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进度表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1 光是怎样传播的分组探究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手电筒、带小孔的卡纸、夹子2 影响光传播的物体分组探究探究光传播路线的变化激光笔、玻璃杯、铅笔3 认识棱镜分组探究观察白光通过棱镜时发生的变化制作色彩轮三棱镜、硬纸板、细绳4 光的反射现象分组探究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观察光在镜面上的反射路线制作“潜望镜” 卡纸、剪刀、透明胶、手电筒、纸盒、直角三角板、两面镜子5 认识地球的表面观察一炷香的燃烧,认识“一炷香”的时间滴漏实验制作“水钟” 酒精灯、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放大镜、岩石、砂纸、香、记号笔、塑料杯、沙子、盖上有小孔的饮料瓶、量筒、铁架台、表、直尺、胶带、秒表、摆钟、线、螺帽、机械摆钟、哑铃、木棍、橡皮筋、线绳、吸耳球、塑料管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1 光的传播路线分组探究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手电筒、带小孔的卡纸、夹子2 影响光传播的物体分组探究探究光传播路线的变化激光笔、玻璃杯、铅笔3 认识棱镜分组探究观察白光通过棱镜时发生的变化制作色彩轮三棱镜、硬纸板、细绳4 光的反射现象分组探究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观察光在镜面上的反射路线制作“潜望镜” 卡纸、剪刀、透明胶、手电筒、纸盒、直角三角板、两面镜子5 认识地球观察一炷香的燃烧,认识时间滴漏实验制作“水钟” 酒精灯、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放大镜、岩石、砂纸、香、记号笔、塑料杯、沙子、盖有小孔的饮料瓶、量筒、铁架台、表、直尺、胶带、秒表、摆钟、线、螺帽、机械摆钟、哑铃、木棍、橡皮筋、线绳、吸耳球、塑料管说明: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将实验内容简化,使其更加清晰易懂;修改了实验材料的描述,使其更加准确。
最新2023-2024学年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最新2023-2024学年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从整体上来讲,大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和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同学们对周围的一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思考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也比较强,这对于学习科学是有益的。
不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差,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偏重于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及时细心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一、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新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共设置了七个单元。
本册教材的这几个单元包含了准备单元、综合探究单元、反思单元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单元。
本册的准备单元“蒸发的快慢”创设了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尝试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中间的五个综合探究“冰淇淋冷藏箱”“**司令部”“健康成长”“地壳”“小小机械师”是教材的主体。
本册最后的一个单元,反思单元“日心说的先驱”的设计思路,是帮助学生分析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步骤,重点了解阿里斯塔克作出假设的过程及其依据,并对自己以前作出假设的经历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升关于假设的元认知水平。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是“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成功案例和回顾自己的探究经历,总结提升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的方法和能力”。
这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精选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做中学”活动,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建构丰富的科学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学生的科学概念体系。
五年级科学下册进度表

14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六一国际儿童节
1
15
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
2
16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
2
1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
18
单元整理全册概念梳理
2
19
整理复习
2
20
期末测试
2
6
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
2
7
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
2
8
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2
9
三单元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
2
10
用水测量时间””5.“机械摆钟”
2
12
摆的研究”7.“做一个摆钟”
2
13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四单元1.“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
备注
1
一单元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2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
2
3
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2
4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5
二单元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2. 掌握有关力、光、声、电和能源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发现、观察、实验和判断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力及其作用
1. 力的概念及分类
2. 重力的作用
3. 弹力的作用
4. 摩擦力的作用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
1. 光的概念及性质
2. 光的传播方式
3. 阻挡和透射
4. 平面镜的特点和应用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单元:声及其传播
1. 声的概念及性质
2. 声的传播方式
3. 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强弱
4.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第四单元:电和电路
1. 电的概念及性质
2. 电的形成和导电性
3.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4. 电池和灯泡的作用
第五单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能源的概念及种类
2.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节约能源的方法
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年9月)一、学生分析本学期随着孩子的成长,也经过了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孩子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1.整体学习状况: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己有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
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语数教学。
3.儿童心理分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
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以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形地貌的变化为主要内容。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原因。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风力、流水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
本单元从内因到外因,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变化,构建地形地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认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认识地球:
(一)进度安排
1.认识地球;
2.识别地球表面特征;
3.了解地球表面非特别气候概念;
4.学习气候的形成原因;
5.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二)具体内容
认识地球:在此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识别地球表面的特征,例如平原、山脉、沼泽、湖泊等;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非特别气候以及识别气候的表现类型如寒冷的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或者温和的温带气候等;学习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地球本身(如植被、地形、距离太阳,植被和地形的位置等)和它的表面状况(如热量和水分的流动)以及大气中特定的组合元素(如云、风、雨等)所引起的;最后,要学会利用气候图或热带符号表,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从而有助于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气候变化:
(一)进度安排
1.了解气候变化概念;
2.认识气候变化的原因;
3.学习气候变化的影响;
4.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5.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气候变化;
(二)具体内容
气候变化:本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了解气候变化的概念以及其可能的原因,例如温室效应、臭氧破坏和森林破坏等;学习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例如改变气温、风力、海平面以及影响气候的物质等;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例如节能环保、减排等;及最后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气候变化,例如植树绿化、回归自然、改变消费模式等。
五年级上科教版科学教学进度

5
国庆放假
6
10.7——10.13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测验
7
10.16——10.20
2.1地球的表面
2.2地球的结构
8
10.23——10.27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9
10.30——11.3
2.5风的作用
2.6水的作用
2.7总结我们的认识
10
11.6——11.10
4.2身体的运动
16
12.18——12.22
4.3心脏和血液
4.4身体的“总指挥”
17
12.25——12.29
4.5身体的“联络员”
4.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18
1.2——1.5
4. 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19
1.8-1.12
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测验
20
1.15——1.19
期末复习
21
1.22——1.26
期中复习
期中测验
11
11.13——11.17
3.1时间的流逝
3.2用水测量时间
12
11.20——1.24
3.3我们的水钟
3.4机械摆钟
13
11.27——12.1
3.5摆的快慢
3.6制作钟摆
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14
12.4——12.8
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测验
15
12.11——12.15
4.1我们的身体
期末测验
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预定教学内容
1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五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周)
- 介绍物质的性质和常见物质的种类
- 探索不同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实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单元二:生物多样性(3周)
-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
- 实地考察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单元三:能量与运动(2周)
- 研究能量的来源和转化方式
- 了解物体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
- 实验:探究简单机械的运作原理
单元四:生活中的科学(2周)
- 揭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总结
- 实验:利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第二学期
单元五:地球与太阳系(3周)
- 探索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特征
- 研究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
- 实地观察星空,了解天文现象
单元六:人的健康与生长(2周)
- 研究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认识健康的生活惯和卫生常识
- 实验:观察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单元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周)- 理解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实地考察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单元八:科学与创新(3周)
- 认识科学家和他们的发明
- 探索科学实验与创新的过程
- 实验:设计简单的科学展示项目
总结和复(2周)
- 回顾学过的知识和实验
- 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
- 总结学科大纲要点并做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