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黄光亮)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力量素质指标的筛查与实践研究

3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力量素质指标的筛查与实践研究*龙国东1 刘剑虹1 王 斌2 吴 猛1 何卫龙 1(1.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50;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广东 广州510440)Research on the Screening and Practice of Tests Index for Youth Athletes ’ StrengthLONG Guodong, etal.(Guangzhou Institute of Sports Research Science, Guangzhou 510650,Guangdong, China)摘要:力量素质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力量测试是体能测试、身体素质测试、体质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并结合专家意见,初步选取19个通用力量素质指标,对击剑、羽毛球、跳水、篮球、田径短跳组、游泳、女子足球项目的161名运动员进行相关力量素质指标测试。
依据测试过程和结果,结合专家打分情况,在分析各测试指标的优缺点后,最终选取拉力计屈腿硬拉、握力、1RM 卧推、拉力计等坐姿后拉、1分钟仰卧起坐、McGill 腰部肌伸展测试、立定跳远、纵跳计纵跳作为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测试通用指标,代表全身、上肢推、上肢拉、躯干屈、躯干伸、下肢的力量素质水平,以期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能测试;力量测试指标;青少年运动员*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州市体育局课题。
作者简介:龙国东(1978—),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能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1]。
力量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力量评价结果可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
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技术尚未成型,无法完全体现竞技能力,力量素质的优劣还可用于评估青少年运动员的天赋。
因此,定量评价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是基层训练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刘庆伟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刘庆伟
目录
•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 • 青少年体能训练敏感期介绍 •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体能发展
力量 速度
灵敏
身体素质
耐力 柔韧
身体素质分类
力量
最大力量 速度力量 力量耐力
反应速度 身体素质
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强大的核 心力量
核心力量训练
肌肉/筋膜系统
骨骼系统
稳定的核心肌肉骨骼系统
肩带
躯干
髋关节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的缺乏 = 不稳定及运动能量的丢失
6-12 岁的体能训练等级
• 初级:练习非循环性的活动模式 (例如单 腿轮换跳跃) • 第二级:练习循环性的活动模式 (例如跳 绳,短跑等。) • 第三级:训练协调、反应和行动敏捷性
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应 答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 与神经肌肉之 间的协调关系
遗传效应
人的感受器及 分析器特征
反应 速度
动作速度: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 某一动作的能力。 • 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引起该部位 运动的肌肉 力量大小 技术动作的 合理性 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动作 速度
— 两组动作之间归位的时间也是休息的时间 (实际情况) — 每组练习之间约3-5分钟休息 — 套路组合轻微变化
请注意: 如果可能-有球训练尽可能接近实战 (停球和运球,射门,拦截球...)
- 主动性 - 但是:请注意太多射门会引起肌肉高度紧 张
敏捷性训练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1、质量优于数量 2、松弛状态(在力量和耐力训练之前) 3、最大极限以致超负荷状态下运动速度 (极限以下 的运动速度也要学习!!!) 4、出现疲劳表象必须立即中断训练 (学习效果--球 员学习自我保护) 5、高速运转下的专注和意志力 6、敏捷性训练首先必须学会准确干净的技术动作, 然后才能在最大范围内进一步训练 7、进行多样化的训练来避免动作速度被阻碍降低=保 持敏捷度流畅性 8、不但要进行单纯的敏捷性训练,而且要针对运动 项目的特性。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构建

2020年(第10卷)第01期社会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20.01.185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构建①黄英 杜康力 李语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珠海 519000)摘 要:青少年健康就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本文致力于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的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特点并给予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加大财力的投入和科研的保障;加大“体医融合”的力度,从健康的视角去审视青少年体育训练;加快制度并出台并完善《青少年体能健康管理制度》的系列规章制度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健康 体能 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85-02①作者简介:黄英(1984,1—),女,江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休闲体育、全民健身。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健康的体魄越来越成为评价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
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即使有再多的学识,也难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又大大的降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一系列的“慢性病”,诸肥胖、超重、近视眼、高血压等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时有发生。
卫计委发布会:中国人肥胖率12%左右,青少年增速较快[1]。
此外,近年来我国的中学生健康测试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年年下滑,现状令人不免担忧。
这与我国做为体育大国和世界第二在经济体急不相称,故亟待构建一个青少年健康体能系统。
1 中国青少年体能特点与评价关于“青少年”的定义,不同专家从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及人类学等不同的视角都曾做出过解释。
为研究需要,本文暂且将青少年定义为13~19岁左右中学阶段的青少年。
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 比利时 10300 4400 5100 800
▪ 丹麦 10800 3600 5200 2000
▪ 中国 6394±683 1612±257 3627±490 1155±257
▪ 李霄鹏 10012 2313 4905 2794
血乳酸浓度(毫摩尔/升)
▪
上半时
下半时
▪ 丹麦 比赛 6.6 结束 3.9 比赛 4.0 结束
进行比对采取决策的过程。 第四步,通过决策采取行动的过程。 第五步,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估、反馈,调整知觉。
比赛行为的决策过程
四、教学训练与比赛过程的对比
1、思维过程的异同 认识、识别 --- 知觉、注意、记忆 评价、反馈 --- 评估、调整
2、行为过程异同 行动 --- 决策、行为
五、教学训练的依据
超出适度范围,将产生过度疲劳,这是我们要注 意避免的。
3、整体性
▪ 基本原理:系统论原理 对教学训练目标要有整体把握; 教学训练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训练方法的
安排要围绕教学训练的目标整体来实现,包 括比赛。每一次课、每一个教学训练环节, 都是教学训练整体的一部分。只对某一堂课、 某一个练习进行评价和分析是不客观的。
对运动学、供能特点的认识
▪ 1、任何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的运动学特点和供 能特点.这是认识项目规律的重要内容;
▪ 2、教学训练要按照项目的运动学和供能特点 来安排,保持教学训练与比赛的一致性;
▪ 3、运动项目的运动学和功能特点是在发展和 变化的,这是技术战术发展的标志.要关注 它的发展变化,并在教学训练中发展创新.
3.9
▪ 德国 比赛 6.8 结束 5.9 比赛 5.2 结束4.9
▪ 中国
结束 7.6
足球运动的运动强度
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黄光亮)

5分钟以上 的循环练习
示例:无氧耐力训练
从起点开始,向前跑动踢 传球,通过规定距离后,两人 交叉运球,传接绕障碍(10个足 球,相距2米),然后跑动射门。 往返2次为一组,4~6组。组 间歇5分钟。强度60~65%。射 门时由一人传球,一人射门。 未射门的人,取球后两人向反 方向再做上述练习。
两人踢传球→ 绕障碍运球→ 跑动射门的组 合练习
短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 45秒~2分钟运动项目所 要求的耐力。运动中的能 量供应主要通过无氧过程 提供,氧债很高。
中等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2~8 分钟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 其供氧不能全部满足需要会出现 氧债,通过有氧和无氧的混合过 程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长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超过 8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所需 要的耐力。整个运动过程, 人体心管和呼吸系统高度动 员,心率、每分钟心输出量、 肺通气量都达到相当的程度, 来保证运动的有氧过程。
5.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抢球游戏:用足球围成一个 圆圈,球数比练习人数少一 个,游戏开始练习者绕球圈 外慢跑,听到信号后各人就 近抢球,谁没有抢到即被淘 汰,并去掉一球继续进行, 每进行一轮成功者得一分, 得分多者为胜。
反应性 游戏
示例:反应速度训练
示例:动作速度训练
每人一球,在30米 的直线上设置8~10个 标志,练习者快速带球 依次绕过旗杆返回起点, 要求带球速度越快越好, 可计时进行。重复5~7 次,每次间歇6分钟。
指人体对各种信号 刺激(如声、光、触 等)的快速应答能力。
取决于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所需时间的长短, 即机体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时,由感觉神 经元传入至中枢神经,由中枢神经发出指 令,经运动神经元传出至效应器肌肉,肌 肉产生运动。(反应时)
2 王睿 100297130600331 运动训练(竞赛)理论与实践

体育社会学(含社会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
休闲体育与棋牌
体育经济与产业(含体育法 学)
体育管理 体育新闻与传播(含武术文
化与国际传播)
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
体育保健康复理论与应用
运动生理生化(健康促进与 运动能力)
体育工程与运动技术分析
1 李小鱼 100297142000531 2 王睿 100297130600331 3 白秀海 100297531100917 1 曾佳 100297413900791 2 徐正峰 100297422400867 3 杨迪 100297370300645 1 郭春明 100297370300646 2 丁壮壮 100297414000797 3 汪普奎 100297341200588 4 李小芳 100297141100485 5 孟令忠 100297130500315 6 刘晨昊 100297152600548 7 刘利龙 100297141000475 8 林在森 100297372300727 9 郭浩杰 100297141100480 10 王兴 100297414000804 11 张哲 100297341000578 1 邱云 100297422400866 2 王建 100297340800575 3 俞同武 100297341200593 4 侯杰 100297370400650 5 晏道炯 100297414000799 6 刘俊 100297140100422 7 周轩 100297140100421 8 张晶 100297370100627 9 刘艳婷 100297130900355 10 郭琳苹 100297411600762 11 孙婧纳 100297140900446 12 王玉晗 100297131400386 1 赵艺杰 100297414000794 2 王康 100297341200584 3 吴碧月 100297141100477 4 任星星 100297141200498 5 刘宇珍 100297131800404 6 储莉 100297340200572 7 朱秋林 100297340100569 8 白翠翠 100297140900454 9 张政 100297214700552 1 宋佳慧 100297130800346 2 丁海涛 100297340800573 3 杨茗钧 100297410500745 4 李冉 100297412200772 1 赵琰 100297141500519 2 崔小正 100297371100686 1 豆亚 100297414100807 2 林大鹏 100297130500318 3 许玉雄 100297141500517
青少年体能课程中功能训练实践研究

教学的留白时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精讲多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而运动认知的相关知识多为理论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去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密度,但是课堂的留白时间也必不可少。
所谓留白时间,就是由于学生不能持续的高强度的完成运动,在活动间隙必要的休息时间,看似留白,实则是有效休息,可以有效提升上课效果。
虽然是留白时间,但是却并不是“放空”时间,本例中学生不同的活动之间的休息时间就是必不可少的留白时间,学生进行运动认知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留白时间,探究心率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留白时间,并不仅指课堂上学生没有任务安排的休息时间,也可以是学生在进行静力性练习时相对“安静”的时间,此时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而不影响练习效果。
比如,在学生进行平板支撑练习时,由于平板支撑属于静力性的运动,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平板支撑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更加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三、表现性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案例三:S老师是高中体育教师,他上课的内容是羽毛球教学模块,在学期结束进行考核的时候,S老师并不是通过单个的技能考核来完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7人一组进行教学比赛,所有的比赛裁判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包括比赛的编排和最终的名次认定,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要担任裁判员,做好整个小组成员的比赛安排,又要充当运动员,参加小组的激烈对抗赛。
最终,S老师根据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表现给学生成绩总评。
学生的运动认知除了包括对学生进行羽毛球运动技能的认知之外,相关裁判法的知识也非常重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羽毛球运动模块的要求是不仅要能够掌握与运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能看懂比赛,并能主动参与羽毛球课余锻炼,这就需要学生不仅仅拥有羽毛球运动技能和体能,更要有能力组织比赛,而对学生羽毛球运动认知的评价如果仅仅使用纸笔测验是很难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的,而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的技能掌握情况,也是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羽毛球认知水平的方法。
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五、教学建议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 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 练习。
六、场地、器材与资源
场地要求
– 力量练习需要在健身房和足球场内进行;速度、耐 力、柔韧、灵敏练习在足球场地进行。
器材准备
– 平衡垫、瑞士球、实心球、弹力带、软梯、标志盘、 标志桶、标志服、足球
习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安全防护措施
多媒体教学与场地 练习之前需要充分的热
实践相结合
身。
三、教学内容设计
单元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5 了解灵敏素质的练 灵敏素质概述;灵敏素质的
习理论与方法
种类及特点;影响灵敏素质
的因素分析;发展灵敏素质
的注意事项;灵敏素质的练
习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安全防护措施
明确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有针对性的发展学员的各 项身体素质,掌握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并能 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应用到校园足球工作中去。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运动素质 5~8
最大力量
速度力量
力量耐力
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柔韧性 灵敏性
♂+♀+ ♂♀
8~10
♂♀ ♂♀ ♂♀ ♂♀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二单元:速度素质教学与练习(1学时)
– 基本要求
• 合理安排速度素质练习的时间与顺序; • 速度素质练习应与专项相结合; • 抓住速度发展的敏感期; • 合理安排练习负荷; • 通过发展力量和柔韧素质来提高速度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三单元:耐力素质教学与练习(1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 介
• 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 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 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或坐于瑞士球上做各 种形式的练习等。
1.速度素 质概述
2.速度素 质的种 类及特 点
3.影响速 度素质 的因素 分析
4.发展速 度素质 的注意 事项
5.速度素 质的练 习方法 和手段
1.速度素质概述
1.柔韧素质概述 2.柔韧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3.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分析
4.发展柔韧素质的注意事项 5.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1.柔韧素质概述关节 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 弹性和伸展能力。
1.2足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髋、膝、踝关节活动幅度及下肢 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上。例如:
人体生长发育 有关的因素
其他因素
肌肉的形态
训练因素
3.影响力量素质的 因素分析
组织结构
心理因素
营养系统 的供能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机能
4.发展力量素质的注意事项
• 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 处理好一般性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关系 • 训练中要采用大负荷与循序递增负荷 • 坚持经常性和注意训练间隙 • 注意练习安排的顺序 • 必须注意放松的训练
1.力量素质概述
1.1概念
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 (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1.2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特点
——以爆发力为主的一种周期性肌肉活动。例如:
短距离快速 起动加速跑
突然变向 或转身
强有力 的踢球
空中争顶或凌 空倒勾射门
2.力量素质 的种类及特点
最大 力量
2.1力量素质 的种类
指人体对各种信号 刺激(如声、光、触 等)的快速应答能力。
取决于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所需时间的长短, 即机体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时,由感觉神 经元传入至中枢神经,由中枢神经发出指 令,经运动神经元传出至效应器肌肉,肌 肉产生运动。(反应时)
(2)动作速度
指人体或人体的一 部分完成单个动作 或成套动作的快慢 以及单位时间内重 复动作次数多少的 能力。
有机体的能量 储备与供能能力
4.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 安排在基本部分末尾或作为基本部分进行。
• 注意激发练习者的主动性。
• 注意有氧耐力练习与无氧耐力练习相结合。 • 根据各专项的特点要求,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 • 重视恢复训练。 • 重视肌肉在收缩前的放松。 • 注重呼吸方法、节奏和深度。 • 抓好耐力敏感期的训练,并注意加强医务监督。
在曼联的6年里,C罗 的体能发展主要通过 力量训练和抓举挺举 练习爆发力,在抗阻 力和速度上都逐步得 到提升。
(4)力量耐力
指人在克服一定外 部阻力时,能坚持 尽可能长的时间或 重复尽可能多的次 数的能力。
好坏取决于神经过程 的强度、灵活性和延 续性,以及肌肉供能 过程顺畅性。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中 力量耐力的表现形式 不同,可分为动力性 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 量耐力。
5分钟以上 的循环练习
示例:无氧耐力训练
从起点开始,向前跑动踢 传球,通过规定距离后,两人 交叉运球,传接绕障碍(10个足 球,相距2米),然后跑动射门。 往返2次为一组,4~6组。组 间歇5分钟。强度60~65%。射 门时由一人传球,一人射门。 未射门的人,取球后两人向反 方向再做上述练习。
两人踢传球→ 绕障碍运球→ 跑动射门的组 合练习
5.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 是人体的中间环节, 就是肩关节以下、髋 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 内的区域,是由腰、 骨盆、髋关节形成的 一个整体。 • 指人体的中间环节, 是以腰椎—骨盆—髋 关节为主体,包括附 着在他们周围的肌肉、 肌腱及韧带系统。 • 是一种能力,是由附 着在腰椎、髋部和骨 盆联合周围的肌肉和 韧带产生的力量。
短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 45秒~2分钟运动项目所 要求的耐力。运动中的能 量供应主要通过无氧过程 提供,氧债很高。
中等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2~8 分钟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 其供氧不能全部满足需要会出现 氧债,通过有氧和无氧的混合过 程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长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超过 8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所需 要的耐力。整个运动过程, 人体心管和呼吸系统高度动 员,心率、每分钟心输出量、 肺通气量都达到相当的程度, 来保证运动的有氧过程。
动作速度——快速 奔跑中,随时完成 各种有球无球动作
2.速度素质 的种类及特点
2.1速度素质 的种类
周期性运动中 的位移速度
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2.2速度素质的特点
(1)反应速度
以神经过程的反应时(其 中包括感觉时间、思维 判别时间和动作始动时 间)为基础。其长短与刺 激信号的强度和注意的 集中程度与指向有关。
曲线带球
示例:位移速度训练
背对球门线蹲立,听 到信号后立即转身做全速 运球跑,到指定地点后折 回起点。要求起动速度快, 运球速度快,球不得远离 身体,也可计时进行。每 组3~5次,重复2~3组, 组间歇5分钟。
起动
运球跑
1.耐力素质概述 2.耐力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3.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分析
4.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5.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5.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抢球游戏:用足球围成一个 圆圈,球数比练习人数少一 个,游戏开始练习者绕球圈 外慢跑,听到信号后各人就 近抢球,谁没有抢到即被淘 汰,并去掉一球继续进行, 每进行一轮成功者得一分, 得分多者为胜。
反应性 游戏
示例:反应速度训练
示例:动作速度训练
每人一球,在30米 的直线上设置8~10个 标志,练习者快速带球 依次绕过旗杆返回起点, 要求带球速度越快越好, 可计时进行。重复5~7 次,每次间歇6分钟。
核心
核心区域
核心区力量
示例:核心力量训练
练习方法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练习
简 介 • 又称为身体 姿势的稳定 性训练,此 类练习适用 于核心力量 练习初始阶 段。
目 的
效 果
• 在于使运动 • 这种类型的 员深刻体会 练习得到了 核心肌群的 大多数专家 用力和有效 的认可和肯 的控制身体。 定,普遍认 为是最基础 的核心力量 练习的手段。
1.2足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的特点
抬脚到一定 高度上接空 中球
练习方法2 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
简 介 • 如瑞士球、 平衡球、平 衡板、弹力 绳、垫上、 力量练习器 械等。
目 的
•可以有效的 动员躯干部 深层肌肉参 与运动,并 在动作过程 中控制躯体 始终保持正 确的运动姿 态。
效 果
•摒弃了传统 力量练习中 借助外力来 支撑躯体的 弊端。
练习方法3 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
补时花絮
巴西世界杯前52场比赛的 常规时间内共有145个进球, 其中有33个在终场前10分钟 (包括补时)内打进,约占总 进球数的23%。 其中,小组赛阶段一共 出现了30个“绝杀”,占该 阶段136个总进球数的22%。
巴西世界杯绝杀纪录
巴西3∶1克罗地亚 智利3∶1澳大利亚 哥伦比亚3∶0希腊 瑞士2∶1厄瓜多尔 阿根廷1∶0伊朗 葡萄牙2∶2美国 荷兰2∶0智利 希腊2∶1科特迪瓦 荷兰2∶1墨西哥 希腊1∶1哥斯达黎加 法国2 :0尼日利亚
影响反应速度 的因素分析
其他因素
3.影响速度素质的 因素分析
影响位移速度 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作速度
的因素分析
4.发展速度素质的注意事项
• 训练中应尽量模拟比赛情形,满足比赛需要为前提。
• 应在人体处在适宜的工作状态时进行。(基本部分开始时)。
• 注意合理安排速度素质练习的顺序与时间。 • 应结合专项的特点和形式来进行。 • 注意以发展力量和柔韧等来促进速度素质。 • 重视肌肉在收缩前的放松。 • 正确预防和消除“速度障碍”。 • 重视速度训练的敏感期。
(2)一般耐力 与专项耐力
工作持续时间长,不 间断,大肌肉群参加 工作,运动强度相对 不大,心血管系统的 功能与活动形式与时 间相适应。
突出体现专项特点,
满足专项运动的需求。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 互关系,良好的一般耐力 水平都有助于运动员在专 项耐力的发展中获得成功; 常把一般耐力看成是专项 耐力发展的基础。
1.耐力素质概述
1.1概念
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 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 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1.2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特点
——非周期性不规则的、有氧与无氧混合供能、 大小强度和快慢速度交替的速度耐力。例如:
快速起动、全速跑、 冲刺跑等 进行适当强度的延 续到整个比赛时间 的有氧代谢运动
(3)心血管耐力和
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是人体肌肉系统在 一定的内部与外部负荷的情 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或重 复较多次数的能力。根据运 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群数量 或身体活动部位,可分为局 部耐力和全身耐力。
心血管耐力是影响耐力素 质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根 据运动时能量供应中氧参 加的程度,可分为有氧耐 力、无氧耐力、有氧无氧 混合耐力和缺氧耐力。
黄光亮 中国足协会员协会 裁判体能讲师
足球运动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 运动形式复杂多样—— 运动距离长,跑动次数多 以高速度变换比赛节奏
争夺时空主动权
1.力量素 质概述
2.力量素 质的种 类及特 点
3.影响力 量素质 的因素 分析
4.发展力 量素质 的注意 事项
5.力量素 质的练 习方法 和手段
1.1概念
指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也 就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作出运动反 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能力。
1.2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特点
——比赛中取得时间和空间优势的重要因素,是 攻守战术能否奏效的决定因素。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