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成像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应用三维超声成像(3D ultrasound imaging)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以非侵入性方式对人体内部进行立体成像的方法。

它通过将多个二维超声图像进行处理和重建,得到一个具有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发送超声波:系统通过超声探头向目标区域发送高频超声波。

超声波会在组织中传播,并在遇到组织的不同界面时发生反射、散射或传递。

2. 接收反射信号:超声探头接收到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子信号。

3. 信号处理:接收到的电子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以便提高信号质量和可视化效果。

4. 三维重建:通过多普勒成像技术,系统能够获取到目标区域内不同深度处的超声波信号。

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便可将多个二维图像重建为一个立体的三维图像。

这种重建方式可以通过体素的堆叠或扫描来实现。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科领域:三维超声成像可以提供全面而详细的胎儿图像,有助于检测先天性缺陷、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可以在手术前对胎儿进行评估和规划。

2. 乳腺疾病诊断:三维超声成像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乳腺图像,有助于乳腺肿块的检测、评估和定位。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块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以及乳腺癌的分期。

3. 心血管疾病诊断:三维超声成像可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提供三维心脏图像,帮助医生检测心脏病变、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4.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三维超声成像可以用于评估肾脏、膀胱和前列腺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检测结石、肿瘤、积水等疾病,并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

5. 骨科领域:三维超声成像可以辅助骨折的检测和评估,有助于确定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它也可以用于骨骼疾病的评估和手术导航。

除上述应用外,三维超声成像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肿瘤诊断、肝脏疾病、血管疾病等。

与其他成像技术相比,三维超声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实时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维超声整体成像模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维超声整体成像模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维超声整体成像模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内出现的被包膜包围的异常肿块,常常表现为肿瘤、囊肿、脓肿等病变。

肝脏占位性病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肝癌等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需要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查与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维超声是一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技术,通过采集多个二维图像数据并将其整合进行重构,可获取更真实、更准确的图像数据信息,有利于提高检查诊断的水平与准确度。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查中,三维超声可有效地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三维超声技术进行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旨在探究三维超声技术与其他成像技术的比较分析,以及其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性。

该研究的开展将为肝脏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临床指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控制试验的方式,将三维超声技术与传统的二维超声、CT、MRI等成像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从图像质量、结构分辨率、临床诊断价值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三维超声技术的应用优势。

同时,本研究还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三维超声技术进行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分析三维超声在肝脏病变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提高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分析三维超声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优势和不足。

2、比较三维超声技术与其他成像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诊断准确度和临床疗效。

3、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可靠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数据信息,提高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于完善肝脏疾病诊断治疗体系,提高医学健康服务的水平,降低医疗保健负担,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与应用价值。

三维超声成像综述_韩志会

三维超声成像综述_韩志会

文章编号:1006-6586(2011)07-0009-06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1-07-01作者简介:韩志会,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授0 引言传统的B 型超声成像系统仅能提供人体某一断面的二维图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3]。

例如,临床医生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多幅二维图像在自己脑子里合成其三维结构,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相当熟练的B 超操作手法,这就给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二维超声成像的不足,人们提出三维超声成像的概念。

三维超声成像具有图像显示直观、可以进行生物器官参数的精确测量,缩短医生诊断所需要的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等优点。

此外,由于三维超声成像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被测物体,因此能够模拟手术。

由此可见,对3D 超声成像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二维超声成像的一些不足,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5]。

由于三维成像这些特点,三维成像的研究成为超声成像领域一个长期的热点。

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6~10],人们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由于传感器工艺水平的限制,电路规模庞大,成像算法复杂且耗时长,3D 图像不易显示等因素,目前的3D 超声成像技术仍有许多不足,比如成像系统不仅空间分辨率差,时间分辨率(即帧率)也非常低,不利于对运动器官(如心脏)的成像。

本文从成像仪器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成像帧率和分辨率的角度,综述了当前3D 成像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基于有限衍射波的新的成像模式进行了介绍。

1 3D 超声成像原理及存在的问题用于三维成像的超声传感器也称为容积探头,它主要有两种[11][12]:机械扫描方式超声传感器、2D 超声传感器(图1)。

机械扫描方式是采用机械的方式来控制一维传感器的移动,从而获得各个切面的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使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算法转换成3D 图像。

缺点是图像在移动方向的分辨率较低,同时由于采用了机械扫描的方式,用于实时成像比较困难。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Point-演示文稿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Point-演示文稿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徐辉雄吕明德•徐辉雄先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吕明德先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8月•三维超声成像是超声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方法学一般包括三维图像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容积数据库的建立、三维图像的显示等步骤。

其中三维图像数据的采集是最基本的步骤,而三维图像的显示则是最终步骤。

三维图像数据的采集•三维图像数据的采集,就是要获得所感兴趣结构整个容积范围内的全部回声信息,即要获得感兴趣区一系列断面的信息。

•图像采集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点是:•超声图像定位的易行性及数据采集的速度。

焦点问题则是如何将探头的方位信息与二维图像的灰阶或血流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因此,三维图像数据采集方法的特点是:一是采集一系列距离和角度相等的二维图像;••二是采集到的系列二维图像要包括整个感兴趣区,而不能有图像的缺失或遗漏。

不同的图像采集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定位某一帧断面图像在容积数据库中的具体位置。

•维超声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二维图像经过处理形成的,而图像的采集又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那么图像间的相对位置及角度就需要被精确地记录下来以避免产生伪像。

此外,为避免由于呼吸、心跳、患者的移动等因素造成的伪像,图像采集过程应非常迅速并有合适的门控手段。

•目前大多数图像采集方法类似于常规二维超声,即采集一系列相互分立的二维图像,形成一个三维数据库,通过某种计算方法来得到三维图像。

这就需要一个定位系统能准确地反映每一帧二维图像在三维容积中的准确位置,一般要求其距离分辨力达到0.5cm,角度分辨力达到0.5度。

常用的定位装置有步进马达(可为平行、旋转或扇形扫查的方式)或为某种传感装置(感受电磁场、声或光信号)。

随着高频超声的应用,对定位系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采用其它方法获取图像。

•图像采集过程中,已采集到的超声图像及其位置信号即刻存贮于计算机中,经处理后形成容积数据库。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声波对物体进行扫描并生成三维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供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三维超声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二、原理1.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晶体或磁体中的电磁转换器产生,经过超声探头传到物体中,并通过转换器接收回来。

–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2-18 MHz之间,高频率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2.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组织的边界或结构,这些边界或结构会使超声波发生反射或散射。

–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信号可以被探头接收,并经过处理形成图像。

3.超声波的成像原理–超声波的成像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强度来确定组织的位置和特性。

–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时间的差异,可以推断不同组织的深度。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强度,可以获得组织的对比度信息。

三、应用1.临床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用于诊断心脏病变。

–产科超声•三维超声在产科领域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胎儿图像,用于胎儿畸形的检测和评估。

–肝脏超声•三维超声可以对肝脏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肿瘤的检测和定位、肝血流动力学的评估等。

–乳腺超声•三维超声可以提供乳腺病变的更准确的形态、定位和大小信息,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2.科研应用–细胞成像•三维超声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

–动物模型研究•三维超声可以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肿瘤研究•三维超声可以对肿瘤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体积测量、血流动力学分析等,用于肿瘤的研究和治疗监测。

3.工业应用–材料检测•三维超声可以对材料的密度、缺陷等进行评估,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

–管道检测•三维超声可以对管道内部的泄漏、堵塞等问题进行检测,用于管道的维护和修复。

三维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就三 维超 声 成像 进行 综合 阐 述 。 【 关键词 1 维超 声 ; 断 ; 三 诊 进展
I 图分 类号】R 4 . 中 4 51
I 献标 识码】A 文
【 编 号】1 7 — 7 12 1 )9 0 2 — 3 文章 6 3 9 0 (0 2 1— 0 6 0
Th r g e so h e - i e so a lr s n g a h l ia p l a i n e p o r s ft r e d m n i n l t a 0 0 r p y i ci c la p i to s u n n c
n si c u a y T i p oo o o l b ev h ag t is ei lil ge n mi u g r . t l ia au sh v o t a c rc . hs rtc lc ud o s ret etre su n mu t e a lsa d mi cs rey Isci c lv e a e c t p n n l b e rv n i e r ie s sa d ftsa n r ai e.T i ril e iwst e po r s ftr e d me so a h a o o r- e n p o e n h a ds ae n eu b o t m l is hs at e rve h rg e so he - i n in u rs n ga t c l
声 更 丰 富 的诊 断信 息 田, 补 了二 维 超声 检 查 的 不 足 , 高 弥 提
了诊 断 的准 确 率 。 1三 维超 声成 像 概念 、 展历 程 与成 像原 理 、 像 过程 发 成 三 维超 声 成 像 f 3 】 称 的立 体 图像 , 维成 像 是 二 度 空 即通 二

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原理和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原理和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来生成图像的技术,它是一种无创、实时的成像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发射超声波、接收反射信号和定位反射信号。

在应用方面,三维超声成像系统主要用于医学领域,尤其是对心脏、血管和胎儿的检查。

它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对于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先天异常(颌面部、肢体畸形)病、外周血管病(颈动脉斑块、动脉瘤、血管狭窄及闭塞等)的诊断优于传统的二维超声成像。

此外,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在腹部检查时也具有重要价值,通常需要空腹检查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然而,三维超声成像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运动、重建或编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伪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原理和局限性,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技巧,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研究

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研究

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研究超声医学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其已经成为了临床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组织的超声波反射进行分析,得出病变区域的图像信息。

1. 概述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非侵入性、无辐射、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

它通常被用于检测腹部、肝、胆道、肾脏、心脏等组织,尤其适用于妊娠、产科、儿科等多种场景下的诊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超声医学成像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三维、四维超声等高级成像技术。

2. 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kHz的音波,其频率远高于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因此,超声波通过组织时可以获得更为精细的信息。

超声波穿过人体组织后会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反射回超声传感器的信号就是在超声成像机器上呈现的图像。

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与组织的密度有关,而组织的密度又与其紧密程度相关。

因此,根据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可以分辨出不同形态、密度和结构的器官,从而实现对人体的成像诊断。

3. 超声技术应用3.1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超声应用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技术,一般用于检测肝脏、胆囊、胰腺、肾脏和脾脏等腹腔内的器官。

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例如检测肝脏病变就可以用超声来检测其体积大小、肝边缘是否光整等。

3.2 产科超声产科超声主要应用于孕妇妊娠期间的相关检查和评估,通过对胎儿的发育情况、羊水等进行检测。

该技术可以不仅可以检测胎儿的身体健康情况,还能够检测羊水、宫颈、子宫及其附件等其他问题。

3.3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常被用于对心脏内部结构和泵血功能的检测。

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可以确定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大小,检测心脏瓣膜的情况,检测心肌运动与心脏泵血的情况。

因此,心脏超声应用于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影响的人群中。

4. 超声成像的局限性尽管超声医学成像技术有着许多优点,其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比如,超声波的穿透深度有限,难以透过骨头和肺结构,因而不适用于某些重要部位的诊断;此外,超声成像难以分辨出一些组织,如肺部、脑部、骨骼等不适合用该技术进行成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1) 。
集的方式不同 , 三维重构的方法也有
我们研制的一个 Freehand 三维

2
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所不同 。以 Free ha nd 系统为例 ,由于 超声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见图 1 。这是 医生在检查病人时可随意移动探头 , 一个基于普通二维超声诊断仪设计的

与大多数医学三维成像的过程类 因此 , 所采集的二维图像在空间的排 三维成像系统 。在二维图像的空间定
重要价值 。
节中都有它特殊的问题与解决的方 集时相应的探头空间位置与指向信
112 精确测量结构参数 心室容积 、心内膜面积等是心血
管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只有基于脏 器的三维结构信息 , 这些参数的精确 测量才有可靠的依据 。
法。 211 数据采集
目前 , 三维超声成像大多是在二 维成像的基础上完成的 , 即在采集一 系列二维图像的基础上重组出三维图
成功的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在很短 时间里就可采集到足够的数据 , 并存 入计算机 。医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存储 的图像进行诊断 , 而不必要在病人身 上反复用二维探头扫查 , 从而缩短了 看病的时间 。
三维超声成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 。例如 , 在妇产科中对胎儿 作三维成像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先天
像 。在三维超声成像中 , 数据采集的 难点是 : (1) 有些脏器 (如心脏) 在体外 探查时只能通过有限大小的声窗将超 声波射入体内 , 这样就不容易采集到 有规则地平行排列的二维图像 ; (2) 医 生在对病人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 移动探头 ,从不同角度获取二维图像 , 这就需要有一套定位系统能跟踪超声 探头的空间位置与指向 。当然 , 为了 避免由于病人呼吸 、心跳等原因引起 的伪像或失真 , 数据采集的时间还应 尽可能短 。
息 。重构的过程就是把二维图像中每 个像素的值放到一个最终的三维体积 晶格上 。重构算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 问题 : (1) 二维不规则排列平面图像中 的像素点数据到三维体积晶格数据的
113 准确定位病变组织 三维超声成像可以向医生提供肿
瘤 (尤其是肝 、肾等器官) 在体内的空 间位置及其三维形态 , 从而为进行体 外超声治疗和超声导向介入性治疗手 术提供依据 。这将有利于避免在治疗 中损伤正常组织 。 114 缩短数据采集时间
接收器中三个相互垂直的线圈产生的 313 图像分割与显示
病 。同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像也使医生
感应信号能给出探头位置与指向的六
超声图像的斑点噪声给图像的分 有条件对左心室容积 、射血分数等重
自由度参数 。超声图像数据和相应的 割造成了困难 。为此 , 我们提出了一 要的心功能参数进行精确测量 。
定位信息分别通过图像采集卡和串行 种多尺度非线性阈值斑点噪声抑制方
种基于多边形的轮廊跟踪方法 , 实现 可以相信此类系统真正进入临床应用
了脏器内 、外边缘的半自动分割 。在 已不会是太遥远的事了 。
图像分割的基础上 , 我们用平行光反
射法显示出脏器的立体形态(4) 。
5
参考文献
314 实验结果 图略 。
511 A uro n Fe n st e r , Do nal B . Do w n2
( Tsinghua Uni ve r sit y ,B eijing 100084)
Abstra c t Key wor ds
T h ree2di me n sio nal (3D) ult ra so u n d i ma gi n g ha s beco me o ne of t he ho t t e st re sea rc h a rea s i n me dical ul2 t ra so u n d . T he p ri nciple ,realiza tio n a n d cli nical applica tio n of 3D ult ra so u n d i ma gi n g syst e m a re i nt ro duce d i n t hi s p ap e r . A Free ha n d 3D ult ra so u n d i ma gi n g syst e m i s di sc usse d i n det ail , i ncl udi n g t he t ec h ni que s of t he sp ec kle noi se supp re ssio n , 3D reco n st r uctio n f ro m sp a tial i r re gula rl y di st ri but e d 2D i ma ge s , 3D a uto2 ma tic se g me nt a tio n a n d 3D vi sualiza tio n . T he re sult s i n vivo a n d vit ro a re p ro vi de d . T he f ut ure p ro sp ect i s p resented at t he end of t his p aper .
与 X2C T 和磁共振三维成像相
口送给计算机 , 最后由计算机完成图 法 。利用该方法对超声图像处理后既 比 ,三维超声成像具有对人体无创 、无
像重组工作 。
去除了噪声 , 又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 电离辐射 、设备价格低 、临床使用方便
息 (3 ) 。
等优势 。正因为如此 , 近几年来三维
在图像的分割中 , 我们设计了一 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 。
收稿日期 :2000 - 04 - 20 课题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139770218) 作者简介 :高上凯 ,教授 ;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100084)
高小榕 ,张志广 ,副教授 ;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吴雅峰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彩超科
111 图像显示直观
似 ,三维超声成像也要经过数据采集 、 列是不规则的 。在这样的系统中 , 用 位 中 我 们 选 用 了 A scensio n Tec h2 械 三维重构 、图像分割与显示等几个步 于三维重构的原始信息是一系列空间 nolo gy 公司的 Floc k of Bir ds 电 磁


C HINA
Ult ra so u n d ,3D Ima gi n g
1 概述
提供人体断面的二维图像 , 临床医生 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与治 要在自己的脑子里重构出人体的三维 疗的有效性 。与传统的二维超声成像 中
传统的 B 型超声成像系统仅能 结构需要有相当的经验 。这就在一定 相比 ,三维超声成像具有如下优势 。 国
Vol . 6 No . 3 J une 2000
技术分析
文章编号 :1006 - 6586 (2000) 03 - 0029 - 来自3三维超声成像方法的研究
高上凯 高小榕 张志广 吴雅峰 郝晓辉
内容提要 关 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是当前医学超声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的发展现状 。在讨 论了三维超声成像的研究内容与其中的关键技术之后 ,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 Freehand 三维超声成像系 统 。在该系统中 , 我们初步解决了斑点噪声抑制 、不规则采样平面的三维重组 、三维图像分割与显示等问 题 ,并进行了物理实验和人体组织三维成像的临床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 。文章在最 后展望了三维超声成像未来的发展趋势 。 超声 三维成像

医生可以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脏 疗
器的解剖结构 ,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图 形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显示脏器的切面 器
或整体 。这将有助于医生更全面的了 械

INFO RMA TION 息
CHINA MEDICAL D EVIC E S 29
技术分析
2000 年 第 6 卷 第 3 期
解病情 , 对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有 骤 , 只是在三维超声成像的每一个环 不规则排列的二维图像及每幅图像采
e y. 32D Ult ra so u n d Ima gi n g : A Review . I E E E En gi neeri ng i n Medici ne a nd Biolo gy 1996 ; 11/ 12 :41 - 511 Bar r y CD , Allo t t C P ,J o hn N W , et . al1 T h ree2di me n sio nal Free ha n d Ult ra so u n d : Ima ge Reco n2 st r uctio n a n d Vol u me A nal y2 si s1Ult ra so u n d i n M e d . & Bio ,
传感器定位系统只需将一个体积很小 的传感器紧固在超声探头上 , 就可以 随时跟踪探头的位置 , 在这样的系统 中医生可以随意在病人体表移动探头
像中固有的斑点噪声使得超声图像的 分割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 。常见的 做法是先对图像做去噪处理 , 然后在 不同程度上引入人工干预和解剖的先
总之 , 三维超声成像的优越性及 而没有任何约束 。因此 , 这样的系统 验知识 ,实现半自动分割 。
发射器安放在靠近超声探头的地方 , 间有的点上出现数据空缺 , 针对这一 正常组织的空间关系 , 血液循环情况
接收器粘贴在超声探头上 。在数据采 情况 , 我们用空间域卷积运算实现三 等 , 这使医生能够更方便的诊断先天
集过程中 ,由发射器发射脉冲电磁波 , 维体积数据的插补 。
性室间隔缺损 、房室瓣关闭不全等疾
MEDICAL D EVIC E S iNFO RMA TION
30
Vol . 6 No . 3 J une 2000
技术分析
定位传感器 。电磁定位传感器由发射 的数据 。在格式转换结束后 , 有可能 动图像能够让医生观察到心脏跳动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