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1~2013年5种毒性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分析干预措施

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分析干预措施

医院门诊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分析与干预措施【摘要】目的:调查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1年的中药饮片处方983张,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对抽取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该院门诊的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主要存在着临床诊断不规范、有毒中药饮片使用掌握不严、单味药物超量使用、煎服方法错误等问题。

结论:该院门诊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状况,药师应肩负起处方审查核对的职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措施【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12-01中药饮片是中医用药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的整体理念与辩证施治的重要表现[2,3]。

中药饮片处方总是处于千变万化中,这些变化均是为了适应临证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处方中中药的合理使用则是决定治疗效果以及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1]。

笔者随机抽取了医院门诊2011年的中药饮片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了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处方资料随机抽取医院门诊在2011年中的中药饮片处方983张作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中药饮片处方占当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7.49%,且所抽取的处方涵盖了门诊的各个科室,涉及初、中、高级医师,具有代表性。

1.2分析方法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对所抽取的中药饮片处方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并分析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结果在对983张中药饮片处方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该院的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中药饮片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该院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诊断不规范主要包括临床诊断缺失、中医诊断病名不规范(如“肺脾肾虚”、“胃火盛”等)、中医诊断无证型、西医诊断中英混合(如“肺ca”等)、西医诊断用简写(如“上感”、“慢支炎”等)以及临床诊断与用药明显不符(诊断为肾结石或是腰椎术后采用番泻叶泡水服用等)的情况。

我院门诊中药处方调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中药处方调查与分析

中药与临床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2;3(3)43中药处方由前记、正文(书写中药名称、数量)、后记三部分组成,是由注册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具法律性。

为了提高我院中药处方的规范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解决看病贵问题,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我院中药处方进行统计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回顾性对我院中药处方脚注、每张处方剂数、药物用量、每张药味数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011年我院门诊中药处方共38169张,随机抽取每个月门诊处方1200张,共14400张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每张处方中药味数情况对2011年随机抽取共144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每张处方中药味数为11.52,21味以上中药的处方有34张,药味偏多比例为0.24%。

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平均单张处方中药味数相比,我院处方药味数偏多。

具体见表1。

2.2使用频率多的中药的用药量情况(见表2及表3)从表2和表3可见,使用频率高的中药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相比较,超剂量使用比例过高。

2.3处方规范情况(见表4)从2011年14400张处方统计可以看出,我院与用药有关的中药处方不合格共4239张,不合格率为29.43%,其中处方脚注问题最大为11.06%。

具体见表4。

表1每张处方中药味数情况~56~~56~以上处方药味数(张)536553比例%663赵锦连[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2011年中药处方的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

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

对我院中药处方的书写、处方数、用量、药味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我院中药处方存在剂量偏大,药味偏多,剂数也超过《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复用药、不写用水量和脚注等问题。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中国传统中医药源远流长,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然而,中药合理用药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篇报告旨在分析中药合理用药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入门中药合理用药是指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学的理论,以合适的药物、用法和用量治疗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过程。

中药合理用药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体质、症状特点和疾病阶段等情况,灵活选用中药,并根据需要进行配伍、调剂等处理。

现状分析1. 中药应用广泛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许多患者对中药有着深信不疑的信仰,导致中药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较为普遍。

2. 缺乏标准化管理目前,中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中药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3. 辨证能力参差不齐临床医生对中医辨证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医生在辨证论治方面缺乏经验和能力,使得中药的应用不够个性化、精准化。

问题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标准化管理建立中药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统一标准,严格控制中药质量,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2. 提升中医辨证能力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中医辨证能力的培训和考核,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辨识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科学普及中药知识加强对广大民众的中药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对中药的正确认识,避免盲目使用中药。

结语中药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引起各界的重视,促进中药合理用药的发展,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饮片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中医临床用药中,普遍存在处方不合理问题,这是导致近年来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增高的重要原因。

加强中药饮片处方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中药饮片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药饮片处方1000张,总结不合理用药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随机抽取的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量的4.59%(1000/21806)。

处方来自各个门诊和科室,涉及初、中、高级医师,较具代表性。

1.2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以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1],通过列表分析、统计不合理用药记录。

2结果统计分析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后,发现98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记录,部分处方不合理用药为2~3处。

主要不合理问题表现为毒性药物使用、用药种类过多、单味饮片剂量偏大、煎服法错误、临床诊断不规范。

具体情况见表1~5。

表1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药物使用情况表2处方用药味数统计情况表3处方中单味药物超量情况表4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情况表5煎服方法错误情况3讨论3.1原因分析:导致中药饮片处方出现不合理的因素较多,主要有:①医院缺乏专业水平高的药师。

负责审核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师不但需要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还需要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中药饮片的功效、炮制、适用范围、用法、配伍及禁忌,都要十分熟悉,否则很难对处方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审核,也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目前,医院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药师,在岗药师很少进修,业务技能不足,在审核药方时便容易出现不足[2]。

②国家关于药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例如,2010版《中国药典》说明了中药饮片(包括有毒中药)的常规用量,对中毒剂量或极量均无规定,使得临床医师在用药时,无参考标准,药师在审核药方时,也无据可依。

3.2处方常见不合理情况:①临床诊断不规范。

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与处方医师的诊断经验、水平或习惯有关。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引言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药物治疗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但中药的使用必须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

本文将从中药合理用药的角度出发,以解析中药合理应用的重要性、现实情况为主线,为中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

中药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中药合理用药是指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中药,并严格按照剂量、用法、用量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应用。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治疗效果:中药合理应用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的中药进行治疗,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证患者安全:中药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中药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作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药物不必要的损害。

•提高临床疗效:合理应用中药可以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延长病程、突发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

•普及中医药:中药作为中医药的核心,合理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中医药的发展,并提升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药合理用药的现实情况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中药合理用药面临着一些问题:1.中药处方指导不足:部分中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缺乏科学的指导,仅凭经验和传统而不具有明确的依据,容易导致药物剂量、用药频次不合理等问题。

2.中药标准化不完善: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中药质量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导致药效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3.中药疗效评价不明确:相比于西药,中药的疗效评价相对复杂。

许多中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疗效往往难以准确评估,这给中药合理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

中药合理用药的优化方案为了提高中药的合理使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优化方案:1.加强中医师培训:提高中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其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合理开具中药处方的能力。

2.完善中药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完善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规范中药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和疗效一致性。

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分析

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分析
的治疗效果 。为提高我院 门诊 中药饮片处方质量 , 促进合理用药 , 确 保 医疗安全 , 随机抽取我 院 1 8 7 3张处方 进行统计分 析 , 现将结果 总 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随机抽 查我 院 2 0 1 2年 1 月~ 9月每 月总数 的 1 0 %门 诊 中药饮 片处方 ( 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处方除外 ) , 共计 1 8 7 3 张。 1 . 2方法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 《 处方 管理办法》 和《 中药处 方格式及 书写规范》 , 对处方前记 、 正文和后记等项 目 进 行检查 。对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特 殊要求注 明在药 品之后上方 , 并 加括号 , 如布包 、 先煎 、 后 下等 ; 对 药 物产地 、 炮制有特殊要求 , 应 在药名之前写 出l l l 。这都 将影响到药 物 的治疗效果 。 3 . 1 . 5计量单位不规 范 部分 医生受 传统习惯影响 ,不使用法定计量 单位 ” 克( g ) ” , 而至今仍 沿用” 枚” 、 ” 条” 、 ” 个” 等, 这非常不科 学 , 特别 是毒性 中药 , 由于计量不准确 , 容易造成患者身体伤害。抽查处方 中 就有蜈蚣 以条计 , 大枣 以枚计 。 3 . 1 . 6用法用量不规范 用法用量包括每 日剂量 、 采 用剂型 、 每剂分几 次服用 、 用药方法( 内服 、 外用等 ) 、 服用要求( 温服 、 凉服 、 顿服 、 慢服 、 饭前服 、 饭后 服 、 空腹服等) 等 内容 , 如” 1 剂, d , 水煎 4 0 0 m l , 分早 晚两 次空腹温服” [ 2 1 。应 根据病情 和药效 , 科学合理确定用法用量 , 如热性 病宜 凉服 , 寒性病 宜热服 ; 一般药物 宜饭后 服 , 滋补药 物宜饭前 服 , 泻下药宜空腹服 , 安眠药宜睡前服等。 而抽查处方 中只写” 水 煎服 ” 的 处方就不规范 , 无法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 影响治疗效果 。 3 - 2用 药不合理处方 3 . 2 . 1 超 剂量使用 抽查发现超剂量 使用的有细辛 l O g 、蒲公英 3 0 g 、 马勃 1 5 g 、 白附片 2 0 g 、 苍 耳子 1 5 g 、 大青叶 3 0 g 、 猪苓 1 5 、 泽泻 1 5 g 、 吴 茱萸 l O g , 川芎 2 0 g 和川楝 子 1 5 g 等, 使用超量 的情况 十分严重 , 甚 至 超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规定 最大用量的 1 5 0 % , 这极有可 能引起 l f 缶 床不 良反应。如蒲公英用量 过大可致缓泻, 川芎超量应用可引起剧 烈头痛D J 。 而有毒中药的超量使用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如夹量服用 吴茱萸可 引起腹痛 、 腹泻, 并 可引起视 力障碍及错 觉 , 因此 , 其 临床 使用需特别谨慎 。另外 , 老年患者因组织器官功能减 退, 对药物敏感 性增高 ;且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存在用药数量多 的情 况。 若超量用药, 则极 可能诱 发不 良反应 。 因此, 临床使用中药饮 片时 要严格控制用量。 3 . 2 . 2 重 复用药 抽查 中发现 ,重复用药主要表现在同类药 同时用 的 品种多 , 如同时使用 杏 、 蜜 炙百部 、 蜜 炙紫菀 和蜜炙款冬 花等 , 不 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 也加 重患者 的经济 负担 。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摘要】Objective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rug dispensing, so as to ensure the medication safety of patients in inpatient pharmacy. Methods Totally 239 cases of medication errors in inpatient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reported to Monitoring Network of Medication Safety in China Cor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RUD)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mon medication errors were drug dosage(23. 85% ), frequency of drug adminis-tration(20. 08% ) and varieties of drugs(20. 08% ), among which the main mistakes were caused by primary pharmacists(83 cases) and primary doctors(47 cases). 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drug in the hospital pharma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uble check system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tion errors.%目的减少住院药房用药错误,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住院药房上报《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239例用药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常见的用药错误类型为药品用量(23.85%)、给药频次(20.08%)、药品品种(20.08%),其中主要引起错误的人员类型为初级药师(83例)和初级医师(47例).结论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制订双人核对制度等措施,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住院药房;用药错误;用药安全;药房管理【作者】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2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是指合格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包括在处方开具、药品的调配、发放、使用和监测过程中可能引起或导致不恰当的用药或伤害患者的事件。

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1 前言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中药饮片以其使用方便、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逐渐被患者所青睐,用药量占医院门诊部的比例逐步增大。

中药饮片,是根据中医理论、中药加工工艺,对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材。

中药饮片和中药材、中成药一起构成了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中药饮片是我国古老中医的智慧结晶,是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在门诊中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意义重大。

以下为本人在XX 时间段对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用药情况的的调查分析。

2 现状分析市场上的中药饮片主要有普通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饮片、中药颗粒饮片、中药精制饮片等种类。

《中国药典》以及国家中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和书写规范》都对中药饮片的处方书写、用药味数、单味药物使用量以及毒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规定。

中药饮片处方能够直接反应中药饮片的用药情况。

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门诊部中药饮片处方6000张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保证有效性,我们根据医生的职称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分成三组,每组随机抽取2000张。

统计结果如下:表1 6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规范情况表2 6000张中药饮片处方每张药方用药味数情况表3 6000张中药饮片处方毒性中药饮片使用情况3 问题提出医院门诊部存在中药饮片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在中药饮片处方书写不规范、剂量不合理、单味药物以及有毒中药饮片剂量偏大等不合理用药情况。

4 目的针对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提出干预措施,加强用药管理,促进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

5文献查证《中国药典》以及国家中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和书写规范》,是保证用药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文献,是判断中药饮片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

不少学者和医务人员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出发,也对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过抽样统计分析,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梁晋川发表的《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朱育风对解表类中药饮片使用分析,都反映了其所在医院的中药饮片用药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 中医药
良好 , 将 针 尾弯 曲 残 端 留于皮 外 , 冲洗 切 口 , 逐层 缝合 , 包扎 。术后 达 2 0 余种 , 多数 为 非 手术 治 疗 , 比较 常 用 的手 术 方式 有 切 开 复位 2周拆线 ,逐 渐行 功能 锻 炼 , 4 — 6 周 x线 片 见骨 折 愈合 良好 后 直接 内固定 、 闭合 复位 克 氏针 固定 、 外 固定 架 固定 。切 开复位 内 固定其
S P S S 1 7 . 0 统计学 软件进行 分析处 理 , P < 0 . 0 5 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4 结 果
所 有 患 者均 获 得 随访 ,随访 时 间 8 ~ 1 4个月 ,平 均 随 访 时 间 l 2 . 5个月 。 经复 位 固定后 摄 x线 片所示 , 观察 组 2 1 例中, 1 8 例 达解 剖 复位 , 3 例接 近解 剖 复位 , 对 照组 全 部达 解剖 复位 , 两 组 比较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尸 > 0 . 0 5 ) 。两组 患者 骨折 愈合 时间 比较 , 即临床 愈合 时间 、 骨f 生 愈 合 时间 , 差异均 具有 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观 察组 在 骨 折 愈合 时 间方面 明显 优 于对照 组 , 见表 1 。两 组在 第一 腕 掌关 节屈 伸 活 动度 、 拇指 外 展活 动度 及 握力 比较 方 面 , 差 异 均无 统计 学 意 义 坏 , 无手 术切 口感 染 。弓型 夹板 在 固定期 间远 节指 骨有 一定 的活 动 度, 预 防肌腱 粘连 、 关 节僵直 , 对 关节 功能 的恢 复具 有积 极作 用 。夹 ( P > 0 . 0 5 ) , 见表 2 。 表 l 两组骨折闭合复位 与手术 复位愈合时 间的比较( 个月 ) 板 可 对掌 骨基 底 部施 以持 续 的压 力 , 对掌 骨头 产生 和 缓 的拉 力 , 具 有 弹性 固定 的效 果 。此外 , 夹板 治疗 对 于单纯 的第 一掌 骨基 底部 骨 折 以及 R o l a n d o 骨 折也 适用 。 参 考 文献 【 1 】 董福 慧 , 朱 云龙 . 中 医正 骨 学【 M】 . 第 2版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两种 治 疗方 法 的疗效 。①骨 折复 位标 准 : 优: 骨折 解 剖 复位 或 接近 解剖 复 位 ; 良: 骨折 功能 复位 ; 差: 骨折 复位欠 佳 。② 骨折 愈合 标准 : 参照《 中医骨伤科学》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1 3 1 。③疗 效评 价 标准 :对 两组 所 有病 例 的末次 随 访 时第一 腕 掌关 节 屈 伸活 动度 及 拇 指外 展 活动 度 进行 测 量 [ 4 1 , 用J a m a r 测力 计 测量 握 力[ 5 1 , 并 对 两. 2统计 学方 法 : 两 组骨折 复位 、 骨折愈 合 时间及 疗效 评定 方 面 比较 采用 独立 样本 t 检验 , 数据 以 ( i ± s ) 表示 , 检 验水 准取 双 向 = o . 0 5 , 用
1 9 9 9: 32 0 — 32 1 .
定 到第 二 掌骨 或大 多 角骨 上 , 易诱 发创 伤性 关节 炎 , 或 出现 克 氏针 松 动退 针 , 且 术 者需暴 露 于 x线下 维 持复 位 , 对 医生及 患 者造 成潜 在 的射 线伤 害 。 对 于此 类骨 折 闭合 复位 , 可 达 到解 剖复位 或接 近解 剖 复位 , 有些 学者 还设 计 了各种 外 固定 支 具 , 据 报道 效果 均很 好 。 5 . 2夹板 固定 的操作 重 点 : ① 夹板 的 弯 曲度 , 正 常 的桡 一 腕一 第 一掌 骨 问 的角 度 为 3 O 。 ,为 了达 到 对局 部 加 压 和使 掌 骨充 分 外 展 的 目 的, 弓型 夹板 的 弯度应 以 6 0 。 为宜 。 ② 骨折 复位 , 有人 仅 仅把力 量放 在 掌骨 头部 , 将 拇 指 的掌指 关节 用 力背 伸是 不对 的 ; 复 位时 的 力量 是在 牵 引下 于 骨折 处施 以由挠 背侧 向掌尺 侧 方向 的推 挤 ,同时 向 外 扳拉 掌骨 头 。 ③ 夹 板 的放 置 , 放在 患处 及其 上 、 下 的挠 背侧 , 保证 掌 骨 的充 分外 展 , 克 服 由于 内收肌 的牵 拉 而形 成 的阻力 , 从 而 达 到 有 效 的固定 。如果 把 弓形夹 板 的拉力 点作 用 于掌指 关节 和拇 指 , 会 造成复位失败, 加重断端的成角和移位程度, 应引起充分注意 。 5 - 3 夹板 治疗 的 优势 及适 用症 : 除陈 旧性 畸形 愈合 严 重 影 响拇 指 功 能者外 , 一般 没 有必要 进行 切 开复位 。 手 法 闭合复 位避 免 了手术 过 程 中对 关 节 囊 和周 围肌 腱 止 点 的 剥 离 以 及 所 造 成 周 围 血 供 的 破
拔除 克 氏针 。 创 伤较 大 , 存 在 出血 、 感染 、 肌腱 粘 连 等 风 险 , 且 破 坏 周 围 血供 ; 外 3 评 价 方法 固定架 固定 稳定 性 好 , 尤 其适 用 于 粉碎 性 骨 折 , 但 费 用较 高 , 且外 3 . 1 分别 从 骨折 复位 、 骨折 愈合 时 间 以及 患 手 功能 活动 3 方 面 评估 固定 力 度不 易 掌握 ; 对 于 闭合 复位 克 氏针 固定法 , 由于 钢针 需 要 固
表 2 两 组 骨 折 闭 合 复 位 与 手 术 复位 治 疗 效 果 的 比较
『 2 1 吴 继恒 , 周 富根 , 蒋 国华 , 等. 手 术 治 疗本 奈 氏骨 折 4 1 例报告【 J 】 . 中医正骨 , 2 0 0 6 , 1 8 ( 9 ) : 5 5 — 5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