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5回风顺槽作业规程1
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讲解

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编写依据 (3)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3)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煤层 (3)第三节水文地质情况 (5)第四节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地温及地压 (5)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5)第一节巷道断面 (5)第二节巷道支护形式 (6)第三节巷道质量检验标准 (7)第四章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8)第一节施工方法 (8)第二节机掘施工方式 (8)第三节炮掘施工方式 (8)第四节支护工艺 (12)第五节装载与运输 (13)第六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3)第七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4)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第一节劳动组织 (14)第二节作业循环 (15)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第六章生产系统 (16)第一节通风 (16)第二节压风 (17)第三节综合防尘 (18)第四节防灭火 (18)第五节安全监控 (18)第六节供电 (19)第七节供、排水系统 (20)第八节运输 (20)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20)第七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1)第一节灾害应急措施 (21)第二节避灾路线 (23)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一节施工准备 (24)第二节一通三防 (24)第三节顶板 (26)第四节震动爆破 (27)第五节防治水 (27)第六节机电 (28)第七节运输 (32)第八节掘进机维护检修与管理制度 (34)第九节各工种安全注意事项 (36)第十节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措施 (39)第十一节其它 (4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所施工巷道为5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开口点坐标为(X=4414338.723,Y=19667976.019,Z=1132.739),方位角为294°09′39″,工程量为1660米,开口处位于回风大巷,开口段坡度为+10°,掘进至5#煤层顶板,沿5#煤层顶板掘进,超过停采线后沿5#煤层底板掘进。
精品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检查版-副本

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第二节煤层 (3)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特征 (5)第四节地质构造 (6)第五节水文地质 (6)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7)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8)第二章采煤方法 (9)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9)第二节回采工艺 (10)第三节设备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 (11)第三章顶板管理 (14)第一节支护设计 (14)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6)第三节运输、回风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 (18)第四节矿压观测 (20)第四章生产系统 (22)第一节运输 (22)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23)第三节排水、压风系统 (42)第四节供电系统 (43)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47)第六章煤质管理 (4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50)第一节一般措施 (50)第二节顶板管理 (54)第三节防治水 (59)第四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61)第五节运输 (67)第六节机电 (72)第八章质量标准化管理 (106)第一节质量管理 (106)第二节顶板管理质量标准 (106)第三节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架质量标准 (107)第四节煤壁机道质量标准 (107)第五节两巷与文明生产质量标准 (107)第六节机电设备质量标准 (108)第七节安全管理 (108)第八节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109)第九节两巷材料回收安全质量 (109)第十节避难硐室(救生舱)救援应急管理措施 (112)第十一节避灾路线 (114)15201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5201综采工作面位于+810水平二采区,开采煤层为15号煤层。
本工作面可采范围北至1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南至1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东至工作面切眼,西至工作面停采线。
15201综采工作面东邻井田边界,南邻一采区回风巷,西邻二采区回风巷,北邻设计15202工作面运输顺槽。
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综掘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臵及相邻关系、巷道用途、断面规格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是为矿井Ⅱ采区首采工作面服务的回采巷道,设计长度660m,该巷道沿5#煤层底板掘进,巷道方位333°29´45"。
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井田中部,南为矿井回风大巷,北为矿井井田北部边界,西为包西铁路保安煤柱,东为5202工作面(未采区)。
巷道用途: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主要满足该回采工作面的回风、运料、行人的需要。
巷道断面: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断面规格为:巷道掘进断面8.64㎡(高度2.4m、宽度3.6m);净断面7.84㎡(高度2.2m、宽度3.4m)。
二、巷道平面布臵示意图(详见附图1)第二节编制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1、《陕西澄城县安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源整合实施开采设计说明书》。
2、《2009年煤矿安全规程》。
二、地质说明书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巷道地质资料来源于《矿井勘探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说明书》。
第二章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情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5#煤层位于煤系地质山西组底部,煤层厚度2.16~2.92m,平均2.54m,煤层结构简单。
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云母和植物化石,局部夹细粒砂岩薄层,具水平或缓波状层理,易碎,厚度0.25-5.96米,底板为灰至浅灰色石英砂岩,以石英、岩屑、炭屑为主,含少量的长岩,厚度0.05~4.53米,坚硬致密。
5#煤层倾角为3º~9º,平均6º。
1、5#煤层特征表(表1)2、煤层顶底板特征表(表2)3、矿井煤层综合柱状图(详见附件2)5#煤层特征表(1)煤层顶底板特征表(2)第二节地质构造52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巷道设计巷道方位角为333°29´45"。
地质构造简单,呈向北倾斜构造,工作面内无大的断层发育,在井田东南部外侧有F29及F30正断层,煤层倾角3°~ 9°平均6°,属近水平煤层。
13202工作面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峁底矿13#煤层13202工作面回风顺槽。
二、巷道用途本巷道服务于13202工作面,作为13202工作面运料及回风巷,巷道类型为回采巷道。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1200m坡度2°—5°,与13202运输顺槽平行布置。
服务年限:24个月四、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开工时间:2015年8月预计竣工时间:2015年9月五、工程概况1、工程量及巷道方位:为了加快13202回风顺槽掘进进度,现决定从13202切眼开口,与掘进二队进行对打,设计工程量为1200米,开口坐标为(X = 4256818.7199 丫= 515387.3125 ),方位角268度(开口方位角及中线以现场放线为准)。
2、巷道施工坡度:13202 回风顺槽开口处顶板标高为+897m巷道沿底板掘进,预计坡度为-2 —-5 °。
3、巷道支护形式及断面规格:13202回风顺槽(1-1断面)采用锚网+锚索支护+锚杆(矩形断面),断面规格:净宽X净高=3400X 3200mm (见巷道支护断面图)。
第二节依据一、山西兴县峁底煤矿地测科13202回风顺槽地质说明书二、山西兴县华润联盛峁底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三、规程制度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2、《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其它各项管理制度。
四、矿压观测资料根据井田地质报告及13101工作面两顺槽掘进过程中对矿压检测资料分析,使用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作用下,矿压显现不明显,顶板下沉量不大于100mm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位于峁底煤矿矿井工业广场东南面,整合井田东南面,地面标高1090—— 1160m井下: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布置在二采区三条大巷的东边,掘进工作面北边为实体煤,东边为井田边界,西边为二采区三条大巷,南边为13202运输顺槽。
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回风顺槽作业规程————————————————————————————————作者:————————————————————————————————日期: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公司公乌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掘进作业规程(1601回风顺槽)总工程师:徐国华主管矿长:王洪武施工负责人:编制人:祁正飞批准日期: 年月日执行日期: 年月日会审意见1、严格按此规程施工作业,三班贯彻学习,并留有记录。
2、顶板支护必须严格按此规程执行,严禁空顶作业。
3、掘进过程中严格按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4、严格沿16#底板掘进。
5、严格执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40米,掘20米。
2008年1月4日参加会审人员规程名称1601回风顺槽单位姓名会审时间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监处长机电矿长动力科安监科经营部技术部通风科目录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5)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依据 (5)第二章水文地质及地质情况 (6)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9)第一节巷道布置 (9)第二节支护设计 (9)第三节支护工艺 (11)第四章施工工艺 (16)第一节施工方法 (16)第二节施工顺序 (16)第三节掘进作业 (16)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7)第五节管线及轨道的敷设 (18)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9)第五章生产系统 (20)第一节通风 (20)第二节综合防尘 (22)第三节防灭火及隔爆 (22)第四节安全监控 (23)第五节供电系统 (23)第六节排水 (24)第七节运输 (24)第八节通讯、照明和信号 (25)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第一节作业形式 (26)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安全专篇 (28)第一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8)第一节专项安全及措施 (28)第二节避灾路线 (31)第二章安全技术措施 (32)第一节通用安全技术措施 (32)第二节各工种专业安全技术措施 (33)规程贯彻 (44)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1、巷道名称:1601回风顺槽。
13120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切眼作业规程

13120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切眼作业规程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地质情况.1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1)第三节地质构造情况 (1)第四节预测瓦斯、火、煤尘情况 (1)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 (2)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2第一节巷道布置 (2)第二节支护设计 (2)第四章矿压监测.4第一节观测对象 (4)第二节观测内容 (4)第三节观测方法 (4)第四节数据处理 (5)第五章施工工艺.5第一节施工方法 (5)第二节凿岩方式 (6)第三节管线敷设 (6)第四节设备工具配备表 (7)第五节探放水 (7)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第一节劳动组织 (8)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8)第七章生产系统.8第一节“一通三防”系统 (8)第二节供电系统 (12)第三节压风系统 (12)第四节排水系统 (12)第五节通讯、照明 (12)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12第一节一般规定 (12)第二节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13)第三节炮掘安全技术措施 (15)第四节机电检修、机电设备安全防护安全技术措施 (18)第五节运输、装卸车、抬运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9)第六节巷道特殊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3)第七节大铁锹攉煤安全措施 (24)第八节矿井其它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24)第九章工作面避灾路线.25第一节发生事故时井下在场人员行动原则[换行] (25)第二节避灾路线 (26)掘进作业规程会审记录.27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1、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为13120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切眼2、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目的是为形成13120工作面的运输生产系统,满足该工作面回采的通风、运输、行人及管路敷设等需要。
3、掘进工程量及开竣工时间根据13120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确定设计长度:主、副联络巷48m,运输顺槽170m,回风顺槽176m,切眼125m,总计519m。
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样本

XXXX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一﹑巷道概况1﹑名称:所掘巷道为XXXX回风顺槽。
2﹑用途:XXXX综采工作面运输和回风。
3、本工作面前50米采用炮掘, 50米往后采用机掘。
二﹑煤层及地质情况1﹑煤层情况:工作面所掘对象为XXXX组X#煤层,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5.6米,煤岩类型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煤质为中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精煤回收率低,结渣性中等贫煤。
2 、地层井田位于XXX。
根据邻区XXX详查质地质料及主巷道揭露和控制, 井田内地层总体为一向斜, 轴向北偏西, 轴部位于井田西部, 向北北西倾伏, 西翼倾角5—11°。
矿井地表调查及井下均未发现断层及陷落柱。
在今后的采掘过程中要注意隐伏构造的存在, 做到有掘必探, 先探后采。
3、水文地质井田内大部分为第四系更新统所覆盖, 只在井田南部的沟谷中出露少部分上石盒子组地层。
井田内部各主要含水层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其特点是受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影响很大, 在雨季, 当大气降水渗入地下而成地下径流后, 往往顺岩倾斜方向流动, 在被切割的地方多以泉的形式出露, 其余即潜向地层深部。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 仅在雨季沟谷内才有流水, 地表水沿沟谷由西北向东南排出, 最后注入河海中。
三、巷道施工设计1、巷道施工: 采用一次成巷方式施工。
2、设计掘进巷道120米, 为了服务于3102综采工作面运输和回风。
四、巷道断面的及支护形式1、巷道断面: 梯形断面, 设计掘进断面积8.8m2, 净断面积7.8 m2。
2、支护形式: 11#矿用工字钢架棚支护, 上口宽2.8m, 下口宽3.6m, 高2.6m, 断面积8.32 m2,尼龙网距1米。
3、支护说明:( 1) 净高: 不超出设计的0-50mm;( 2) 净宽: 不超过设计的0-50mm;( 3) 中线: 不超过规定的0-30mm;( 4) 叉角: 保持在10°, 误差不超1°, 不得里进外出;( 5) 迎山: 依巷道坡度确定, 必须迎山有力;( 6) 柱窝: 柱窝不得小于100mm, 凿麻面, 有煤一帮凿不成柱窝时限垫一块撬板, 托板要垫正、平实, 保持支架梁水平;( 7) 棚距: 误差不超土50mm;( 8) 顶帮位置及数量: 顶刹杆距梁头250mm安设两头, 中间均匀布置间距250mm, 巷帮每500mm设置1根刹杆, 顶帮刹杆整齐成线, 用木契绞死;( 9) 拉杆: 距两梁头400mm和梁头往下1.2m的棚腿上各拉一根∮16园钢, 拉杆上齐上紧成一线;( 10) 支架梁水平: 保证梁平, 水平误差小于30mm;( 11) 尾纶网应铺平铺展, 联网应双丝双扣, 孔孔相联, 网与网应搭接200mm, 并连接牢固。
回风、运输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编写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巷道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支护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矿压观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掘进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支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WTGHMZJD---03 保存单位:博源煤化工有限公司湾图沟煤矿13205回风顺槽综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工程名称:13205回风顺槽掘进施工单位:综掘三队编制人:刘建国施工单位负责人:王显飞编制日期:2014年05月20日执行日期:2014年05月24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5)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5)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第一节巷道布置 (8)第二节矿压观测 (8)第三节支护设计 (8)第四节支护工艺及质量要求 (9)第四章施工方法 (11)第一节施工方法 (11)第二节凿岩方式 (11)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11)第四节管线及风筒敷设 (12)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置第五章掘进工作面生产系统 (14)第一节通风系统 (14)第二节压风系统 (16)第三节瓦斯防治 (18)第四节综合防尘 (16)第五节防灭火系统 (16)第六节安全监控系统 (17)第七节供电系统 (18)第八节供、排水系统 (19)第九节运输系统 (19)第十节照明及通讯系统 (2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作业循环 (2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第七章掘进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25)第一节一般规定 (23)第二节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24)第三节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25)第四节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五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27)第六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七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1)第八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九节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十节设备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十一节帮网、顶网挂设安全技术措施 (35)第十二节防止片帮煤伤人及处理片帮煤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三节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四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八章工作面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一节水灾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二节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8)第三节瓦斯、煤尘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四节顶板事故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五节其它要求的防范措施及避灾路线 (41)第九章掘进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及煤质管理 (42)第一节质量标准化及文明卫生管理标准 (42)第二节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 (43)第十章案例分析 (44)第十一章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落实及职工考试记录 (44)第一节作业规程学习贯彻及职工考试的要求 (44)第二节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记录及职工考试记录 (45)附图:附图1:巷道平面布置图附图2:巷道支护断面图附图3:通风系统图附图4: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5:供排水、防尘系统示意图附图6:运输系统示意图附图7:通讯、照明监控系统示意图附图8:避灾路线示意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表1 巷道情况概述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湾图沟煤矿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及东翼皮带大巷设计资料;二、邻近采区或相邻矿井类比矿压观测资料。
三、《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操作规程》四、《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五、《煤矿防治水规定》六、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各类危险源的辨识及预控管理措施,以及其它相关的各项内容。
七、相关管理制度,如工作面交接班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胶轮车辅助运输管理制度、煤质管理制度等;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如表2所示:表2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层赋存特征1、井田各煤层均为低灰、低硫、特低磷、发热量高的不粘煤,煤质优良,市场前景好。
2、掘进工作面位于3-1煤。
3-1煤平均厚度为3.4m;根据东翼皮带大巷及东翼辅运大巷掘进资料显示,东翼皮带大巷延伸掘进工作面为半煤岩,煤层厚度为1.8米至2.1米,岩层巷道为0.7米至1.0米,层为关系为巷道上部为煤,下部为岩石。
3、3-1煤层煤平均水份11.37%,平均灰分13.47%,平均挥发份37.00%,平均发热量19.81KJ/Kg,硬度f≤4左右,煤中含黄铁矿结核。
31煤层属低-中灰,中高-高挥发份,中发热值-高发热值,特低-低硫不粘结煤,煤质较稳定。
4、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0.8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4 m3/ t,煤层瓦斯含量低,属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火焰长度为65~750mm,煤尘爆炸所需岩粉量为65%~75%,故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本井田煤层的自然倾向等级属容易自燃煤层,本区的煤自然发火期为2~3个月。
5、煤层特征情况见表3。
二、顶底板岩性及特性(附表4):①老顶:粉、中粒砂岩:灰白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丰富云母,泥质填隙,水平层理。
表3 煤层特征情况表②直接顶:粉砂岩:灰色,波状层理,含植物化石,中夹镜煤条带。
③伪顶:不发育。
④直接底:粉砂岩:灰色,缓波层理,断口参差状,含植物化石,局部夹镜煤条带。
⑤老底:细砂岩:灰色,波状层理,含少量植物化石。
表4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第三节地质构造工作面范围内煤岩层为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局部呈宽缓波状起伏,煤层倾向S12°W,倾角1°-3°。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本工作面掘进范围附近未揭露构造,但不排除掘进范围内发育有断层以及一些小褶曲构造可能。
工作面范围内基岩厚度90-170m,松散层厚度0-8m。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1、煤系砂岩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巷道表现为滴、淋水,但遇裂隙带发育及锚索穿至砂岩含水层时,可导致顶板淋水和底板涌水量增加,涌水量将大于正常涌水量。
2、掘进区域位于物探范围以外,是否有老窑存在情况不详。
3、掘进区域紧邻井田边界,边界外为寸草塔井田,该煤矿无越界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1、掘进区域为新开拓巷道,不排除掘进工作区域发育有断层、冲刷以及褶曲构造的可能。
2、掘进区域位于物探范围以外,是否有老窑存在情况不详,建议掘进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3、煤层顶底板及巷帮煤岩抗压强度低,易破碎。
为了保证掘进安全,在掘进过程中,应采取合理有效加强支护的措施。
4、掘进期间建议排水设防能力不小于20m3/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13205回风顺槽及联络巷掘进布置:1、13205及联络巷掘进断面为5.0³2.8m;一次掘进开口位于东翼回风大巷。
第二节矿压观测一、观测巷道名称:13205回风顺槽及联络巷掘进。
1、巷道表面完好情况检查:由带班队长或班长利用敲帮问顶工具对掘进巷道表面稳定情况进行监测,并严格做好记录。
2、锚杆、锚索支护质量监测:由验收员负责对当班施工锚杆扭矩及锚杆、锚索锚固力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锚杆扭矩检查:每10根抽查1根;锚杆、锚索锚固力检查:锚杆每300根(或300根以下)抽样一组(每组3根),锚索成批量抽检每300套(或300套以下)抽查15套,失效锚杆、锚索及时进行紧固或重新补打。
第三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支护方式依据生产需要,13205回顺及联络巷掘进断面规格为:5000³2800mm。
根据生产技术部部提供的地质资料分析,直接顶为粉砂岩,厚度4.5m,老顶为粉、中粒砂岩,厚度10.9m,均属于较稳定岩层,适合锚杆支护。
根据我矿支护经验和本巷道用途及使用年限,初步确定巷道顶板采用锚网、锚索、片网加钢带联合支护。
二、设计支护材料、支护参数:(1)支护材料及规格(附表5):(2)、顶板支护材料规格:13205回风顺槽及联络巷掘进采用综掘开拓方式,13205回顺掘进长度为2390m,掘进断面为5000mm³2800mm ,顶部锚杆间排距为750mm³800mm,每排7根,采用Ø22³2400mm金属锚杆,每根锚杆使用2根MSCK23/50型树脂药卷,锚索均采用Φ15.24³5000mm钢绞线锚索,间排距为1800³2700mm,矩形布置,每根锚索使用2根MSCK23/50型树脂药卷,网片均采用Φ6.5³1100³5400mm金属菱形网卷。
(3)、帮部锚杆均采用Φ22³2000mm金属锚杆,间排距为700³900mm,每排4根锚杆,每根锚杆使用1根MSCK23/50型树脂药卷,网片采用8#金属菱形网片。
(5)、锚杆托盘为150³150³8mm,锚索托盘为300³300³10mm的Q235钢板制作的托盘。
表5 支护材料规格一览表附图3:东翼回风大巷支护断面、平面图第四节支护工艺及质量要求一、支护顺序:挂顶网—顶锚杆支护—顶锚索/钢带支护—帮锚杆、帮网支护二、支护工艺:1、支护顶网:先人工将网片平放至掘进机伸降油缸上(长边垂直于煤壁),然后升起伸降油缸使网片紧贴顶板,并与上片网按要求搭接,之后从顶网搭接处打锚杆固定网片;支护钢筋网片时提前将两片网短边连接后在进行支护。
2、顶锚杆支护选用MQT-130/2.8锚杆机工作,顶锚杆钻孔深度2300mm;帮锚杆钻孔深度1900mm,锚索钻孔深度5000mm,锚杆机安装锚杆时要严格按照锚杆机操作规程作业。
锚杆人员打设锚杆作业顺序为:定位、钻孔、安装锚杆、紧固锚杆。
(2)安装锚杆将锚杆安搅拌器后装入钻卡,再往钻孔内填入树脂药卷,用锚杆将药卷推入钻孔中,开始转动,进行搅拌,时间约10~12秒,然后将托盘紧贴顶板,并等待10~40秒。
再紧固螺母。
4、帮锚杆支护帮支护选用ZQS-50/16s型风煤钻施工帮锚杆。
5、锚索支护的工艺工序(1)锚杆机钻孔使用MQT-130/2.8锚杆机钻孔。
(2)安装锚索将树脂药卷送入事先打好的钻孔内,然后将钢绞线放入钻孔内顶住树脂药卷将树脂药卷送到孔底,将钢绞线下端放入搅拌器上,升起钻箱直至钢绞线底部到达眼口约600mm处,使钻箱上升并一边上升一边转动,转动速度由慢到快进行搅拌,时间约10~12秒。
(3)紧固锚索待树脂药卷凝固后,人工上锚索托盘和锚索锁具。
三、支护质量要求:1、锚杆支护(1)施工顶、帮锚杆误差±15°,间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外露托板外长度20~50mm。
(2)顶锚杆每根用2支MSCK23/50树脂药卷锚固,抗拔力≥80KN,扭矩≥200N² m;帮锚杆用1支MSCK23/50树脂药卷锚固,抗拔力≥60KN。
2、锚索支护(1)每根锚索使用2支MSCK23/50树脂药卷锚固,预应力≥80KN,抗拔力≥120KN;(2)锚索外露托板外长度不超过300mm,间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