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设计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教学内容

• 安迪的第二个朋友叫罗伯特,课间休 息时,安迪问:“你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玩 吗?我们可以在苹果树上……”
• “今天下午我们家有客人来!”罗伯特 打断了安迪的话,“我奶奶从美国到这儿 来,她一定会给我带来满满一箱子玩具。 ”
• 安迪心中又感到一阵刺痛。
• 下午放学回家,安迪只好独自一人坐在 苹果树上。苹果树枝繁叶茂,待在这里, 既舒适,又便于观察。安迪已经把凉棚的 顶子带到树上了,可是自己一个人来搭凉 棚,他根本提不起兴趣。)
《苹果树上的外婆》已 经有了26种语言的版本。 历经40多年,它已成为世 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经典 之一,受到各国孩子喜爱 。
目录 • 第一章 安迪有了外婆 • 第二章 恼人的拼写法 • 第三章 去草原套野马 • 第四章 不可思议的海上旅程 • 第五章 新来的老奶奶 • 第六章 奇妙的储蓄袜子 • 第七章 奶奶的心事 • 第八章 幸福的安迪
砰的一声,第二顶帽子飞落下来,又是一个秃头。 砰,第三顶帽子飞落下来,还是一个秃头。 胖妇人又拿来一些球,“砰砰砰、砰砰砰”,大礼帽全都被 外婆打落下来了。安迪的面前堆起了很多奖品,有各种各样的 玩具,还有很多巧克力。
• 然后,他们接着往前走,边走边吃巧克力。等外 婆把最后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就问安迪:“你 一点儿也不饿吗?我想你一定很饿了,想吃点儿 什么呢?比如特别想吃蘸芥末酱的香肠。”
• 就这样,他们一会儿吃香肠,一会儿吃棉花糖, 反复吃了好几轮,直到安迪感到饱得不能再吃了 为止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人物关系
爸爸
妈妈
安
哥哥
姐姐
(约格尔)(克里斯特尔)
迪 (苹果树上的) 外婆
(新来的邻居) 奶奶
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设计

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设计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阅读《苹果树上的外婆》的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练根据插图、片段等预测故事,研究运用预测、联结等策略阅读小说。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书籍、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诵读童谣,谈话导入1.老师给学生带来一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只馒头一块糕。
宝宝闭眼睛快困觉,醒了以后吃糕糕。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吃得宝宝哈哈笑。
”2.学生回答童谣中讲了谁,老师引导学生谈论外婆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
二、预测及联结,认识___1.老师介绍故事主人公安迪,让学生认识他。
2.学生根据插图、片段等预测故事情节,老师出示片段和配乐,引导学生联结自己的生活经验。
3.___没有外婆和奶奶,这让他很伤心。
学生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外婆或奶奶的感受。
4.___的朋友___有外婆,这让___感到内心深处有一种轻微的刺痛。
学生可以联结自己的朋友关系,想象自己在___的位置上的感受。
5.___的第二个朋友___和他同坐一条长凳,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交流。
小结:通过预测和联结,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阅读兴趣和期待。
今天下午,我们家有客人来!___兴奋地说道,他的奶奶从美国坐飞机来了,一定会带满一箱子的玩具。
___听到这话,心里感到刺痛,因为他没有外婆或奶奶,感到很寂寞。
下午,他独自一人坐在苹果树上,想着___和他的外婆,想着___和他的奶奶。
他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而他没有。
原来,当他的爸爸还小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
后来他出生的时候,外婆也去世了。
同学们,___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心酸。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或许我们可以陪伴他,让他不再孤独。
接下来,我们预测___的故事会发生什么。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设计三(6)班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激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2.通过导读,渗透一些读书方法,让学生静心进入故事阅读。
3. 产生阅读期待,享受读书的快乐。
课前准备:想想写写有关你与外婆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声中)“外婆”是个温馨的字眼。
一提到外婆,我就想到小时候外婆抱着我,一边摇着,一边教我唱儿歌的情景。
你呢?瞧!外婆对我们多好呀,有个外婆真幸福!二、谈安迪1.猜测安迪的伤心(课件出示片段,配乐,师讲述)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让他很伤心……想象(出示):此时此刻,安迪到感到____________。
此时此刻,安迪仿佛看见____________。
此时此刻,安迪情不自禁地想____________。
小结:你们都很懂安迪的心!没有外婆,安迪觉得好伤心,好寂寞呀!瞧——(出示图)师生讲述。
2.猜测安迪是如何拥有他朝思暮想的外婆的?三、观察封面、目录、想象内容。
1.看封面了解信息。
2.简单介绍这本书作者、绘画者、翻译及获奖情况。
3.看目录。
目录是文章内容的浓缩,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四、谈外婆1.现在,我们先去看看安迪的外婆。
描述一下外婆的穿着打扮。
送给外婆一个词语。
2.外婆在穿着打扮上就这么另类了,那外婆会不会有更另类的举动呢?外婆会带安迪去做什么呢?我们一起随安迪去玩玩好吗?五、阅读片段,指导读书方法1、交流读书方法,指导阅读“游艺场”片段。
感受有趣,有意思。
2、阅读“套马”片段,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感受惊险,刺激。
六、指导再看目录,交流阅读关注点七、关注阅读提示,指导课外阅读1.你们想知道答案都在书里。
让我们用上这些好的读书方法,用心去读。
2.在读书前老师还有几个小提示供参考。
3.小结:其实像这样有趣的书,还有很多。
愿大家都能和书交上朋友,让书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同学的读书体会中结束今天的课(配乐,齐诵)——知识的故乡是书本,知识是婴儿,书本是摇篮,伴你我快乐成长。
《苹果树上的外婆》的导读课(精选五篇)

《苹果树上的外婆》的导读课(精选五篇)第一篇:《苹果树上的外婆》的导读课《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一、活动目标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新书《苹果树上的外婆》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3、共读第一章上半部分,感受安迪内心的孤独和对外婆和奶奶的渴望。
4、共读第一章的后半部分,感受外婆给安迪带来的快乐,感受外婆的另类。
5、自读第三章的片段,感受外婆神奇的能力。
二、导读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外婆同学们,你们喜欢你们的外婆吗?你们的外婆一定也很喜欢你,很疼你吧?谁能说说你的外婆都怎么疼你,爱你的?小结:记得我们爱吃什么的是外婆,记得我们爱玩什么的是外婆,伤心时安慰我们,生病时照顾我们的还是外婆。
外婆对我们多好啊!有个外婆真幸福。
(二)谈安迪1、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个外国小男孩,他和我们一样大,叫安迪。
(板书安迪)安迪常常一个人坐在家门前的一棵苹果树上,看,他来了,(课件)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瞧,他坐在苹果树上,表情中带着丝丝伤感,带着点点遗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安迪有一件很伤心、很烦恼的事。
(1)(课件出示片段1,配乐,师讲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让他很伤心。
有时,他不得不一大早就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来。
比如今天吧,他在上学的路上碰见他的朋友格哈德,安迪问:“你今天下午来找我玩吗?我们一起在苹果树上搭一个凉棚好吗?”格哈德说:“今天下午我不能来,我和我外婆去坐旋转木马。
”安迪感到内心深处有一种轻微的刺痛。
他想象得出来格哈德是怎样坐在一匹木马上来回转圈,他外婆又是怎样站在下面向他招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安迪,如果你是安迪,你会怎么想?你们已经走进了安迪的内心!(出示:走进人物内心)(2)课件出示片段2谁能带着刚才的感受把这段话读好?安迪的第二个朋友叫罗伯特,课间休息时,安迪问:“你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玩吗?我们可以在苹果树上……”“今天下午我们家有客人来!”罗伯特打断了安迪的话,“我奶奶从美国到这儿来,她一定会给我带来满满一箱子玩具。
六年级上册《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教学设计

2018.9.19 第三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六年级上册《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教学设计和反思南安市仁宅小学黄小玲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高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具体实施建议部分又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再加上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童话寓言之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在推荐了叶圣陶的两个短篇童话作品、安徒生的童话、及两篇寓言之后,本次阅读课推荐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一本书。
该书共计4万5千字,是米拉•洛贝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一部,主要讲述了安迪与两位祖母的故事。
情节或和谐或紧张,同时又不乏幽默,适合六年级的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该班学生整体内敛、文静,上课被动,不爱发言,知识基础也比较差;基本的读书方法有掌握的,但深层次阅读不够,阅读体会相对比较肤浅,因此在阅读行文中,要让学生体会安迪的寂寞及外婆的另类风趣,对他们来说是个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决定把感悟人物的环节放在第一个环节,希望能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学习目标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新书《苹果树上的外婆》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3、在导读过程中,回顾巩固课内读书方法,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学习重点1、共读第一章的精彩片段,感受外婆的幽默、另类带给安迪快乐。
2、回顾课内读书方法,并学习读整本书的方法。
学习难点复习巩固课内读书方法,感受外婆的幽默、另类带给安迪快乐。
教学准备1、购买《苹果树上的外婆》一书,课件。
2、印发精彩章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识人物,走进文本(一)认识安迪1、师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男孩,是一个外国小朋友,名字叫安迪。
(板书:安迪)课件出示第一章片段1-6自然段,配乐,师讲述。
2、同学们,听到这儿,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寂寞〕你是怎么感受到的?生自由回答。
那么你想对安迪说什么呢?引导小结:展开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第八课时:《苹果树上的外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苹果树上的外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课型】整本书阅读课【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苹果树上的外婆》,进一步感受“想象缘自于解决自身的困惑”“想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进而感受想象的神奇。
2了解《苹果树上的外婆》的故事背景,产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想象的神奇,产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想象的神奇,产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对“想象”有什么认识(想象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困惑,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2世界上有许多名著、经典,都是通过奇妙的想象写出来的。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叫《苹果树上的外婆》。
3读了这本书的书名,你有什么问题吗(外婆怎么会到苹果树上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是什么样的)二、听故事,了解故事背景1这个故事要从苹果树上的安迪讲起。
老师读故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让他很伤心。
有时,他不得不一大早就琢磨起这件事儿来。
)2他碰到了谁呢老师继续读故事:(比如今天吧,他在上学的路上碰见他的朋友格哈德,格哈德的家与安迪的家只隔着几栋房子。
安迪问:“你今天下午来找我玩吗我们一起在苹果树上搭一个凉棚,好吗”格哈德说:“今天下午我不能来。
我和我外婆去坐旋转木马。
”)(1)安迪遇到了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PPT显示人物关系)(2)格哈德为什么不能与安迪一起玩呢(外婆要带他去坐旋转木马)(3)听了这话,你猜猜安迪的心情会怎么样3继续听故事:(安迪感到内心深处有一种轻微的刺痛。
安迪的第二个朋友叫罗伯特,“你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玩吗我们可以在苹果树上……”“今天下午我们家有客人来!”罗伯特打断了安迪的话,“我奶奶从美国到这儿来,她一定会给我带来满满一箱子玩具。
”)PPT显示人物关系。
听到罗伯特讲奶奶的事,安迪心中会怎么样4继续听故事:(安迪心中又感到一阵刺痛。
下午,安迪坐到母亲身边。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外婆和奶奶呢”他问。
“以前告诉过你的呀,安迪!当你的父亲还小的时候,奶奶去世了。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活动方案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
1. 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感受书籍带来的乐趣与想象空间。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开始时间]-下午[结束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如学校图书馆或者社区活动室等]四、活动对象。
[小学生或者某个特定年龄段的孩子]五、活动准备。
1. 书籍准备。
2. 装饰布置。
在活动场地用苹果形状的气球、彩带等装饰,营造出苹果园的氛围。
制作一些书中场景的简易海报,比如安迪坐在苹果树上和外婆聊天的画面,贴在场地四周。
3. 道具准备。
准备一些苹果道具(可以是塑料的或者纸做的),用于活动中的小游戏。
制作一些外婆和安迪的头饰,用于角色扮演环节。
六、活动流程。
(一)活动开场(30分钟)1. 主持人(可以是老师或者志愿者)戴着外婆的头饰,以书中外婆幽默风趣的口吻开场:“嗨,我的小宝贝们!欢迎来到这个特别的地方,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我和安迪的奇妙世界。
”2. 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流程和规则,强调大家要积极参与,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故事分享(40分钟)1. 邀请几个孩子上台,每人分享一个自己在提前阅读中觉得最有趣的片段。
2. 台下的孩子可以随时提问或者补充自己的想法。
3. 主持人在孩子们分享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引出下一个环节。
(三)知识问答(30分钟)“安迪的外婆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呀?”“外婆和安迪一起去了哪些神奇的地方?”“安迪为什么想要一个外婆呢?”2. 让孩子们举手抢答,答对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个小苹果贴纸(或者其他小奖品,如书签)。
3. 对于回答错误的孩子,也给予鼓励,鼓励他们再仔细回忆书中内容。
(四)角色扮演(60分钟)1.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书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比如安迪和外婆去草原套马的场景,或者去印度冒险的场景。
2. 给每个小组15 20分钟的准备时间,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设计台词和动作。
3.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孩子可以进行评价,说说自己觉得哪个地方演得特别好,哪个地方可以改进。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ppt课件

阅读指导课
爱从天而降,温暖从心而生
——《苹果树上的外婆》整本书阅读
作者:米拉·洛贝[德国] 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后来定居在奥地利
维也纳,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曾经两次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并多次获得奥 地利国家和地区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项。在奥 地利,甚至设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米拉·洛 贝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
二、人物对对碰
《苹果树上的外婆》和你的外婆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吗?
外貌
书中的外婆
我的外婆
性格
喜欢做的事
给外婆打分 (满分10分)
【阅读活动】
一、生活体验
讨论: 假如你也遇到一位老奶奶,你想与她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心愿卡
1.我希望遇到的奶奶(描述特点): 2.我最想与她一起: 3.我想对她说: 4.我想为她做的事情: 5.其他:
二、生活乐翻天
在生活中,你最想与谁一起项目 旅友
我的心情 幸福指数
【阅读拓展】
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或文学作品, —— 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这本书讲述了安迪与两位祖母的故事, 曾荣获1965年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 学奖,是公认的德语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再版,它是米拉·洛贝 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最多的 一部,成为世界各国孩子们都爱读的故事。
【阅读思考】
一、绘图添词我最行
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外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几个词概括出她的特点: 幽默、有趣、慈祥等等,并写在苹果树上,并用不同的颜色给苹果涂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设计
一、导读目标:
1、通过导读,对部分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激起学生阅读整本的欲望。
2、通过导读,渗透一些读书注意事项,让学生静心进入故事阅读。
二、导读过程:
1、从生活入手,谈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吗?
2、导入主人公,猜猜主人公安迪想要什么?他又是如何拥有的?让学生猜测。
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安迪,他很伤心,很烦恼。
知道因为什么吗?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让他很伤心,很难受。
)
这件事情总是缠着他。
一天早上上学的路上,安迪碰到一个朋友,叫格哈德。
“格哈德,你能到我家的苹果树上来玩吗?我们一起搭个凉棚。
”“对不起,我不能去,我和外婆要去玩旋转木马。
”安迪听了很难受。
在学校碰到另外一个朋友叫罗伯特。
“罗伯特,你能去我家玩吗?我们一起在苹果树上……”安迪话还没有说完,罗伯特回答道:“今天下午奶奶从美国回来,会给
我带一箱子玩具。
”安迪听后内心深处一阵阵地刺痛。
知道安迪为什么感受刺痛呢?
安迪为什么没有外婆和奶奶呢?因为在安迪爸爸小的时候,奶奶去世了,而安迪刚出生的时候,外婆也去世了。
安迪整天想着这件事,他希望有外婆为他织帽子,有奶奶陪他去游艺场,买玩具……安迪很不开心。
有一天,安迪的妈妈给他拿来外婆的照片,这个外婆穿着很另类:
她头戴一顶用羽毛装饰的帽子,帽下露出白色小弯鬈发,胳臂上挎着一个大绣花包。
她穿的是一件旧式长裙,裙边下露出镶着白色花这的裤子。
看完照片,他一个人坐在自己家里的苹果树上,一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安迪非常想有一个外婆,外婆出现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是老师给你们推荐的一本书,名字《苹果树上的外婆》。
)
3、板书书名:苹果树上的外婆。
4、出示题目,观察封面,想象内容。
介绍这本书作者、绘画者、翻译及获奖情况。
作者:米拉.洛贝(Mira Lobe)是奥地利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很多次获国国际大奖。
绘图者:祖西.魏格尔翻译:张桂贞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奖牌:对呀!封面上有一个金闪闪的奖牌,这是国际大奖的奖牌。
凡是有这个奖牌的书啊,肯定特别有意思,很多小朋友一拿起来就会舍不得放下来,想一口气把它们看完,连吃饭睡觉都不想去呢!看来,《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肯定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
已经翻译成26种语言的版本。
历经40多年,受到各国孩子的喜爱。
翻开封面的内侧,简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查看书录,有自我的整体了解。
开始阅读之前,教师讲一些注意事项。
三、作业布置:
1、绘写内容:
安迪的外婆是什么样子的?
安迪与外婆在游乐场都玩了些什么游戏?以后还会有什么精彩的游戏玩吗?
请孩子们大胆发挥你们的想像,用彩笔画出一份精彩来。
2、请将《苹果树上的外婆》第一章的故事讲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