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员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质量检验知识培训教材

质量检验知识培训教材

第二部分 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1. 三检制 2. 签名制 3. 质量复查制 4. 追溯制 5. 质量统计 6. 不合格品管理 7. 质量检验的考核
1、三检制
所谓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 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1. 自检: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 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 式。
返工、返修、原样使用);不合适品的现场管理。
7、质量检验的考核
检验误差及其分类: 1. 技术性误差:检验人员缺乏检验技能造成的误差 2. 情绪性误差:检验员马虎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 3. 程序性误差:生产不均衡、加班突击及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误差 4. 明知故犯误差:检验人员动机不良造成的检验误差 检验误差的指标及考核方法 1. 检验误差概括分为漏检、错检 2. 测定和评价检验误差的方法:重复检查、复核检查、建立标准品 3. 考核注意事项:质量检验部门和人员不能承包企业或车间的产品质
6、不合格品管理
不合格品和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合格品(或称不良品) ,其中包括废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类。
在不合格品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三不放过”的原则:不查清原因不放过;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
不落实改进措施不放过。 2. 两种“判别”职能:符合性判别;适用性判别;分类处理(报废、
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也是检验部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
4、质量检验的三性
检验“三性”是指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也 是对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1. 公正性: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对质量检验最主要的要求,没有公正 性,检验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把关的职能。 2. 科学性:这里说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 ,按照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 3. 权威性:权威性是正确进行检验的基础。所谓检验的权威性实质上 是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结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

质量检验员培训教材

质量检验员培训教材

第三部分:不合格控制
二、不合格品(质量事故)的处理
(1)不合格品的概念:未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2)不合格品的类型
a.返工 b.返修 c.让步接收 d.降级 e.报废
第三部分:不合格控制
(3)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a.标识 b.隔离 c.记录 d.评审 e.处置 f.重新检验
第四部分:纠正预防措施
•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随机误差+系统 误差 任何一个误差,都可以分解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平均 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大抵来源于影响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 不可预知的或随机的。
电荷[量] 电压,电动势,电位,(电势)
电容 电阻 电导 磁通[量]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电感 摄氏温度 光通量 [光]照度 [放射性]活度 吸收剂量,比授[予]能,比释动能 剂量当量
单位名称
弧度 球面度 赫[兹] 牛[顿] 帕[斯卡] 焦[耳] 瓦[特] 库[仑] 伏[特] 法[拉] 欧[姆] 西[门子] 韦[伯] 特[斯拉] 亨[利] 摄氏度 流[明] 勒[克斯] 贝可[勒尔] 戈[瑞] 希[沃特]
第三部分:不合格控制
一、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1). 不合格的定义:未满足要求. (2按此)其实. 不对 施合产管格品理严适. 重用性性分影级响,的就不是同将进产行品分质类量,可列能出出具现体的的不分合级格,据, (3)不合格分级的作用 a.可以明确检验的重点 b.有利于选择更好的验收抽样方案 c.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 d.对检不验合职格能进的行有分效级性并都实有施重管要理作,对用发. 挥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

质量检验培训教材PPT课件

质量检验培训教材PPT课件

通过品尝产品味道,判 断是否符合口感要求。
触觉检验
通过触摸产品表面,判 断其质地、硬度、温度
等特性。
理化检验方法
物理检验
运用物理原理和技术对产 品进行检验,如测量尺寸、 重量、密度等。
化学分析
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分析, 检测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和 含量。
仪器分析
使用专业仪器对产品进行 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 和分析。
02
03
随机抽样
确保每个样本被抽取的概 率相等,消除主观偏见。
系统抽样
按照一定间隔从总体中抽 取样本,适用于大规模生 产线上。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从 每层中随机抽取样本,以 提高检验精度。
感官检验方法
视觉检验
嗅觉检验
味觉检验
通过肉眼观察产品外观、 颜色、形状等特征,判断
是否符合标准。
通过鼻子闻产品气味, 判断是否有异味或变质。
质量检验流程
检验准备
熟悉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检 验指导书等技术资料,准备检 验所需的量具、检具和仪器。
进货检验
对采购的原材料、外购件、外 协件进行检验,确保符合采购 合同和技术要求。
过程检验
在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成 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工艺要 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最终检验
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全面 的最终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出
案例三:某制药厂质量检验案例分析
检验项目
药品成分、微生物限度、杂质含量
检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 光度法
问题发现
药品溶出度不合格、微生强生产 环境管理
06
质量检验培训总结与展望
培训内容总结
01
质量检验基本概念和原理

质检员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质检员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取用试剂规则
为了达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取用试剂时应遵守 以下规则,以保证试剂不受污染和不变质: (1)试剂不能与手接触,要用洁净的药勺,量筒或 滴管取用试剂。 (2) 绝对不准用同一种工具同时连续取用多种试剂 (3)试剂取用后一定要将瓶塞盖紧,不可放错瓶盖和 滴管,绝不允许张冠李戴,用完后将瓶放回原处 (4)已取出的试剂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内。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2.洗液的配制及说明
铬酸清洁液的配制:
处方1
重铬酸钾(钠) 10g
纯化水 适量)
10ml
浓硫酸
100ml
处方2 200g 100ml(或
1500ml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制法:称取处方量之重铬酸钾,于干燥研钵 中研细,将此细粉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玻璃容 器内,加热,搅拌使溶解,待冷后,将此玻 璃容器放在冷水浴中,缓慢将浓硫酸断续加 入,不断搅拌,勿使温度过高,容器内容物 颜色渐变深,并注意冷却,直至加完混匀, 即得。
标准物质还有一些其他用途,如制作 标准曲线、制定检验方法、产品质量仲裁 等。
㈢、仪器与器皿:
1 检验所用的仪器应处于正常状态, 要符合精度要求;同时高级的精密仪 器要由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专业培训的人员或专业技 术人员操作,不可在未弄清使用方法 前动用仪器。
2 仪器因经常使用,检测性能 会逐渐降低,如天平砝码质量的 改变,分光光度计光电池疲劳失 效,酸度计中电极的老化等,所 以测试仪器要定期检定和校准。
1 2 3 4 5 10ml 滴定操作
注意事项同上
移液管 准确地移取一定量的 液体
刻度吸 准确地移取各种不同

量的液体
称量瓶
矮形用作测定干燥失重或在烘 箱中烘干基准物;高形用于称 量基准物、样品

质量检验员培训教材PPT52页

质量检验员培训教材PPT52页
⑤.检查批的形成与提出 检查批可以和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或不相 同; 通常每个检查批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尺 寸、特性或分等),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 的单位产品所组成; 批的组成、批量及提出和识别批的方式,可由供 (订)货双方协商确定。
32
⑥.规定 检查严格度(宽严程度)
本标准规定有正常检查、加严检查和放宽检查 三种不同程度的检查严格度; 除非另有规定,在检查开始时,应使用正常检 查; 检查严格度的调整按转移规则进行。 ⑦.选择 抽样方案类型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注:只有质量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都完成且合格之 后,产品才能转序或入库.
21
七、出货检验(OQC)
1 、主要职责: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如质量计划、出货检验指导书)实
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对不合格品进行登记、隔离并采取措施; 对采取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 异常信息反馈. 2 、主要内容: 产品; 标识; 包装.
6
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对质量策划的定义是: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 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注:编制质量计划可以是质量策划的一部分.
7
可以看出: 1 、新标准明确了“质量策划”的范畴; 例如:对合同要求复杂的产品,为满足合同的质
量要求,组织需根据现有的设计、制造能力,提出 生产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包括引进设备和技术、工 艺攻关、设备改造、人员培训等),为此开展的一 系列筹划和组织活动,都属于“质量策划”的范畴。
11
2.抽样检验适用于: 检验是破坏性的; 被检对象是连续批

质检员培训教程PPT课件

质检员培训教程PPT课件

质量信息反馈
及时将质量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 员,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 问题再次发生。
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 对其进行返工、返修、报废等处理。
质检工具与设备的使
03

质检工具的种类与选择
测量工具
用于测量产品的尺寸、长度、 宽度、高度、角度等参数,如
卡尺、千分尺、测距仪等。
检验工具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质检员提供工 作建议和改进意见。
培训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 高质检员的工作能力。
激励措施
通过奖励、晋升等方式激励质检员不断提高 工作能力。
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与途径
在职培训
提供系统的在职培训课程,帮助质检员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网络课程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方便质检员随时随地学习。
检验流程
明确检验流程,包括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
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感官检验、量具检验、试 验室检验等。
不合格品的处理与控制
不合格品标识与隔离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并采取措施将 其与合格品隔离,以防止混淆和误用。
不合格品处理
质检员角色
质检员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 节,负责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 标准和客户要求。
质检员的职责与任务
质量检查
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 行抽样或全面检查,确 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 隔离和处置,防止不良
品流入下一环节。
质量记录
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 分析,提供质量改进的

质量检验人员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质量检验人员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质量检验人员基本知识培训教材1、质量检验的定义和分类1.1检验的定义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1.2检验工作的内容1.2.1熟悉与掌握“规定要求”:了解实习质量标准,工艺要求1.2.2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依规定的方法,使用检测进行检测1.2.3比较:检验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1.2.4判定:对比较的结果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1.2.4处理:颁发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或不合格标识1.2.5记录:依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认真做好检测和判定记录1.3检验的分类1.3.1按生产过程的次序分类A)进料检验: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客户提供产品等检验B)过程检验(制程检验):加工过程之间(工序)的检验。

C)最终检验:成品检验1.3.2按检验地点分A)集中检验:如定点检验B)现场检验:如巡回检验1.3.3按检验的方法分A)理化检验:依靠量具、仪器或测量设备或化学方法进行的检验B)感官检验:依靠感觉器官进行检验如目测检抛光、烤漆、电镀等C)试验性鉴别:1.3.4按样品数量分A)全数检验B)抽样检验1.3.5按质量特性分A)计量检验: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验B)计数检验:用计数的方法表示产品的特性1.3..6按检验人员分自检、互检、专检1.4过程检验(制程检验)的三种方式1.4.1首件检验:1.4.2巡回检验:规定依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产品的质量特性实施检验1.4.3完工检验:零件加工完成后进行的检验2、质量检验工作的方针、职能2.1质量检验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积极预防与严格把关相结合专职检验为主,专职检验与群众检验相结合2.2检验的职能预防、把关、分析报告的职能抽样检查方法的分类这些抽样方法标准分别对企业的抽样检验与国家行业与地方的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

本节将以计数和计量抽样检查方法国家标准为主,介绍在质量检验中常用的几种抽样检查方法标准。

质检员职业训练培训资料

质检员职业训练培训资料

02
产品质量检测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通过全员 参与和流程控制来确保产品质量

ISO质量标准
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 理体系标准,如ISO 9001等。
质量控制方法
掌握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 如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管理等 。
检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01
02
03
案例三:质检员参与质量改进的实践经验分享
总结词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详细描述
质检员应积极参与到质量改进工作中,通过实践经验分享,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追求卓 越品质,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THANK YOU
检测设备分类
了解不同类型检测设备的 特点和应用范围。
设备操作规程
掌握各类检测设备的正确 操作方法,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 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
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 靠,符合检测要求。
数据处理技术
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如平均值、中位数、极 差等。
数据分析与改进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产品存 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产品质量。
03
质检员技能提升
质量检验标准与规范
了解并掌握各类产品质量标准,如国 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和要求 ,如ISO9001等。
熟悉产品检验的流程、规范和操作方 法,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质检方法与技巧
掌握各种质检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方法,如量具、检测设备等。
学习抽样检验的方法和技巧,合 理确定抽样方案和判定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基本常识第一章 允许差 一、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二、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三、误差和偏差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 100% 平均值若两份平行操作,设A 、B 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A -平均值 A -(A +B)/2 A -B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平均值 (A +B)/2 A +B 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 ,则其平均值为X ,且有n 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1.标准偏差(SD )S X =2.相对标准偏差(RSD ) S XRSD = ×100%六、最大相对偏差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差)。

七、误差限度误差限度 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第二章 有效数字的处理 一、有效数字1.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

2.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

1)(2--∑n x x x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

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则入。

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入。

例如:将下面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2.324→2.32 2.325→2.32 2.326→2.33 2.335→2.34 2.32501→2.33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1.在加减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

在加减法中,因是各数值绝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绝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例如:2.0375+0.0745+39.54 = ?39.54是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在这三个数据中,它的绝对误差最大,为±0.01,所以应以39.54为准,其它两个数字亦要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因此三数计算应为:2.04+0.07+39.54 = 41.652.在乘除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每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

在乘除法中,因是各数值相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例如:13.92×0.0112×1.9723 = ?0.0112是三位有效数字,位数最少,它的相对误差最大,所以应以0.0112的位数为准,即:13.9×0.0112×1.97 = 0.3073.分析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分析方法精密度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

4.检验结果的写法应与药典规定相一致。

第三章药典、行业标准中有关概念及规定一、试验温度1.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2.热水系指70~80℃;3.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4.室温系指10~30℃;5.冷水系指2~10℃;6.冰浴系指约0℃;7.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

二、取样量的准确度1.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量”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2.“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3.“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4.“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5.“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位数选用量具。

6.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三、试验精密度1.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2.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3.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 )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量(ml )之差进行计算。

4.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四、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五、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六、液体的滴,系在20℃时,以1.0ml 水为20滴进行换算。

七、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 (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 滴定液(YYYmol/L )”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 XXX 溶液”表示,以示区别。

八、限度1.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

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

计算所得的最后数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2.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九、溶解度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看不见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

十、含量测定必须平行测定两份,其结果应在允许相对偏差限度之内,以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如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不得平均计算,应重新测定。

十一、记录复核检验记录完成后,应有第二人对记录内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

复核后的记录,属内容、计算错误,复核人要负责;属检验错误复核人无责任。

第四章 取样方法 一、进厂原料取样对进厂原料按批(或件数)取样。

若设进厂总件数为n ,则当n ≤3时,每件取样;当3<n ≤3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300时,按2n+1取样量随机取样。

二、对中间体(半成品)按批(包装单位:桶、锅等)取样。

若设总包装单位为n ,则当n ≤3时,按包装单位取样;当3<n ≤3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300时,按2n+1取样量随机取样。

三、对成品按批取样。

若设总件数(包装单位:箱、袋、盒、筒等)为n ,则当n ≤3时,逐件取样;当3<n ≤3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300时,按2n+1取样量随机取样。

第二部分 化学分析法第一章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一览表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1.洁净剂及其使用范围最常用的洁净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液(清洁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一般用于可以用毛刷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瓶、烧杯、试剂瓶等非计量及非光学要求的玻璃仪器。

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用于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计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洗液多用于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玻璃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和毛刷刷不下的污垢。

2.洗液的配制及说明铬酸清洁液的配制:处方1 处方2重铬酸钾(钠) 10g 200g纯化水 10ml 100ml(或适量)浓硫酸 100ml 1500ml制法:称取处方量之重铬酸钾,于干燥研钵中研细,将此细粉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玻璃容器内,加热,搅拌使溶解,待冷后,将此玻璃容器放在冷水浴中,缓慢将浓硫酸断续加入,不断搅拌,勿使温度过高,容器内容物颜色渐变深,并注意冷却,直至加完混匀,即得。

说明:(1)硫酸遇水能产生强烈放热反应,故须等重铬酸钾溶液冷却后,再将硫酸缓缓加入,边加边搅拌,不能相反操作,以防发生爆炸。

(2)清洁液专供清洁玻璃器皿之用,它能去污去热原的作用的原因为本品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重铬酸钾与浓硫酸相遇时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铬酐:K2CrO7+H2SO4→H2CrO7+K2SO42CrO3+H2O→Cr2O3+3[O]浓硫酸是一个含氧酸,在高浓度时具有氧化作用,加热时作用更为显著:H2SO4→H2O+SO2+[O]K2CrO7+3SO2+H2SO4→Cr2(SO4)3+K2SO4+H2O(3)铬酸的清洁效力之大小,决定于反应中产生铬酐(CrO3)的多少及硫酸浓度之大小。

铬酐越多,酸越浓,清洁效力越好。

(4)用清洁液清洁玻璃仪器之前,最好先用水冲洗仪器,洗取大部分有机物,尽可能仪器空干,这样可减少清洁液消耗和避免稀释而降效。

(5)本品可重复使用,但溶液呈绿色时已失去氧化效力,不可再用,但能更新再用。

更新方法:取废液滤出杂质,不断搅拌缓慢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每升约6~8g,至反应完毕,溶液呈棕色为止。

静置使沉淀,倾取上清液,在160℃以下加热,使水分蒸发,得浓稠状棕黑色液,放冷,再加入适量浓硫酸,混匀,使析出的重铬酸钾溶解,备用。

(6)硫酸具有腐蚀性,配制时宜小心。

(7)用铬酸清洁液洗涤仪器,是利用其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洗去,故要浸泡一定时间,一般放置过夜(根据情况);有时可加热一下,使有充分作用的机会。

3.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与要求(1)一般的玻璃仪器(如烧瓶、烧杯等):先用自来水冲洗一下,然后用肥皂、洗衣粉用毛刷刷洗,再用自来水清洗,最后用纯化水冲洗3次(应顺壁冲洗并充分震荡,以提高冲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