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王瑞飞;陈明强;孙卫
【期刊名称】《地质论评》
【年(卷),期】2008(54)2
【摘要】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沿25、庄40、庄19三个区块超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孔隙喉道类型多样是储层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孔喉分选系数在2.0~2.5之间、变异系数在0.1~0.2之间物性较好;较大孔喉是决定和改善储层渗透性的重要因素,细小孔道对储层储集能力的贡献较大,储层微裂缝较为发育.储层物性参数的差异、孔喉特征参数的差异等,均归因于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
【总页数】9页(P270-277,插6)
【作者】王瑞飞;陈明强;孙卫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西安,71006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J], 陈明强;张志国;曹宝格;王奇;杨青
2.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例 [J], 马瑶;李文厚;刘哲;黄海鱼;杨博;许星
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研究 [J], 王瑞飞;孙卫
4.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J], 张玉晔;赵靖舟
5.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J], 张玉晔;赵靖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太原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其对物性的控制研究

・
6 2 ・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版) 2 0 1 4 年1 月号石油中旬刊 第 l 1 卷 第2 期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J a n . 2 0 1 4 .Vo 1 . 1 1 No . 2
要分 布在 0 . 0 1 ~0 . 5 mD。平 均 0 . 3 6 mD,
,杂 肇 主要 为泥 质 ,胶 结 物 主 要 为铁 云
牛矿物 以高伊利 石 、高 云石 、低 f 1 石 英 、低方
解 石 、低 高岭石 含量 为 主要特 征 “ 。 陔区储层 孔 隙 度 主要 分 布 在 6 ~1 0 。平均 6 . 2 4 ;渗 透 率 主
[ 关键 词 ]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 太 原 组 ; 岩 石 学 特 征 ; 物 性 [ 中图分类号]T E l 2 1 . 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l 6 7 3 1 4 0 9( 2 O 1 4 )0 2 —0 0 6 2— 0 3
1 区域 地 质 概 况
2 . 2 成 分 特 征
V I l :
l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石 油 天 然 气地 质
2 O 1 4 年2 月
2 储 层 特 征
2 . 1 岩 石 学 特 征
大量 岩石薄 片资 料 ( 表 1 )表 明 ,盆 地 P s h 、P S 岩 石学 特 征 表现 为 东 、西 向差 异 较 大 。 由西 至
东,岩石成分成熟度降低 ,石英含量降低 ,岩屑含量增加,长石体积分数普遍较低 ,平均 0 ~2 %。
表 3 鄂 尔 多斯 盆 地 上 古 生 界 主 要 含 气 层 位 储 层 孔 隙 结 构 特 征
气 区 层 位 J 云他
P2 s
P1 l
排 驱 压 力
/ MP a
中值 压 力
/ MP a
最 大 孔 喉半 径 中值 孔 喉 半 径
/ . m / u n r
2 . 3 孔 隙 结 构 特 征
从 反 映孔 隙结 构特 征各 项参 数 ( 见表 3 ) 来看 ,鄂 尔 多斯 盆 地 一 k 古 生 界砂 岩 储层 孔 隙结 构变 化 大 , 普遍 排驱 压 力较 高 ,平 均 0 . 7 5 ~2 . 0 5 MP a , 中值压 力 平 均 1 . 5 9 ~3 6 . 8 9 MP a ,孔 喉 半径 偏 小 ,以微 - J b 孔喉 为主 ,最 大孔 喉半 径 0 . 6 6 4 ~】 . 8 6 m,中值孔 喉半 径 0 . 1 8 ~0 . 6 3 /  ̄ m,分 选 系数 0 . 2 0 4  ̄2 . 6 1 6 。整 体上 ,陕 北斜 坡 由北往 南孔 隙结 构有 变 差 的趋 势 。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图册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图册——上古生界主编: 何自新副主编: 杨华张文正照片说明:南珺祥审核: 杨华张文正×××出版社前言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海陆交互相的煤系沉积为主,沉积厚度达600~1700m,碎屑岩储层十分发育,但以低渗特低渗为主要储集特征,孔隙度普遍小于12%,渗透率大部分地区小于1.0×10-3μm2。
该区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有两种基本的岩石类型,即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
由于该区晚古生代沉积之后相对长期稳定的持续下沉,储层成岩作用以致密化的成岩作用如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及高岭石的充填胶结作用等形成了低渗特低渗的天然气储集层。
石英砂岩以压实压溶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高岭石的充填作用为主,而岩屑砂岩则由于含有大量的千枚岩、泥板岩等软岩屑,压实作用使软岩屑强烈变形,充填孔隙,无可见大孔隙,孔隙度一般小于4%。
当然,该区上古生界储层局部存在着相对优质储层,如榆林地区山2储层、苏里格地区盒8储层等,变质岩、喷发岩岩屑中的可溶性组分、凝灰质、长石等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岩屑、凝灰质高岭石化为储层提供了较多的晶间孔及微孔,同时,上述地区粒间孔较发育,为储层中可溶性组分的溶蚀作用提供了流体流动的空间和渗流通道。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储层研究、评价及有利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图册以微观照片如铸体照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为主,结合X衍射、压汞、能谱分析、稳态法相渗透率等并附以岩芯照片、野外露头照片,结合沉积相等,主要阐述了上古生界主要储层段碎屑组分、成岩特征、填隙物特征、孔隙组合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并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类评价。
本图册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总结和论述;第二部分对储层的岩石类型、碎屑组分特征、填隙物特征及结构构造等从纵向、横向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主要对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两类最主要储集岩成岩特征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为本书的重点,从平面上、纵向上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物性等特征把储层孔隙结构分为四大类八小类,对该区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储层差异性对比

a 原 生 孔 隙 , 边 绿 泥石 胶 结 , 13井 , 3. 一 环 陕 1 28 76m,0 l ( )南 部 ) 1 ̄ O 一 (
b 原生孔隙 , 一 环边 绿 泥石 胶 结 , 9井 , 4 . 苏 3 1 9m( 部 )c 次生 孔 3 9 北 ;一 隙 , 探 1井 , 石 及 岩 屑溶 孔 , 2 . 4 1 ( )南 部 )d 次 生 孔 淳 长 1 56m, ̄ 0 一 ( 7 ;一 隙 , 6井 , 屑 溶 孔 , 1.01, ̄ 0 一 ( 部 )e 破 裂 缝 , 13 桃 岩 3 2O 1 4 1 ( )北 4 1 ;一 陕 1
22 储 层 物 性 .
2 储 集 空 间 和储 层 物性 对 比
2 1 储 集 空 间 .
普通 岩石 薄 片 、 铸体 薄 片分析 表 明 , 8段 储层 砂 盒
岩储 集空 间 主要是 孔 隙和裂 缝 ,孔 隙类型 包括 原 生粒 问孔 、 内溶孑 、 间溶 孔 、 粒 L粒 高岭石 晶间孔等 孑 隙类 型 , L 裂缝 有粒 缘缝 和破 裂缝 。 原生粒 间孔为经过 成岩演化 最终保 留的孔 隙 ( 图 见
弱 。在 H ue n c t1 8 ) o sk e h( 9 4 图解 上 投 点表 明( 图 2 , 见 )
大 多 数数 据 点都 集 中在 图 的左 下 方 三 角形 范 围 内 , 说
3 成 岩 作 用 对 比
研 究表 明 .鄂尔 多斯 盆地 南 部和北 部 盒 8段 的成 岩 作用 时序 相 当 , 岩作 用类 型 相似 , 同经 历 了早期 成 共 菱 铁 矿 一 解 石 沉 淀 一 实 作 用一 长 石 、 屑 、 基 的 方 压 岩 杂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超低透砂岩成藏机理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超低透砂岩成藏机理研究
秦华卫;何秉涛;李俊鹿;孟赛
【期刊名称】《云南化工》
【年(卷),期】2018(045)006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在我国整体盆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整个区域拥有十分富饶的油气资源.其中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储藏在三叠系延长组中的长6至长8区域.油藏成长其次可将包裹体做为划分依据,成岩序列和包裹体均以温度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对生排烃高峰期一次油气充注完美表达的特性.通过埋葬特性的深入分析,得出了在晚侏罗世-早白叠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抄底透砂岩,属于一期成藏,其充注采用多个充注阶段.
【总页数】2页(P180-181)
【作者】秦华卫;何秉涛;李俊鹿;孟赛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 [J], 张忠义;陈世加;杨华;付金华;姚泾利;喻建;杨智;张文正;邓秀芹
2.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超低透砂岩成藏机理研究 [J], 李佳潼;潘志鸿;高超;王莎;邓
晶晶
3.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长9砂岩成岩相研究 [J], 叶博;梁晓伟;牛小兵;李卫成;郝炳英;宋娟;刘晓英
4.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钠长石化与热液成岩作用研究 [J], 李荣西;段立志;陈宝赟;夏冰;李靖波
5.致密砂岩油藏水驱油效率及微观影响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长6储层为例 [J], 任大忠;刘登科;周兆华;周然;柳娜;孙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长8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长8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代勇;韩永林;李继红【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08(034)005【摘要】孔隙结构研究是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高压压汞等测试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长8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长8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以剩余粒间孔为主,长石、岩屑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细喉则是长8储层的基本渗流通道.铸体薄片、孔喉图像分析表明,上里塬地区长8储层具有复杂的孔喉分布特征,不同微相孔喉分布及孔隙结构特征是造成油井产能差异的重要因素.【总页数】3页(P162-164)【作者】代勇;韩永林;李继红【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8;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2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J], 胡作维;黄思静;马永坤;吕杰;朱炳光2.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J], 蔡玥;李勇;成良丙;徐文杰;丁迎超;熊琦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J], 淡卫东;高俊梅;张三;汪伶俐;张振红;辛红刚;李成;4.甘谷驿油田顾屯地区长4+5、长6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张新春;张冠华;兰延陵;周海成;吴仓仓;贺先勇5.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黄39罗1井区长8_1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J], 夏训文;龚福华;祝旭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是指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的岩石,具有高孔隙度压汞规律不明显和低渗透性储层的特点。
其成岩作用特征主要包括压实作用、封闭作用、溶蚀作用和改造作用。
压实作用是由于地质作用导致沉积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致密储层。
封闭作用是指在成岩过程中,岩层中的孔隙被填充或封闭,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
溶蚀作用是地下水对岩石的浸蚀作用,使得储层中的溶解物质逐渐溶解。
改造作用是指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和成分改变,导致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
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成岩作用对天然气的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成岩作用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形成致密储层,从而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其次,封闭作用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形成天然气的密封层,使得天然气能够在砂岩和泥岩之间储集和保存。
此外,溶蚀作用会使得储层中的天然气逐渐溶解,但也有可能通过溶蚀作用形成孔隙并聚集天然气。
最后,改造作用改变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成分组成,影响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天然气成藏与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致密储层的形成为天然气的储集提供了硬件条件,通过岩石的压实和封闭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储藏空间的储层。
同时,致密储层的低渗透性使得天然气在储层中具有相对较好的密封条件,减少了天然气的泄漏风险。
其次,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能力。
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而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则限制了天然气的运移。
再次,溶蚀作用可能会对储层中的天然气产生影响,既可能使天然气溶解,也可能形成孔隙并聚集天然气。
最后,改造作用改变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成分组成,从而进一步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具有成岩作用特征,并与天然气的成藏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 型 多 样 藏等 方面进 行 了较 为 系统 的研 究 , 显示 有 利 储层 主要发 育于 山西组 和下石 盒子组三 角洲平原分 流河 道和三角 洲前缘 水 下 分流 河道 砂 体 , 沉积相 带
 ̄
84 : e K 2
2 。 1 。
背 地 质 学 报 AT OOI N A V.2 CA EIG A IC F8N2 G CSI e O o40 1 1 b . . 0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南 部 上 古 生 界 低 孔 低 渗 砂 岩 储 层 成 岩 作 用 特 征 研 究
本文通 过对盆地 南部 山西组二段一下 石盒子组 八段储 层砂 岩的岩石学 特征 、 隙类型与物性特 征 、 孔
胶结 物种类及成 岩 作用 特点 的 详细 研究 , 析 了主 分
要 的成 岩作用事 件对致密储 层物性 的影响 。该研究
对 鄂尔 多斯盆地南 部地 区的油气成藏 与油气勘探开
鄂尔 多斯 盆地 晚古 生代 地层 分 布广 , 油气层 含 位多 , 有丰 富的天 然 气 资源 和 巨大 的潜 力 。近年 具 来, 对盆地 中北部 的上古生界 从生烃 、 沉积 、 层 、 储 构
奕华 等 ,0 8 。在盆 地北部 以成 分成熟度 高而结构 20 ) 成熟度 中等 的岩石类 型 为 主 的储 层 中, 主体 发育 次 生溶孔 和高岭石 晶间孔 ( 王峰等 ,0 9 , 2 0 ) 东部地 区则 以残 余 原 生 粒 间 孔 和 溶 蚀 孔 隙 为 主 ( 汉 成 等 , 季 2 0 ) 以上 两地 区的硅质胶结 对储集空 间的影响都 08, 是弊 大于利 , 溶蚀作 用对 改 善储 层 物性起 着 决定 性 作用 。杨县超 等 (0 9 认 为 , 里格 气 田储 层渗 透 20) 苏
的主 要 胶 结物 ; 系 地 层 埋 藏后 提 供 的 酸 性孔 隙流 体 造 成早 期 长 石 和 方解 石 的溶 蚀 溶 解 , 成 次 生孔 隙 , 早 期储 煤 形 对 层 物 性起 到 了一 定 的 改 善作 用 , 由于 后 期 强烈 的方 解 石胶 结 作 用 而 消失 殆 尽 。 但 关键 词 : 尔 多 斯 盆 地 南部 ; 鄂 山西 组 二 段 一 下石 盒 子 组 八段 ; 孔低 渗 ; 岩 作 用 低 成
4 )辽 河 石 油 勘 探 局 长 城 钻 探 国 内市 场 部 , 宁 盘 锦 , 2 0 0 辽 14 1
内容提 要 :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南 部 山 西组 二 段~ 下 石 盒 子 组八 段 储 层 砂 岩 的 岩石 学 特 征 、 隙 类 型与 物 性特 征 、 对 孔
胶 结 物种 类 及 成 岩 作用 特 点 的 详 细研 究 表 明 : 山西 组二 段 一 下 石 盒 子组 八 段 砂 岩 的 主 要孔 隙类 型 大 部 分 是 与胶 结 物 和泥 质 杂 基 有关 的微 孔 隙 , 是 造 成研 究 区砂 岩 储层 低 孔 低 渗 的 内在 原 因 之 一 。 砂 岩 主 要 的 成 岩 作用 包括 机械 也
闫 , 洋 张 ,彪 建萍 刘池 D,卫刚 李
1 )西北大 学大陆 动力 学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 西北大 学含油 气盆地研 究所 , 安 ,1 0 9 西 706 ;
2 )兰 州大学资 源环境 学院 , 兰州 ,3 0 0 700 ; 3 )长庆 油 田分公 司长 中石 油勘探 开发项 目经理部 , 安 , 10 1 西 702 ;
控制着 气藏分 布 , 田主要 是大 型的岩性气 藏 ( 自 气 何 新 ,0 3 王怀厂 等 , 0 5 林 雄 等 ,0 5 汪泽 成 等 , 20 ; 20 ; 20 ; 2 0) 0 5 。但 全盆地古 生界天然 气勘探很 不均衡 , 目前 所 发现 的大气 田主 要分 布 在盆 地 中北 部 , 盆地 南部 地 区尚无重大 突破 。其原 因除 了盆地南部 构造相对 复杂之外 , 沉积 特征和成岩 作用 的影 响也不 容忽视 。 朱宏权等 ( 0 5 认 为 储层 物 性北 好南 差 的 原 因 , 20 ) 主 要 是 由于 沉积相和成 岩作用差 异所致 。储 集砂体 的 宏 观分布 明显 受沉 积相 带 的控 制 , 成岩 作 用对储 集 层发 育的控制则 是 多方 面 的 , 中有 些 会受 沉积 因 其 素 的继承 性影响 , 由 于砂 岩 原始 沉 积组 分 不 同 而 如
发具 有重要 的理论 意义和实 际意义 。
1 石油 地 质 背景
鄂尔 多斯盆 地为 四盆 三重叠合 ( 中生代/ 晚古生
造成后期成 岩作用差 异 明显 , 致密化 程度 不一致 ( 杨
注 : 文 为 国 家 重点 基 础 研究 发 展 计 划项 目( 号 2 0 C 24 0 ) 教 育部 长 江 学 者和 创 新 团 队 发 展 计 划 “ 源 盆 地 油 气 地质 ” 目( 号 本 编 0 3 B 16 7 、 能 项 编 I T 5 9 资 助成 果 。 R 05) 收 稿 E期 :0 90—6 改 回 日期 :0 90 —3责 任 编辑 : 健 。 t 20 —40 ; 2 0 80 ; 周 作者 简 介 : 闫建 萍 , ,9 4年 生 。博 士 研 究 生 , 师 。 主要 从 事 盆地 流 体 与 成 岩 作 用 、 气 地 质 地 球 化 学 和 层 序 地 层 学 方 面 的 教 学 与 研 女 17 讲 油
压 实作 用 、 结 作 用 、 蚀 溶解 作 用 。压 实作 用 是 成 岩 早期 导 致 砂 岩储 层 质 量 变 差 的主 要 原 因之 一 ; 结 作 用 包 括 胶 溶 胶 硅 质 胶 结 、 质 胶结 和 粘 土 矿 物胶 结 , 质 胶 结 对 储层 物 性 的贡 献 大 于其 他 胶 结 类 型 , 解 石 是 造 成 储 层 物 性 降 低 钙 硅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