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要点
中考化学复习提纲大全

中考化学复习提纲大全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基本结构- 质子、中子、电子- 元素的基本性质-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 周期概念及分组规律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平衡反应方程式- 系数的调整- 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体积三、常见化学反应和反应类型-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氧化与还原反应-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燃烧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离子和离子的生成- 离子的基本概念-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相对电荷- 离子生成的条件和方式- 金属的离子化、非金属原子的吸电子、非金属原子的共价键五、酸碱及其中和反应- 酸碱的基本概念- 酸、碱的识别方法-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盐的生成过程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离子电子式和电子转移式的转换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基本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的应用和重要化合物- 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铝等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残留离子的检验和提取- 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方法九、化学能与能量变化- 化学能的基本概念- 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燃烧反应和酸碱反应的能量变化十、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硫的性质和应用- 氮的性质和应用- 氢气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中考化学复习的提纲大全,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加油!。
中考化学各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各知识点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联系。
以下是中考化学各知识点的归纳:1. 物质的组成:了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以及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
3. 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4. 化学方程式: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系数和条件。
5. 化学计量:理解摩尔的概念,学会进行摩尔计算,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
6. 溶液: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度等。
7. 酸碱盐: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分类和化学反应。
8.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
9. 金属和金属材料: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
10.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它们形成的化合物。
11. 有机化学基础: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如烃、醇、酸等。
12. 化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安全知识,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13. 化学与生活: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洗涤剂、塑料等。
14. 化学与环境:了解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和处理方法,以及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5. 化学计算:学会进行化学计算,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等。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化学各知识点的归纳,可以看出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找到乐趣,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考化学复习要点归纳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要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等来探索自然界的基础科学。
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于中考考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中考化学复习的要点归纳总结。
1.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包括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包括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位于核外轨道上。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可以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数表示原子能级,族数表示原子化合价。
3.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条件。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例如:2Na+Cl2→2NaCl。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例如:2H2O→2H2+O2-位移反应:一个元素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元素和化合物。
例如:Zn+2HCl→ZnCl2+H2-双替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例如:AgNO3+NaCl→AgCl+NaNO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HCl+NaOH→NaCl+H2O。
4.物质的氧化与还原-氧化: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氧元素。
-还原:指物质得到电子或失去氧元素。
-氧化剂:能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还原剂:能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
6.酸、碱、盐-酸:呈酸性溶液,酸中含有H+离子。
例如:盐酸(HCl)。
-碱:呈碱性溶液,碱中含有OH-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NaOH)。
-盐:由酸和碱中相应的离子结合而成。
例如:氯化钠(NaCl)。
7.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中考化学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检验,知识点广泛,考点繁多。
以下是对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的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原子结构1. 原子的基本构成:原子核和电子。
2.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3. 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3. 元素周期律。
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离子键、共价键。
2. 分子的极性。
3. 分子间作用力。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
六、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
2.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3.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和类型。
2.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3.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八、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指示剂。
3. 盐类的水解。
九、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数的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十、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 烃类化合物。
3. 官能团与有机反应。
十一、化学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2.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的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化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为未来的科学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汇总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与物质2.物质的组成与性质3.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4.元素、化合物、混合物二、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金属与非金属2.纯物质与杂质3.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性质4.稀释与浓度5.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6.颜色、热、电的与化学变化的关系三、常见物质的常见特征1.金属与非金属2.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3.不同物质的热导性实验4.潮湿试纸和pH值5.定性气体的实验方法四、化学方程式1.物质的状态符号2.化学反应的条件3.反应能量和焓变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热效应五、电化学与离子反应1.浓度伏安实验2.浓度伏安样品的选择3.金属腐蚀与防护4.金属在溶液中的位置行为5.电解与电解质六、物质的分子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1.分子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溶液的浓度和气体的压强3.溶液的各种方法和应用4.蒸发与沸腾七、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应用1.氧化反应2.酸碱反应3.盐的制备4.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制备5.综合运用化学常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八、化学实际问题的探究1.制取盐1:制取氯化钠实验2.制备氧气实验3.制备二氧化碳实验4.符号法记录实验现象5.物质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以上是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的汇总,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常见物质的常见特征、化学方程式、电化学与离子反应、物质的分子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应用以及化学实际问题的探究。
这些知识点是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考试。
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4.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关系5.离子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二、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性质2.常见化合物的名称、组成和性质3.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及特点4.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应用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1.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2.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比较3.化学能和能量转化4.常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5.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和应用四、化学实验1.常用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技巧2.化学实验常见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常见离子的实验室检验方法4.常见气体的制备和观察实验五、化学反应1.单质的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和生成盐类的反应3.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4.溶液的浓度计算5.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六、化学能源与环境保护1.化学能源的种类和利用2.燃烧和腐蚀对环境的影响3.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4.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措施七、化学与生活1.化学的普遍性和生活中的应用2.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3.日常用品的化学成分和制备4.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八、常见的化学计算1.质量、物质的量和体积的计算2.溶液浓度的计算3.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4.饱和溶液和化学平衡的计算总结与展望1.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3.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4.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以上为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考化学知识点最全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最全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科,它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能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
二、化学原理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电子云。
3.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摩尔浓度。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 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分数、摩尔浓度。
4. 化学计量关系: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滴管、天平等。
3.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操作规范、事故处理。
五、元素化合物知识1. 常见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酸、碱、盐、氧化物。
3.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盐的反应。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性质、中和点的判断。
六、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医药、材料等。
2. 环境保护与化学:污染治理、绿色化学。
3. 能源与化学: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开发。
七、化学实验探究1.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原理、步骤。
2.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全面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物质的三态以及相互转化;2.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物质的化学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二、元素与化合物1.元素的概念:由于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唯一确定的物质;2.元素的符号与周期表: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和示例;3.元素的周期表分组和周期:主要的分组和周期及其特点;4.化合物的概念: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5.化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示例;6.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示意图;7.原子的相对质量:原子质量单位、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和示例。
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定义:物质发生的变化过程;2.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性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及变化;3.化学反应的实验表示:物质的变化现象和物质的消失和生成;4.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5.摩尔及其应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质量的计算和示例;6.质量守恒:质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7.气体的体积和状态变化:气体的体积比例和气体的溶解。
四、离子反应1.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组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溶液的离子: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3.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溶液中离子的行为和存在形式;4.离子反应的实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5.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检验:钠、铁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五、酸碱中和反应1. 酸的定义:Bronsted-Lowry理论;2.酸性和碱性溶液:酸碱性指标和pH值的概念;3.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4.过量与不足:溶液中酸碱的定量反应。
六、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特点和性质;2.铁与各种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铁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的反应;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七、酸与金属的反应1.酸与金属反应的产物:酸与金属的反应商品;2.酸与金属反应的速率:金属活动性与酸的反应速率;3.酸与金属氢气反应:酸与金属产生氢气;4.酸与活动性金属的实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二轮)策略第一部分:抓好基础落实重点知识强化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知识点的考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
命题形式有选择题,考核率为100%。
考点: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弄清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相互关系,伴随的现象,并会判断和辨别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能分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用途。
专题二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与命名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与命名是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重点知识。
考核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考核率100%。
考点:1、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能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2、了解元素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初步知识;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及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离子的概念及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了解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5、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命名方法和一些物质的俗称。
6、能初步判断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以及常见物质的类别。
专题三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化学用语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这是初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考考核率为100%。
考点:1、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读法和表示的意义。
2、理解化合价的实质及化合价的原则;掌握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及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3、理解四类基本反应类型的涵义,并能准确地判断这四类化学反应。
4、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并能正确书写此类化学反应。
5、掌握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并能根据生成物的溶解性、状态来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专题四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认识,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考核率为100%。
考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明确质量守恒的原因。
2、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专题五溶液的知识溶液的组成、特征、分类,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等有关溶液的知识,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来考查,考核率为100%。
考点: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涵义。
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其转化关系。
3、理解溶解度的涵义;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4、了解物质的结晶、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结晶。
专题六氧气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和氢气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点内容,考核率为100%。
考点:1、了解空气的成分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水的组成、物理性质、污染和防治,水和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七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相关物质间相互转换关系的系统归纳能力,中考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的形式考核,考核率为100%。
考点:1、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等碳单质的特性和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及其灭火原理与常用的灭火器;了解石灰石和石灰的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和化学性质。
4、了解甲烷和酒精的来源、组成、性质和用途;简要了解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专题八铁及金属的知识铁及常见金属的知识及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考核率为100%。
考点:1、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及相关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掌握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能判断铁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4、初步了解铁锈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第二部分注重能力训练难点知识突破专题九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中的重点知识,是难点内容是中考试题所占分值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命题的形式较多,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推断题等。
考核率为100%。
考点:1、解常见的酸(HCI、H2SO4、HNO3),常见的碱(Ca(OH)2、NaOH)的性质,重点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酸、碱的通性。
2、掌握常见盐(NaCI、Na2CO3、CuSO4)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的化学性质,联系酸、碱的化学性质,总结盐的化学性质。
3、了解pH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pH试纸的使用。
并会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4、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用途,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与生生产、社会相关的简单化学问题。
专题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在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重点、难点知识,中考失分率较高,有关题型有判断型、排序型、图像型、分析推理型、实验设计型等,中考考核率为100%。
考点:1、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酸、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2、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判断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大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专题十一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初中化学教学要求中最高层次是综合能力的要求。
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在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对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会在全新的情景中,结合实际情况,将多个知识点、技能综合在一起,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所以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知识的应用是难点,是中考试题中最容易失分的题,考核率为95%。
考点:1、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互关系;2、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技能、实验操作、化学仪器的使用,这些都是化学知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常考的难度较大的内容。
在历年中考的考核率达到100%。
考点:1、步学会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的基本操作。
学会仪器装置的简单连接及玻璃仪器洗涤方法。
2、学会物质的溶解、溶液的过滤、蒸发以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专题十三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根据所给试剂的物理性质(如状态)和化学性质,制备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反应所需的条件等因素设计气体制备方案和所需的实验装置以及制备的气体的净化,已成为多年来传统性的考题,考核率为100%。
考点:1、制取气体的思路(1)明确气体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固—固加热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3)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2、气体的干燥与净化在实验室制备的各种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酸雾、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杂质。
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和氯化钙等做干燥剂,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或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酸雾。
(1)实验装置:常用的干燥剂净化装置主要是: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和U型管。
(2)气体的净化顺序:先除杂后干燥。
专题十四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物质的鉴别和鉴定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考中通常考察的是根据几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将各物质分辨出来的实验。
该类试题在中考中的考核率为100%。
考点:1、识记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重要的反应现象。
2、了解物质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及其区别。
3、掌握检验物质的分析方法和解答要领。
专题十五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该类试题是实验题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较大的题型之一。
其主要考察除杂质的原理如:沉淀法、转化法等,该类试题在中考中的考核率为100%。
考点:1、了解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有关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专题十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基础,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考核率为100%。
考点: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2、化学式的计算设置在“新情景”中,计算一些和生活、生产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各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
专题十七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的基础,是重点知识,中考考核率为100%。
考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
2、根据化学反应的事实和各种已知条件,对有关纯物质反应、含杂质物质反应和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
专题十八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重点,其中涉及溶液的体积时的计算以及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本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考核率为100%。
考点: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弄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溶液体积、溶液密度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根据溶液的组成,掌握有关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第三部分启迪创新思维热点知识关注专题十九综合计算题的分析方法在历年各地市中考试题中,综合计算题作为压轴题,有一定灵活度和难度,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个题型。
考核率100%。
考点:1、初中化学教学要求中的最高层次是综合能力的要求。
综合计算不仅体现在对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刻理解,对计算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会在全新的情景中,结合实际情况,将多个知识点、技能结合在一起,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2、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把定性思考和定量计算结合在一起。
专题二十物质推断题的思维训练用推理方法解题,就是从题目中给定的条件出发,正确运用已学过的化学概念、原理、性质以及其他有关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比较,推理论证找到正确答案。
这是多年中考题中的传统保留试题,由此我们可知其再现率肯定为100%。
考点:颜色物质性质溶解性气味物质变色(什么物质有什么颜色变成什么颜色)生成沉淀(沉淀的颜色,是否溶于酸)特殊的反应现象气泡放出气体气味要点是:根据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殊反应来推断所检验的物质是什么,或判断什么物质可能存在,什么物质一定不存在等。
专题二十一综合实验题的设计例话实验题由过去的单纯的定性实验转化为现在的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相结合的综合实验,其命题的特点是:着重于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
所以它已成为近两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其目前在中考试题的出现率已达到80%左右。
考点:1、能解决一些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的简单问题。
2、利用学过的有关实验知识,解答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相结合的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