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介绍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1956 km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终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

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2022年7月10日上午,由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德令哈站站房改扩建项目开工仪式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标志着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提质工程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全长1956公里。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中国在青藏高原上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1. 规划与初步研究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青藏铁路的规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在青藏高原上建设一条铁路的设想。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极端恶劣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这个计划一度被搁置。

在197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经过多次勘测和科学考察,确定了西宁至拉萨的线路走向,并进行了初步的工程设计。

2. 建设准备阶段(1990年代)1994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青藏铁路的建设方案。

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了勘测、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

1996年,青藏铁路公司成立,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争取国际贷款和技术支持,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

3. 建设阶段(2000年-2006年)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极高的地理海拔、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峻的自然环境,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

青藏铁路的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工程方法。

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条件,铁路线路采用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建设采暖工程、防风措施和植被恢复等。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标志着这项工程的圆满完成。

这条铁路的建成,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4. 运营阶段(2006年至今)自2006年7月1日开始,青藏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这条铁路的开通,使得西藏地区首次实现了铁路交通的连通,大大提高了西藏的交通运输能力。

随着运营的开展,青藏铁路逐渐完善了相关的设施和服务,提高了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同时,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和可靠,铁路部门还加强了对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

阅读“祖国各地”文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指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的铁路,属于中国国家铁路干线之一。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由西宁至格尔木段和格尔木至拉萨段合成,全长1956公里。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到处都是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

从青藏铁路起点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

有着“亚洲脊柱”、“龙脉之祖”之称的昆仑山高大雄伟,平均海拔5500米至6000米,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也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昆仑神话的摇篮。

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这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素有“高原动物王国”之美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给亘古荒原带来了无限生机。

雪域铁脉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进入藏北地区和当雄大草原,途经水雾氤氲的羊八井地热带,最后到达神圣“日光城”拉萨。

历经4年艰难挺进,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钢轨稳稳地安放在拉萨河畔,标志着这条雪域长龙实现全线贯通。

青藏铁路还创造了九大世界之最:世界之最一: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之最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世界之最三:穿越冻土里程最长;世界之最四: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世界之最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之最六: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之最七: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之最八: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世界之最九: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

这就是伟大的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人民的青藏铁路!(来自《高铁网》经整理)1“铁路干线之一”中“干线”你怎么理解?()A苦干出来的铁路线B沿着干枯河道走得铁路线C主要的铁路交通线D建筑非常艰难的铁路支线2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高原铁路”?()A它是世界最长的铁路B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C它是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D它经过最高点唐古拉山3乘坐在从格尔木至拉萨的火车上所欣赏到的景物,哪个概括不正确?()A荒漠的戈壁和沼泽湿地B雪山草原和纵横的河流C遍布的湖泊和茫茫的原野D壮阔的大海和满目的青山4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中的“这里”指哪里?()A青藏铁路B青海高原C巍巍昆仑山D唐古拉山5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120541204崔彤彤一、青藏铁路工程概况1、青藏铁路概况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

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于2006年七月一日正式通车运行。

2、青藏铁路的线路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

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3、青藏铁路的环境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

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二、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1、制定以人为本的科学建设方针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们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要求,制定了“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建设方针。

2、在公益性建设项目中首次实行法人责任制青藏铁路是典型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由国家安排。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大型企业——青藏铁路公司。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2007年正式运营
• 2007年6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 开通了拉萨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 列车
02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线路特点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地理位置
•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跨越了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极端气温可 达-40℃
可持续发展
• 青藏铁路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 •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青藏铁路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青藏铁路的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的筹建背景及历史
01 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开始规划修建青藏铁路 • 1958年,国务院同意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初步方案
02 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
02 环境保护技术
•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 • 如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等
0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 • 如高原铁路设计、铁路铺架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2006年全线贯通
•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 • 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铁路联系
•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筹建工作 • 1984年,青藏铁路正式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03 2001年实质性建设

青藏铁路沿线海拔

青藏铁路沿线海拔

对民族团结的影响
1 2 3
加强民族交流与融合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为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 交流搭建了重要的桥梁,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了 解和融合。
提升民族自豪感
青藏铁路的建设展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 心和支持,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 感。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铁路的通车为民族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 资源,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民族 地区的整体发展。
提升旅游可达性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提 高了游客进入这一地区的便利性, 缩短了旅行时间,降低了交通成 本,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
游。
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旅游 业逐渐发展壮大,旅游服务设施 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应对措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同时,建立野生动物通道和生态保护区,加强监 管力度,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04
青藏铁路沿线海拔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促进旅游资源开发
青藏铁路沿线拥有壮丽的自然风 光和独特的藏族文化,海拔的差 异形成了多样化的旅游景观,为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THANKS
感谢观看
03
青藏铁路沿线பைடு நூலகம்拔的挑战 与应对措施
高寒缺氧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挑战
青藏铁路沿线海拔高,气候寒冷,氧气稀薄,给人类和设备带来极大的生存和 运行挑战。
应对措施
采用耐低温、抗缺氧的特殊材料和设备,如使用不锈钢材料、增加氧气供应等, 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在高寒缺氧环境下工作 的能力。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2006年7月1日,横贯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起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

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宜生存的“生命禁区”。

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面临着高寒缺氧、终年冻土、生态脆弱等巨大困难,这些世界性的难题严重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十万筑路大军奔赴“世界屋脊”,这些设计者和施工者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挑战困难,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克服困难,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大桥……为了保护自然生态,还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修建通道。

青藏铁路的建成,沟通了西藏、青海和内地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条钢铁大动脉的贯通,
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因此,这条铁路又被各族人民誉为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1.比一比,再组词。

泽()冈()宜()贯()择()岗()谊()惯()2.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明这个比喻句是把
比作。

3.回答问题。

○1修筑青藏铁路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2青藏铁路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
○3列举把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

青藏铁路介绍ppt课件

青藏铁路介绍ppt课件
青藏铁路的开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对外购物和 文化娱乐的机会。
青藏铁路对国家形象的提升
展示国家实力
青藏铁路作为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展示了中国在高原铁路 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
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推动国家发展
采用综合措施,如强化保温、主动降温等,确保铁路线路稳 定,解决了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
监测与预警
建立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线路情况,及时预警可能的 安全隐患。
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
环保理念
青藏铁路建设贯彻了环保理念,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如采用环保材 料、优化施工方案等。
生态保护措施
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野生动物通道建设等,以保护青 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
技术难题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如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环境保护等。为了 解决这些难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并采取了多项创新技术和方法。
建设完成后的影响和效益
01
促进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建设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同时,铁路的建设还将加强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加速人员和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资源开发
青藏铁路沿线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利和旅游资源,铁路 的开通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开通缩短了沿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 人员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加强与外界联系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促 进了*地区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来,共有300多名医务人员深入铁路建设工地巡诊,一线施 工人员伤病可在2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目前,青藏铁路工地没有发 生一例高原病死亡事故。铁道部门还采取了“快速通过高原,减少布 站,减少定员,减少劳动强度”的总体设计思路,以保障青藏铁路的 安全。

投资问题

技术方案的解决并不是最近的事情,使青藏铁路迟迟 不能上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问题。由于青藏高原特 殊的环境,在这里修建铁路的成本要比平原地区高得多。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议青藏铁路建设方案时,朱镕基总理 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已具有修建青藏铁路的经济实力。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也 已经基本具备,可以批准立项。朱镕基强调,修建青藏铁 路,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西 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西藏自治区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 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进一 步完善建设方案,抓紧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力 争早日开工建设。
重要意义

铁路的运输能力是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 无法比拟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 格尔木段)建成运营十多年来,已成为开 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推动青、藏两省区 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线路。它促进了青 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 和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等一 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青海 460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西藏的开发 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进藏物资的85%以 上都要通过格尔木来转运。续建青藏铁 路,将极大地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从根 本上改善两省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工人员和机械立即撤离工地,拔掉彩旗, 关闭夜间施施工,首先面对的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高寒、 缺氧、强紫外线等恶劣的高原气候环境严重威胁着建设者 的生命健康安全。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 原铁路,空气稀薄、气压较低,仅为海平面的60%~70%; 空气中含氧量少,比海平面低38%~46%。 中铁四局的工地医院驻址选在唐古拉山脚下海拔 4700 多米的雪域高原“无人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医院护 士长丁太环刚上高原时克服了严重的高山反应,每天工作 长达十几个小时,没有办公桌,她就蹲在地上,趴在纸箱 上配药、写记录。一次搬药品时,由于劳累过度晕倒在地, 醒来后喝了一支葡萄糖又干了起来。青藏线上的医务工作 者都说,在这里,家的含义变得更广,每一名建设者都是 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能因为高原病丢下一个人,否则会遗 憾终身。
难题一攻克高原冻土施工


规划中的青藏铁路全长 1118 公里,海拔高度大 于4000米以上地段有 965 公里,经过连续多 年冻土地段 550 公里。 在多年冻土地段施工是 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建设青藏铁路的 200 多 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组成攻关队伍,对冻土 试验工程 39 项科研课题 展开联合攻关,取得了 初步成果。


重要意义

建设青藏铁路,也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联系, 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 建设青藏铁路,还是开发青海、西藏两省区丰富的旅游资 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藏铁路沿线的 旅游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1991年至1998年,进藏旅游 的客运量增长率平均高达 18.7% ,而且仍在高速增长之中, 但目前落后的交通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铁路的修建,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促进青海、 西藏两省区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使之成长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并有可能成为两省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严重影响铁路的运行安全。据中科院旱区寒区环境工

难题二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地处西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青藏铁 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所经地区多为高原草甸,受严酷的气候 条件控制,植被生长非常缓慢,如被破坏极难恢复。为了 观赏壮美的高原风光而进行大规模的人力建设,甚至要穿 越无人区,这些活动会不会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想想当 年修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路段和青藏公路,就付出了 相当大的生态代价,有的路段,两侧几十公里的植被都遭 到了严重破坏。
2、涉及到对冻土环境的保护。在工程中,保护环境对保 护冻土、保护路基稳定也是十分必要的。此次设计中除规 定了专门的取、弃土地点外,还详细设计、指定了施工便 道及从公路通往工地的道口等,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 遵守。同时,在施工当中要严格执行设计程序,严禁破坏 冻土的热平衡;甚至对施工的季节,也提出了要求。
高原冻土是青藏铁路工程的头号难题

程研究所马巍研究员介绍:冻土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结 冰的冻土像石头一样坚硬,但融化后则成一摊烂泥,承载 力几乎为零。冻土对温度非常敏感,极易受天然因素或人 为活动的影响而融化,产生下沉或融陷;而寒季融化层再 度冻结则会产生膨胀变形,这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变形破 坏的主要原因。现在在青藏公路的很多路段,都可以看到 路面成了起伏不平的“搓板路”。因为公路的柏油路面吸 热性强,路面温度一般要比气温高5-6摄氏度,使得青藏 公路下面的冻土沉融,地基下陷,形成这样的情形。如果 青藏铁路的路基将来也变成“搓板路”,问题就大了。
重要意义

建设青藏铁路,将对青、藏两省区的经 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 得以更充分发展。同时,无论是国家巨 额的投资,还是建设铁路所需的大量人 力、物力,都将直接拉动青海、西藏两 省区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其产业结构的 合理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 化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建设青藏铁路,更是改变目前西藏不合 理的能源结构,从根本上保护青藏高原 生态环境的长远需要。
重要意义

建设青藏铁路,将完善路网布局, 并一举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 交通。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 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 青海与新疆均无铁路相连,青藏 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 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 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 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 是今后建设区内路网的骨干铁路。 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 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 交通,彻底解决“进藏难”的问 题。


参建单位和青藏两省 区环保部门签订了我国 铁路建设史上首份环保 责任书;青藏铁路全线 建立了环保监理制度。 施工单位严格遵循施工 要求,全力保护野生动 物。对于穿越可可西里 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 在工程设计中,尽可能 采取了绕避的方案;同 时,根据沿线野生动物 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 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 铁路暂停施工,为藏羚羊迁徒让道。施 了野生动物通道。
青藏铁路 ——筑路史上风险最大的 中国铁路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 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 铁路所经线路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 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 点海拔 5072 米。沿线地质 复杂,有多年连续冻土地 段550公里,在建设中将面 临前所未有的三大难题, 即高原生理、多年冻土和 环境保护问题。同时,青 藏高原严寒缺氧、强紫外 线辐射等严酷的自然环境, 给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工 作效率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