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期剥离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引(第1版)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引(第1版)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引(第1版)背景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孕妇怀孕20周之后、分娩前剥离子宫壁的情况。

它是妊娠期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准确的临床诊断和及时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临床诊断症状胎盘早剥的主要症状包括:- 阵发性腹痛:疼痛可能剧烈,并伴随子宫紧缩- 出血:血液可能呈暗红色或暗褐色- 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可能过于紧张或过于松弛- 胎儿心跳异常:胎儿的心率可能加快、减慢或不规则体格检查在疑似胎盘早剥的情况下,医生应进行彻底的体格检查,包括:- 录入病史:了解孕妇的症状和病史- 观察出血:注意颜色、量和质地- 触诊子宫:评估子宫收缩状态和胎儿位置确诊方法胎盘早剥的确诊通常依赖于:- 综合病史和症状- 体格检查结果- 心电图(CTG)监测:评估胎儿心跳状态- B超检查:评估胎盘位置和宫内环境处理指引紧急护理在疑似胎盘早剥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护理措施:- 保持孕妇安静:减少活动和运动,以避免进一步剥离- 静脉输液:维持孕妇的体液平衡和血压稳定- 心电监测(CTG):监测胎儿心跳状态- 处理出血:清除血块,注意补充输血院内治疗胎盘早剥的院内治疗可能包括:- 血液检查:检查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给予止血药物、镇痛药物等- 侵入性操作:如宫颈扩张、宫内输血等- 手术干预: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结论胎盘早剥是一种临床上需高度重视的并发症。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保护孕妇及胎儿安全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根据临床指南进行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以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请注意,本指南为简要概述,具体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24 h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腹部切口持续加压沙袋,以减少出血。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准确测量24 h出入量,尤其每小时尿量,密切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预防肾衰竭的发生。
纠正休克
吸氧、保暖,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及时输血,尽量输新鲜血 备好抢救药物,配合医生全力抢救
DIC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胎儿宫内死亡 羊水栓塞
诊断
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于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超声诊断。 经典的超声诊断要点主要为胎盘增厚、绒毛板向羊膜腔隆起、胎盘后出现血肿、羊水中可见浮动的光点和光块。
诊断
轻型:由于症状与体征不够典型,诊断往往有一定困难,应仔细观察与分析,并借B型超声检查来确定。 重型:症状与体征比较典型,诊断多无困难。
孕妇满足基本需要
孕妇自诉恐惧感减轻,身心舒适增加
孕妇、胎儿安度妊娠期和分娩期
孕妇出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控制
胎盘早剥的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症 加强高危孕妇管理 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 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操作必须轻柔 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避免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
处理原则
有高危因素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出现腹痛、腹胀、子宫张力增高或阴道流血应及时行B超检查。 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为抢救赢得时机。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重度胎盘早剥的抢救
1 积极进行处理: 立即吸氧,左侧卧位 床边心电监护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做好交叉配血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胎盘早剥简介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胎儿未娩出前早期剥离子宫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它可能导致胎儿和母亲的生命危险,并且需要紧急处理和护理。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胎盘早剥需要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减少风险,保证母婴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1.紧急处理:一旦诊断胎盘早剥,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这包括迅速组织紧急剖宫产手术,为胎儿提供及时救治。

2.心电监护:胎盘早剥患者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以实时监测胎儿的心跳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胎儿的心律异常,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血压监测:胎盘早剥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等并发症。

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稳定。

4.血红蛋白监测:胎盘早剥会导致出血量增加,从而可能引起贫血。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时纠正贫血症状。

5.给予输血:在胎盘早剥患者出现大出血、贫血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输血。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计算输血量和种类。

6.加强监护:胎盘早剥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监护,包括呼吸、心跳、体温、尿液输出等方面的监测。

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维持患者平卧位:胎盘早剥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以减少宫缩和出血量,稳定患者的病情。

8.给予镇静剂:胎盘早剥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给予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9.提供心理支持:胎盘早剥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他们可能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医护人员应积极提供心理支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情绪疏导,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抗病能力。

10.定期复查:胎盘早剥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恢复情况良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

结论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和护理。

医护人员应在诊断胎盘早剥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紧急处理、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红蛋白监测、输血、加强监护、平卧位、镇静剂、心理支持以及定期复查等。

胎盘早剥护理查房

胎盘早剥护理查房

谁需要进行护理查房? 有症状孕妇
出现阴道出血、剧烈腹痛的孕妇需立即进行 查房。
及时评估病情,必要时进行紧急处理。
谁需要进行护理查房? 产后监测
产后3-5天内需继续观察有无胎盘早剥的相关 症状。
确保母婴安全,及时处理潜在问题。
何时进行护理查房?
何时进行护理查房?
定期查房
在孕妇产检期间,定期进行查房以监测健康状况 。
什么是胎盘早剥?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外伤、吸烟、过度劳累等 。
了解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什么是胎盘早剥?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阴道出血、腹痛、胎动减弱等。
及时识别症状可减少并发症风险。
谁需要进行护理查房?
谁需要进行护理查房? 高危孕妇
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胎盘早剥史的孕妇 需重点关注。
应定期进行监测,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早期发现和处理可以挽救生命。
为什么重视胎盘早剥的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规范化的护理查房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为什么重视胎盘早剥的护理? 增强公众意识
加强对胎盘早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 保护意识。
通过传播知识,帮助更多孕妇识别症状。
谢谢观看
胎盘早剥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胎盘早剥? 2. 谁需要进行护理查房? 3. 何时进行护理查房? 4. 如何进行护理查房? 5. 为什么重视胎盘早剥的护理?
什么是胎盘早剥?
什么是胎盘早剥?
定义
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分娩前部分或完全从子宫壁 剥离,可能导致母婴生命危险。
此病症的发生率约为0.5%-1.5%,需要密切监测。
一般建议每周查房一次,增加病情识别率。

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3-21T16:25:12.3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鲁静王兰云王震芳[导读] 胎盘早剥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及阴道流血,部分病例表现为胎动减少或胎死宫内。

鲁静王兰云王震芳(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233000)【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47-02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 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是产科严重并发症, 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0.46%~2.1%[1]。

该病起急、进展快,常发生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死胎、子宫卒中等并发症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近两年我院收治胎盘早剥患者39例,现将临床资料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39例,年龄19~40岁,孕周28+1~42+5周,其中早产10例,过期妊娠1例;单胎妊娠37例,双胎2例,其中死胎8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10例。

定期产前检查20例,未定期产前检查12例,从未进行产前检查7例。

胎盘早剥的诊断分为轻型:胎盘剥离面积小于胎盘面积的1/3,重型:胎盘剥离面积超过胎盘面积的1/3[1]。

统计内容包括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等一般情况。

1.2 护理措施1.2.1 做好孕期管理定期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筛查,做好围生期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孕妇对本病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1.2.2 重视高危因素,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疾病;孕晚期避免腹部外伤及长时间仰卧位;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时避免宫腔内压力骤降;人工破膜时,于宫缩间歇进行,缓慢放羊水;行羊膜腔穿刺前做胎盘定位,避开胎盘[2]。

胎盘早剥产妇论文:1例胎盘早剥产妇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胎盘早剥产妇论文:1例胎盘早剥产妇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胎盘早剥产妇论文:1例胎盘早剥产妇的救治与护理体会[关键词] 胎盘早剥;护理体会胎盘早剥[1]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它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急母儿生命。

我科2010年 7月收治了1例腹腔感染导致胎盘早剥的产妇,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该个案因农作物桔杆刺伤引起腹腔感染导致胎盘早剥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苗族,因停经7月余,脐部流脓1月,下腹痛2天,于2010年7月14日门诊以“g2p0孕30w+5、胎盘早剥、中度贫血,脐部感染”收住院,入院t37℃,p80次/min,r20次/min,hp110/70mmhg,;板状腹,脐部有流脓;产检:身高145cm,体重39kg;宫高27cm,腹围81cm,胎心160次/分,无宫缩,头先露,s-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血hgb73g/l,rbc2.76×109/l;b超示胎盘后方探及8.2×4.8cm 不均质稍低回声区。

于当天在全麻下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行膀胱修补、腹腔浓液引流术,术后36天好转出院。

2 抢救及护理体会2.1 遵医嘱迅速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遵医嘱给三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去氧氟沙星抗感染;交叉配血,做好输血前准备。

2.2 遵医嘱给特级护理,床旁心电监护,给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每15分钟测1次呼吸、血压、脉搏,观察胎心变化,监测胎儿状况。

向患者耐心讲解病情及治疗、护理措施,预后,安慰及鼓励产妇,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因死产可能带来的焦虑、忧愁,要求家属陪伴,给予产妇情感及生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保持情绪稳定,维护家庭关系和谐。

2.3 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好新生儿复苏囊及相关药品、烟卷引流条、负压球囊引流器等。

2.4 术后护理2.4.1 严密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每15min测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一次,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胎盘早期剥离的观察护理

胎盘早期剥离的观察护理
通过超声检查,护理人员可以观察到胎盘后血肿、胎盘增厚等胎盘剥离的影像特征。这些特征对早期诊断胎盘剥 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连续监测
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胎盘剥离,还可以连续监测剥离的发展和胎儿的状况,为医疗团队提供重要的治疗依据。
03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 胎盘早期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它指的是在胎儿出生 前,胎盘从子宫壁部分或完全分离。这种情况对母婴的健康都 有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的观察和护理。
总结与展望
护理经验总结
密切监测
对于疑似胎盘早期剥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生 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胎儿的情况,如 胎动、胎心音等。
出血控制
对于出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持静 脉通路通畅,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疼痛管理
胎盘早期剥离可能导致患者疼痛,护理人员应评估疼痛程 度,并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胎盘早期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母婴 健康都有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其的观察和护理 显得尤为重要。
05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
患者为一名中年孕妇,怀孕28周 ,出现腹痛和阴道流血症状。
诊断和治疗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胎盘早期 剥离,并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 压疾病、肾脏疾病等,导致血管 发生病变,使胎盘血供不足,从 而出现胎盘早期剥离。
宫腔内压力骤减:如孕妇在短时 间内大量失血,可能导致宫腔内 压力骤减,从而发生胎盘早期剥 离。
发生率和危险性
发生率
胎盘早期剥离的发生率约为1/200,但在某些高风险人群中,发生率可能更高 。

胎盘早剥的紧急预案

胎盘早剥的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胎盘早剥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甚至死亡,对母体也有生命危险。

为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并诊断胎盘早剥。

2. 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3. 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2. 医疗救治组:负责对胎盘早剥患者的救治。

3. 护理组:负责对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

4. 药物及设备保障组:负责药物和设备的储备及供应。

5.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四、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的监护,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

(2)孕妇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报告:腹痛、阴道出血、子宫硬如板状、胎心异常等。

(3)对疑似胎盘早剥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急救措施(1)立即给予孕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3)监测胎心、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4)根据病情,及时进行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3. 产后处理(1)胎盘剥离面较大者,应立即进行宫腔填塞止血。

(2)产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术后护理(1)保持病房安静、清洁,预防感染。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4)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 信息报告与评估(1)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病情、治疗措施、预后等。

(2)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五、预案实施1.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胎盘早剥相关知识培训。

2. 医院应制定详细的胎盘早剥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职责。

3. 医院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应急救治。

4. 医院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盘早期剥离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19例,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及对症护理。

结果:19例患者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均治愈。

结论: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现象早期处理,对孕妇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时进行控制,加强
对妇女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胎盘早剥;妊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50-02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宫壁剥
离者,称为胎盘早期剥离,简称为胎盘早剥。

往往发病急,进展快,如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儿性命。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

胎盘早剥根据出血的
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显性出血:胎盘从边缘剥离,血液能沿胎膜与宫壁之间经宫颈管外流;②隐性出血:胎盘从中央剥离,血液不能外流,形成胎盘后血肿,严重时血液渗入肌层,使肌纤维分离、断离、变性,子宫表面呈紫蓝色,称
为子宫胎盘卒中;③混合性出血:当内出血过多时,血液可冲开胎盘边缘,向宫颈口外流。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共收治胎盘早剥患者19例,产妇年龄在
21~38岁之间,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5例,剖宫产17例,顺产2例。

1.2 治疗方法
1.2.1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孕妇的胎次、早剥的严重程度、胎儿宫内状况及宫
口开大等情况决定采取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

1.2.2防止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以控制产后出血,必要时需作子宫切除术。

1.2.3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补充凝血因子,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是处理凝血
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用输凝血因子Ⅰ、新鲜血浆、肝素和抗
纤溶剂等方法进行治疗。

1.3 结果
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19例患者均治愈。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胎盘早剥的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病情严重者甚至威胁母子的生命安全,
孕妇及家属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手足无措等。

护士应鼓励他们表达内心感受。

并对其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让其了解病程进展及治疗和护理计划。

对于失
去孩子,甚至遭受子宫切除的患者,护士尽量安排她们在周围没有婴儿的房间,
让家人尽量陪伴,以免触景生情;或联系心理医生,共同解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使其尽快走出阴影,接受现实,恢复正常的心态。

2.2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根据病情予以去枕侧卧位,氧气吸入,开放静脉通道,积极补充
血容量,交叉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需终止妊娠的孕妇,在抢救休克的同时,按
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术前准备,并做好母儿生命体征监护及抢救准备工作。

2.3 增进母亲及胎儿健康
2.3.1预防胎盘早剥是严重危及母儿健康的并发症,积极预防非常重要。


妇应加强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慢性肾病等。

向孕妇宣传妊娠晚期
应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处理双胎和羊水过多时,避免宫腔内压力迅速下降,
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2.3.2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迅速开放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及时输
入新鲜血。

2.3.3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宫缩及胎心音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

了解各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密切观察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
如牙龈出血、皮下点状出血及注射部位瘀血、尿血、呕血等。

一旦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3.4减少出血对患者及胎儿的影响使孕妇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吸氧,以增
加胎盘循环血量。

勿做阴道及骨盆检查,禁止灌肠,以免使胎盘剥离面扩大。

2.3.5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一旦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依具体情况决定分
娩方式,护理人员需做好相应的准备。

2.3.5.1阴道分娩,适用于Ⅰ度患者,以外出血为主,经产妇、一般状态好、
宫口已开大、且估计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分娩者。

对阴道分娩的患者应先人工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缩小子宫容积;破膜后,用腹带包裹腹部,压迫胎盘不再继续
剥离,且能促进宫缩,加速产程。

必要时按医嘱滴注缩宫素,缩短产程。

产程中
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和胎心音等变化,一旦病情加重
或出现胎儿窘迫,应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2.3.5.2剖宫产,适用于Ⅱ、Ⅲ度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估计不能在短时
间内结束分娩者;或破膜后,产程无进展;或胎盘早剥呈Ⅰ度,但胎儿有宫内窘
迫需抢救胎儿者。

2.3.6预防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的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因此分娩后应立即给
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

若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多,且血液不凝,出血难以控制时,应在输入新鲜血的同时做好子宫切除术的准备。

2.3.7产褥期护理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

胎儿存
活者给予母乳喂养指导。

死产者及时给予退乳。

3.讨论
胎盘早剥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肾或血管病变、腹部突然受到撞击、挤压等有关。

羊水过多,破膜后短时间内大
量羊水流出,或双胎妊娠的第一胎娩出过快,使子宫内压骤减,子宫突然收缩,
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此外,孕晚期或临产后长时间仰卧,增大的子宫压迫下
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子宫内静脉压却突然升高,引起蜕膜后血肿,可致部分或全部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

指导避孕措施,剖宫产术后需避孕2年后方能受孕。

根据产妇身体
情况给予母乳喂养指导;死胎或死产者及时回乳。

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应告
诫患者及家属预防和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病等;妊娠后
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病理情况,及时处理。

妊娠晚期应避免长时间仰卧,多取左侧卧位,并避免性交及腹部受压等。

【参考文献】
[1] 刘碧云,殷秀珠,孙园,黄秀琴,胡善荣;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现
代护理;2005年17期.
[2] 耿莉.医院感染实用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47.
[3] 哈智华.护士职业防护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6):9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