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第五次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五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交通运输部密切注视相关城市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效果。

B.在全国出版行业第四批领军人才中,覃某榜上有名,荣获“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C.随着绿色环保概念深入人心,电脑厂商开始推出节能,低辐射,易回收的绿色电脑。

D.在东盟博览会期间,要加强安全保障工作,防止不出现突发事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端正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徳树人为中心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B.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大量复制到海外,通过増加包机、加开海外航线,服务遍布全球的广大消费者。

C.高远路上的团雾具有突发性强、预测困难等特点,极易使驾驶人在行车时率骤然视线模糊、应对不及,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D.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変,实现了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站超来的佛大飞跃。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见教”是敬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B.“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C.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分别表现的是菊、竹、梅的风骨。

D.成语“温故知新”“一鼓作气”“熟能生巧”分别出自《论语》、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欧阳修的《卖油翁》。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中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轩榭.(xiè)丘壑.琼.楼玉宇(qiónɡ)因地制.宜B.亢.奋(kànɡ)蓦.然安土重.迁(zhònɡ)逆来顺受.C.冗.杂(rǒnɡ)凭.吊大彻.大悟(chè)巧夺.天工D.镂.空(lóu)晦.暗重峦.叠嶂(luán)自出新.裁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梗.概/哽.咽猝.然/鞠躬尽瘁.朝.令夕改/改朝.换代B.驰骋./招聘.馈.赠/溃.不成军提纲挈.领/锲.而不舍C.和.谐/和.面华诞./垂涎.三尺落.井下石/丢三落.四D.亵渎./案牍.谛.听/瓜熟蒂.落骇.人听闻/言简意赅.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10日,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汉集中亮相。

一届大型的国际运动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精彩而富有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

B.本届军运会开闭幕式将围绕“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和谐、和平、文明的崇尚与追求。

C.开闭幕式的演出环节,将围绕军人、军队和军事文化的艺术展现,使军事元素、人物、事件的诗化叙述,穿插于中华文明之中。

D.开闭幕式演出将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底蕴以及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反映“止戈为武”的军事思想,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颖.(yǐn)记载.(zǎi)脑畔.(pàn)不省.人事(xǐng)B.挑.逗(tiǎo)拮.据(jié)炽.痛(zhì)味同嚼.蜡(jiáo)C.孕.育(yùn)愧赧.(nǎn)掺.杂(chān)间.不容发(jiān)D.顷.刻(qǐng)拘泥.(ní)筵.席(yán)惟妙惟肖.(xiào)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B.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C.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D.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3.下面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企业要崛起、要发展,只有激流勇进、乘势而上,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B.每年一到“小升初”的关键时候,众多家长便使出浑身解数....,为让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而四处奔忙。

C.出现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的一位服务标兵,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真诚而亲切的微笑,让人难以释怀....。

D.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阳光实验中学2024届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阳光实验中学2024届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阳光实验中学2024届中考五模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隽.(juàn)永躁.(cào)动锐不可当.(dāng)脍灸.(zhì)人口B.湍.(tuān)急殷.(yīn)红怒发.(fà)冲冠弛.(chí)名中外C.作揖.(yī)真谛.(dì)泉水淙淙.(cónɡ)头晕目眩.(xuàn)D.酝酿.(niàng)恐吓.(xià)张惶.(huáng)失措浮想联篇.(pi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卢永根院士,潜心学术,心系教育,令人肃然起敬....。

B.尽管竞争激烈,依然有大量考生前仆后继....地挤上艺考“独木桥”。

C.“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D.人们在团城山公园或漫步,或跳舞,或闲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A.今天这次班会的内容特别重要,请大家一定要洗耳恭听。

B.朋友询问王华妹妹的学习状况,王华说:“舍妹成绩还可以。

”C.杜文在菜市口看见一个乡下老太太在卖菜,就走过去问:“老婆婆:这菜其价几何?”D.既然你这么盛情的邀请,你的生日我就赏脸参加。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让读者透过主人公若瑟夫的一双眼睛洞穿了法国社会虚伪的人情。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她俩虽是孪生姐妹,性格却大相径庭....。

B.随着社会的发展,昔日繁华的小镇如今万人空巷....,人迹罕至。

C.我和好朋友约好周末在书店见面,我们果然按时到达,不期..。

..而遇D.小家伙脑瓜子很灵活,常常能够随机应变,见异思迁....。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4.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 ,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5.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2023-2024学年【浙教版】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叠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C.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威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味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总决赛现场,面对歌手的突然退场,主持人看风使舵....,冷静救场。

C.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

2023-2024学年宁波七中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宁波七中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宁波七中中考语文五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瑕疵.(cī)肖.像(xiāo)粗犷.(kuàng)浑身解.数(xiè)B.濒.危(bīn)框.架(kuāng)嫉.妒(jí)叱咤.风云(chà)C.忸怩.(ní)虔.诚(qián)栈.桥(zhàn)揠.苗助长(yà)D.癖.性(pǐ) 畸.形(qí) 须臾.(yú)风姿绰.约(zhuó)2.与下面这段话衔接恰当的是()“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盛水,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比作箍桶的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希望在未来岁月中,你能时不时地不公,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尝到背叛的滋味,唯有如此,你才能到忠诚之重要;我希望你常常被人,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聆听他人有多重要。

A.面对领悟轻视B.面对领会忽视C.遭遇领悟忽视D.遭遇领会轻视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捧一本好书,心无旁鹜,执笔批注,这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能收获心灵的慰藉.(jiè),又可感受心灵的愉悦。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分)1.阅读(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②③。

(2)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藉()A. jièB. jí(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分)2.【山水之行】山水是地上的诗文。

请你参与收集工作。

山水是诗人与自我的身心联结。

“采菊东篱下,"是陶渊明的超然酒脱;“深林人不知,”,是王维的宁静淡泊;“野芳发而幽香,”,是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自得;“雾淞沆砀,,上下一白”是张岱在西湖雪夜的一场孤独梦寻。

山水是传递友人间情谊的媒介。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是苏轼与张怀民相约月下漫步的同病相怜;“,”,是岑参伫立雪地目送的怅惘与深情。

山水还是诗人心系家国的表白。

“国破山河在,”,是杜甫身处乱世的沉郁;“,”,是文天祥被俘后目睹凄凉之景、深感国事衰微的哀恸。

3.诗词是案上的山水。

请你完成下面的解说任务。

小智:两位诗人为了什么事互相写诗酬答?小慧:。

小智:哦,原来如此。

我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为你描绘韩愈诗中所写的美景:。

小慧:我还读出了韩愈在诗中的情绪,在最后的轻轻一问中,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写得非常含蓄巧妙。

小智:我发现白居易的最后两句,采用了。

应对技巧。

A.自我解嘲B.针锋相对C. 巧换概念【文学之旅】交流是思辨的火花。

(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第五次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八上·灌阳期中) “它的尾巴----实际上就是它的肚腹----系五节相连的状如酒桶的棱柱体,相互间由桶底板连接,形成粗细相通、错落有致的棱状条条,好似一串珍珠。

”这段文字是描写()A . 黑蝎B . 郎格多克蝎C . 螳螂D . 金步甲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2题;共19分)2. (10分) (2017八上·徐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

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颚带走了。

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

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

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

在我的哈麻司里我们很容易在石头上发现它们工作用的工具。

另外,这有一种野蜂,它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

还有一种,把它的蛴螬安置在干燥的悬钩子的秆子的木髓里。

第三种高手,利用干芦苇的沟道做它的家。

第四种高手更高明,直接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连房租都省了。

(1)文段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的《________》。

(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选文第二段四种蜂中“高手”都很“高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 (9分)阅读《谈读书》,完成问题。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____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_____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1)关于本文所用冒号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用于总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内容B . 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C . 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D . 表示提起下文(2)横线处应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 深刻庄重善辩B . 深刻善辩庄重C . 庄重善辩深刻D . 善辩深刻庄重(3)“人之才智但有滞碍”这句话中“但”的意思是________。

(4)请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

(5)“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品读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名言,让我们深知“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不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

(6)“读史使人明智”,《十五从军征》中“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展现了战争造成的青青松柏、累累坟冢的凄凉景象,令人倍感和平的可贵。

(7)“读诗使人灵秀”,赏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____,________”的传神之笔,心中自会腾起一个诗意盎然、瑰丽新奇的境界。

三、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4. (13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乙】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②三百闾,张袂③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②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③袂:就是衣裳的袖子。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以头抢地尔。

________②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③傧者更道________④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________(2)翻译句子。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②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3)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4)乙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甲文中唐雎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5)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6)读了【甲】【乙】两文这些“士”的故事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5. (22分)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题目。

五猖会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

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

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

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

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

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

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

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

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

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

然而也并无确据。

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

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选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三篇文章的篇名。

(2)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3)说说你对选文结尾处加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4)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5)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