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设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1家):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 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 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 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 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青藏铁路承包公司:建设管理由青藏铁路公司承担在格 监尔理 木单 和位 拉( 萨1分1别家成)立:青乌藏鲁铁木路齐建监设理总公指司挥、部铁和一青院藏监铁理路公司、 甘建设肃总铁指科挥监部理拉公萨司指、挥甘部肃。陇总辉体监设理计公单司位,为北铁京道铁第城一监勘理公司、 北察京 设铁 计研 院,监其理中公拉司萨、河四特川大铁桥科、监拉理萨公站司房,分西别南由交铁大道监第理公司、 郑三州勘中察原设监计理院公和司中、国兰建州筑铁设道计学研院究监院理担公任司
冻土施工技术
片石通风路基 热棒
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投入逾亿元, 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 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 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水体系 等措施均获成功。青藏铁路已 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大的冻土研 究基地。
隔离板通风管路基
建设期间面临的主要健康安全问题:
✓高寒 ✓缺氧 ✓干燥 ✓风大 ✓辐射强 ✓地处鼠疫自然源 ✓压力容器多 ✓爆炸物品多 ✓高原高空作业 ✓生活供应受限。。。。。。
✓建设青藏铁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 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 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西藏人民的生 活水平
✓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 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青藏铁 路的通车,尤其推动尼泊尔落后的背部山区的经济发 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 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青藏铁路将帮助尼 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居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共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线路长度814千米,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修通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长度1142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海拔4 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青藏铁路的建设,可以说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地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风险评估报告之青藏铁路

风险评估报告之青藏铁路

风险评估报告之青藏铁路风险评估报告之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中国建设大西北经济区的重大举措,也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会对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对青藏铁路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确保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可靠。

一、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青藏铁路从西安经成都、昆明、大理、丽江、西宁到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

其中,铁路在西宁和拉萨之间的海拔高度最高,达到了5072米。

青藏铁路的建设,不仅涉及到科技、工程、环保等方面,还涉及到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

因此,风险评估的任务非常重要。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一)政治风险青藏铁路的建设,涉及到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和对外开放,也涉及到中央政府的政治决策。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政治风险。

如,由于西藏地方政府拨款和财政困难等原因,青藏铁路建设资金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西藏自治区的高度政治敏感性,也可能会引发各种政治纷争。

(二)科技风险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科技支持。

其中,最大的科技风险是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

高寒、缺氧、气温等特殊环境将对车辆、线路及设备等产生极大的冲击。

车辆制造商、线路建设商和设备供应商需要加强研发,提高产品是否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能力。

(三)工程风险青藏铁路的建设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极其艰苦。

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巨大的工程风险,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等。

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四)环境风险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将对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如,铁路的建设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生态损失。

同时,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也需要提高环保措施的针对性。

对此,需要建立协调机制,确保环境保护的工作顺利实施。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解决方案:1思想措施: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要求参建单位增加投资,依法保护沿线植被、冻土、湿地、水源及野生动物。2技术措施:用小彩旗为标志,严格划分开采矿石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车路线,防止对施工范围以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轧和破坏。对生活垃圾专人搜集,集中掩埋。3法制措施:全线实行环保监理制度,总指挥部委托第三方对全线环保进行全过程监控,省环保局与建设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面的环保责任。4工程措施:为保护野生动物(觅食、迁徙等)设置了绿色通道(野生动物过往铁路的通道)。
解决方案: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三级医疗保障机构,对建设者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和及时治疗。2实行梯级式适应,逐步使建设者由低到高适应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气候和环境,并限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3加强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建设。
、环境保护问题,青藏高原是我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地和分化中心。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优先保护的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少,土层浅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一经破坏,绝难恢复是青藏高原生态的最大特点。而青藏铁路恰恰穿越青藏高原腹地,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因此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难题。
由铁道部组织。
工程背景: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不适应需求。经过铁道部组织的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2007年正式运营
• 2007年6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 开通了拉萨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 列车
02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线路特点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地理位置
•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跨越了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极端气温可 达-40℃
可持续发展
• 青藏铁路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 •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青藏铁路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青藏铁路的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的筹建背景及历史
01 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开始规划修建青藏铁路 • 1958年,国务院同意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初步方案
02 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
02 环境保护技术
•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 • 如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等
0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 • 如高原铁路设计、铁路铺架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2006年全线贯通
•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 • 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铁路联系
•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筹建工作 • 1984年,青藏铁路正式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03 2001年实质性建设

青藏铁路工作报告

青藏铁路工作报告

青藏铁路工作报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跨越西藏、青海两省区,其交通运输一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中国的第一横贯高原的铁路,青藏铁路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青藏铁路的工作报告。

一、概述青藏铁路是中国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倾力打造,为我国的交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连接青海和西藏两个地区。

这条铁路线穿越中国最偏远、最恶劣的地理环境,沿线温差大,缺氧,地震多发,设施条件差,建设难度极大。

然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善,青藏铁路已经成为连接西藏和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青藏铁路工作报告总览青藏铁路工作报告是通过收集和整理青藏铁路运营情况和人员管理问题等相关信息的一份报告,它的目的是向上级部门和公众展示青藏铁路的工作成果,反映过去一年的情况和创新重点,同时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导。

1. 运营情况青藏铁路作为一条穿越高山、沟谷、丘陵地带的铁路线,其运营情况因自然环境因素受到很大影响。

2020年青藏铁路全线的运输量为254.7万吨,旅客量为690.5万人次,而这个数字在2019年的时候分别是267.1万吨和692.7万人次,可以看出疫情对青藏铁路的运营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从车站的数量上来看,2020年全线开通了两个新车站。

2. 人员管理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营离不开良好的人员管理,尤其对于这样一条穿越高原的铁路而言,需要进行更加周全的管理。

2020年,青藏铁路的人员总数为20700人,其中18100人是车站工作人员,2600人是动车组乘务人员。

青藏铁路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创新重点在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三、青藏铁路的发展前景随着青藏铁路的不断发展,它的运营情况也越来越稳定,同时也从运输和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青藏铁路的发展将继续关注环境保护,推动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铁路线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其中,青藏铁路的发展使西藏的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120541204崔彤彤⼀、青藏铁路⼯程概况1、青藏铁路概况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有960公⾥的海拔⾼程在4000⽶以上,其中550公⾥的地段穿越⾼原常年冻⼟地带。

其最⾼点位于海拔5072⽶,常年⽩雪皑皑的唐古拉⼭垭⼝,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的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战略决策,是国家“⼗五”四⼤标志性⼯程之⼀,是西部⼤开发的重点⼯程之⾸。

于2006年七⽉⼀⽇正式通车运⾏。

2、青藏铁路的线路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西藏⾃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其中西宁⾄格尔⽊约846公⾥已于1984年建成。

将要动⼯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市⽕车站引出,过南⼭⼝后,上青藏⾼原腹地,途经纳⾚台、五道梁、沱沱河、雁⽯坪,翻越唐古拉⼭进⼊西藏⾃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井,⾄西藏⾃治区⾸府拉萨市。

线路⾛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三江源、羌塘等⾃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条“环保铁路”。

3、青藏铁路的环境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最长的⾼原铁路。

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以上的地段有960公⾥,翻越唐古拉⼭线路最⾼处达5072⽶;经过多年连续冻⼟地段550公⾥,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

沿线⾼寒缺氧,⽣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

风⽕⼭隧道,是世界上最⾼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的昆仑⼭隧道,全长1686⽶,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隧道”。

⼆、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1、制定以⼈为本的科学建设⽅针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们按照⾼起点、⾼标准、⾼质量建设世界⼀流⾼原铁路的要求,制定了“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流”的建设⽅针。

2、在公益性建设项⽬中⾸次实⾏法⼈责任制青藏铁路是典型的公益性建设项⽬,全部投资由国家安排。

青藏铁路建设情况简介

青藏铁路建设情况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8
路基两侧
地表植被
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9
在沱沱河、安多、当雄试种草皮3万 平方米,均获成功,正在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0
地表恢复
完工后 施工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1
地表恢复
完工后 施工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2
地表和景观恢复
完工后 施工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9
风火山隧道大型空调系统
开挖温度 混凝土 入模温度
-5℃至5℃ 5℃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0
青藏铁路已完工程经过两个冻融循环的检 验,初步证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效果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1
在全力解决冻土的同时,青藏铁路 建设还面临地震和混凝土耐久性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甘藏方案
川藏方案
川 藏 方 案
滇 藏 方 案
滇藏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
在专家多次
论证的基础上,
铁道部建议: 首先修建青藏 铁路格(尔木) 拉(萨)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
2、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宏伟艰巨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段)
全长1142公里
唐 古 拉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填土 片石层 地面线 排水土拱,厚0.3m
多年冻土天然上限
片石气冷路堤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6
片石气冷措施
片石层上下界面 间存在温度梯度, 引起片石层内空 气对流;
负积温量值大于 正积温,加快基 底地层的散热, 降低地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
青藏铁路建设包括工程建设和设备建设 两部分,这里只介绍工程建设部分。注重介 绍工程概况、冻土带世界性难题和雪域高 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风火山隧道工程构 筑技术没有系统列入,以后再做专题介绍。 本介绍的全部资料引用于铁道部青藏铁 路指挥部办公室,特予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设计工程总量 正站线铺轨1216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4
高寒缺氧
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唐 古 拉 山 昆 仑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5
高寒缺氧
翻越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5072米
唐 古 拉 山 昆 仑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6
高寒缺氧
• 多年冻土区年平 均气温0℃以下 • 沱沱河极端最低 温度-45.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04
铁道部要求
沿线基本实现 "无人化"管理
全线调度集中 机车长交路、随乘制 非作业车站无人值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05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06
谢 谢!
(4)热棒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0
热棒措施
汽液两相对流换 热,降低棒周地 温 无能耗,高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1
热棒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2
热棒措施 32公里线路使用热棒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3
(6)隔热保温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4
隔热保温措施
减少地温 波动,减 轻周期性 冻胀变形 被动保护 冻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5
隔热保温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6
综合措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7
综合措施之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8
综合措施之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9
路基排水措施
挡水埝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0
(9)合理路基高度措施
路基填筑高度2.5-5.0米 太高的路基不利于冻土稳定
和795例肺水肿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98
4、探索了有效的防治高原病途径
应用新技术治疗高原病
高压 氧舱 治疗 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99
首次进行海拔4900米以上制氧 弥漫式供氧
隧 道 施 工 断 面
弥漫式供氧
制 氧 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00
在风火山隧道实现了弥漫供氧和氧吧车吸氧,相 当于所处海拔高度降低1200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8
路基两侧
地表植被
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9
在沱沱河、安多、当雄试种草皮3万 平方米,均获成功,正在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0
地表恢复
完工后 施工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1
地表恢复
完工后 施工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2
地表和景观恢复
完工后 施工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2
抗 震
线路选线尽量避开活动断裂带,以路基工程大角度通过
尽力避免在断裂带中设置大桥、高桥等大型建筑物
桥梁、隧道等大型建筑采取严格的抗震措施,确保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3
三、贯彻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4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独特 珍稀特有物种丰富 自然景观多种多样 高寒湿地广为分布 江河源、生态源
4
主要内容
一、青藏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依靠科技创新,攻克冻土难题
三、贯彻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
四、更新建设理念,勇创世界一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5
一、青藏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
1994年7月, 开始大面积选线 和多方案比较: 青 藏 方 案 甘 藏 方 案
青藏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7
野生动物通道
路基缓坡处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8
藏羚羊迁徙通过动物通道
2004年6月藏羚羊正从五北大桥下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9
6、防止了铁路沿线水土流失
草皮防护
当雄已完成的路基边坡和排水沟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90
骨架护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91
石方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8
(2)碎(片)石护坡或护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9
碎(片)石护坡或护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40
碎(片)石护坡或护道措施
孔隙内空气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产生对流
寒季对流交换热作用强,有利于地层散热 暖季空气交换弱,产生热屏蔽,减少传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41
碎(片)石护坡或护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
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介绍
张敏霞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

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 弱的生态、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狂风扰乱工作 等几个世界性难题,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 多多国内外“第一”。 •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 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 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 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全长1686米,海拔4648米的世界最长的高原冻 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天四季, 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 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以下。
65
(12)隧道措施 控制开挖温度,
采用合理衬砌,
设置隔热保温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6
隧道措施
隧道正在铺设防水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7
隧道措施
昆仑山、风火山隧道结构安全可靠
昆仑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8
在桥梁桩基施 工中,使用性能 优越的旋挖钻机
速度快
质量好 效率高 对冻土扰动小 对环境无污染
34
冻土特征
热稳定性差
厚层地下冰和高含冰 量冻土比重大 对气候变暖反应极为 敏感 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一 般为2600-3000h/a) 含地下冰 的岩芯 厚层 地下冰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5
创新了成套的多年冻土工程措施
(1)片石气冷措施
片石层厚度不小于1m, 且随路基高度逐渐加厚。 粒径为0.1~0.3m。
孔隙内空气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产生对流
暖季空气交换弱,产生热屏蔽,减少传热
•碎石层中靠近外侧的空气均 为向上运动。
暖季空气速度
•水平片石层内的空气运动方 向是靠近阳坡区域为上层空气 运动方向向右,下层向左,而 靠近阴坡处的水平抛石层的上 层空气运动方向向左,下层向 右,在靠近水平抛石层中心区 域空气的运动方向向下。 •碎石层阳坡侧的空气运动速 度大于阴坡侧。
83
桥梁穿越湿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4
5、创造了野生动物保护新经验
选线、设计
线路优化设计,减少对可可 绕避了林周彭波 黑颈鹤保护区
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
然保护区的影响
林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5
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三种形式33处
隧 道 顶 通 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6
野生动物通道
桥 下 通 过
甘藏方案
川藏方案
川 藏 方 案
滇 藏 方 案
滇藏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
在专家多次
论证的基础上,
铁道部建议: 首先修建青藏 铁路格(尔木) 拉(萨)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8
2、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宏伟艰巨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段)
全长1142公里
唐 古 拉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8
二、依靠科技创新,攻克冻土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9
冻 胀 冰 锥
多年冻土主要病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0
冻 胀
冻胀丘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1
融 沉 热融滑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2
热融湖塘
融 沉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33
热融冲沟
融 沉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69
风火山隧道大型空调系统
开挖温度 混凝土 入模温度
-5℃至5℃ 5℃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0
青藏铁路已完工程经过两个冻融循环的检 验,初步证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效果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71
在全力解决冻土的同时,青藏铁路 建设还面临地震和混凝土耐久性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及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
铺轨通过风火山
唐 古 拉 山 风 火 山 昆 仑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6
2005年,全线铺通,开展站后工程建设
2006年,收尾配套,开展试运营工作
2007年7月1日前,全线建成通车
唐 古 拉 山 昆 仑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7
严格质量管理,加强工程监理 已完工程符合验标要求
填土 片石层 地面线 排水土拱,厚0.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