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杠杆利益

合集下载

财务杠杆原理

财务杠杆原理

财务杠杆原理一、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又可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权资本的利用。

一般来讲,企业负债经营,无论息税前利润为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息是固定不变的。

当息税前利润大时,每1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从而投资者的收益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股的利润。

在一定程度上,财务杠杆也可以表述为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给股权资本的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时候可能给股权资本带来额外的收益,有时候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财务杠杆利益分析财务杠杆利益,也称融资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这个杠杆而给股权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

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

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也称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筹资相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股权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

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当企业有负债、租赁和优先股时,债务利息,租金和优先股股息等固定的支出将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使普通股的每股收益发生变化。

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1.资本结构的变动,即财务杠杆利用程度,其对财务风险影响最大。

企业所有者想要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需要承担由此引起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在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2.资本规模的变动。

3.债务利率的变动。

4.息税前利润的变动。

论财务杠杆的应用

论财务杠杆的应用

论财务杠杆的应用牛博莹(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财务杠杆是企业利用负债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

文章阐述了财务杠杆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我国财务杠杆应用的特点,论述了我国财务杠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财务;杠杆;利益;作用一、财务杠杆概念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

财务杠杆又可分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

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

二、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但是同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一)作用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

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

企业所适应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

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

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

(二)财务杠杆作用的后果不同的财务杠杆将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后果。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润率时。

财务杠杆将发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获得更大的额外收益。

这种由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额外利润就是财务杠杆利益。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润率时。

财务杠杆将发生负面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

杠杆习题含答案

杠杆习题含答案

杠杆习题含答案标题:杠杆习题含答案杠杆习题是财务管理中常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解答杠杆习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杠杆习题及其答案:1. 企业A有1000万的总资产,其中有600万是债务资本,400万是股东权益。

如果企业A的净利润为200万,计算企业A的负债杠杆比率和股权杠杆比率。

答案:负债杠杆比率 = 债务资本 / 股东权益 = 600万 / 400万 = 1.5 股权杠杆比率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 1000万 / 400万 = 2.52. 企业B有2000万的总资产,其中有800万是债务资本,1200万是股东权益。

如果企业B的净利润为300万,计算企业B的财务杠杆比率。

答案:财务杠杆比率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 2000万 / 1200万 = 1.673. 企业C有5000万的总资产,其中有2000万是债务资本,3000万是股东权益。

如果企业C的净利润为600万,计算企业C的财务杠杆比率和权益乘数。

答案:财务杠杆比率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 5000万 / 3000万 = 1.67 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净资产 = 5000万 / (3000万 - 2000万) = 5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的负债杠杆比率、股权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比率和权益乘数的计算方法。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

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杠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务杠杆利益

财务杠杆利益

例如1,某公司2000——2002年资本总额和资本结构不变,其息税前利润分别为160万元、240万元和400万元,每年的债务利息为150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

该公司的财务杠杆收益的测算,列表如下:
表1 某公司2000—2002年融资杠杆收益测算表
由以上测算可见,在公司资本总额和资本结构不变,以及债务利息保持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税后利润随公司税前利润的增长而增长,且税后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

从而使公司所以者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在本例中,该公司2001年与2000年相比,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50%,而同期税后利润的增长率高达800%;2002年与2001年相比,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为67%,而同期税后利润的增长率为178%。

例如2,某企业2000年——2002年息税前利润分别为400万元、240万元和160万元,每年的债务利息费用都是150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

该公司的融资杠杆风险,可以通过编制相关的测算表加以说明。

表2 某企业融资杠杆风险测算表
由表2可知,该企业2000——2002年,在资本总额和资本结构不变,以及债务利息保持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后利润的下降幅度超过息水前利润的下降幅度。

即2001年与2000年相比息税前利润降低40%,而同期息税后利润降低64%;2002年与2001年相比息税前利润降低33%,而同期息税后利润降低了89%。

说明负债不但没有给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带来收益,反而使权益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下降。

财务管理考点整理

财务管理考点整理

财务管理考点整理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 财务活动公司财务活动是指公司在资金的筹集、投资、运作及分配活动中引起的资金流入及流出。

2. 财务关系公司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税务机关、企业职员等发生的经济关系。

3.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作,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前提下,为股东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

4. 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作,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是企业的总价值最大。

第二章:1. 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资本市场的价格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所有有关资产的信息,则称该金融市场是有效的。

2.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交易的货币资金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商业票据、政府或公司债券、公司股票、可转让大额存单等,所有这些,称之为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双方进行金融交易时所使用的依一定格式做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

3. 基准利率是指在所有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利率,其他利率必须根据基本利率的变动而变动。

第三章:1. 货币时间价值在排除风险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条件下,资金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2. 年金是指时间间隔相等、金额相等的现金流量,或一定时期内每期金额相等的款项收付。

3. 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每期期末的等额系列收付。

4. 递延年金又称延期年金,是指最初若干期(m期)没有收付,以后若干期(n期)发生定期、等额的系列收付。

5. 先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每期期初的等额、定期系列支付。

6. 偿债基金是为了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金额而每年应支付的年金数额。

第五章:1. 风险报酬是风险回避投资者因冒风险投资所索取的超过无风险价值之上的风险补偿价值。

2. 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又称系统风险,是指由于不可预期的各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到绝大多数企业及其证券收益与价格发生变动的风险。

利润杠杆计算公式

利润杠杆计算公式

利润杠杆计算公式利润杠杆计算公式啊,这可是个在商业世界里挺重要的玩意儿。

咱先来说说啥是利润杠杆。

简单来讲,它就像是一个能帮企业放大利润的神奇工具。

比如说,企业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高销售效率或者合理调整价格策略等手段,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而计算利润杠杆呢,就是要搞清楚这些手段到底能给利润带来多大的影响。

那利润杠杆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一般来说,常用的公式就是:利润杠杆系数 = (利润变动百分比)÷(相关因素变动百分比)。

比如说,一家卖衣服的店,原来每件衣服卖 100 块,能卖 100 件,成本是每件60 块,那利润就是4000 块。

后来老板决定搞个促销活动,每件衣服降价 10 块,结果能卖 150 件。

这时候咱们来算算价格这个因素的利润杠杆系数。

首先算变动后的利润,每件卖 90 块,卖 150 件,成本不变还是每件 60 块,那利润就是 4500 块。

利润变动百分比 = (4500 - 4000)÷4000 × 100% = 12.5%。

价格变动百分比 = (90 - 100)÷ 100 × 100% = -10%。

那价格这个因素的利润杠杆系数就是12.5% ÷(-10%)= -1.25。

从这个例子能看出来,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要是这老板没算好,盲目降价,可能就亏啦。

再比如说,一家生产玩具的工厂,原来每个月的固定成本是 10 万块,变动成本每件 20 块,每件卖 50 块,一个月能卖 5000 件,那利润就是 5 万块。

后来工厂改进了生产工艺,变动成本降到每件 15 块,一个月还是能卖5000 件。

咱们来算算变动成本这个因素的利润杠杆系数。

变动后的利润 = (50 - 15)× 5000 - 100000 = 75000 块。

利润变动百分比 = (75000 - 50000)÷ 50000 × 100% = 50%。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

杠杆种类杠杆分为3种杠杆。

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羊角锤等。

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钓鱼竿等。

第三种是等力杠杆,如:天平等。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本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本质可以概括为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对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的利用程度。

这里所讲的固定成本或费用分为两类:(1)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以下简称为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职员工资、办公费等;(2)筹资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以下简称为固定财务费用),这一部分费用主要是由企业从事筹资活动而产生的,主要体现为债务资本的利息或发行股票应支付的股息。

在下面的分析中,笔者假设筹资活动中,债务资本的利息是唯一的固定财务费用。

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尺度——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指企业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的利用程度。

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固定成本)最终会引起企业经营活动成果(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化。

笔者拟从经营杠杆利益和风险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程度及变化的原因。

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尺度——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指企业对筹资活动(债务性筹资)所产生的固定财务费用的利用程度。

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即固定财务费用最终引起企业净利润的变化。

笔者将从财务杠杆利益和风险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程度及变化的原因。

公司整体运营状况的重要尺度——综合杠杆综合杠杆应该理解为企业对上述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综合利用程度,即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通过经营杠杆支点O1和财务杠杆支点O2两个支点的传递,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果(净利润)相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有一个更大的变化,变化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杠杆支点的共同作用综合分析综上分析,企业管理层如何在上述经营杠杆(或财务杠杆)上寻找一个支点位置O,就转化为确定合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或债务筹资规模),使企业的经营杠杆或财务杠杆的利益和风险达到企业可接受的程度;同时为降低企业整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管理层可利用本文的分析方法,用直观的思路同时考虑财务杠杆支点和经营杠杆支点的相对位置,从而作出较满意的决策。

简述财务管理中的三类杠杆 -回复

简述财务管理中的三类杠杆 -回复

简述财务管理中的三类杠杆-回复在财务管理中,杠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杠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公司的财务结构,并分析其对利润和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从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三个角度来阐述这个主题。

一、引言在经济学领域,杠杆被用来描述一个实体使用债务或外部资金以提高潜在回报的行为。

这种策略可以通过增加风险和收益的潜力来帮助投资者最大化他们的投资回报。

在财务管理中,杠杆分为三类: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

这三种类型的杠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二、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公司通过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负债(如借款)成为财务杠杆的基础。

财务杠杆效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财务杠杆利益:当公司利用财务杠杆时,由于借款成本较低,因此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利润率。

同时,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超过借款利率,那么公司将实现财务杠杆利益。

2. 财务风险:然而,财务杠杆也存在风险。

当公司的盈利能力低于借款利率时,财务杠杆会放大亏损,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

此外,高负债也会使公司在面临经济波动时更加脆弱。

三、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是指公司的固定成本对公司盈亏的影响程度。

固定成本包括租金、工资等不变的成本,这些成本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经营杠杆效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经营杠杆利益:当公司的销售量增加时,由于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因此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公司的边际贡献率和净利润率。

2. 经营风险:然而,经营杠杆也存在风险。

当市场需求下降,销售量减少时,固定成本并不会随之降低。

因此,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上升,导致公司的边际贡献率和净利润率下降。

四、复合杠杆复合杠杆是指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反映了公司总的风险水平。

复合杠杆效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复合杠杆利益:当市场状况良好,销售量和价格都上升时,公司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和经营杠杆利益,从而使利润大幅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第一节 经营杠杆
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 各因素对DOL及EBIT的影响 各因素对 及 的影响
影响DOL的因素 与DOL的变化方向 与EBIT的变化方向 的因素 影响 的变化方向 的 销售量 单位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反方向 同方向 同方向 反方向
提价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因此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 提价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因此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 增加销售量 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降低固定成本比重 17
18 0.06
第二节 财务杠杆
★乙公司(适度举债)的EPS大于甲公司(全部股权融资)的 大于甲公司( 乙公司(适度举债) 大于甲公司 全部股权融资) EPS 财务杠杆的运用(适度举债)能使EPS超过未运用财务杠杆的 财务杠杆的运用(适度举债)能使 超过未运用财务杠杆的 企业。因为运用杠杆尽管增加了利息负担, 企业。因为运用杠杆尽管增加了利息负担,并使净利润下 降,但当净利润下降的幅度小于普通股股数下降的幅度时, 但当净利润下降的幅度小于普通股股数下降的幅度时, EPS上升。 上升。 上升 甲公司(全部股权融资) 大于丙公司( ★甲公司(全部股权融资)的EPS大于丙公司(举债过量)的 大于丙公司 举债过量) EPS 如果债务负担过重,财务杠杆的运用导致EPS低于未运用财务 如果债务负担过重,财务杠杆的运用导致 低于未运用财务 杠杆的企业,负债产生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利息, 杠杆的企业,负债产生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利息,使EPS下 下 降。 适度举债的标准:总资本营业利润率(息税前利润∕ ★ 适度举债的标准:总资本营业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 额)大于负债利率 乙公司:总资本营业利润率( )>8 乙公司:总资本营业利润率( 10000 ∕100000=10% )>8% 丙公司:总资本营业利润率( 丙公司:总资本营业利润率( 10000 ∕100000=10% )<12%
第十五章 杠杆利益
本章内容框架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一、杠杆利益的基础 二、经营杠杆原理 三、经营杠杆的计量 四、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第二节 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原理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第三节 联合杠杆 一、联合杠杆原理 二、联合杠杆的计量 三、联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5
第一节 经营杠杆
固定成本 一定时期和 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 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 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 影响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影响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单位固定成本与 产量成反比例变动。 产量成反比例变动。 变动成本 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动, 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动,单位 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是一个定量。 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是一个定量。 混合成本 虽然也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同比例的变动, 虽然也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同比例的变动, 不能简单地归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成本。 不能简单地归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成本。 6
9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二、经营杠杆原理 (一)经营杠杆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利用。 固定成本的利用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利用。
项目 销售量 销售额(单价20元 销售额(单价20元) 20 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0元 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0元) 10 固定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 息税前利润 本期 8000 160000 80000 50000 16.25 30000 销量增长10 10% 销量增长10% 8800 176000 88000 50000 15.68 38000
第二节 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原理 (一)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指公司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对债务资本的利用。 债务资本的利用 财务杠杆指公司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对债务资本的利用。
项目 普通股股本(面值1 普通股股本(面值1元) 负债 资本总额 息税前利润 (EBIT) 债务利息(年利率乙8%、丙12%) 债务利息(年利率乙8%、丙12%) 税前利润 所得税(税率25%) 所得税(税率25%) 25 净利润 每股利润 (EPS) 甲公司 100000 0 100000 10000 0 10000 2500 7500 0.075 乙公司 50000 50000 100000 10000 4000 6000 1500 4500 0.09 丙公司 50000 50000 100000 10000 6000 4000 1000 3000
19
第二节 财务杠杆
项目 普通股股本(面值1 普通股股本(面值1元) 债务(年利率8 债务(年利率8%) 资本规模 息税前利润 (EBIT) 债务利息 税前利润 所得税(税率25 25%) 所得税(税率25%) 净利润 每股利润 (EPS) 每股利润增长率 A公司 公司 10000 10000 20000 20000 20000 800 19200 4800 14400 1.44 —— B公司 公司 10000 10000 20000 30000(50%) 30000(50%) 800 29200 7300 21900 2.19 52.08% 52.08%
12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三)经营杠杆利益与经营风险 经营杠杆利益是指在企业扩大营业总额的条件下, 经营杠杆利益是指在企业扩大营业总额的条件下, 由于单位营业额中的固定成本下降而使企业增加 的息税前利润。 的息税前利润。 即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营业总额增加 增加时 即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营业总额增加时,息税前 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总额的增长幅度。 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总额的增长幅度 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总额的增长幅度。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利用经营杠杆而 导致息税前利润下降的风险。 导致息税前利润下降的风险。 减少时 即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营业总额减少 即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营业总额减少时,息税前 利润的降低幅度大于营业总额的降低幅度。 降低幅度大于营业总额的降低幅度 利润的降低幅度大于营业总额的降低幅度。
在一定范围内,销售量、销售额上升, 在一定范围内,销售量、销售额上升,单位销售额承担的固 定成本下降,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息税前利润上升。 定成本下降,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息税前利润上升。
10
第一节 经营杠杆
项目 销售量 销售额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增( 息税前利润增(减) 本期 8000 160000 80000 50000 30000 销量增长10 10% 销量增长10% 8800 176000 88000 50000 38000 26.67% 26.67% 销量减少10 销量减少10 % 7200 144000 72000 50000 22000 26.67% -26.67%
15
第一节 经营杠杆
四、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高
Q(P − V ) S-VC DOL = = Q(P − V ) − F S − VC-F
经营杠杆系数与固定成本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化 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数说明了销 售变动所引起的利润变动倍数 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 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 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也成立 15- (例15-2)
2
本章内容框架
★ 杠杆利益 物理学上:通过杠杆的作用, 物理学上 : 通过杠杆的作用 , 只用一个较小的力 量便可产生较大的效果。 量便可产生较大的效果。 企业理财上: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 企业理财上: 由于特定费用 的存在而导致的 , 特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 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 较小幅度变动时 某一财务变量以 较小幅度 变动时 , 另一相关财务 变量以较大幅度变动。 较大幅度变动 变量以较大幅度变动。
第一节 经营杠杆
★ 总成本习性模型 成本按习性可分为: 成本按习性可分为: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分解成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 混合成本(分解成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 C=F+VQ C:总成本;F:固定成本;V: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Q:业务量(假定产量与销量相等) :业务量(假定产量与销量相等)
20
第二节 财务杠杆
问题: 问题: A、B公司的资本规模相同、资本结构相同、债务利息 公司的资本规模相同、 公司的资本规模相同 资本结构相同、 相同、所得税率相同,只是由于EBIT不同,EPS 不同, 相同、所得税率相同,只是由于 不同 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变化。 EBIT变动率和 变动率和EPS变动率一致么? 变动率一致么? 变动率和 变动率一致么 在企业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债务利息 在企业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 相对固定, 增多时, 相对固定,当EBIT增多时,每1元EBIT所负担的 增多时 所负担的 债务利息会相应地降低, 债务利息会相应地降低,可分配给所有者的利润 就会增加,从而给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反义, 就会增加,从而给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反义, 也成立。 也成立。
(三)息税前利润(EBIT) 息税前利润(EBIT) 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 )(1 (EBIT - I)(1- T)=净利润 )( ) 息税前利润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产销量- 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即:EBIT=PQ-VQ -F=Q(P-V)-F=M-F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不包括利息费用。 ★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不包括利息费用。
13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三、经营杠杆的计量(DOL) 经营杠杆的计量(DOL) 经营杠杆系数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 率的倍数。 率的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