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为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1956 km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终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
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2022年7月10日上午,由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德令哈站站房改扩建项目开工仪式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标志着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提质工程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
全长1956公里,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青藏公路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小短文

历史青藏公路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小短文
青藏高原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物流不畅。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此后,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经了半个世纪。
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1958年开工,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沿线的藏族群众纷纷挂起国旗,喜迎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世界屋脊的“生命禁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将“天路”铺进了西藏。
通车仪式上,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拉有玉作为青藏铁路建设者代表发言,他说,参加青藏铁路建设,是人生中最大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2006年7月1日,第一位检票登车的乘客,来自拉萨柳梧乡的达瓦桑布,登上庆典列车后向站台上的人们挥手。
拉有玉: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我们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为己任,面对高寒缺氧的严酷环境,与苦相伴、以苦为荣,同舟共济、拼搏奉献,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高原之地展开了持续5年的建设会战,圆满完成了青藏铁路建设任务。
青藏铁路铸就的荣耀,属于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
青藏铁路的通车,彻底结束了占全国八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它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拉动了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也增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与交流,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居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共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线路长度814千米,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修通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长度1142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海拔4 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青藏铁路的建设,可以说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地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青藏铁路的资料 (2)

青藏铁路的资料1. 简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铁路线。
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也是中国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藏铁路穿越高山峻岭、大江大河和广袤无垠的草地,是一项建设壮丽的工程。
2. 历史•1954年:中国开始对青藏铁路进行初步勘测。
•2001年:正式动工建设。
•2006年:全线贯通。
•2007年:正式通车。
3. 工程背景3.1 地理条件青藏铁路穿越了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经过了大量的峡谷、河流和山脉,地质条件复杂。
这对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2 环境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工程建设必须高度关注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植被恢复、生态监测和废水处理等。
4. 技术特点4.1 高寒条件下的施工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施工条件恶劣。
工程团队克服了高寒、缺氧等极端条件,采用了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高海拔线路设计青藏铁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高海拔的特殊条件,包括轨道、桥梁和隧道等方面。
特殊材料的使用、轨道架设和桥梁设计都经过了详细研究和测试。
4.3 全线铁路通信系统青藏铁路建设了全线的铁路通信系统,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和调度系统。
这些设备保证了安全和运营的正常进行,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
5. 经济和社会影响5.1 经济效益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藏地区,还促进了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铁路的通车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降低了运输成本,推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繁荣。
5.2 社会影响铁路通车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青藏铁路也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就业率的提升。
6. 旅游价值青藏铁路经过的景点和风景名胜使其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铁路沿线有着壮丽的高山峡谷、湖泊和草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铁路本身的建设和设计也成为了一种旅游景观。
7. 展望青藏铁路在连接青海和西藏地区之外,还为中国与西南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
青藏铁路的故事

青藏铁路的故事青藏铁路,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它连接了中国青海省的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和巨大的艰辛,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青藏铁路的故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修建青藏铁路的设想。
然而,由于青藏高原地势复杂、气候恶劣、地质条件恶劣等因素,青藏铁路的建设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中国政府和铁路部门并没有放弃,他们组织了大批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勘察和科研工作,最终确定了青藏铁路的可行性。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青藏铁路的梦想正式起航。
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无数的工人和工程师冒着高原反应、严寒酷暑、缺氧等极端恶劣的条件,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终于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实现了西宁至拉萨的铁路运输。
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变了青藏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西宁和拉萨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由原来的7天缩短至不到2天,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当地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青藏铁路也成为了连接内地和西藏的重要纽带,促进了西藏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青藏铁路的故事,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壮丽史诗。
它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一座连接人们心灵的桥梁,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见证着中国铁路事业的伟大成就。
青藏铁路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断开拓创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一个与新疆相 邻的国家名称: 。 (2)“三山夹两盆”是新 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 请写出新疆主要山脉、盆 地的名称:① 山脉 ② 山脉 A 盆地 B 盆地。 (3)图中③的名称是 河,它是我国最长的
河。
参照课本53页插图,总结: 我国西部目前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 题?
①土地荒漠化 ②草原退化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
三北防护林
实施 生态保护 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防沙治沙
退耕还林(草)
生态保护 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1、青藏铁路上行驶的客车都是全封闭式的, 关于这样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抵御寒冷的外部环境 B.为了抵御低气压 C.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D.为了让游客安静休息 2、我国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带在( ) A.地势的第二和第三阶梯之间 B.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之间 C.各大高原山区 D.各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1)文中提到的“世界屋脊” “雪域高原”是 指_______,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__ 。 ( 2)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 (3)“福娃”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它们的 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及奥林匹 克圣火的形象。其中,哪个福娃代表的珍稀动物 在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有分布:____________。
北通道运送的主要有 电和 电,目的 地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地区。
中通道运送的主要有 中、华东、福建地区 南通道运送的主要有 东地区。 电,目的地是华 电,目的地是广
阅读课本83页,总结:
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突出的原因是什
么?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对土地自然资源管理粗放 ③不合理垦殖 ④过度放牧 ⑤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
读右图回答3—4题 5.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 B.过度放牧、牲畜超载导 致草场退化 C.人为滥砍滥伐,地面缺 乏植被保护 D、降水量减少导致牧草生长衰减 6.漫画反映在哪个地区最突出(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新疆天山一带
读图回答: (1)“西气东输”管道 经过的省(市、区)中, 面积最大的是 , 经济最发达的是 ; (2)此工程沿途经过的 地形区由哪些?
3、以下与新疆有关的工程同时实现“东西 部双赢”战略的工程是() A、“西气东输”工程 B、“西电东送” 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青藏铁路” 工程 4、上海是我国能源缺乏的城市,解决长江 三角洲能源紧张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西电东送 ②西气东输 ③北煤南运 ④修核电站 ⑤南水北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第十单元
走进西部
一、西部地区的三大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青藏铁路
西 部 三 大 工 程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1.青藏铁路北段自 到 长814千米, 南段从 到 长1142千米。青藏铁路全 线通车的时间为 。 2.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 的 铁路。 3.它在修建时遇到的三大难题是 冻土 、 高寒缺氧 、 生态环境脆弱 。
(3)下列哪个是管道分布考虑的经济因素 A、地形因素 B、城市分布 C、气候类型 D、河流状况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从西宁至 拉萨全长1956千米,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 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 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