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 民族团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课件

西部大开发的标志工程- 西部大开发的标志工程----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了西部少民族的发展。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
又一批西藏农奴后代走进校门
优秀的援藏干部
孔繁森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 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是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民族政策: 各民族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 还处于封建制、农奴制,甚至是原始公 社制度。 60年代初,国家废除了西藏封建农奴 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
西藏为封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
背景材料:2010年5月,党 通观材料抓中心 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 运用知识抓结合 阅读设问抓关键 谈会。分析了新疆的形式, 结合材料,谈谈当前 组织答案抓逻辑 明确了今后做好新疆工作的 完善答案抓全面 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 任务要求。会议决定举全国 之力帮助新疆,深入实施稳 具备的有利因素。 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按 ①有党的正确领导; 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 ②有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 疆跨越式发展. 确的战略部署; 按照中央要求,全国19 ③有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河北省 思想; 积极落实2011—2015年对口 ④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各 援疆资金共18亿元,并选派 省市对口支援; 援疆干部和技术人员支援新 ⑤有符合新疆实际的政策 疆,使受援地巴州群众感受 措施等。 到了中华“大家庭”的温暖。
各民族 共同发展
典型成就: 西藏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带动
少数民族发展、少数民族农牧经 济发展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3

《民族团结》教案《民族团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导入新课。
整体感受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通过听歌曲、看录像、读资料、识地图等,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活动,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历史。
4、学情: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历程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5、教法:提问探究法。
小组活动法。
讲述法、讲解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民族团结”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民族团结”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民族团结”教学目标和“民族团结”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民族团结”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历史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请分析以下材料,阐述国家对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法规在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
材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民族歧视法》等,以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
(3)请分析以下材料,论述青少年在维护民族团结中的责任和作用。
-民族团结: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历史背景: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现实意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
-政策法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保障民族团结
-青少年: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
板书设计示例:
```
民族团结
├──定义与重要性
八下历史11到21知识点

第11课民族团结1、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各民族政策,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20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4、内蒙古自治区的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
6、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这一制度是时提出,至此我国已建立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7、20世纪90年代援藏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8、中国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题的各民族的格局()A、大杂居、小聚居B、大聚居、小杂居C、大杂居、大聚居D、小聚居、小杂居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B、各民族共同发展C、民族团结D、民族区域自治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是()A、云南B、甘肃C、贵州D、西藏11、“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名称的出现源于()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12、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
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政策或方针?()A、民族区域自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科教兴国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3、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当晚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
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A广西壮族选手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C、宁夏回族选手D、云南白族选手14、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这样唱道:“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第11课、民族团结

掀开了改革 开放的序幕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国 内出现的政治上、经济上的诸多问 题,进一步的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人 民 币 中 的 人 物 分 别 代 表 了 哪 些 民 族
高山族 满族
瑶族 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彝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壮族
是他照亮雪域高原的光芒。
是爱 一 境 一 爱的 个 界 个 人最 共 是 人 民高 产 爱 的 。境 党 别 最 界员人高 ,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区域 自治实行
民 族 团 结 各民族 共同发展
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意义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表
工业总产 值 1952 年 5.4亿元 粮食 1581.5万 吨 原油 5.2万吨 铁路通车 里程 3787千米 卫生机 构床位 5711张
1998 年
增长
5313亿元
983.9倍
7295.43 万吨
4.61倍
2047.24 万吨
393.7倍
13143千 米
2.5倍
3、西部大开发战略 4、优秀援藏干部
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弦子舞曲》
彝族
链接中考
• (2007.太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 级行政区是( ) C • A.山西 B.甘肃 • C.西藏 D.辽宁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D 5、“藏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6、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 B ) A、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7、孔繁森是( A ) A、援藏干部的 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 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咳罗尼罗咳罗咳 咳罗尼罗咳罗咳咳罗尼罗咳罗尼罗咳罗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英姿蓬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在什么时候,中共提出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
在筹建新中国时
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 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 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 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 主的权利。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的 共同发展 的政策。 2、20世纪60年代初期, 西藏地区胜利完成 民主改革 废除了 封建农奴制度 __________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进入 社会主义阶段 __________ 。 3、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 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__________ 的莫力达瓦 西双版纳 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__________ 的傣族 第二大橡胶 自治州是我国__________ 基地。中央提出实施 西部大开发 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 __________ 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民族团结》PPT课件

原因:
(1)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 合国情与历史传统) (2)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合作互助(不宜分 离)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敌,争取 独立解放 (政治认同)
你知道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 地理位置吗?
3、宁夏回 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1 自治区
3
4 内蒙古 自治区
3、内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4、意义: 5、原因:
“大杂居、小聚居”
实行民族自治政策的意义: 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对 祖国统一 、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 基本国策 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 和基本政治制度。
歌曲欣赏
八年级历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 民族团结
新中国的民族关系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比一比: 看书,看哪位同学最先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大杂居、小聚居
2、 筹建新中国
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 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 阳》
《阿拉木汗》
《阿诗玛》
《道拉基》
西藏藏族 2 自治区
5
5、广西壮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西藏自治区 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 的莫力达瓦自治旗,成为国家 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孔繁森 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2、国家的发展战略是: 西部大开发 3、各民族的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 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 情和历史传统 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 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 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 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 族关系 ③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 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 革命斗争中, 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 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 共的亲密关系, 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 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筹建新中国的时候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1956年建立新疆 年建立新疆 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维吾尔自治区
第三环节 请您欣赏
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 与援助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发展农牧业经济,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第11课 民族团结
朝 藏 鲜 族 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 族 民族?
55 回族 高山族 满族 蒙古族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的统一的政权 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建立的什么王朝?
第二环节
知识擂台赛
你能回答吗? 你能回答吗?
1、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基本 、 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什么时间最早提出的? 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什么时间最早提出的?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 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 结合起来 民族制宜, 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 制宜, 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 项事业的发展 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 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 族的感情结合 结合起来 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我们是一家人
{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各民族共同发展 党的民族政策 党的民族政策—— 各民族共同发展 政策 各 民 族 共 同 发 展 西藏——我国五大牧区 之一 我国五大 西藏 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自治旗——国 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自治旗 国 少数民族的发展 家 商品粮 基地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我国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我国 第二橡胶 基地 西部大开发 战略 战略——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 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
背景
南方讲话
讲话重要观点 意义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 指导地位; 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确立邓小平 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确立邓小平 理论为 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11课 课
民族团结
第一环节
猜猜看,他们是什 猜猜看, 么民族? 么民族?
1958年建立宁夏 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阿坝自治州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阿坝自治州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区域自治制005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接受央视 东方时空》 2005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接受央视《东方时空》专访 : 第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接受央视《
汉族
彝族 土家族 苗族 壮族
壮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说出我国民 族分布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 各民族大杂居 大杂居、 各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的格局 小聚居的格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 1、国情 • 2、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传统 • 3、民族关系(古代,近代) 民族关系(古代,近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提出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提出改革开放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十三大, 理论、基本路线、 理论、基本路线、战略部署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的 实 行
56 个民族组成
大杂居、 民族格局——以 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以 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 民族格局 提出:新中国成立时 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区 民族区域 自治 前提: 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内容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意义: 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我要继承历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 我要继承历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2009年 2009年3月28日,确吉杰布出席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言,英文演说受各国高 28日 确吉杰布出席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言, 僧称赞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满族
维吾尔族
蒙 古 族
回族
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