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0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第06讲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精讲)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与练

,故D错误;
故选:C。
提能力 体 验 真 题
2.(2020•浙江)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C )
A.NaOH
B.CaCl2
C.HCl
D.K2SO4
考点三 化学键
(2)离子键的表示方法:
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2S: CaCl2: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H4:
CO2:
考点三 化学键
(3)电子式的书写 (1)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4)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H4______________________(6)CCl4______________________. (7)NaOH____________________(8)MgBr2____________________. (9)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10)H2O2____________________. (11)Na2O2___________________(12)NH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14)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05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① 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 1.通过对实验事实和获取的 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
高考 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除 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 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 期性变化。 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 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本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的金属性判断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 弱 c. 单质的还原性的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a.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 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的酸性强弱 c.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
非 Sn 金金 属属 Pb 性 性 增减 强弱 、
ⅤA
ⅥA
ⅦA
氢 Be 化B 物 Mg 稳Al 定 Ca 性 Ga
逐In 渐 减
得 主 N 失 O 原F 族 Ne 电 子 P 子 S 半Cl 上 Ar 能 径 As力 Se Br K
得 失 Sb Te 电电 子子 Bi 能 能 Po 力力 增减 强弱 、
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③氧、氟无正价 ④在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中,非金属显最低负价。
同位素
1、核素
元素
核素1 核素2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叫做核素。 例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11H 氕 ; 3 H 氚 ( T) 1
氧元素有三种核素 :16 O 8
2 1H
(3)Na+> Mg2+ > Al3+
(4)Cl-< S2-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必修2)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共有7个横行(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共有18列3.结构特点(2)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3)族18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本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2)寻找新材料①半导体材料: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③在周期表中的氯、硫、磷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热点难点全析】〖考点一〗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2)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
3.根据实验(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对应的金属元素比B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0族:第18纵列
返回
【正误辨析】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 (2)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 )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 )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 ) (5)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ⅠA族( × ) (6)形成化合物种数最多的元素在ⅣA族( √ )
返回
解析: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元素氢化物的溶解性无关,所以 ①不符合题意;氢化物的酸性强弱和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大小没有固定的对 应关系,所以②也不符合题意,其他均符合题意。
返回
5.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
①甲的单质比乙的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
②甲的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
逐渐_增__大_
性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__1__→_+__7_(O、F除外)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
负化合价=__-__(_8_-__主__族__序__数__)__
主__族__序__数__(O、F除外)
元素的金 质
属性和非 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_减__弱_非金属性逐渐_增__强_
金属性逐渐_增__强_,非金 属性逐渐减___弱_
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元素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返回
方法指导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 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三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Ca、Na、Mg、Al、Zn、Fe、Sn、Pb、Cu、Hg、Ag、 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三 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 反 属性越强 应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新编高考化学一轮精选题库【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第五章章末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D、T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B.OH-与H3O+组成元素相同,所含质子数相同C.结构示意图为和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2.(2011·杭州调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室温条件下,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ⅥA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3.某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
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C.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 n RO m,则其气态氢化物一般是H2m-n RD.元素周期表中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所在族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B.1.5 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C.3.4 g氨气中含有0.6N A个N—H键D.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E同主族,B、C、D同周期相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讲)(含解析)

专题6.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
(2)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七个横行,七个周期)(2)族(18个纵行,16个族)4、元素周期表的特殊位置(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总结】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列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元素周期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F是最活泼非金属,Li是最活泼金属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VIII族,共16纵行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IIA族【答案】D【解析】A项,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故A错误;B项,F为最活泼的非金属性,但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Li不是最活泼的金属,故B错误;C项,周期表中8、9、10三个纵行为Ⅷ族,则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个纵行,故C错误;D项,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质子数为18+2=20,为Ca元素,原子结构中含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X在第四周期第ⅧA族,故D正确;故选D。
2.某些含硒(Se)药物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Se 与S元属素于同主族元素,Se位于S的下一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H2SeB.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A族C.Se2-的结构示意图为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eO4【答案】D【解析】A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S>Se,则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S>H2Se,故A正确;B项,Se 与S元属素于同主族元素,Se位于S的下一周期,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故B正确;C项,S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34,最外层得到2个电子形成Se2-,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S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eO4,故D错误;故选D。
3.(2020·江苏化学卷)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径r: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n(Na)<n(Mg)<n(Cl)<n(Br)【答案】A【解析】A项,同周期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A正确;B项,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所以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故B错误;C项,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r(Br)>r(Na)>r(Mg)>r(Cl),故C错误;D项,Cl和Br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律1. 原子序数(1)含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2)与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①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②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四、焰色反应1、Na 黄Li 紫红K 浅紫(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钾里面常混有钠,黄色掩盖了浅紫色)2、Rb 紫Ca 砖红色Sr 洋红Rb 紫Cu 绿Ba 黄绿Co 淡蓝五、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Cl)>r(F)、r(O2-)>r(S2-)、r(Na)>r(Na+)。
(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Na)>r(Cl)、r(O2-)>r(F-)>r(Na+)。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Cl-)>r(Cl) 、r(Fe2+)>r(Fe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习题精练1. 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是超铀元素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Ds为金属元素解析: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递增规律:He 2、Ne 10、Ar 18、Kr 36、Xe 54、Rn 86,第7周期元素从87号开始到118号结束,都是金属元素,A、D正确。
铀是92号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统称为超铀元素,B正确。
Ds的原子序数为110,可知质子数等于110,但其中子数不可能为0,所以Ds原子的质量数大于110,C不正确。
答案:C2.(2010江苏高考,7)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磷B.铁C.钙D.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
题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只有铁。
答案:B3.(2010北京高考理综,8)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考查单质的沸点、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氢键及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大小判断等知识,侧重考查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单质的沸点高低取决于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由R、W、X、Y、Z五种元素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分别是Ar、P、N、S、Br,它们形成的单质中,常温下P、S为固体,Br2为液体,N2、Ar为气体,故A 错;Br的核外电子层比S2-和Ar多一层;B错,N、P氢化物中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沸点高,C错。
答案:D4.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X与Y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XY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序数与位置的关系,侧重考查考生对周期表中各元素间的位置与性质关系的理解。
周期表中氢与锂原子序数差2,但都在ⅠA族,且不在同一周期,故A、B错;举碳与氧形成CO,氟与钠的例证可知C正确,D错误。
答案:C5.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
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X2YZ4B.XYZ3C.X3YZ4D.X4Y2Z7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H、Li、Na三种元素中的一种,Y为P,Z为O,则P在含氧酸及其盐中可呈+3、+5两种价态,A中Y为+6价,故A不可能。
答案:A6.(2010广东中山高三模拟)X、Y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可组成化合物X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B.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一定是m±6C.X、Y可以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D.X与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解析:A中,化合物XY若为HF,SiC不是离子晶体;B中,若Y是F,X为Na,组成NaF 化合物,不合题意,故A、B错误;若X与Y组成SiC、ICl等化合物,均为同一主族,故D 错误。
答案:C7.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B.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低C.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解析:A、B、C均为前三周期元素,则A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或8;若为2,则B 为第ⅡA族元素。
A、B、C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C同主族,此种情况可能。
若为8,则B为稀有气体元素,此种情况不可能。
选C。
答案:C8.(2010河北石家庄高三检测)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
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Y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1 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 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单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X与水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酸知X中除氧外的另一元素R有多种可变价态,应为非金属,又X与水反应生成二元酸知,该元素R为ⅣA族或ⅥA族元素,但CO不与水反应,所以短周期的氧化物中符合题意的只有SO2,对应的酸为H2SO3;与SO2的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为SO3;由1 mol Z与H2O反应的产物需6 mol NaOH,才能完全中和,说明该水合物为三元酸,Z中除氧外的另一元素是第ⅤA族元素,所以单质A为磷。
答案:H2SO3SO3磷9.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有A、B、C、D、E五种元素。
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A和E同族,A与C、B与E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相差2,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4。
(1)写出元素符号: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A和C能以原子数1∶1形成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解析:由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4,且五种元素皆不是稀有气体元素,知A为第ⅠA族元素,B为第ⅣA族元素,又五种元素皆为前20号元素,故B可能为C或Si;又结合A、E同主族,B、E相差两个电子层可推知B为Si、E为H;由A、C相差两个电子层可知C 定在第2周期,A为K;又A、B、C、D、E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且A、C可形成1∶1型化合物,故C 为O ,D 为F ,A 、C 形成的化合物为K 2O 2。
答案:(1)Si F H (2)K 2O 210.同周期中A 、B 、C 、D 、E 、F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已知:A 、C 、F 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
请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条件一定能判断出的元素有几种,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已知D 单质在F 单质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化合物,请分别写出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1 mol 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恰好完全反应,则等物质的量的C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消耗_____________mol 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解析:(1)A 、C 、E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者皆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其中两种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应为酸和碱,而另外一种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必为两性氧化物,中学范围内只有Al 2O 3了。
又知A 、B 、C 、D 、E 、F 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C 应为Al ,A 为金属,F 为非金属,C 之前的A 、B 应依次为Na 、Mg 。
A 、C 、F 最外层电子数共为11,则F 最外层电子数为11-1-3=7,所以F 应为Cl 元素。
(2)D 在周期表中位置在Al 、Cl 之间,可能为Si 、P ,不可能为S ,因为E 的序数大于D 小于F ,那么在Cl 2中燃烧生成两种产物的应为P 。
3Cl 2+2P点燃 2PCl 3 2P+5Cl 2 点燃2PCl 5 (3)A 、F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 、HClO 4,与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Al(OH)3的反应分别为:NaOH+Al(OH)3====NaAlO 2+2H 2O3HClO 4+Al(OH)3====Al(ClO 4)3+3H 2O若HCl 为1 mol ,则Al(OH)3为31mol ,消耗NaOH31mol 。
答案:(1)Na Mg Al P S Cl (2)2P+3Cl 2 点燃 2PCl 3 2P+5Cl 2 点燃 2PCl 5 (3)3111.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10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
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 和Si 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1长周期。
在宏量元素中,除H 、N 、P 外,在现用周期表的其余元素中(写出元素符号):(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显示化合价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 。
(3)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它的相邻元素是_____________。
(4)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反,这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氨基酸的主要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给出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大量信息,需结合生物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正确分析解答。
答案:(1)C (2)Cl S (3)K Na、Ca(4)Mg O (5)C、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