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讲义3-4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4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合金材料的是A.硬铝B.陶瓷C.橡胶D.棉麻答案:A解析:A.硬铝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故A正确;B.陶瓷主要成分硅酸盐,不属于合金材料,故B错误;C.橡胶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D.棉麻主要是天然纤维素,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③与④B.只有②③能与金属钠反应C.①、②、③、④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答案:B解析: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反应,沉淀溶解,与葡萄糖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可以鉴别,故A项正确;B.葡萄糖里也存在羟基,也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故B项错误;C.苯、乙醇、乙酸、葡萄糖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C项正确;D.葡萄糖可用于酿酒,即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花生油、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C.将无机盐硫酸铜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盐析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答案:D解析:A.棉花为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花生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不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是蛋白质发生变性,故C错误;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产生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加入饱和食盐水,能够降低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而高级脂肪酸盐的密度比水小,在常温下为固体物质,因此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异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B.甲烷、苯、硬脂酸甘油酯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C.油脂与酸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产物高级脂肪酸盐可用制造肥皂D.75%酒精、“84“消毒液、甲醛溶液等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C解析:A.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所以异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高;乙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强于二甲醚,所以沸点高于二甲醚,故A正确;B.甲烷、苯、硬脂酸甘油酯均不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油脂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C错误;D.酒精、甲醛均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84“消毒液可以氧化蛋白质,三者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构架化学讲义

精心整理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注意:每个能层的能级种数为n;轨道总数为n2;每个轨道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每个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3.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2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激发态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状态的原子迁释放能量有关)(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洪特规则特例:当p、d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p3、d5、p6、d10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Cr3d54s1、25Mn3d54s2、33As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2s22p6、18Ar3s23p6、29Cu3d104s1、30Zn3d104s2、24Kr4s24p6。
36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①K:19②(2)(35)Fe:3d64s二.1.号。
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元素金属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弱。
③同一原子的电离能逐级增大,即I1<I2<I3<,且隔层的电离能数值相差巨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四节-----离子晶体讲解及习题

1.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能根据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晶格能的定义及应用。
细读教材记主干1.什么是离子键?其成键微粒有哪些?提示: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离子键,其成键微粒是阴、阳离子。
2.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有:几何因素(正负离子的半径比),电荷因素(正负离子的电荷比),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4.离子晶体硬度较大,难以压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固体不导电,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新知探究]1.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1)构成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2)作用力:离子键。
2.决定晶体结构的因素3.熔、沸点熔、沸点较高,难挥发硬度硬度较大,难以压缩溶解性一般在水中易溶,在非极性溶剂中难溶1.离子晶体中的“不一定”(1)离子晶体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NO3晶体。
(2)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的熔点(2 800 ℃)高于SiO2的熔点(1 600 ℃)。
(3)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不一定不含其他化学键,如CH3COONH4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配位键。
(4)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AlCl3是分子晶体。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
(6)离子晶体中不一定不含分子,如CuSO4·5H2O晶体。
[对点演练]1.(2016·邢台高二检测)CaC 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 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 2晶体中由于哑铃形C 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
下列关于CaC 2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个Ca 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 2-2数目为6 B .该晶体中的阴离子与F 2是等电子体C .6.4 g CaC 2晶体中含阴离子0.1 molD .与每个Ca 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 2+共有12个解析:选C 依据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晶胞的一个平面的长与宽不相等,再由图中体心可知1个Ca 2+周围距离最近的C 2-2有4个,而不是6个,故A 错误;C 2-2含电子数为2×6+2=14,F 2的电子数为18,二者电子数不同,不是等电子体,故B 错误;6.4 g CaC 2为0.1mol ,CaC 2晶体中含阴离子为C 2-2,则含阴离子0.1 mol ,故C 正确;晶胞的一个平面的长与宽不相等,与每个Ca 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 2+应为4个,故D 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讲义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目标与素养: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能级分布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微观探析)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熟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
(宏观辨识与模型认知)3.熟练掌握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微观探析与科学探究)一、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2.宇宙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宇宙⎩⎪⎨⎪⎧⎭⎪⎬⎪⎫氢(H ):约为宇宙原子总数的88.6%氦(He ):约为氢原子数的18二者合起来约占宇宙原子总数的99.7%以上 其他90多种天然元素的原子总数加起来不足1% 3.地球的组成元素地球上的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仅22种金属元素:绝大多数二、能层与能级1.能层2.能级(1)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能量的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能级。
(2)能级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如n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n s、n p、n d、n f等。
(3)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能级3s、3p、3d。
(4)s、p、d、f能级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1、3、5、7的二倍。
3.能层、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能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能级1s2s2p 3s3p3d4s 4p4d4f 5s……………………最多电子数2 2 6 2 612 61142……………………2 8 18 32 ………………2n2(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几个能层和能级?[答案]3,4。
(2)能级n s能量一定大于(n-1)d的能量吗?[答案]不一定。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1)含义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列顺序是:电子先排在能量较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2)构造原理示意图微点拨:①不同能层同能级符号的能量,能层越高,能量越高。
2017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讲义1-1-2

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Na+:1s22s22p6B.Cl-:1s22s22p63s23p6C.N:1s22s22p6D.O2-:1s22s22p6解析: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答案:C2.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是()A.1s22s22p4B.1s22s22p43s1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解析:原子处于激发态时,低能量的轨道未填满就进入高能量的轨道。
答案:B3.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A.3s10B.3d10C.3s23p63d2D.3s23p64s2解析:多电子原子中各能层的序数与该能层中的能级数相等,且每能层中各能级能量顺序为n s<n p<n d<n f,则第三电子层有三个能级且排列顺序正确的应为3s23p63d2。
答案:C4.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15 B.33C.35 D.51解析: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原子序数为33。
答案:B5.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1s、2p、3d、4s B.1s、2s、3s、2pC.2s、2p、3s、3p D.4p、3d、4s、3p解析:相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n s<n p<n d<n f;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1s<2s<3s<4s;另外还有能级交错问题。
A 项中1s<2p<4s<3d;B项中1s<2s<2p<3s;D项中3p<4s<3d<4p。
答案:C6.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3p4C.Fe1s22s22p63s23p63d64s2D.Fe2+1s22s22p63s23p63d6解析: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因此O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则B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最新原创)

[小结]: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 1、3、5、7……的两倍,此处的 1、3、
5、7……应为 s、p、d、f……的轨道数。据此分析每个轨道最多容纳 各电子。
3、轨道表示式:用“□”表示轨道,用“↑”或“↓”表示容纳的电子。
1s
1s
如:1H
2He
↓↑
1s 2s
1s 2s
2p
3Li ↓↑ ↑
记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难 点 根据构造原理写出 1—36 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教学过程 引言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性质的改变是物质组成与结构发生了变 化的结果 第一章讨论原子结构如何决定物质的性质 第二章深入认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章初步学会如何考察晶体的结构,初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引入] 原子的概念 [设问] 原子是如何诞生的? [指导阅读] 课本 P4 页 1932 年比利时科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并由美国科学家伽莫夫修 改: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 “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 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 H、少量的 He 及极少量的 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融合 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 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 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 的宇宙。 一、原子的诞生 [思考与交流] 有谁知道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
13Al
18Ar
26Fe
27Co
(1)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个电子,且自旋方向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共张PPT课件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23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nd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多纺锤形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K
二
L
三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14
3、注意问题
①能层与能级的关系
每一能层的能级从s开始,s,p,d,f……
能层中能级的数量不超过能层的序数
2、电离能
①第一电离能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
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最低能量
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至右逐渐升高
ⅡA、ⅤA反常!比下一主族的高
②逐级电离能
利用逐级电离能判断化合价
43
3、电负性(第三课时)
键合电子:参与化学键形成
原子的价电子
孤对电子:未参与化学键形成
①电负性
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
②特点
头碰头
重叠程度大,稳定性高
轴对称
可绕键轴旋转
H
Cl
s-p σ键
H
H
56
5、π键
定义:两个原子轨道以平行
即“肩并肩”方式重叠
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及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自范性:晶体的适宜的条件下能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对称性:晶面、顶点、晶棱等有规律的重复各向异性: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导致的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尽相同。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晶格能:1mol气态阳离子和1mol气态阴离子结合生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出的能量。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特点 离子晶体__________、难于压缩、__________。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二、晶格能 1.概念 ________形成________离子晶体________的能量,通常取正 值。 2.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 (1)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所带电荷________,晶格能 ________。 (2)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________,晶格能越 ________。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考点排行榜 ·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及判断★★★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离子晶体中最常见的NaCl型和CsCl型★★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易错点排行榜 ·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晶胞与化学式的求算★★★ ·晶格能与晶体性质的关系★★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解析:由于r(Na+)>r(Mg2+)>r(Al3+),且Na+、Mg2+、Al3+所 带电荷数依次增大,所以NaF、MgF2、AlF3的离子键依次增强, 晶格能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升高。r(F-)<r(Cl-)<r(Br-),故 NaF、NaCl、NaBr的晶格能依次减小。在CsCl、NaCl、CaF2中 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8、6、4。r(Mg2+)<r(Ca2+)<r(Ba2+),故 MgO、CaO、BaO中离子键依次减弱,晶格能依次减小,硬度依 次减小。
【答案】 D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 D.硬度:MgO>CaO>BaO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4)溶解性 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难溶于非极性溶 剂(如苯、CCl4)中。当把离子晶体放在水中时,极性水分子对离 子晶体中的离子产生吸引,使晶体中的离子克服离子间的作用而 离开晶体,变成在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
RJ版·化学·选修3
(4)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5)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类等是离子化合物。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2.离子晶体 (1)离子晶体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 体。 (2)离子晶体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由于静电作用没有 方向性,故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只要条件允许,阳离子周围可以 尽可能多地吸引阴离子,同样,阴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 阳离子,故离子键也没有饱和性。根据静电作用大小的影响因素 可知,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 键越强。
②每个Na+周围最近距离的Na+有12个(上层4个,同层4个,
下层4个);每个Cl-周围最近距离的Cl-也有12个。
③每个晶胞中Na+的实际数目是1+12×
1 4
=4(个),Cl-的数目
是6×12+8×18=4(个)。由此亦可推知食盐晶体的化学式为NaCl。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离子晶体的化学式只表示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而不 是表示分子的组成。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离子晶体的组成 ①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组成,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是离子 键。 ②离子晶体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是离子晶 体。 ③离子晶体中除离子键外不一定不含其他化学键,如: NaOH晶体中还含有极性共价键,Na2O2晶体中还含有非极性共价 键。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课前自主学习01
课前预习·打基础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一、离子晶体 1.构成离子晶体的粒子 构成离子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________,这些粒子在晶体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 同)自由移动,所以离子晶体________导电。 2.配位数 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 ____________。决定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的因素有________ 因素、________因素、________因素。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④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如:AlCl3是由金属元素Al和非金属元素Cl组成的分子晶体,含有 金属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 离子。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4.离子晶体的性质 (1)具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离子键),要 克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熔化和沸腾,就需要较多的能量。 因此,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难挥发的性质。一般说来, 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离子晶 体的熔沸点越高,如Al2O3>MgO;NaCl>CsCl等。
r- 配位数越大,NaCl与CsCl虽都为AB型离子晶体,但Na+与Cs+的 半径不同,则r+的比值不同,则配位数也就不同。
r-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2.如何判断一种晶体是否为离子晶体? 【点拨】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由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来判断,离子化合物形成的 晶体一定为离子晶体。 方法二:由晶体的性质来判断。(1)根据导电性,固态时不导 电,而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的一般为离子晶体;(2)根据机 械性能,一般具有较高硬度且质脆的为离子晶体。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2)硬而脆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较强的离子键,离子晶体表现 出较高的硬度。当晶体受到冲击力作用时,部分离子键发生断 裂,导致晶体破碎。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导电性 离子晶体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后能导电。离子晶体中,离 子键较强,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即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离子,离子 晶体不导电。当升高温度时,阴、阳离子获得足够能量克服离子 间的相互作用,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界电场作用下,离子 定向移动而导电。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阴、阳离子受到水分子 作用变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或水合离子),在外界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发生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 化学键的形成,但破坏化学键或形成化学键的过 程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食盐熔化会破坏离 子键,食盐结晶过程会形成离子键,但均不是化 学变化过程。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1.AB型离子晶体NaCl和CsCl中的配位数为何不同? 【点拨】 r+ 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其值越大,
(如F、Cl、Br、O等,主要是第ⅥA族和第ⅦA族元素) 相互结合时大多形成离子键。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 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 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 形成离子键。
系列丛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第四节 离子晶体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作业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课程标准 ·了解晶格能的应用 ·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知道离子晶体与其他晶体的区别
RJ版·化学·选修3
系列丛书
(2)CsCl型 CsCl型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被8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包 围,常见的CsCl型离子晶体有铯的卤化物(氟化物除外)等进入导航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课堂互动探究02
课堂互动·提能力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离子晶体的组成和性质
1.离子键
(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 学键叫做离子键。
(2)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元素(如K、Na、Ca、Ba 等,主要是第ⅠA族和第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离子键为何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点拨】 通常情况下,阴、阳离子可以看成是球形对称 的,其电荷分布也是球形对称的,只要空间条件允许,一个离子 可以同时吸引多个异电性离子。因此,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 性。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RJ版·化学·选修3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四节
系列丛书
3.晶格能的作用 晶格能直接反应离子晶体的______。晶格能越______,形成 的离子晶体越________,而且熔点越________,硬度越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