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日本明治维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0b9cb70a10661ed9ad51f3ea.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日本明治维新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明治维新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__①__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3)锁国政策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__②__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称为“___③___”。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的侵略、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历史:8.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3、经济上缓慢发展,但是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 具体表现
①农业耕地增多,生产技术进步,农作物产 量进一步提高
②以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有了显著发展 ③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出现了三井等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4、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具体表现 ①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 ②工商业者也不满幕府严格的限制和掠夺。 ③在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 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做教师、医生 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 想。 ④1837年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 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1.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沦为欧美列强的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列强纷纷将侵略矛头指向 日本,俄国、英国等国都曾试图打开日本的国 门。
2、概况:
①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 强行驶入日本东京湾的浦贺港,代表美国政府 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②在美国的压力下,1854年3月,幕府接受 《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开放下田、箱馆两港 口,允许美国在两地设领事,今后日本给予外 国任何权益时,应无条件给予美国。 ③英俄荷法等国也将类似的条约强加给日本。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200多年的 大门被欧美列强的炮舰所打开。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封建等级制度
士: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世世代代为领主 耕种,把收获的大部分交给领主, 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 工商业者: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 “贱民”:处在社会最底层,只能从事一些 当时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资料PPT课件

4
什么叫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 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 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 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 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历史上称为“明治维 新”。
从性质来看,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力、 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结成联盟、以 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运动。
6
3、社会变化:
(1)经济:经济缓慢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手工业、商业——手工工场)
日本纺织工厂图
认识: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 新的生产方式 出现,从根本 上动摇了幕府 统治基础。
2020/9/15
7
(2)政治: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幕府统治出现 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动摇。
①农民起义不断 ②工商业者不满 ③一些中下级武士反抗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纪中 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幕府的统治。同时,西方殖民 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 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第 八 单 元
2020/9/15
日本
1
总体结构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3课 明治维新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2020/9/15
2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020/9/15
3
2020/9/15
高中历史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天 皇 (傀 儡)
幕
府
将军
阶
级
社
大名
会
士
的
构
武士
成
农工商
京都(今) 名义首脑、无实权 江户(今东京) 掌握实权 藩主 全国各地200多
将军、大名的家兵 幕府的统治基础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统治前, 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 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 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 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 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 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江户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从
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锁 德川幕府 幕府统治政策
国 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
走
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向 开 放
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日本幕府统治
性质: 封建军事性 特点:双重政府、封建等级 基础: 武士阶层
德川幕府(1603——1867)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 “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 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 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 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 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
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 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 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 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 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 下跌。
第十部分日本明治维新

第五,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此外:
武装斗争; 利用国家政权和平改革; 求知识于世界和欧化而不同化; 民族活力因素
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历史主动性”; “忠诚集团心”; 虚心善学的精神强; “忍耐性”和“勤勉性”强; 坚强的领导等。 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配套;
1860年代日本反幕府地图
3.王政复古与戊辰战争
伏见、鸟羽
三、明治维新
(一) 明治政府的建立
岩仓使团
1871.12-1873 岩仓具视(全权特使),木户孝允、大久保
利通、伊藤博文、山口尚芳(全权副使) 使命:修约谈判;全面考察岩仓使
(二)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 (3)土地改革
三大国策
(4)殖民兴业
(5)文明开化
富国强兵
(三)性质
(四)意义:
对外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成为亚洲的民族独立国家;对内使日本从一 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先进的资本 主义国家。它也带来了消极作用,这就是日 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
四、自由民权运动
二、明治维新的性质
第一种观点: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种观点:明治维新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带有近 代民族民主运动鲜明特点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第三种观点:明治维新在不同的阶段,性质也各不相同。尊 王攘夷到王政复古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阶段;戊辰战争是从 改良到革命的标志和飞跃,废藩置县标志着革命的基本完成。 岩仓使节团出国考察是资产阶级改革的开始,制定宪法是改 革的总结。
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讲解

日本明治维新编稿:翟秀红审稿:陈敏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明治维新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__①__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3)锁国政策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__②__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称为“___③___”。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的侵略、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设计

4.让学生从日本的历史变迁中,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日本历史的学习往往充满兴趣,特别是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程,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学生对明治维新等历史事件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锁国政策的深入了解、日本开国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及其影响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空白。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历史观。
2.通过学习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包容、学习先进、勇于改革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
2.分析明治维新:详细讲解明治维新的原因、过程及成果,突出其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如:废藩置县、实行征兵制、发展近代产业等。
3.目标:使学生掌握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变迁,理解明治维新的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日本锁国政策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目标: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历史变迁;
(2)锁国政策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第一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ppt课件

世资 界本 范主 围义 内制 确度 立在
日本简介
远古时代日本与 亚洲大陆连在一 起,约12000年 前因海水的进退 与大陆分离
赏樱会
日本的由来 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大和民族 皇孙悠仁
日本武士
将军与大名的家臣。武士从将军或 大名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 将军或大名,属于职业军人,有佩 刀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基础。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的统治状况
政治:封建等级制度 经济:封建领主经济 外交:闭关锁国政策
幕藩体 制
性质:封建军事性
特点:双重政府、封建等级
基础:武士阶层
德
日本幕府锁国政策
川 齐 昭
积1)极严作禁用国:人一外贸定,程驱度逐上外抵国制商人了及西传方教的士殖民 侵2)略限,制维贸护易统范围治:. 限长崎,仅通中国、朝鲜、
片面最惠国待遇
1855年《日俄亲善条约》
设置租界
1856年《日荷亲善条约》…… 协定关税
看书归纳条约内容,并结
合课本内容回答“开国”给日 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资 本
希望摆脱傀儡地位
天皇
幕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府
将军
幕府 已
成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为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众 矢
结成 和 发论3:商品经济农业民者的、发手工展和生 进活 行资日 反益 抗本贫 斗主困争 义萌芽之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加深。
19世纪中期,日本已经具备了进行全面改 革的条件:
内忧
①政治上: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外交上: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 ④黑船事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③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
外患
三、开国后的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高藤的理想:经历了黑船事件后,青年高藤深刻地感 受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为日 本的前途深深地忧虑,但有些变化也让他觉得鼓舞, 他逐渐树立了人生的目标:振兴日本!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 大盐平八郎
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 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社会矛盾尖锐
想一想: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 有何异同?
同:因—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目的—防止外部势力的侵入,维护统治, 影响—防碍了自身的发展。导致落后挨打。 异:日:害怕地方藩国在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威 胁其统治; 中: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国商品 缺乏兴趣;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 威胁其统治。
(一)政治上:实行幕藩体 制和等级制度 请你结合教材知识,用 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说 一说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 日本各阶层拥有怎样的社 会地位或社会状况?
19世纪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一)政治上
将军为了从思想意 识上培养武士这个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支柱,大力宣扬武 士应具有忠、义、 勇的精神,使武士 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为其效力和卖命, 这就是“武士道精 统治阶级 藩主,享有藩世袭统治 神”
赢在课堂相关练习
目的 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内容
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 士驱逐出境, 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 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 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 远洋的船只。
----译文据中川清次郎著《西力东渐本末》,1943年版,第 196-198页
1.锁国政策的目的:为了防止外部势力入侵
德 2. 锁国政策的评价 川 齐 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殖民 昭 外交上:幕府的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 侵略,维护统治。 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对比探究:日本幕府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 什么异同?
【探究四】哪些变化让高藤对日本的前途深深忧虑?哪些变化又让他觉得 鼓舞?
1.西方殖民侵略进一步加强: 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黄金外流,物价上涨。 2.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起义;新兴地主、西南诸藩) 3.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德川幕府的统治(内忧)
不同点: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相同点: (1)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消极作用: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
(三)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少年高藤所经历的:随着高藤慢慢地长大,高藤母亲
常常越来越忙碌,到底是为什么呢?”小高藤常常疑 惑不解。
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将军、大名的家臣 封建统治的基础 为领主耕种,负担劳役
被统治阶级
受歧视,处于无权地位
政治上:日本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19世纪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一个下级武士眼中的幕府统治
幼年高藤所经历的:幼年的高藤经常和爷爷穿梭于 长崎的大街小巷,时不时会看见几个金发蓝眼的外 国人,爷爷告诉他应该是荷兰人,然后又唠唠叨叨 地用自豪而又带着些许惋惜的语气向小高藤讲述自 己过去的时光……
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 要求政治权利 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新兴地主、商人
1837年,下级武士 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 武装起义。中下级武士 阶层日后成为倒幕派的 领导核心。
青年高藤所经历的:1853年高藤来到浦贺,在浦贺 他见到了几艘插着星条旗,冒着浓烟的大黑船闯入船 港,不少人惊恐万分,纷纷逃离家园,也有不少胆大 的人前去观看。
【探究二】观察下图和材料,请你帮小高藤解答疑惑?
材料二:在棉纺织 业中,商人以“出 机”、“换棉”等 形式给生产者提供 棉花和织机,让劳 动者在自己家中织 布,按成品多少付 给工资,控制了农 村家庭手工业者。
日本纺织工场图
希望摆脱傀儡地位 资 天皇 幕 本 主 府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义 将军 幕府 已 生 产 成 有些从事工商业 关 大名 为 系 众 经济状况恶化 的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形 矢 成 生活日益贫困 之 农民、手工 进行反抗斗争 和 业者 发 的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展 经济实力增强
【探究一】为什么长崎的街头时不时看见几个金发蓝眼的外国 人?为什么爷爷会判断是荷兰人?
日本对外执行的什么政策?
(二)外交上:锁国政策
一、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二、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 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三、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 在长崎一地进行 五、发现耶稣教教士者,应予以褒赏。告发人之功 绩优良者,赏银百枚。其他告发人,依其忠行情节, 酌量褒赏。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明治维新 走向世界的日本
历史背景
第二课
过程及内容
地位及影响
第三课 第四课
课标要求:
1.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西方列强侵入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锁国状态下的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
黑船事件
(外患)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三个进一步)
幕府统治进一步动摇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1.17世纪以来,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幕府统治的基础是 A.将军 B.大名 C.武士 D.农民 3.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外来侵略 B.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 C.巩固自然经济 D.遏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欧美国家殖民侵略对日本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造成黄金大量外流 C.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为日后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探究三】高藤经历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造成什么结果? 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日本开国——黑船事件
⑴结果: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被迫开放 通商口岸、允许美国派驻领事等。 ⑵根本原因:为了掠夺原材料和扩大市场 ⑶影响:其他列强纷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 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民族危机 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尊王攘夷运动
倒幕运动 戊辰战争 明治维新
材料一、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材料二、“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贫困,尤其是那些 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 的武器”
中下层武士处境恶化,产生反抗 思想 他们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材料三、据统计,从1804年到1843年 的40多年中,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
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 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却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 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幕府危机:
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内忧: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
日本社会危机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