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期中复习备考每日一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 析 ] 根 据 题 图 知 , V2O4(s) + SO3(g)===V2O5(s) + SO2(g) ΔH2=-24 kJ·mol-1①,V2O4(s)+2SO3(g)===2VOSO4(s) ΔH1=- 399 kJ·mol - 1② 。 根 据 盖 斯 定 律 , 由 ② - ①×2 得 : 2V2O5(s) + 2SO2(g)===2VOSO4(s)+V2O4(s) ΔH=(-399+48) kJ·mol-1=- 351 kJ·mol-1。
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
NH

4
(aq)





NO

3
(a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NH+ 4 (aq)+32O2(g)===NO- 2 (aq)+2H+(aq) +H2O(l) ΔH=-273 kJ·mol-1,NO- 2 (aq)+12O2(g)===NO- 3 (aq) ΔH =-73 kJ·mol-1,2 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第②问答案。
1.热化学方程式中如何表示出能量变化? 提示:在化学方程式的右侧表示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以表明反应中的能量 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提示:①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③写出ΔH的符 号、数值和单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
质变化,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供参考!
【典型例题1】
2019-20.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 H2O(g)===CO(g)+3H2(g) △H=
206.2kJ·mol-1①
CH4(g)+CO2(g)===2CO(g)+2H2(g) △H= 247.4kJ·mol-1②2H2S(g)===2H2(g)+S2(g) △H= 169.8kJ·mol-1③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s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解题思路:写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产物并标明状态CH4(g)+2H2O(g) == CO2(g)+4H2(g),然后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CH4(g)、H2O(g)在左边,CO2(g)、H2(g)在右边,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中无硫元素与③无关,无CO(g),所以①×2-②后再整理即可得到CH4(g)+2H2O(g) ===
CO2(g)+4H2(g)
H = 165.0 kJ·mol-1。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人教版高频考点精讲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课件(31张)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人教版高频考点精讲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课件(31张)
高频考点九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1.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六个易错点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两个注意点
(1)注意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名称问题。 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之外,还 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2)注意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及热量变化问题。 由于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

方 程 式 : ①Ba2
(aq) + 2OH

(aq) + SO
2- 4

(aq) + 2H

(aq)===BaSO4(s)+2H2O(l)
ΔH=-128 kJ· mol 1;Ba(OH)2 溶
液 与 HCl 溶 液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 ②OH - (aq) + H + (aq)===H2O(l) ΔH=-57.3 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出的热量为2.292 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1 A.Ba2+(aq)+SO2 (aq)===BaSO (s) Δ H =- 2.828 kJ· mol 4 4
B.Ba2 (aq)+SO2 ΔH=-0.741 2 kJ· mol 4 (aq)===BaSO4(s)
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
[考法指导]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难度系数☆☆)【考法训练1】 正误来自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 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催化剂 - +3H2(g) 2NH3(g) ΔH=-38.6 kJ· mol 1( ) 500 ℃、30 MPa (2)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1 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 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 、l 、g 、aq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 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 -1)。

(4)注意守恒关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②能量守恒。

(ΔH 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

学霸巧学卡 对热化学方程式的深度理解(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若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 也要加倍。

(2)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不管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效应都是指物质按化学方程式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如2SO 2(g)+O 23(g) ΔH =-197 kJ·mol-1表示的意义为2 mol SO 2(g)和1 mol O 2(g)完全转化成2 mol SO 3(g)时放出197 kJ 的热量。

(4)对于同素异形体,除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构成元素相同,但属于不同物质,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反应中的ΔH 也不同。

1.思维辨析(1)CaCO 3(s)===CaO +CO 2(g) ΔH =+177.7 kJ( ) (2)C(s)+H 2O(s)===CO(g)+H 2(g)ΔH =-131.3kJ·mol -1( )(3)C(s)+12O 2(g)===CO(g) ΔH =-110.5kJ·mol -1( )(4)CO(g) +12O 2(g)===CO 2 (g)ΔH =-283 kJ·mol -1( )(5)2H 2(g)+O 2(g)===2H 2O(l)ΔH =-571.6 kJ·mol -1( )(6)500 ℃、30 MPa 下,将0.5 mol N 2(g)和1.5 mol H 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催化剂500 ℃、30 MPa 2NH 3(g) ΔH =-38.6 kJ·mol -1( )答案 (1)× (2)× (3)√ (4)√ (5)√ (6)×2.化学反应X 2+3Y 2===2XY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X 2(g)+3Y 2(g)===2XY 3(l) ΔH =2(a -b -c )kJ/molB .X 2(g)+3Y 2(g)===2XY 3(g) ΔH =2(b -a )kJ/mol C.12X 2(g)+32Y 2(g)===XY 3(l) ΔH =(b +c -a )kJ/mol D.12X 2(g)+32Y 2(g)===XY 3(g) ΔH =(a +b )kJ/mol 答案 A解析 从题图可以看出,12 mol X 2(g)和32 mol Y 2(g)断键生成1 mol X 和3 mol Y 吸收的能量为a kJ ,同时,1 mol X 和3 mol Y 形成新键生成1 mol XY 3(g)或1 mol XY 3(l)所放出的能量分别为b kJ 、(b +c ) kJ ,故12 mol X 2(g)和32 mol Y 2(g)生成1 mol XY 3(g)或1 molXY 3(l)所放出的热量分别为(b -a ) kJ 、(b +c -a ) kJ ,故对应的ΔH 分别为(a -b ) kJ/mol 、(a -b -c ) kJ/mol ,综上故选A 。

高考化学热点专题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热点专题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热点十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必备知识规律总结】一、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三查”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 )、液(l )、气(g )2.检查△H 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注意△H 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3.检查△H 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注意:⑴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298K 和1.013×105Pa 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⑵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 、l 、g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⑶△H 与化学计量系数有关,注意不要弄错。

方程式与△H 应用分号隔开,一定要写明“+”、“-”数值和单位。

计量系数以“mol ”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⑷一定要区别比较“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异同。

针对性练习1.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H > 0 kJ ·mol -1表示放热反应,△H < 0 kJ ·mol -1表示吸热反应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 .1 mol H 2SO 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 .1 mol H 2与0.5 mol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2.已知: )()(2)(2)(2224g CO l O H g O g CH ++,13.890-⋅=∆mol kJ H )()(2)(2222g O g H l O H +,16.517-⋅-=∆mol kJ H ,则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C )A .1:3.4B .1:1.7C .2.3:1D .4.6:13.实验室用4mol SO 2与2mol O 2进行下列反应: 2SO 2(g)+O 2(g) 2SO 3(g);ΔH=―196.64KJ/mol ,当放出314.624KJ 热量时,SO 2的转化率为 ( A )A .40%B .50%C .80%D .90%4.已知在25℃、101kPa 下,1gC 8H 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常温下,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液态水时,放出445 kJ 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

】2.已知H 2S 完全燃烧生成SO 2(g)和H 2O(l),H 2S 的燃烧热为a kJ·mol -1,写出H 2S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ΔH =-2a kJ·mol -1。

】3.已知H —H 键能436 kJ·mol -1,H —N 键能391 kJ·mol -1,N ≡N 键能945.6 kJ·mol -1,试写出N 2和H 2反应生成NH 3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1。

】4.已知12N 2(g)+32H 2(g)===N(g)+3H(g) ΔH 1=+a kJ·mol -1 N(g)+3H(g)===NH 3(g) ΔH 2=-b kJ·mol -1NH 3(g)===NH 3(l) ΔH 3=-c kJ·mol -1写出N 2(g)和H 2(g)反应生成液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l) ΔH =-2(b +c -a ) kJ·mol -1。

】5.已知:①HF(aq)+OH -(aq)===F -(aq)+H 2O(l) ΔH =-67.7 kJ·mol -1②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试写出HF 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HF(aq)F -(aq)+H +(aq) ΔH =-10.4 kJ·mol -1。

高中化学(选修)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选修)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热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明确书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精确解读】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数据一般都是25℃、101kPa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②必须注明△H的“+”与“—”.“+”表示吸收热量,“—”表示放出热量.③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 表示固体,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④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热化学方程式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对于相同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H也不同.当化学计量数加倍时,△H也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⑥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还必须在化学是后面标明其名称.如C(s,石墨)⑦可逆反应的反应热指的是反应物完全反应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达到平衡时的.【精细剖析】1.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均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进行分析,区别可以归纳为:①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普通化学方程式只有物质变化;②热化学方程式需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要;③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明各物质的状态;④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普通化学方程式只能为整数。

【典例剖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293。

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C.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D.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答案】C【变式训练】铁系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电致变色、气敏传感器以及光电化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诱人的前景.实验室中可利用FeCO3和O2为原料制备少量铁红,每生成160g固体铁红放出130kJ 热量,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CO3(s)+O2(g)=Fe2O3(s)+2CO2(g) △H=-130 KJ/mol B.4 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 KJ/mol C.4 FeCO3(s)+O2(g)=2Fe2O3(s)+4CO2(g) △H=-260 KJ/mol D.4 FeCO3(s)+O2(g)=2Fe2O3(s)+4CO2(g) △H=+130 KJ/mol 【答案】C【解析】每生成160g固体铁红的物质的量为:160g=1mol,放出130kJ160g/mol热量,所以生成2mol氧化铁放出的热量为260KJ,所以热化方程式为:4 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 KJ/mol,故答案为C。

第6讲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第6讲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题组训练·考能]题组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型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V2O5500 ℃2SO3ΔH=-kJ·mol-1B.H2(g)+12O2(g)===H2O(l)ΔH=-kJ·mol-1C.2H2(g)+O2(g)===2H2O(l)ΔH=-kJD.C(s)+O2(g)===CO2(g)ΔH=+kJ·mol-1解析选项A中的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物质的状态;选项C中ΔH的单位错误;选项D是放热反映,ΔH应小于0。

答案 B2.(2014·吉林六校联考)化学反映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的能量转变如图所示,该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ΔH=2(a-b-c)kJ·mol-1B.N2(g)+3H2(g)2NH3(g)ΔH=2(b-a)kJ·mol-1N2(g)+32H2(g)NH3(l)ΔH=(b+c-a)kJ·mol-1N2(g)+32H2(g)NH3(g)ΔH=(a+b)kJ·mol-1解析通过图分析可知,由12mol N2(g)+32mol H2(g)到生成到1 mol NH3(l)的三阶段为:①吸收能量a kJ;②放出能量b kJ;③放出能量c kJ,故可得热化学方程式:12N2(g)+32H2(g)NH3(l)ΔH=(a-b-c)kJ·mol-1,扩大化学计量数后取得A。

答案 A3.(2013·宝鸡二检)燃烧热是指通常状况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kJ·mol-1B.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 氟气反映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500 ℃、30 MPa下,将mol N2和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映生成NH3(g),放热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ΔH=-kJ·mol-1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ΔH=-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ΔH=-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ΔH =-kJ·mol-1解析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g)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A错;气体变成液体时要放出能量,所以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映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B错;此反映为可逆反映,故投入mol 的氮气和mol氢气,最终参加反映的氮气必然小于mol,因此1 mol N2完全反映放出的热量应大于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中ΔH应小于-kJ·mol-1,不是通常状况时ΔH应标明确所处状况,选项C不正确;D中由②-①可知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 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参考答案】C
1.氢气与碘蒸气化合反应的能量(或热量)变化,可用下式表示:H2(g)+I2(g)2HI(g) ΔH= −14.9 kJ·mol−1,它与化学方程式H2+I22HI相比较而言,其特点为
(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25 ℃、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用括号注明了各物质反应时的状态:s(固体)、l(液体)、g(气体)、aq(溶液)。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ΔH的数值、正负号及单位。

2.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还说明了物质的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如: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表示的意义是在25 ℃、101 kPa下,
1 mol气态H2与 mol气态O2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
(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2)在方程式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化学计量数改变,ΔH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ΔH数值与正反应的相等、符号相反。

1.在常温常压下,1 g H2在足量Cl2中完全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 kJ 的热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g)+Cl2(g)===2HCl(g) ΔH=-92.3 kJ·mol-1
B.H2(g)+Cl2(g)===2HCl(g) ΔH=+92.3 kJ·mol-1
C.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D.2HCl(g)===H2(g)+Cl2(g) ΔH=+184.6 kJ·mol-1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液态肼(N2H4)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642 kJ热量:N2H4(l)+O2(g)===N2(g)+2H2O(g) ΔH=+642 kJ·mol-1
B.12 g石墨转化为CO时,放出110.5 kJ热量:2C(石墨,s)+O2(g)===2CO(g) ΔH=-110.5 kJ·mol-1
C.已知:H2(g)+O2(g)===H2O(l) ΔH=-286 kJ·mol-1,则2H2O(l)===2H2(g)+O2(g) ΔH=+572 kJ·mol−1
D.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g)和1.5 mol H2(g)充分反应放出46.2 kJ的热量
3.Na2CO3(aq)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H2CO3(aq)===CO2(g)+H2O(l)为放热反应
B. (aq)+ H+(aq)=== (aq) ΔH=a kJ·mol-1
C. (aq)+H+(aq)===CO2(g)+H2O(l) ΔH=(c-b) kJ·mol-1
D. (aq)+2H+(aq)===CO2(g)+H2O(l) ΔH=(a+b-c) kJ·mol-1
4.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g)与适量H2(g)反应,生成2 mol NH3(g),放出92.4 kJ热量。

(2)1 mol 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3)23 g C2H6O(l)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683.5 kJ的热量。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A项,放出热量,ΔH<0,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g) ΔH=-642 kJ·mol−1;B项,2C(石墨,s)+O2(g)===2CO(g)的ΔH应对应2 mol石墨参加反
应,即24 g石墨转化为CO时的反应热,即ΔH=-221 kJ·mol-1;C项,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据此可判断该项正确;D项,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表示1 mol N2(g)与3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92.4 kJ的热量,但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0.5 mol N2(g)与1.5 mol H2(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故放出的热量小于46.2 kJ。

3.【答案】C
【解析】根据H2CO3(aq)和CO2(g)、H2O(l)的能量高低可知,H2CO3(aq)===CO2(g)+H2O(l)为吸热反应,A项错误;(aq)+ H+(aq)=== (aq) ΔH=-a kJ·mol-1,B项错
误;(aq)+H+(aq)===CO2(g)+H2O(l)此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ΔH=(c-b) kJ·mol-1,C项正确;(aq)+2H+(aq)===CO2(g)+H2O(l)为放热反应,ΔH<0,故ΔH =(c-a-b) kJ·mol-1,D项错误。

4.【答案】(1)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2)Cu(s)+O2(g)===CuO(s) ΔH=-157 kJ·mol-1
(3)C2H6O(l)+3O2(g)===2CO2(g)+3H2O(l) ΔH=-1 367 kJ·mo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