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修改_secret
3.冷热源课程设计

3.冷热源课程设计成绩:湘潭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冷热源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号:2021800813 姓名:王智华指导教师:王平完成日期:2021年12月18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冷热源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老师:亲爱可亲的王平老师 13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二班王智华 2021800813目录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 .. (1)1.1、课程设计题目 ........................................................................... ....................................... 1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 . (1)1.2.1建筑面积 ........................................................................... ....................................... 1 1.2.2气象资料 ........................................................................... ....................................... 1 1.2.3当地可用能源情况 ........................................................................... .. (1)第二章冷热负荷计算............................................................................ . (2)2.1冷负荷计算 ........................................................................... . (2)2.1.1冷负荷估算指标 ........................................................................... ........................... 2 2.1.2冷负荷计算 ........................................................................... ................................... 2 2.2热负荷计 (3)2.2.1热负荷估算指标 ........................................................................... ........................... 3 2.2.2热负荷计算 ........................................................................... .. (3)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的设计 ........................................................................... .. (4)3.1空调方式的确定 ........................................................................... .. (4)3.1.1方案一:地源热泵系统+冷水机组系统 ................................................................ 4 3.1.2方案二:直燃机系统+冷水机组系统 (8)3.1.3方案三:远大一体化多能机+冷水机组 ................................................................ 8 3.1.4 方案四:水冷式机组制冷+热水锅炉制热+冷却塔 ............................................. 9 3.2技术性分析 ........................................................................... ............................................ 12 第四章经济性的分析比较 ........................................................................... . (15)4.1经济性计算 ........................................................................... .. (16)4.1.1方案一的经济性计算 ........................................................................... ................. 16 4.1.2方案二的经济性计算 ........................................................................... ................. 16 4.1.3方案三的经济性计算 ........................................................................... ................. 16 4.1.4方案四的经济性计................. 16 4.2经济性分析 ........................................................................... ............................................ 17 第五章分水器与集水器的选择 ........................................................................... .. (18)5.1 分水器与集水器的的构造与用途 ........................................................................... ..... 18 5.2 分水器的尺寸 ........................................................................... . (18)5.2.1分水器的管径计算 ........................................................................... ..................... 18 5.2.2分水器的长度计算 ........................................................................... ..................... 19 5.3集水器的尺寸 ........................................................................... ........................................ 20 第六章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 .............................. 21 第七章机房水系统设计计算 ........................................................................... (22)7.1 冷冻水系统选型和计算 ........................................................................... .. (22)7.1.1地源热泵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2)7.1.2 冷水机组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6)7.2 冷却水系统选型和计算 ........................................................................... (26)7.2.1 冷却塔冷却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6)7.2.2地源热泵水源测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 28 7.2补水系统择 ........................................................................... ................................ 31 参考文献 ........................................................................... . (33)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1.1、课程设计题目海口市某十三层医院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如何做冷热源课程设计

如何做冷热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冷热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冷热源的种类和特点。
2. 学生能描述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掌握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物的冷热源需求,选择合适的冷热源系统。
2. 学生能运用设计原则,完成简单的冷热源系统设计,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冷热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冷热源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关注我国冷热源行业的发展,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和建筑环境知识,但对冷热源系统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绿色环保意识的工程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冷热源基础知识- 冷热源概念与分类- 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 冷热源设备性能参数2. 冷热源系统设计原理- 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冷热源设备选型与配置- 系统运行调节与优化3. 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法- 冷热负荷计算- 冷热源系统形式选择- 系统设计步骤与案例分析4. 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节能型冷热源技术- 冷热源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5. 冷热源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冷热源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新型冷热源技术简介- 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冷热源基础知识第二周:冷热源系统设计原理第三周: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法第四周:冷热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第五周:冷热源行业发展趋势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旨在确保学生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冷热源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题目一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扌旨导教!J帀: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7月14日目录1设计原始资料 (2)2 .................................................... 冷源方案确定 (3)2.1方案一......................................................... • (3)2.2方案二.......................................................... • (6)23方案三........................................................... • (7)2.4方案四........................................................ • (8)25技术性分析 ................................................. • (10)26经济性分析 (12)3.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2)3.1分水器和集水器的用途与构造 (12)3.2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尺寸 (14)3.2.1分水器的选型计算 (14)3.2.2集水器的选型计算 (15)4.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15)4.1膨胀水箱的作用于构造 (15)4.2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16)4.3膨胀水箱的选型 (17)5.冷冻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18)5.1冷冻水泵的选型和计算 (18)5.1.1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18)5.1.1水泵型号的确定 (20)6.冷却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21)6.1冷却塔的选型计算 (21)6.2冷却水泵的选型计算 (21)7.参考资料..258・个人小结 (26)1'原始资料1、空调冷负荷:2.8 MW (空调总面积20000m2)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电:价格:1・7元/度天然气:价格:25元/计;热值:33.45MJ/m3;蒸汽:价格:180元/吨;蒸汽压力为:0.8MPa燃油:价格:276元/升;低位发热量均为:42840kJ/kg3、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0.40MPa4、土建资料制冷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其中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塔高度为:25m2、冷源方案的确定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2012)中对冷源的一般规定。
冷热源课程设计代写

冷热源课程设计代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3)熟悉冷热源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冷热源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2)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安装、调试和维护冷热源设备;(3)能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简单的技术论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冷热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热源基本概念:介绍冷热源的定义、分类和性能,使学生了解冷热源在工程中的应用。
2.冷热源系统原理:讲解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制热和通风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3.冷热源设备选型与安装:介绍常用冷热源设备的类型、结构及选型方法,讲解设备的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4.冷热源系统维护与管理:讲解冷热源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5.节能与环保:强调节能环保在冷热源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冷热源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冷热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运行特点。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冷热源技术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摘要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冷热源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种冷热源设备的工作过程及其能量转换机制。
2. 使学生了解冷热源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掌握冷热源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政策及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冷热源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冷热源系统设计。
2. 提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技术手册和标准规范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就冷热源工程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冷热源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程态度,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冷热源工程基本原理: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冷热源设备中的应用,以及制冷剂和载热介质的热物理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冷热源工程基础》2. 冷热源设备工作原理及性能:详细讲解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制冷设备》3. 冷热源系统设计原则及评价方法:介绍冷热源系统的设计流程、原则以及评价方法,包括能效比、制冷量等指标。
教材章节:第三章《冷热源系统设计》4. 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分析冷热源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讲解节能技术及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建筑节能与冷热源工程》5.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阐述我国能源政策、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冷热源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08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冷热源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调冷热源与其他制冷与供热系统的差别和联系,掌握空调用冷热源系统的常用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进行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案制定的能力,具备冷热源系统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目的:《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使得学生能够构架设计方案,掌握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法,提高运算、制图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冷热源工程》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建立工程设计概念,为从事具体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某建筑空气调节系统冷热源站设计2.原始条件:建筑条件图,设计地点自定,建筑条件相同的地点必须不同3.要求供应的冷冻水温度:7/12℃;5.冷却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自来水;三、设计内容与学时分配1.查找收集设计相关资料,包括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相关书籍,标准图集,设计地点相关设计规定和要求等;熟悉建筑图纸,1天2.根据设计条件,采用负荷指标计算冷热负荷,1天3.根据相关条件初定不同冷热源系统方案,进行方案比较优化,确定最终冷热源系统方案,3天4.确定冷热水机组型号,选择其他辅助设备,(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除污器、冷却塔等),(2天)5.确定冷热源机房布置方案,2天6.确定管道直径,进行水力计算,1天;7.绘图:冷热源系统工艺流程图,冷热源机房设备平面图,冷热源机房设备和管道平面图,冷热源系统轴测图,剖面图,设备大样图,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图;3天;8.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说明书构成: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二、负荷计算;三、方案设计和比较优化(附上图);四、冷热水机组选择;五、设备选择(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补水泵、过滤器、水处理设备、分水器、集水器、定压装置等);六、水力计算(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由此确定管径、流速);七、机房布置方案;八、设计总结;九、参考文献8.答辩课程设计的最后两天为答辩时间,要求全部同学在此时间段内完成设计。
冷热源系统课程设计

冷热源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冷热源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2)掌握冷热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制冷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3)理解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过程。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判断冷热源系统的基本故障;(2)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冷热源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3)具备初步设计简单冷热源系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冷热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创新思维的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担当的责任感;(3)使学生认识到冷热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热源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2.冷热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过程;4.常见冷热源设备的结构、特点和选用原则;5.冷热源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冷热源系统的相关知识;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冷热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冷热源系统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等,直观展示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4.实验设备:准备冷热源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冷热源课程设计代写

冷热源课程设计代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冷热源的换热原理和性能评价;•熟悉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方式和优缺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冷热源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能够分析和解决冷热源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冷热源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冷热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减排的意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冷热源的定义、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2.冷热源的换热原理:包括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换热设备的类型和性能;3.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直接冷却、间接冷却和热泵系统的原理和应用;4.冷热源系统的优缺点分析:对比各种冷热源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性,分析其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5.冷热源系统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冷热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实验法:进行冷热源系统实验,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冷热源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准备冷热源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制冷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建筑所在地:上海。
二、气象资料上海地处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5.7℃,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根据《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附录1“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室外气象参数”查得:(1) 地理位置上海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海拔4m。
(2) 外气设计条件夏季:干球温度34.6℃,湿球温度28.2℃;冬季:干球温度-1.2℃,相对湿度74%。
(3) 大气压力冬季:102647Pa;夏季:100573 Pa。
(4) 年平均温度15.7℃;(5) 最大冻土深度8m;(6) 室外平均风速冬季:3.3m/s;夏季:3.4m/s。
三、工程概况及暖通空调设计条件本工程涉及的高层建筑为一栋集商业、文化娱乐、办公、宾馆、地下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于一体的多功能大楼,位于大城市中心重要街道一侧,水、电、燃气供应等市政设施完备。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要围护结构做法:(1)外墙:五层及其以下墙体为240砖墙。
六层及其以上按以下两种做法选定:(a)240空心砖;(b)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外窗:3mm普通玻璃、铝塑单层窗,一般按无外遮阳且配备浅色内窗帘考虑。
(3)屋面:70厚钢筋混凝土板,上置75厚加气混凝土,k=1.465W/m2℃。
四、冷水机组及泵的选择1.制冷总负荷为5200kW;所需供冷楼层共28层(地上),其中一层到五层为商场,六层为餐厅,七层到二十八层为写字间。
根据使用的性质不同,对空调区域进行分区,一层到六层划为A区,七层到十八层为B区,十九层到二十八层划为C区。
A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40%,B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35%,C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25%。
因此:A区制冷负荷:5200kW×40%=2080kw, 余量:2080×1.1=2288kwB区制冷负荷:5200kW×35%=1820kw, 余量:1820×1.1=1980kwC区制冷负荷:5200kW×25%=1300kw, 余量:1300×1.1=1430kw选用冷水机组的制冷负荷必须满足计算负荷的要求,即选用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负荷不应小于冷水机组计算热负荷,以保证制冷的需要。
但也不应该选用冷水机组的总制冷量超过计算负荷太多而造成浪费。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还应适用冷水机组负荷变化的需要,特别是某些季节性冷水机组,要避免锅炉长期在高负荷下运行。
由此A、B、C区选的冷水机组分别为为LB210-P、LB180-P、LB150-P,这三种型号的相关铭牌参数见表1—1冷水机组选型表1—1:机组型号LB150-P LB180-P LB210-P 制冷量RT500600700Kw175521102461104Kcal/h151181211.5蒸发器冷水流量m3/h302 362 423 冷水压降Kpa141 144 84流程数/ 3 3 2接管通径mm DN250 DN250 DN300 冷凝器冷却水流量m3/h 378 452 529 冷却水压降Kpa53 53 107 流程数/ 2 2 2接管通径mm DN250 DN250 DN300 电机功率Kw 320 385 455电源V-ph-Hz 380/6000/10000-3-50冷却方式/ 制冷剂喷射冷却Kg 11920 12285 14330 重量机组运输重量Kg 12590 13080 14900 机组运行重量机组尺寸长(A)mm 4620 4620 5450 宽(B)mm 1890 1890 1890高(C)mm 2720 2950 2950注:1.以上选型适用于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2/7℃;冷却水进/出口温度32/37℃;水侧污垢数为0.086 m^2·℃/Kw的标准工况。
2.冷冻、冷却水水侧的设计压力为1MPa,水接管法兰标准JB/T81-94,高于1MPa工作压力应在定货时特别注明。
冷冻水泵所需要的扬程:冷冻水管进出冷水机组的阻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mH2O)。
其中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50%计算。
设定沿程阻力损失为6.1mH2O。
所以:A区:扬程 H=(8.6+6.1+6.1×50%)×1.2=21.06mH2O流量32080 3.6356.5799.054.1865aQ m L G h sCp t⨯====⨯∆⨯B区:扬程 H=(14.4+6.1+6.1×50%)×1.2=28.26mH2O流量31820 3.6313.0486.964.1865aQ m L G h sCp t⨯====⨯∆⨯C区:扬程 H=(14.1+6.1+6.1×50%)×1.2=27.9mH2O流量31300 3.6223.6062.114.1865aQ m L G h sCp t⨯====⨯∆⨯根据流量和扬程A、B、C区冷冻水泵分别为IS200-150-250、IS200-150-315A、IS150-125-315,其相关铭牌参数见表1—2冷冻水泵的性能参数表1—2:型号IS200-150-250 IS200-150-315A IS150-125-315 转速1450r/min 1450r/min 1450r/min流量66.7-127.8L/s 62.2-119.4L/s 33.3-66.7 L/s 扬程17.2-23.6kw 25-32.4m 29-34m效率60-47% 60-47% 60-47%轴功率24.8kw 33.35kw 23.17kw电机功率37kw 45kw 30kw汽蚀余量2m 2m 2m重量32.5kg 32.5kg 32.5kg由于冷却水系统为开式系统,因此,冷却水系统所需要的扬程不仅需要克服冷却水系统的阻力损失,还需要提供冷却塔所需要的静压高度。
冷却水泵所需要的扬程:冷冻水管进出冷水机组的阻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冷却塔高度+进塔水压(mH2O)。
其中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50%计算。
设定沿程阻力损失为5.8mH2O。
冷却塔高度取为4m,进塔水压取为4m。
所以 A区:扬程 H=(10.7+5.8+5.8×50%+4+4)×1.2=32.88mH2O流量31.2 1.22080 3.6429.32119.254.1865aQ m L G h sCp t⨯⨯====⨯∆⨯B区:扬程 H=(5.3+5.8+5.8×50%+4+4)×1.2=26.4mH2O流量31.2 1.21820 3.6375.65104.354.1865aQ m L G h sCp t⨯⨯====⨯∆⨯C区:扬程 H=(5.3+5.8+5.8*50%+4+4)×1.2=26.4mH2O流量31.2 1.21300 3.6268.3274.534.1865aQ m L G h sCp t⨯⨯====⨯∆⨯根据流量和扬程A、B、C区冷冻水泵分别为IS200-150-315、IS200-150-315A、IS200-150-315B,其相关铭牌参数见表1—3冷却水泵的性能参数表1—3:型号IS200-150-315 IS200-150-315A IS200-150-315B转速1450r/min 1450r/min 1450r/min流量66.7-127.8L/s 62.2-119.4L/s 57.7-110.5L/s扬程28.5-37m 25-32.4m 21.4-27.7kw效率60-47% 60-47% 60-47%轴功率43.63Kw 35.67Kw 26.07Kw电机功率55Kw 45Kw 37Kw汽蚀余量2m 2m 2m重量32.5Kg 32.5Kg 32.5Kg4.冷冻、冷却水管尺寸的确定冷冻水供回水管管径:由公式 Q=A ·V , 利用经济流速求出最佳管径。
经济流速1.2~1.8m/s ,取1.8m/s ,水的密度为1000kg/m 3。
冷冻水管尺寸:A 区:4356.5742641.8 3.143600 1.8 3.143600L G D mm⨯⨯===⨯⨯⨯⨯取管径300mmB 区:4313.0442481.8 3.143600 1.8 3.143600L G D mm⨯⨯===⨯⨯⨯⨯取管径250mmC区:4223.604209.651.8 3.143600 1.8 3.143600L G D mm⨯⨯===⨯⨯⨯⨯取管径250mm冷却水管尺寸:A 区:4 1.2429.324 1.2318.241.8 3.143600 1.8 3.143600L G D mm⨯⨯⨯⨯===⨯⨯⨯⨯取管径350mmB 区:4 1.2375.654 1.2297.691.8 3.143600 1.8 3.143600L G D mm⨯⨯⨯⨯===⨯⨯⨯⨯取管径300mmC 区:4 1.2319.754 1.2285.861.8 3.143600 1.8 3.143600L G D mm⨯⨯⨯⨯===⨯⨯⨯⨯取管径300mm管径尺寸 表1—4:分区 冷冻水管尺寸冷却水管尺寸A 区 DN300 DN350B 区 DN250 DN300C 区DN250DN3005.冷却塔的选型根据冷却水量以及当地气象参数气温、空气风速选择DBNL 3系列低噪声型逆流冷却塔,冷却塔型号:DBNL 3-400DBNL 3系列低噪声型逆流冷却塔主要参数表 表1—5:型号参数T=28℃冷却水量(m 3/h)△t=5℃ 主要尺寸(mm)风量(m 3/h) 风机 直径 (mm) 电机 功率(Kw ) 重量(kg)进水 压力104Pa噪声dB(A)直径Dm 总高度 最大 直径 自重 运转重Dm 10m 16mDBNL 3-400 400 4618 6044 224000 3800 11 4300 12086 3.6 62 58.8 55.7 5.9说明:1、噪声为标准点Dm 测定值,即距塔壁直径远,距基础1.5米高(当塔径小于1.5米时取 Dm=1.5米)。
2、本系列标准设计工况为湿球温度T=28℃,进水温度t 1=37℃,出水温度t 2=32℃,即水温降△t=5℃,逼近度t 2-T=4℃。
3、本表中列出T=28℃时,△t=5℃,的冷却水量供选用时参考,其它参数的冷却水量请查热力性能曲线。
4、进水压力指接管点处水压1Kgf/cm 2=9.8×104Pa ,因此本系列水压在0.2~0.49Kgf/cm 2之间。
五.制热负荷及热源的选择 1. 制热总负荷为3700kW ;所需供热楼层共28层(地上),其中一层到五层为商场,六层为餐厅,七层到二十八层为写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