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_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_田荣

合集下载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张丽仪;姜义荣【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7(041)003【摘要】目的对患有恶性血液病的患者化疗后带状疱疹的发生几率、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的40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过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并发症的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进行回顾.结果 40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223例出现带状疱疹,其中有16名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病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化疗期的临床症状为骨髓抑制与白细胞减少,约有90%的患者白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明显异常.所有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均完全消失,其中3名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性神经痛.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破坏,同时化疗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很容易患上带状疱疹.%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pes zoster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 after chemotherapy.Methods 20 in 405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fter chemotherapy banded spore rash complications in the hospital were analyzed,and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prognosis were reviewed.Result Among 405 case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223 cases have banded spore rash,including 16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having the onset of symptoms,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in the period of chemotherapy ha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leukopenia in bone marrow suppression,and about90% patients having obvious abnormal cells subgroup analysis results.After antiviral therapy,all patients' symptoms are completely disappeared,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neuralgia appear in 3patients.Conclusion The immune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 diseases is damaged during the period of illness,and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It is easy to suffer from herpes zoster.【总页数】2页(P237-238)【作者】张丽仪;姜义荣【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 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相关文献】1.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并发水痘及带状疱疹22例分析 [J], 耿丽2.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J], 李小亮;朱卫健;王玫玫;李志新3.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J], 毛原飞;游建华;张莉娜;李啸扬;刘钊;沈杨;李军民4.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J], 何慧清;黎伟超;李卫华;林淑华;黄贵年;牛晓敏5.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J], 沈文香;罗青松;傅爱林;陈敏斌;沈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本院42名患有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联合化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儿进行心理、口腔、皮肤、饮食等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预防感染,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202-02大剂量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后一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而骨髓象的正常与否是决定患者能否化疗或继续化疗的重要依据如何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1],选取我院科室收治的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名患有白血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与《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相吻合[2]。

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3~12岁,平均(6.8±1.5)岁。

全部患儿均按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联合化疗。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2.1皮肤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当白细胞≤1×109/L易伴发感染,引起发热。

使用大量退热剂,由于患儿在服用大量退热剂之后,患儿身体会出现大量汗液,例如皮肤褶皱处:腋窝、腹股沟等,患儿的这些皮肤褶皱部位很容易被感染。

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相关护理措施时,要及时留意患儿皮肤的干燥程度,按时为患儿更换床单、被褥、衣服,并定期为患儿擦拭身体。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鸿雁;周璐;白昊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5(000)034
【摘要】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8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加强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87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和对症护理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38例患者发热,4例患者口腔溃疡,肛周感染16例,牙龈出血13例,鼻黏膜出血16例,均为Ⅰ~Ⅲ度,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无死亡病例。

结论骨髓抑制是白血病化疗常见并发症,加强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提高综合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度过骨髓抑制期。

【总页数】2页(P226-226,227)
【作者】张鸿雁;周璐;白昊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 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J], 刘淑波
2.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
[J], 郝丽君
3.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 [J], 钟佩
4.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 [J], 钟佩
5.白血病患者92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实践尝试 [J], 罗群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幼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幼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聂能;金春姬;陈玉梅;竺晓凡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年(卷),期】2002(007)003
【摘要】@@ 患儿,女,3岁.主因面色苍白乏力半月于2000年2月29日入院.外院血象:Hb 51g/L,Plt WBC正常;骨穿考虑"ALL".输全血200 ml后入我院儿科.该患儿入院前3个月曾患"水痘",无特殊遗传病史.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发育营养良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双侧颈部可触及0.5 cm×0.5cm大小淋巴结,无触痛.
【总页数】1页(P133)
【作者】聂能;金春姬;陈玉梅;竺晓凡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
科,300020;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科,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科,3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银屑病、带状疱疹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J], 余晖;蔡念宁;程振忠;黎金庆
2.婴幼儿带状疱疹2例报告 [J], 张群英
3.银屑病合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告 [J], 陈宝安
4.肺结核合并眼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报告1例 [J], 吴彦媛
5.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复发合并带状疱疹1例报告 [J], 冯丽娜; 张晓雪; 蒉乙文; 杨倩倩; 陈庆灵; 温晓玉; 金清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护理

1例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护理

1例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例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和经验。

结果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后NRS评分由6分下降到3分,疼痛减轻50%。

脊髓电刺激器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止痛药物逐渐减量,随时间的延长,患者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结论通过术前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心理护理及术后针对性护理,不仅能缓解患者的顽固性疼痛,还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白血病移植术;带状疱疹后遗症;护理【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静丽,1993年7月5日,女,本科,护师,职务:无,主要研究方向:疼痛护理、护理教学,E-mail:****************通讯作者:陆世翠,1982年2月15日,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疼痛护理、护理教学、微创护理、护理管理,E-mail:*****************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神经痛,且皮损症状消退后,或可遗留持续性疼痛,这便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的身心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感。

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其抵抗力往往会表现出下降趋势,患者的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带状疱疹是其多发的一种临床并发症,为了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精细化、个性化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因疼痛剧烈,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病史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2]。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自述于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肢疱疹,之后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呈持续性刺痛或麻痛,夜间疼痛发作影响睡眠,疼痛放射至左侧背部及左腹部,期间外院住院治疗两次,较前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有疼痛,现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至我院门诊就诊,拟“带状疱疹后遗症”收住我科。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是93.50%.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19-01急性白血病属于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异常的幼稚细胞以及原始细胞大量增殖,且浸润到患者的肝、脾以及淋巴结等的脏器.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出现贫血症状、感染症状、出血症状以及浸润症状等[1].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其机体的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经常会出现血白细胞数量不断下降的现象,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受到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疼痛异常[2].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除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之外,还需对患者实施必要的优质护理[3].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5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于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5例,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1-81岁,平均(51.5±2.4)岁,从FAB分型来看,属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12例,属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3例.带状疱疹的部位为:头面部2例、胸背部5例、腰部6例、会阴部及臀部2例.1.2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2.1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基础性护理干预患者使用层流帐保护性隔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定时通风,每日早晚两次,每次30分钟;此外,护理人员要适当限制陪护以及探视时间与次数,从而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期间,需进行无菌操作,有效配戴好无菌手套、无菌帽子以及无菌口罩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睡衣要宽大以及柔软,尽量减少疱疹摩擦,并并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体位,防止疱疹破裂,从而出现继发感染现象.1.2.2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从某种程度上讲,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了解较少,会出现一定的恐惧心理以及焦虑心理,通常会表现为急躁以及心神不宁等,再加上疱疹所引发的疼痛,使患者的情绪更加低落,甚至会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这时,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向患者详细解释相关的疾病知识,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勇气与信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精神方面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1.2.3对患者实施优质的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时修剪指甲,确保指甲的光滑与平整,防止挠抓疱疹,避免感染.此外,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关注疱疹数量、位置以及实际大小情况等,避免患者疱疹水泡的破裂.充分暴露患者的伤口,保持疱疹出皮肤清洁干燥,实施严格的无菌护理,水泡未破损时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当患者水泡破损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红霉素软膏外涂处理,预防继发感染,此外,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禁忌症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等.当患者并发感染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指导疱疹水泡结痂未脱落的患者不能强行撕脱,避免留下疤痕.1.2.4对患者实施优质的疼痛护理干预从某种程度上讲,疼痛属于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最痛苦的感受之一,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疼痛反应,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疼痛知识、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时间以及疼痛症状等,从而科学评估患者的疼痛级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具体来说,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采用呼吸止痛的方法,呼吸的时候双目闭合,想像着新鲜空气已经进入肺部.采用松弛止痛的方法,例如叹气、打哈欠与闭目冥思等的方法阻断患者的疼痛反应,从而起到止痛效果.采用转移止痛的方法,护理人员要积极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适当转移患者的疼痛注意力,通过看电视、与朋友交谈以及听音乐等,保证心情愉悦,降低疼痛度.疼痛严重时配合使用止痛药物治疗,如地佐辛、曲马多等等. 1.3观察项目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减轻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2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减轻疼痛减轻程度:经过精心治疗及优质护理后,12例患者两到三周后疼痛消失,2例患者两到三周后疼痛明显减轻,一例患者四周水泡愈合后还残留神经痛疼痛评分3-4分; 患者满意度情况:经护理后,1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的患者有12例,占到80.0%,护理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到13.5%,护理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到6.5%,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3.5%.3讨论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主要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会累及到患者的神经以及皮肤,出现多簇水泡样的皮损症状,而且还伴有阵发性的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4].同时,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信心,产生悲观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5].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痛苦,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需对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6].具体来说,在优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基础性护理干预、优质的心理护理以及优质的皮肤护理等,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预后,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是93.5%.说明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致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李运娜.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 2011,20(11):997-997.2]梅红,张桂琴,李海霞等.12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21-22. [3]陈宏,王晶,初金玉等.50例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3):94-95. [4]陈秀玲,李东会,李素英等.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444-3445. [5]朱梅.健康宣教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9):72-73. [6]朱岚,王勤.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1-42。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出血防治、感染防治等,观察患儿骨髓抑制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并检测红细胞指数,观察抑制期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骨髓抑制期出现发热15例、鼻出血5例、牙龈出血3例、口腔溃疡2例,经过综合护理后均恢复正常。

1例患儿发生脑出血后死亡,其余患儿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恢复期的MCV、MCH、MCHC指数显著低于骨髓抑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儿进行心理、口腔、皮肤、饮食等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预防感染,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

标签:白血病;化疗;骨髓抑制期;感染;红细胞指数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儿童,预后较差。

目前临床并无特效的根治方法,多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这成为影响化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1-2]。

本研究选取本院的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针对性预防感染护理,旨在总结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6例。

患儿诊断均符合《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

全部患儿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8±1.5)岁。

全部患儿均按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联合化疗,1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最低<1.0×109/L,血小板最低<10×109/L。

1.2 护理方法1.2.1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身体虚弱,在骨髓抑制期间会出现头晕、心悸、纳差等症状,各种身体不适导致患儿出现烦躁、恐慌等情绪,因此住院期间要积极与患儿沟通,鼓励其与同病室其他患儿交流,并适当进行游戏或提供玩具,给患儿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同时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家长积极配合护理,增强治疗信心,避免将不良情绪传染给患儿。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护理干预李运娜【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针对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15 d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等治疗护理,该患者带状疱疹治愈.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1(020)011【总页数】1页(P997-997)【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带状疱疹;护理干预【作者】李运娜【作者单位】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正文语种】中文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以及各器官浸润等症状和体征。

病人放化疗后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可使病毒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如果发生播散型感染,易致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护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于2010年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期合并带状疱疹病人1例,现将护理干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男,54岁,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完全缓解来我院康复疗养。

入院查体:精神好,轻度贫血貌,头发稀疏,其他一般状况良好。

入院第10天查体:一般状况好,面色红润,体质量增加0.8 kg,体力明显增强,已服ATRA 3 d,无明显皮肤黏膜干燥、口角皲裂等不良反应,复查血象正常,右侧肩胛区可见散在局部红斑,期间有簇状分布的丘疹小水泡,皮疹沿肋间神经走行方向分布,各丘疹小水泡之间皮肤正常。

主任分析,带状疱疹诊断成立,经过15 d的治疗护理,带状疱疹治愈。

2.1 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1],带状疱疹侵犯神经,往往表现出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这时患者情绪极其低落,缺乏治疗的信心,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白血病及带状疱疹方面的相关知识和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恐惧、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逐渐消失,采取多种形式,因势利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2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血液科
田荣:女,
本科,护师·个案报道·
1例白血病患儿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
带状疱疹的护理

荣王春梅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9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性皮肤病,此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1]。

白血病化疗期间,由于
化疗药物的作用,骨髓处于抑制状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本病。

儿童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病情比成年患者严重,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白血病化疗后致Ⅳ度骨髓抑制并发带状疱疹的患儿,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患儿疱疹治愈,并安全度过了化疗期,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12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2012年2月16日入院,查体:T 37.0ħ,P 104次/min ,R 22次/min ,BP 100/70mmHg 。

入院后给予VDCLP (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培门冬酶、强的松)方案化疗,在化疗第7d 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ħ,左侧颜面及后颈部出现不规则红斑,
2d 后红斑演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伴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痛,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带状疱疹,查血常规示:Hb 64g /L ,
PLT 1.0ˑ109
/L ,RBC 2.35ˑ1012
/L ,WBC 0.62ˑ109
/L ,据WHO 骨髓抑制分级标准,该患儿属Ⅳ度骨髓抑制,因此暂停化疗,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治疗,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输注止血类药物及血小板预防出血,静脉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必要时给予输血。

1.1
疱疹的发生与局部症状
疱疹起初为不规则的红斑,伴
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痛,继而演变成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多枚成群簇集,破裂、糜烂,各簇水疱间皮肤正常。

治疗第14d ,患儿疱疹开始结痂并部分脱落,结痂脱落后,后颈部出现一大小约2cm ˑ3cm ,深约1cm 的皮肤溃烂,并有渗血渗液。

1.2
疱疹的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缩短病程为原则。

(1)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300mg 静脉滴注,
1次/12h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外用;伐昔洛韦0.3g 口服,
2次/d 。

(2)营养神经治疗。

甲钴胺片500μg 口服,
3次/d 。

(3)止痛治疗。

氨酚双氢可待因500mg 口服,1次/6h 。

(4)局部治疗。

皮肤溃烂处定期给予消
毒清创,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溃疡速宁粉外敷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去腐生肌,然后用油纱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5)营养支持治疗。

遵医嘱给予甘露聚糖肽5mg 静脉滴注,1次/d ;水溶性维生素1支入液静脉滴注,1次/d ,以提高免疫力,促进破损皮肤黏膜修复。

1.3护理方法
1.3.1
全身与局部症状观察
患儿在重度骨髓抑制的基础
上并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病情复杂而危重,要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意识及精神状态。

观察疱疹有无感染的早期症状,有无出血倾向及重症出血先兆,当患儿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呼吸急促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时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1.3.2
环境与日常生活护理
患儿白细胞低,极易感染,需
要进行保护性隔离,住层流病房,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 6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 。

患儿血小板极低,易引起自发性出血,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碰撞;勿用手抠鼻,勿用牙刷刷牙,三餐前后及睡前用5%的碳酸氢钠漱口,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预防口腔感染及肛周感染;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不随意剥离痂皮,保持疱疹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有渗血污染时及时更换;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

1.3.3
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白
血病免疫功能极其低下的个体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可造成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感染
[2]。

严密观察感染的征象,每2h 测
量体温1次,当体温高于38ħ时,给予物理降温,但禁用乙醇擦浴,以免造成皮下出血。

高热时遵医嘱给予退热剂,以免持续发热而导致机体营养大量消耗,逐渐形成恶液质;降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儿降温后的反应;补给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每天至少2000ml 以上,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1.3.4
局部皮肤的护理
保持疱疹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勿用
手搔抓,取健侧卧位,防止局部摩擦或压迫增加损伤机会加剧疼痛;皮肤溃烂处给予消毒清创,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溃疡速宁粉外敷,应用湿润烧伤膏去腐生肌,用油纱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有效抗生素。

1.3.5
疼痛的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物理不良刺
激;清洗伤口、换药时动作轻柔熟练;评估疼痛程度,按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应用止痛药物,使用减轻疼痛的技巧和舒适的护理技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当患儿难以入睡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帮助患儿入睡,以恢复体力。

1.3.6加强营养支持化疗药物的应用及带状疱疹的发生使患儿食欲不振,贫血较重,免疫力极差。

制定每日食谱,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少渣软食,并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过硬过于粗糙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损伤;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排便通畅;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或输血。

1.3.7针对患儿的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3]。

带状疱疹侵犯神经,表现出剧烈的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儿童对疼痛耐受能力差,易致患儿恐惧,情绪极度低落。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采用有效止痛方法,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尽量满足患儿的情感需求,给患儿更多的关心,耐心倾听患儿所说的不适,并与其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减轻对疼痛不适的注意力。

2结果
通过28d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疱疹治愈,骨髓抑制减轻,查无化疗禁忌,再次给予诱导缓解化疗,最终患儿安全度过化疗期。

3讨论
3.1化疗后病毒感染的易发性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症状,其特征是血细胞减少,这是抗肿瘤治疗的主要危险之一[4]。

白血病患儿由于疾病本身病变及化疗后骨髓抑制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受到各种病毒侵袭[5],带状疱疹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率占皮肤病的0.20%,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为0.85%[6]。

因此,化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必要时暂停化疗。

当患儿主诉局部皮肤有针刺样感、瘙痒感等早期症状时,应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生,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2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并发病毒感染的治疗和护理要点本患儿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情重,病程长,体温高,神经痛持续的时间也长,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首先要停止化疗,以免加重病情,在给予高营养、有效抗病毒、预防感染及免疫调节治疗的同时,加强疼痛、皮肤和心理的护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使白血病的强化治疗顺利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方国,华南,杨德利主编.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5.
[2]马燕.儿童白血病合并暴发型水痘带状疱疹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2):141-142.
[3]苏小茵,朱延力,蔡月英.癌症化疗病人焦虑情绪和应对行为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687-690.
[4]潘淑慧,任蔚红,杨明丽,等.肿瘤病房化疗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12-313.
[5]樊晓丽,张捷生.生存五年以上死亡急性白血病17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3):762-764.
[6]原锦,程惠华,李东石,等.恶性肿瘤放疗后诱发带状疱疹20例的临床分析[J].南京部队医药,2002,4(6):45.
(收稿日期:2012-06-30)
(本文编辑王亚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