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01回风顺槽作业规程(改)2015.10.11

合集下载

4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讲解

4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讲解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述 (1)第二章4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位置及地质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邻区情况 (1)第三节地面情况及生产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赋存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煤层顶底板及变化情况 (2)第六节地质构造 (2)第七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 (3)第九节存在的其它问题和建议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一节巷道布置 (3)第二节支护说明 (4)第四章施工工艺 (6)第一节施工方法 (6)第二节凿岩方式 (9)第三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9)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0)第五章生产系统 (10)第一节通风 (10)第二节排水 (10)第三节综合防尘 (14)第四节防火管理 (15)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 (16)第六节供电 (17)第七节运输 (17)第八节照明、通讯和信号 (18)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效率指标 (19)第一节劳动组织 (19)第二节劳动组织注意事项 (19)第三节正规循环作业 (20)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一通三防 (22)第二节顶板 (26)第三节防治水 (27)第四节机电 (27)第五节运输 (33)第六节其它 (36)第八章灾害应急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九章附件 (41)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一、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二OO九年十二月编制的《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等。

蒋家河矿40201首采面涌水量预测

蒋家河矿40201首采面涌水量预测

蒋家河矿40201首采面涌水量分析蒋家河矿40201工作面为矿井的首采工作面,走向长1328m ,宽180m ,面积239040m 2,共有四条巷道,分别为胶带输送机顺槽、回风顺槽、泄水灌浆巷、高位抽放巷。

工作面主采煤层为4#煤,区域内煤层赋存较为稳定,厚度12~15m ,煤层北厚南薄,埋藏深度:447~600m ,煤层底板标高在+435~+450m ,平均倾角5~6°。

老顶以中粗粒砂岩为主,部分含有砂质泥岩、粉砂岩,具小型交错层理,属半坚硬类较稳定型。

直接顶和伪顶均主要为泥岩,易冒落,为半坚硬类不稳定型顶板。

直接底主要为褐灰色铝质泥岩,含粉砂质,不显层理,致密较坚硬。

一、40201工作面概况蒋家河矿40201工作面于2014年8月20日开始回采,采掘过程中工作面水文条件相对较好,很少出现架前顶板淋水的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21日,回采进尺为376m 。

目前,蒋家河矿井范围内共有5个地面水文观测孔,其中DG3和DG4孔在40201工作面上方作为“两带”观测孔兼水位观测孔。

两孔观测层位如图1所示。

图4-13 DG3、DG4孔水位观测层位示意图图1 水位观测孔层位示意图由相关设计可知,DG3孔和DG4孔同为洛河组含水层水位观测孔,DG3孔主要观测含水层上段水位,而DG4孔观测层位为含水层下段。

727630450煤层底板等高线洛河组底界洛河组顶界N 60°E886目前回采工作面推进通过DG3孔80m,DG4孔9m。

回采工作面架前很少出现淋水现象,工作面涌水主要来自采空区,通过回风顺槽水沟和泄水巷密闭墙下水管流出。

在矿井日常防治水工作中,工作面涌水量主要通过浮标法,对回风顺槽和泄水巷水沟流水进行观测(以下涌水量实测数据均为浮标法所测,没有通过系数换算,因此整体均偏大)。

二、402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分析1)工作面涌水量变化情况40201工作面2014年8月20日开始回采,截止10月底,工作面涌水一直处于相对稳定变化之中,涌水量保持在80m³/h左右。

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综采设备安全措施

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综采设备安全措施

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综采设备安全措施随着煤矿开采方式的转变,综合采煤机已成为煤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工作面回风顺槽的运输是综采机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严格执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运输安全。

下面详细介绍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综采设备安全措施。

一、安全标志的设置在工作面上设置安全标志,以方便安全管理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有效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为综采设备的安全运输奠定了基础。

1、安全标志的内容安全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1)禁止通行标识在综采运输过程中,设立禁止通行标识,引导来往车辆和人员绕道通行,防止工人和设备受到意外伤害。

(2)着装标志着装标志是为了引导工人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保障工人在工作场所的人身安全。

(3)禁止吸烟标识禁止吸烟标识是为了防止煤尘的引燃和设备失火,对现场设备运行安全造成威胁,应该严格执行禁止吸烟规定。

(4)安全救援标志设备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安全救援措施,此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展示不同的救援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及时抵达现场。

2、标识设置的程序标识设置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符合现场的整体方案。

具体程序如下:(1)方案编制:由安全管理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和现场情况合理制定标志设置方案。

(2)制作标志:根据方案,制作车辆、人员和设备的标志牌。

(3)标志布置:按照方案,在各个设备和区域进行标志布置,提供明显识别和引导的作用。

二、操作规程的执行1、运输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允许私自更改操作标准。

2、运输前需检查综采设备的所有安全装置,如防撞钢轨、熄火开关等,保证设备的运转安全。

3、蒸汽供应系统使用前,必须验明蒸汽管路是否畅通,蒸汽压力是否合适。

4、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得超速行驶,不得超载,对车辆悬架、车轮、轮胎等部位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运输过程中车辆、人员和设备应保持充分的距离。

5、运输设备上司机必须具备正规从业资格,熟悉工作面情况,遵守工作面运输路线,安全地驾驶。

401回风顺掘进作业规程

401回风顺掘进作业规程

编号:JE-GC-2008-09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401回风顺槽编制人:肖永勤区长:施工单位:掘进二区编制日期: 2008 年11月20日执行日期: 2008 年月日会审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技术部:年月日地测部:年月日通防部: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机电部:年月日验收办:年月日综机办:年月日储运部:年月日目录会审意见 (1)第一章概况 (4)第一节概述 (4)第二节编写依据 (4)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5)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5)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7)第一节巷道布置 (7)第二节矿压观测 (7)第三节支护设计 (8)第四节支护工艺 (10)第四章施工工艺 (15)第一节施工方法 (15)第二节施工工艺 (15)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17)第四节管线及轨道的敷设 (19)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0)第五章生产系统 (21)第一节通风 (21)第二节压风 (24)第三节瓦斯防治 (24)第四节综合防尘 (25)第五节防灭火 (26)第六节安全监控 (27)第七节供电 (28)第八节排水 (29)第九节运输 (29)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3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1)第一节劳动组织 (31)第二节作业循环 (32)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3)第一节一通三防 (33)第二节顶板 (36)第三节爆破 (37)第四节防治水 (40)第五节机电 (41)第六节运输 (44)第七节其它 (48)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401回风顺槽。

二、巷道用途运输、通风、行人,形成401工作面运输及通风系统。

三、设计施工长度、服务年限设计长度为1754m;服务年限为4年。

四、开竣工时间按照矿生产接续和计划安排,本掘进工作面于2008年12月初开工,预计2009年8月竣工。

401回风顺槽降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01回风顺槽降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和顺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401回风顺槽降顶施工施工单位:掘进一区编制:区长:编制日期:2010年3月7日审批意见审批人员签字技术部:年月日地测部: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分管副总:年月日措施传达记录传达人:传达时间:在册人数:传达人数:401回风顺槽降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401回风顺槽现迎头顶板出现一层伪顶,厚约2.0米,根据技术部要求,用综掘机卧底下扎施工的方式掘进找15煤,并沿15煤顶板掘进。

由于煤层顶底板会较为破碎,应加强支护,为确保施工中的安全,特编制施工安全技术补充措施如下:二、施工方法及步骤1、下扎施工采用钻眼放松动炮爆破掘进,掘进机切割、刷边成型进行施工。

2、迎头降顶掘进前,提前在迎头岩体内施工4根超前支护锚杆,间距500mm。

山墙部分正常锚网梯支护,锚杆间排距800x800mm,用菱形网。

3、综掘机退后8---10米卧底施工,两帮高出部位正常锚网支护。

4、加强顶板支护,锚杆选用∮20×3000mm,间排距800×800mm。

锚索的支护密度,锚索支护排距由原设计每排一根改为两根,顶板降下来后第一排就施工一排锚索,间排距为1600mm×1600mm。

5、顶板降下来后,刚掘进不能使用前探梁时,支护人员必须站在永久支护的顶板下进行作业,并安排好监护人员。

6、降顶段施工采用每次掘一排支护一排的方式进行掘进,每次掘进排距不得超过1.0m。

6、在支护顶板时采用钻一眼及时注一根锚杆的方式进行支护,确保支护及时到位。

锚杆使用的树脂锚固剂必须质量合格,确保其锚固力。

托盘要紧贴岩面,锚杆的锚固力要达到要求,顶锚杆不小于150KN,邦锚杆不小于100KN。

7、锚索应尽量与岩层层面或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外露长度小于200mm,锚索必须紧跟迎头,锚索的锚固力不小于180KN。

8、当巷道顶板稳定后加强支护延长5 m,然后恢复到原设计的支护参数进行支护。

40102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考试卷

40102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考试卷

40102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考试卷单位姓名答案得分一、填空(每题2分)1.从事挖掘生产的每位员工必须对挖掘程序进行检查。

不合格者不得工作,不合格者必须重新通过补考。

2、西二a4013回风巷巷道净高2.8m,净宽3.8m顶板支护全部采用锚、梁、网、索联合支护。

3.西2号a4013回风巷开挖采用隧道掘进机,机械设备型号为ebz180。

该巷道为A3煤层顶板。

4、西二a4013回风巷顶板布置5根等强锚杆,锚杆直径18mm长度2m锚杆支护间排距:800×800mm,锚索支护按五花眼布置,按巷道中部布置锚索,间排距为:2.4m×1.6m。

5.回风巷两侧支护,锚杆直径16mm,长度1.6m,锚杆支护排距900×800mm6、锚杆支护顺序必须按由外向里先顶后帮逐排进行,每一排锚杆必须按由顺序施工。

7.托盘应靠近钢带、网或巷道围岩表面。

锚杆支护板及周围50L范围内的漂浮煤矸石必须清除、整平、压实。

8、锚杆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位,做好标记。

9、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50l,锚杆角度误差不超过±5o锚杆孔深度误差0~50l。

10.地脚螺栓必须推入孔底,螺母地脚螺栓的螺纹长度应在10-40l之间。

11.网络材料必须用不小于14#的双股铁丝连接,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12、锚索必须推到眼底,尾部露出锁具不得小于150l,不得大于250l.距巷道底板小于1.8米时应加防护套。

13、锚索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l。

14.将螺栓作为车顶支架安装到规定的螺母扭矩后,不得拆除螺母重新安装。

15、安装撅顶道的顶部锚杆螺母丝扣外露宜在30-40l,便于装撅顶道吊环。

16.乘务员和所有其他接触灰尘的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17.掘进机工作时,内喷雾压力不低于3Mpa,外喷雾动压力不低于1.5MPa。

18、掘进机外喷雾应能满足覆盖全部产尘点的要求,内外喷雾装置应做到每天检修,确保喷嘴不堵塞、雾化好。

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回风顺槽作业规程————————————————————————————————作者:————————————————————————————————日期: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公司公乌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掘进作业规程(1601回风顺槽)总工程师:徐国华主管矿长:王洪武施工负责人:编制人:祁正飞批准日期: 年月日执行日期: 年月日会审意见1、严格按此规程施工作业,三班贯彻学习,并留有记录。

2、顶板支护必须严格按此规程执行,严禁空顶作业。

3、掘进过程中严格按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4、严格沿16#底板掘进。

5、严格执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40米,掘20米。

2008年1月4日参加会审人员规程名称1601回风顺槽单位姓名会审时间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监处长机电矿长动力科安监科经营部技术部通风科目录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5)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依据 (5)第二章水文地质及地质情况 (6)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9)第一节巷道布置 (9)第二节支护设计 (9)第三节支护工艺 (11)第四章施工工艺 (16)第一节施工方法 (16)第二节施工顺序 (16)第三节掘进作业 (16)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7)第五节管线及轨道的敷设 (18)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9)第五章生产系统 (20)第一节通风 (20)第二节综合防尘 (22)第三节防灭火及隔爆 (22)第四节安全监控 (23)第五节供电系统 (23)第六节排水 (24)第七节运输 (24)第八节通讯、照明和信号 (25)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第一节作业形式 (26)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安全专篇 (28)第一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8)第一节专项安全及措施 (28)第二节避灾路线 (31)第二章安全技术措施 (32)第一节通用安全技术措施 (32)第二节各工种专业安全技术措施 (33)规程贯彻 (44)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1、巷道名称:1601回风顺槽。

090401回风顺槽向上掘进作业规程

090401回风顺槽向上掘进作业规程

平遥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温家沟矿井回风顺槽向上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2010年1月8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 (2)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3)第四章、施工工艺 (5)第五章、生产系统 (6)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0)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0)第九章、技术经济指标 (23)- 1 -第一章概况一、巷道布置及位置回风顺槽向上掘进顺槽布置于轨道下山北翼9#煤层中,设计全长150米。

从回风顺槽口往里550米处开口,以243°真方位角坡度为仰角8-13°掘进,该顺槽主要用作运料、回风、行人等。

二、编制依据根据温家沟矿委会和总工办的决定对巷道进行布置,地质情况来源于215地质队精查地质报告及已掘巷道的情况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一.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情况1.巷道地面位置为军寨村南,地面标高为1050-1300米,区域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无保护建筑物。

2.井下巷道北为未采区,东为未采区,南为采空区,西为运输顺槽及保安煤柱。

二 . 煤层赋存状况及围岩情况石灰岩之下,平均厚度1.8米,煤层坚固性系数为2,煤层中 9#煤层位于太原组L1下部含有一层夹矸,平均0.17米,成份为泥岩,炭质页岩,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其产状为:走向150度—160度,倾向60度—70度,倾角8度—13度,9#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石灰岩,致密、坚硬性脆、不易垮落;厚度约2—3米,局部地方有变薄现象,巷道底板为泥质页岩,厚度约2—4米,遇水膨胀,易发生底鼓现象.根据己掘巷道及精查地质报告表明,含水层为砂岩及石灰岩裂隙水,涌水量为0.044L/S·m,掘进时巷道内可能有涌水,且在巷道底洼处有积水,故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根据地质精查报告及矿井通风部门测定:我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2.05m3/T,CO2涌出量为1.14m3/min,属相对涌出量为1.92m3/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朔州平鲁区国强煤业有限公司40201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编制人:潘东海施工负责人:屈成宝编制日期:2015.10.11执行日期: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编制依据 (3)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3)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4)第三节地质构造 (5)第四节水文地质 (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6)第一节巷道布置 (6)第二节矿压观测 (7)第三节支护设计 (8)第四节支护工艺 (11)第四章施工工艺 (12)第一节施工方法 (12)第二节凿岩方式 (13)第三节施工工艺及流程 (13)第四节爆破作业 (14)第五节装载与运输 (16)第六节管路及轨道敷设 (16)第七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7)第五章生产系统 (18)第一节通风 (18)第二节压风 (20)第三节瓦斯防治 (20)第四节综合防尘 (20)第五节防灭火 (21)第六节安全监测系统 (22)第七节供电系统 (23)第八节排水系统 (23)第九节运输系统 (24)第十节照明、通讯和信号 (24)第十一节压风自救 (24)第十二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5)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第一节劳动组织 (26)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28)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一节一通三防 (30)第二节顶板管理 (33)第三节爆破管理 (36)第四节掘进机施工技术要求 (40)第五节探水与防治水 (41)第六节机电管理 (43)第七节运输 (44)第八节大、重型材料运输管理措施 (47)第九节起吊设备重物管理措施 (47)第十节开口及贯通措施 (48)第十一节刮板运输机安装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49)第十二节过断层、破碎带或地质构造带时的顶板管理措施 (51)第十三节带式输送机的安装措施 (51)第十四节带式输送机运输管理措施 (52)第十五节耙斗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53)第十六节锚杆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55)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56)第九章其它 (5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40201回风顺槽二、巷道用途、服务年限1、巷道用途:通风、行人、运输及敷设管路等。

2、服务年限:2 年。

三、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巷道开口坐标:X=4369091.535 Y=19623032.610 H=990.503巷道设计长度:40201回风顺槽设计长度814.7米,掘进体积:12691.2m3 ;990车场设计长度141.7米,掘进体积:2277.9m³坡度: 1—3段巷道按0°掘进22.7m(包括曲线巷道8.6m),3—4段巷道按3‟上山掘进104.9m,4—6段巷道按0°掘进41.9m(包括曲线巷道14m),6—7段巷道按15°29†41‡掘进43.7m,5—8段巷道按3‟掘进19m,8—9段巷道按-9°54†24‡掘进34m,9—10段巷道按0°掘进50.27m至煤层底板,然后跟煤层底板掘进至巷道结束。

(详见工作量汇总表)四、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开工时间:2015年7月1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5年12月31日,施工进度指标:240m/月(岩巷:80m/月)。

五、巷道布置附图:巷道布置图第二节编制依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山西平鲁区国强煤业有限公司安全专篇》、《山西平鲁区国强煤业有限公司40201回风顺槽设计图》、地质说明书等编制本施工作业规程。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一、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本工作面掘进煤层为4-1煤层,煤层厚度4.23~10.95m,平均7.64m,稳定可采煤层。

4-1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0~5层,夹矸厚度0.07~0.60m,岩性多为高岭岩、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局部煤层有节理发育,煤层硬度f<3。

煤(岩)层赋存特征见表2表2煤层赋存特征表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顶板为炭质泥岩,平均厚度在0.2米左右,直接顶板为中细粒砂岩或泥岩,厚度4.5~8.30m,局部裂隙发育,属中等坚硬顶板,顶板坚硬不易冒落,有时有0.02~0.05m炭质泥岩伪顶,易垮落,有时局部为1.50m左右砂质泥岩顶板,老顶顶板为砂质混岩、泥岩,厚度在16.80底板为灰黑色泥岩或中细砂岩,厚度5.50m左右,质散。

附图:4#煤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本区域4-1煤层走向SW20°,倾向ES20°,倾角5°~21°。

掘进过程中将揭露F3、SDF26、SDF24断层,断层性质为正断层,断层产状、延长方向及延长长度详见平面图。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区域内主要含水层1、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灰岩及泥灰岩,裂隙、溶洞较发育。

2010年10月,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在井田东南部新主井附近施工的GS-1供水井,钻进奥灰灰岩345.20m,抽水试验静水位埋深142.40m,水位标高1058.00m,出水量30.40m3/h,属富水性强含水层。

本区域内奥灰水位标高在1058.5-1059.0m之间。

经计算突水系数小于0.06,对掘进无影响。

2、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位于9煤与4煤之间。

本组含水层埋藏较深,又因其间有泥岩作为相对隔水层,不易接受上覆含水层越流和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条件差。

含水层一般为弱富水程度,3、二叠系山西组砂岩以及山西组以上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砂岩厚度较为稳位于4煤顶板,该组稳定砂岩2-3层,厚度变化较大,以K3砂岩为灰色厚层状中、粗砂岩,底部常夹有砂砾岩,砂岩裂隙发育,大部分定,K3钻孔冲洗液漏失或形成干孔,为硬质淡水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二、井田内主要隔水层主要为本溪组,厚度21.92-34.30m,其中泥质岩岩性致密,细腻,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为阻隔奥灰岩溶水与上部含水层水力联系的重要隔水层。

其次,相间于山西组、太原组各砂岩含水层之间厚度不等的泥岩,粘土岩亦可起到一定的层间隔水作用。

三、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充水因素为:1、4-1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随着巷道中出现的裂隙渗流入工作面。

2、奥灰混合水经细砂岩裂隙、断层渗入工作面。

3、4-1煤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地表及下伏基岩风化壳含水层排泄。

基岩风化壳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沟谷处地表水的补给,局部可以得到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通过裂隙向下伏岩层入渗,由于沟谷的切割,局部又以泉的形式排泄。

4、煤系地层各含水层接受上伏含水层的补给顺层运移,若无构造沟通或人为破坏,则各含水层相对独立,水力联系差,地下水主要以层间运移为主。

5、下伏奥灰岩溶含水层在灰岩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溶水向东南径流至神头泉排泄。

四、相关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1、邻近存在轨道大巷、4-1煤回风上山、4-1煤回风大巷,对巷道掘进无影响。

2、经计算该区域内奥灰水突水系数小于0.06,对巷道掘进无影响。

3、F3、SDF26、SDF24断层可能对巷道掘进造成一定的影响,掘进至附近时要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层位、水平标高990车场开口以0°坡度施工22.7m半煤岩(包括曲线巷道8.6m),再以3‟上山掘进104.9m,以0°掘进14m(曲线巷道)至40201回风顺槽,40201回风顺槽以3‟掘进19m,以-9°54†24‡掘进34m,以0°掘进至煤层底板后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施工方位为295°42†24‡、336°49†13‡、269°49†13‡/176°00†00‡。

990车场开口底板标高+990.503米。

二、巷道布置说明1、巷道形状:40201回风顺槽为矩形。

2、巷道规格断面:40201回风顺槽:净断面:净宽:4.2m、净高:3.3m;长度814.7米,掘进体积:12691.2m3 。

工作面掘进期间每隔40米施工一个躲避硐室,躲避硐室规格为:宽1.5米³高2.0米³深0.7米。

990车场:净断面:净宽:4.5m(5.4m/5.6m)、净高:3.3m;长度141.7米,掘进体积:2277.9m3 。

第二节矿压观测一、锚杆锚固力检测。

锚杆为端头锚固,锚固力不小于60KN,扭紧力矩不小于140N²m。

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50KN。

对锚杆的锚固力检测工作实行施工单位自查,锚杆拉拔力每班自测一组,每组三根。

监理部门每月组织专人进行抽查,每300根取样不得少于1组,每组3根。

对锚固力不合格的锚杆、锚索应立即补打,确保锚杆、锚索支护效果。

二、顶板离层监测,顶板安设离层仪。

在巷道内每50m安设一顶板离层仪,工作面50m范围内每天至少观察一次,50m外每周观察不少于1次。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调度室跟安全科。

三、施工单位必须落实专人监护巷道支护状况,发现断锚、断索、退索、围岩异常等现象,要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门以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四、当地质条件变化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立即修改支护参数或改变支护形式。

第三节支护设计各类支护工艺及要求一、临时支护1、临时支护采用φ75mm³5000mm钢管及固定卡子及木板制作的金属前探梁。

每根金属前探梁分别用两道吊环固定在紧靠工作面的锚杆上,每根前探梁上固定不少于2根锚杆,两根前探梁间距3m,割煤后将前探梁前移至迎头,前探梁与顶板之间掩好两块木板,木板长不低于3m,宽度300mm,厚度不小于100 mm,木板与顶板间用木楔子背牢背实。

附临时支护平断面图。

2、上前探梁时,不少于3人,1人观察顶板并协调指挥、2人穿前探梁。

3、前探梁移至工作面后,在最后一个吊卡上面用木楔与钢管背紧。

4、加强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工作面人员至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加强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5、顶板较破碎时,打设超前锚杆作超前支护。

6、炮掘时工作面最小空顶距不大于0 m,最大空顶距不大于2.0m。

7、综掘时工作面最小空顶距不大于0.2m,最大空顶距不大于2.2m。

8、巷道顶板破碎时必须掘一排支一排,最小空顶距不大于0.2m,最大空顶距不大于1.2m。

二、永久锚网支护:40201回风顺槽停采线(开口向里145米)以外的顶板与巷道两帮永久支护方式采用低松弛七股钢绞线锚索+螺纹钢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锚杆为φ18mm ³2000mm的螺纹钢锚杆,每根锚杆使用1支锚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