地建房居住 权
评价
资政新篇 是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提出者是洪仁玕,批准者洪秀全。
评价: 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它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本文寻找真理, 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三、反侵略反封建的文学和绘画
1.诗歌方面: (1)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和张维屏 诗歌在思想方面特色:痛斥鸦片战争的毒害,揭露英国侵 略者的罪行,讴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冯云山、石达开、洪仁玕等 特色:他们的诗歌通俗易懂,富有战斗力 2.散文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提倡“文以纪实” 3.绘画方面:代表作品《防江望楼》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 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 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 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 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第二节 思想和文化
一、林则徐和魏源 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主要成就:虎门销烟;编译《四洲志》。 魏源:林则徐好友,著名思想家、诗人和史学家。 主要成就:《海国图志》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 思想。这里的“夷之长技主要: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 是养兵练兵之法”。
二、太平天国治国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②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3) 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主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 矛盾激化的产物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准备 b.冯云山到广西传教 1851年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爆发 ”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永安建制 初 步 建 立 了 政 权
2.定都天京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3.北伐、东征、 西征
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建国方案
资政新篇
——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2、 内容:
(1)具体内容: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3、意义:
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也体现了太平天国从土地问题入手,要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各方面全面改造社会,具有革命性。但它体现的是一种违 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空想,再加上战争正 在进行,这个制度根本没有全面实行。
思考:我们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又拥有百倍 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 仅一万人的英军?
失败原因: 具体: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 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制度上的差距,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 争 起止时间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 屈辱史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 斗争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禁 烟 运 动 的 高 潮
3.经过 4.结果
1840.6.———1842.8. 清政府屈辱求和 签订《南京条约》
一.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5.《南京条约》及附件的内容及危害
内容:①英国强占香港岛 ②英国勒索的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的规定 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⑦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占北方大量领土 共增开11个通商口岸
公使驻京;长江各口岸航行 权;到内地传教、经商、游 历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 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花的程度加深。
半殖民地: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受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 形态。 半封建社会: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 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中国处于 出超地位)
年代
1781------1790 1781-------1793
输出的商品


茶叶、生 丝、药材
呢绒、棉 布、棉花
仅茶叶一项:
9600万银 元
总 值:
1600多万元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贩烟与禁烟)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特征: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反封建 反侵略的时代特征。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划分是

约110年的历史。
2. 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 的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 》。 4. 建立了农民政权,制定了革命纲领和一系列制度,是中国 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二、简答题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