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最新版)
浅谈某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Fi doS i c m tus rn f c neA ae r e e
21 年 0 月 00 8
浅谈某高层建筑 的后 浇带施工技术
潘 志远 ,党时泽 ,陈宗林
( 广西云星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 司,广西 南 宁 5 0 0 3 0 0)
摘 要 :文章简述 了高层建 筑后 浇带的作 用及 留置 方式 ,并 实例 分析 了高层建筑后浇带 的施工要 点 ,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建筑 ;后 浇带;施工 中图分类号 :T 5 文献标识码 : U75 A 文章编号 :1 0 —83 2 1 2 0 0 16( 00) 4—0 4 0 0 0— 2 随着高层建筑结构和功能 的需要 ,以及城市用地的限制 , 建筑工程开始向着体量大 型化 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 向发展 ,很 多工程在高层主楼的一侧周边布置层数不多 的裙房 , 作为网点 、 配套辅助设施 使用。从传 统的结构 观点看 ,希望将高层与裙房 脱开 ,这就需要设变形缝 ;但从建 筑要求看 又不希望设缝 。因 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 、双墙 ,使平面布局受局限 ,因此施 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 ① 为调整 高层建筑 主楼与裙楼间 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 浇带称为 沉降后浇带 ;② 为防止混凝土结构 因收缩和温度应力开裂而设 置的后浇带称为伸缩后浇带 。
2 后 浇带 留置方式
后浇带位置 ,可根据建筑物 的结构长度 、高低错层等 的不 同 ,设 置一道 或多道 ,后浇带 的位置应设在受弯构件的跨 中 , 考虑到施工方便 ,应尽量避 开竖 向构件 。 后浇带缝宽 , 理论上只须 1 m左右就 能保证 因温差产生 的 c 收缩变形 ,但 考虑 到施工操作方便 ,并避免应力集 中,一般应
为7 0~10c 0 m。 后浇带接缝形式常见有平直缝 、企 口缝 、阶形缝等 。 后浇带内钢筋设置有断形搭接 、贯通不断 、增加附加筋三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留置及施工保证措施

后浇带 。后浇带 的设计 、 施工 质量直 接影 响到 该工程 的结 构
这样做 的后果是 显而易见 的。因为后浇带往往设 在跨 中 1 处, , 3 混凝土未浇筑前 只有钢筋相连 ( 有些该部位钢筋也可能
设计为断开 ) ,过早 拆模后 ,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 了悬挑结 构 ( 跨度 越大 , 1 则 , 3跨越 长 , 悬挑越长 )在上面各种荷载及 自重 , 的作用下, 等于给后 浇带两侧构件施 以向下 的预应力。若遇 到 配筋及截面尺寸都较小 的构件 , 过早拆模 , 则有整体断裂 的可
能性。拆模后 ( 因混凝土未浇筑 )构 件钢筋 已处于异常受力状 ,
态 , 次支顶 , 再 已经 远 远 达 不 到未 拆 时 的 效果 , 而 在 构件 局 部 反
安全和使用 功能 。在 高层建筑施 工 中, 这尤 为重要 。本 工程 单 体工 程建 筑 面积 2 0 0 2地 下 一层 , 上 2 10 m , 地 2层 , 附加 跃
还 正在施工 。
由于建筑工 程超长 ,本工程总 长 5 米 ,按设计规 范要 6
求 , 对施 工 中 的结构 不均 匀沉 降 、 针 混凝 土 的收 缩 、 气候 等 因素 , 导致 温度 变化产 生应 力变化 等原 因 , 虑高 层实 际又 考 不便于设 计沉 降缝 、 缩缝 , 计 中 自基 础至 屋顶要 求 留置 伸 设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住宅建筑需求来 实施该先进技术 , 从根本上保证了高层住宅建筑质量 , 以及 木 板 锯成 小 口, 并 用5 0 m m x l O O m m 的木 方通 长 进行 固定 。
整 个城 市 建筑 的 整体 建设 质 量 。
一
、
后 浇带 施工 技术
1 、 在 解决 建 筑沉 降差 方 面
众 所 周知 , 高层 住 宅建 筑行 业 近年 来 快速 发展 , 但 是不 少 施工 人 员 发现 , 人员还要保证整个建筑钢筋构架不被上述支撑所影响, 钢架支架的设计和铺 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在建筑中遇到的各种棘手 问题 ,只有借助于更先 设 也 要按 相关 规 范进 行设 置 。比如 , 板 的架立 筋 ≤ 8 , 为固定 板 钢筋 骨架 , 可 进、 更便捷的施工技术才能顺利解决更多难题 。 对此 , 本文将主要 围绕当前最 在后浇带边线外 1 0 0 m m处设置中l 2钢筋通长, 之后 , 架立中1 2钢筋支架 , 使 适用于高层住宅建筑施工 的后浇带技术 , 按照建筑施工要求 , 结合不同高层 板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精准无误。后浇带侧模可采用2 0 mm厚松木支撑 , 在松
2 、 建筑 施 工后 浇 带的二 次 浇筑 方 面要 点
从当前不少城市的高层建筑群 中可以发现 , 这种建筑群多数 以主楼加裙 房的相衬结构为建筑主体 , 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主体 沉降的影响, 从而对建筑物实施后浇带技术。在后浇带技术的帮助下施工人
员将主楼部分和裙房部分分开 , 当建筑主体完工 , 一半 以上的沉降量完成后 ,
施 工技 术与应 用
浅谈高层 住 宅建筑后浇 带施 工技术
摘要 :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 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建筑行业中的施工技术近阶段在建筑施工 中起 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此, 引起 了许多专业领域人士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 城市高层住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而高层建筑 中最重要的其中一 点就是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技术, 施工人员必须从技术抓起 , 保证城市高层住宅建筑群的质量和美观。本文立足现在社会的城市化发 展, 简单介绍 了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功能, 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 了高层住宅建筑钢筋混凝土先进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 , 为 今后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研 究提供研究数据。 关键词: 建筑; 钢筋; 混 凝土 ; 施 工技 术 ; 后 浇 带
浅谈对后浇带设计施工及建议

浇注前 , 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 , 在施 工期 间本跨 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 ,必须待 后 浇混凝土设计 强度达到其强度值 的 7 %后, 5 由上往下 的顺序进行拆除 ,在后浇带浇注混凝 土后 , 要在一定 时间 内进行监测 。 并将数据同整 个沉 降观测记录在案。 总之 , 后浇带( 的设计、 缝) 施工 , 是保证结构 有效连接 的重要环节 ,目前 除执行现有 的规范 规定 的要求外 。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 、 特 点、 作用 , 认真设计 , 精心施工 , 才能保证每个工 程项 目 的整体性 、 完美性和使用性 , 才能达到提 高工程质量 的真正 目的。
计
一
32 1—
的后浇施工缝 , 明确按 “ 应 收缩后浇带 ” 进行设 在墙 头板上装凸条。在后浇混凝土前要进行认 真清理 、 洗刷 、 凿毛 , 对该处 的混凝 土一定要振 2. .3防止混凝土 因温度 变化拉裂 而设置 捣密实 , 1 以使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标 准。 的后浇施工缝 , 明确按 “ 应 温度后浇带 ” 进行设 尤 其是地下室底板更要注意按要求 去施 工 , 以 提高其结构 自防水能力 , 避免渗水现象 。 计。 3 后浇带的先浇混凝土完成后 , . 2 应进行设 21 为 防止结 构因温度变 化和混凝 土收 .4 . 顶部应遮盖 , 四周用 『 临时栏杆 或围护 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 应明确按“ 伸缩后 法 防护 , 砌体围护 ,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 积难 以清理与 浇带” 进行设计。 2 按后浇带的类型、工程部位及施工 条 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污染 、 . 2 跺踏。 3 后浇带后浇部 分混凝土一定要 用无收 . 3 件进行后浇带设计 ,同时在设计 图中附后浇带 缩混凝土 , 有条件 的最好掺人一些早强减水剂 。 详 图 2 . 因后浇带的缝宽 与墙 、 的厚度密切 施工前应试 配比 , 制要 认真 , .I 2 板 拌 精心浇捣密 实 ,
后浇带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后浇带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等构件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后补浇的一部分。
后浇带施工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重要环节,关乎整体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讨论后浇带施工方案及需要注意的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案后浇带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现场、确定浇筑顺序和浇筑方式、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等。
2. 浇筑顺序在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后,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操作。
3. 浇筑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浇筑方式,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地填充到后浇带内部,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4. 浇筑时间在选择浇筑时间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强度发展情况以及施工的进度等因素,以确保后浇带的浇筑质量。
技术措施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技术措施,以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和施工安全:1.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2. 浇筑环境控制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
3. 后浇带界面处理在后浇带与原混凝土构件的交界处,需要采取适当的界面处理措施,保证后浇带与原构件之间的相互粘结牢固。
结语后浇带施工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谨慎对待。
通过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和严格执行技术措施,可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后浇带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有一定的帮助。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及施工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并总结了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1.
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但是还要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类型及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后浇带的留设部位和距离要充分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一般间距为
20m—30m,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宽度为70mm—1000mm,一般取800mm。
后浇带不一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间,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一般后浇带所采用的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凹形缝,施工中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可根据情况自己决定,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后浇带处基础垫层宜降低50mm—100mm,以便于处理施工缝和排除积水,在雨期施工应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
坑。
2.
后浇带处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模板只能连同其他模板一起拆除,这样导致后浇带两侧结构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了悬挑结构,是施工中最常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
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位置,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相当于在两侧结构施加向下的荷载。
若遇到截面和配筋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可能导致整体断裂。
监理发现这种问题后,施工单
位会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但是拆模后已经改变了构建的受力,再次支顶达不到预期效果。
对于后浇带部位施工人员在模板支设时要注意以上问题,对于没有形成独立支撑系统的地方要认真整改。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摘要:建筑工程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沉降不均、收缩不均及温度变化等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施工规范或者设计要求,在建筑粱、墙、基础底板等相应位置留设临时的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不仅可以减小收缩应力,还可以有效解决沉降差,因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后浇带作用、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作用;凝结收缩、温度伸缩;沉降差;支模;浇筑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作用根据建筑的规模和形态要求,后浇带设置的从功能类型分,一般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三种类型。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沉降后浇带”;(2)为防止砼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收缩后浇带”;(3)为防止砼因温度变化造成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温度后浇带”。
1.1后浇带能够有效解决沉降差引起的裂缝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实际建设过程和使用中,因主楼的荷载远大于裙房的荷载,两者之间必然会应荷载的不同而产生沉降差。
为防止因主楼沉降过大,造成主楼和裙房交接部位开裂,就需要在施工时用后浇带的形式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楼结构施工完毕,且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后,再浇灌后浇带部分的混凝土,将主楼和裙房连成整体。
这样可有效降低主楼和裙房的沉降差,减少因沉降不均匀而对建筑造成影响。
1.2后浇带能够有效减小大规模、大面积、大长度建筑物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变形产生的应力影响混凝土在凝结初期和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体积收缩的现象,即沉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及碳化收缩,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应力,就会引起混凝土开裂。
而这种在凝结和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体积收缩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而不必再去考虑该影响因素。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后浇带的定义及留设方法,并基于工程实践,提出后浇带的施工要点,从而为提高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and leave a method, and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so as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 architecture; back strip;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高层建筑物中,基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常常需要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
以传统的结构观点来看,是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是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会使平面布局受局限,所以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
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和解决主体结构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等问题,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了。
1后浇带概述后浇带就是指施工期间,设置一定宽度的临时性的变形缝于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适当位置,待混凝土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或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间的沉降差稳定后,再在缝内浇筑混凝土填充封闭,后浇成连续整体结构,以便达到不设置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按其所起作用的不同,后浇带可分两种:一种称为伸缩后浇带,是为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收缩和温度应力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另外一种称为沉降后浇带,是为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最新
版)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及施工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并总结了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或建筑结构平面较为复杂时,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避免因温度、收缩不均匀可能产生的裂缝。
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后浇带的位置,尽量选择结构构件少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后浇带将建筑结构平面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待主体施工完成45天后,用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防治新老混凝土间出现施工冷缝,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宜选在气温较低
时,考虑不利因素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1.建筑施工后浇带的设置
施工后浇带可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
现在为减小高层建筑与群房间的不均匀沉降一般不设置沉降缝而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但是还要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类型及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后浇带的留设部位和距离要充分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一般间距为20m—30m,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宽度为70mm—1000mm,一般取800mm。
后浇带不一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间,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一般后浇带所采用的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凹形缝,施工中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可根据情况自己决定,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后浇带处基础垫层宜降低50mm—100mm,以便于处理施工缝和排除积水,在雨期施工应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坑。
后浇带处梁板受力钢筋不应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性配足钢筋;当跨度较大,钢筋密集时,可按规定断开,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焊接好。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处,此处弯矩和剪力相对都较小,但有时也选在跨中,此处剪力很小。
为了保证后浇带混凝土粘结的牢固性,一般避免留直缝。
对于板应留斜缝,基础和梁应留企口缝。
2.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后浇带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
后浇带处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模板只能连同其他模板一起拆除,这样导致后浇带两侧结构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了悬挑结构,是施工中最常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
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位置,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相当于在两侧结构施加向下的荷载。
若遇到截面和配筋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可能导致整体断裂。
监理发现这种问题后,施工单位会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
带底部,但是拆模后已经改变了构建的受力,再次支顶达不到预期效果。
对于后浇带部位施工人员在模板支设时要注意以上问题,对于没有形成独立支撑系统的地方要认真整改。
2.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后浇带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处,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这样做容易引起此位置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待后浇带施工完毕后出现贯通的裂缝。
后浇带施工时优先采用柔性好、施工方便的钢丝网,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
为了方便施工,钢丝网宜在钢筋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
钢丝网应就近绑扎在钢筋上,还应在背面设置临时固定结构,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
为了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底部保护层部位放一短钢筋。
2.3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对于采用木模的可以采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按照施工规范采取人工凿毛的办法;对于采用钢丝网模的待混凝土达到初凝时采用压力水冲洗,清除表面浮浆,冲洗程度以
周围露出粗骨料为宜。
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可将钢丝网拆除,并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
因此,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要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与终凝时间,使施工缝表面处理达到最佳效果,减小新旧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4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高层建筑后浇带的作用不同所需留置的时间也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在主体施工完成后45~60天才能浇筑;沉降后浇带需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或按照结构设计说明执行。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
要严格控制膨胀剂的掺加用量,所用膨胀剂和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并适当延
长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以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3.施工流程中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施工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和产生有害裂缝。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试件留设的要求留置试块。
有抗渗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施工中对对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钢筋被踩弯和压弯,若有踩弯和压弯现象,浇筑混凝土前需矫正。
加强对混凝土的及时养护,一般采用蓄水保养方法。
后浇带封闭前,后浇带处梁、板模板的支撑不得拆除,同时后浇带跨内不得施加其他荷载,例如放置施工设备、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证结构安全。
后浇带空置期间,为防止杂物进入,采取胶合板封闭的措施。
4.结束语
后浇带已经普遍用于高层建筑主体及与裙房的连接部位,对于超长的框架结构,设置后浇带可以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和收缩应力。
后浇带应按设计及施工要求留设,宜做成企口缝,并达到浇筑时间后才能进行施工,浇筑前按要求对表面进行清理,振捣过程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
施工中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总结每次的施工经验,对以后施工就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1]左晨光、仇伟东.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
[2]刘艳军.后浇带应用与施工初探[J].山西建筑.2010(3) [3]李彬.高层建筑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广东科技.2009(16)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