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设过程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1家):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 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 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 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 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青藏铁路承包公司:建设管理由青藏铁路公司承担在格 监尔理 木单 和位 拉( 萨1分1别家成)立:青乌藏鲁铁木路齐建监设理总公指司挥、部铁和一青院藏监铁理路公司、 甘建设肃总铁指科挥监部理拉公萨司指、挥甘部肃。陇总辉体监设理计公单司位,为北铁京道铁第城一监勘理公司、 北察京 设铁 计研 院,监其理中公拉司萨、河四特川大铁桥科、监拉理萨公站司房,分西别南由交铁大道监第理公司、 郑三州勘中察原设监计理院公和司中、国兰建州筑铁设道计学研院究监院理担公任司
冻土施工技术
片石通风路基 热棒
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投入逾亿元, 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 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 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水体系 等措施均获成功。青藏铁路已 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大的冻土研 究基地。
隔离板通风管路基
建设期间面临的主要健康安全问题:
✓高寒 ✓缺氧 ✓干燥 ✓风大 ✓辐射强 ✓地处鼠疫自然源 ✓压力容器多 ✓爆炸物品多 ✓高原高空作业 ✓生活供应受限。。。。。。
✓建设青藏铁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 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 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西藏人民的生 活水平
✓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 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青藏铁 路的通车,尤其推动尼泊尔落后的背部山区的经济发 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 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青藏铁路将帮助尼 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全长1956公里。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中国在青藏高原上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1. 规划与初步研究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青藏铁路的规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在青藏高原上建设一条铁路的设想。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极端恶劣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这个计划一度被搁置。

在197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经过多次勘测和科学考察,确定了西宁至拉萨的线路走向,并进行了初步的工程设计。

2. 建设准备阶段(1990年代)1994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青藏铁路的建设方案。

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了勘测、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

1996年,青藏铁路公司成立,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争取国际贷款和技术支持,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

3. 建设阶段(2000年-2006年)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极高的地理海拔、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峻的自然环境,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

青藏铁路的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工程方法。

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条件,铁路线路采用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建设采暖工程、防风措施和植被恢复等。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标志着这项工程的圆满完成。

这条铁路的建成,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4. 运营阶段(2006年至今)自2006年7月1日开始,青藏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这条铁路的开通,使得西藏地区首次实现了铁路交通的连通,大大提高了西藏的交通运输能力。

随着运营的开展,青藏铁路逐渐完善了相关的设施和服务,提高了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同时,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和可靠,铁路部门还加强了对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青藏铁路的意义

青藏铁路的意义
• 为全球铁路建设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 有助于全球铁路建设的全球发展和影响
青藏铁路对未来铁路发展的展望
未来铁路发展将更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
• 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有助于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未来铁路发展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 为铁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有助于铁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提升了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 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支持
青藏铁路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合作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 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提升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 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助于国家安全和稳定
• 为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助于国家安全和稳定
03
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 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4
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青藏铁路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

减少了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有助于高原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保护
未来铁路发展将更加国际化和合作
• 为全球铁路建设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 有助于铁路技术和服务的全球发展和影响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T C H I N G
Docs
青藏铁路的意义及影响
01
青藏铁路的建设背景及历程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产业》大单元教学设计第5课时——青藏铁路建设过程的困难与智慧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产业》大单元教学设计第5课时——青藏铁路建设过程的困难与智慧

课时教学设计5
考后播放视频。

知识迁移不同地区以桥代路的原因分析,
提供四种情况以桥代路的景观图
片,引导学生根据地点分析原因。

根据以桥代路的景观图片,思
考分析原因。

完成对知识的概
念性理解。

探究2 青藏铁路修建后对我国有何意
义?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交通建设
对于沿线地区人们、区域、国
家的三个层面意义。

视频播放中国铁路发展历程,进行情
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让学生感受
中国交通建设成果。

感悟中国交通建设取得的巨大
成就。

探究3 展示中国铁路网,引导学生分析
中国铁路分布特点,认识主要铁
路干线的分布。

借助地图分析中国铁路分布特
点,说出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

辩论会高速铁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
大于利?
学生课前分组寻找资料,讨论
观点,课堂上正反双方展开辩
论。

总结和评价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布置学习评
价内容。

完成相应的题目,检测课堂学
习成果。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2007年正式运营
• 2007年6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 开通了拉萨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 列车
02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线路特点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地理位置
•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跨越了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极端气温可 达-40℃
可持续发展
• 青藏铁路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 •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青藏铁路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青藏铁路的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的筹建背景及历史
01 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开始规划修建青藏铁路 • 1958年,国务院同意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初步方案
02 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
02 环境保护技术
•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 • 如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等
0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 • 如高原铁路设计、铁路铺架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2006年全线贯通
•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 • 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铁路联系
•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筹建工作 • 1984年,青藏铁路正式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03 2001年实质性建设

青藏铁路介绍ppt课件

青藏铁路介绍ppt课件
青藏铁路的开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对外购物和 文化娱乐的机会。
青藏铁路对国家形象的提升
展示国家实力
青藏铁路作为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展示了中国在高原铁路 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
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推动国家发展
采用综合措施,如强化保温、主动降温等,确保铁路线路稳 定,解决了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
监测与预警
建立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线路情况,及时预警可能的 安全隐患。
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
环保理念
青藏铁路建设贯彻了环保理念,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如采用环保材 料、优化施工方案等。
生态保护措施
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野生动物通道建设等,以保护青 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
技术难题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如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环境保护等。为了 解决这些难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并采取了多项创新技术和方法。
建设完成后的影响和效益
01
促进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建设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同时,铁路的建设还将加强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加速人员和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资源开发
青藏铁路沿线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利和旅游资源,铁路 的开通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开通缩短了沿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 人员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加强与外界联系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促 进了*地区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幼儿园文化之旅:青藏铁路历史文化探究

幼儿园文化之旅:青藏铁路历史文化探究

幼儿园文化之旅:青藏铁路历史文化探究导语在青藏高原上,有一条连接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珍贵铁路,它是青藏铁路。

这条铁路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连接了藏地和内地的纽带,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究青藏铁路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悠久历史,感受其中蕴含的魅力与意义。

一、青藏铁路的诞生1. 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的交通历史自古以来,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一直被称为“天路”和“藏地”,其间交通一直十分不便。

而青藏铁路的建设,实现了青藏高原的交通状况从此改善,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筹建,到2006年全线开通运营,青藏铁路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建设过程。

无数建设者们为了这条铁路的建成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巨大牺牲,才有了如今连接了天空之路和青海玉则的雄伟铁路。

3. 青藏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青藏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更是中国铁路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不仅带来了当地的繁荣,也在国家交通体系中极具地位和作用。

二、青藏铁路的文化内涵1. 青藏文化的传承青藏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和宗教的重要发源地,而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开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铁路连接了内地与藏地,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2. 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青藏铁路穿行在青藏高原,这里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在铁路沿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贡嘎雪山、纳木错、布达拉宫等著名景点,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当地特有的藏式建筑和宗教氛围。

3. 青藏铁路对当地民生的影响青藏铁路的建成开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水平的提升。

铁路的建设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盛,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和物资交流,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青藏铁路作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连接了内地与藏地,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

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

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

截止到2000年底,青藏铁路西格段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8724万吨,发送旅客3573万人,完成进藏物资运输达875万吨。

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远远不适应需求。

经过铁道部组织的精心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去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上万名建设者汇聚于此,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工程计划于2001年10月完工,工程设计为一级铁路。

扩能改造后,青藏铁路西格段年通过能力将大大提高。

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建成使用,为格拉段入藏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翔实的技术资料。

西格段于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预计2012年完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青藏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源与应对策略对照表
青藏项目风险管理的监控过程
(1)建立监控体系:包括:确立监控方针、建立风险 信息汇报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方
案。
(2)监控方针: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沟通、第一Leabharlann 时间处理;杜绝人身安全事故。
(3)风险信息汇报机制:以工作周报、施工日志为基
础,以向配合单位侧面咨询为辅,管理者不定期电
话或现场检查,及时发现新的风险,监督控制原有
风险。
青藏项目风险管理的监控过程
(4)风险预警机制:即以青藏建设总指挥部的各站项
目进度计划为基准,制定本公司各站项目计划,以
本公司各站项目联合调试开始时间推迟和各项目
小组工作周报未准时上交为风险征兆,当征兆出现
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项目风险管理的监控
青藏铁路项目包含以下风险
组 织 和 项 目 管 理 风 险 其 他 不 可 预 见 的 风 险
社 会 风 险
自 然 风 险
技 术 风 险
经 济 风 险
信 用 风 险
青藏项目分析与评估
注:表2中数字说明:(1)风险序号按1社会风险、2自然风险、3技 术风险、4组织和项目管理风险、5经济风险、6信用风险和7其 它不可预见的风险依次排列。(2)各风险因素影响范围分为:1局 部、2大部、3全部。(3)各风险因素发生时间分为:1配合施工和 准备阶段、2安装调试阶段、3竣工验收阶段。(4)各风险因素的 影响程度:分为1安全、2工期、3质量和4成本4个方面,按1较轻 、2一般、3严重划分。
返回主菜单
青藏铁路前期规划与论证
前期规划
• 第一次勘测1955年至1961年
• 第二次勘测1961年至1978年 • 第三次勘测1996年至2001年
技术上的支持
成立了冻土大队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冻土专家程国栋院士提出了“ 冷却路基”的思路. 建立全路第一个高原病防治中心。
前期规划
• 第一次勘测1955年至1961年
简介
青藏铁路前期期规划论证 青藏铁路的实施 青藏铁路之控制
简介 青藏铁路,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 铁路,被誉为“天路”。它东起青海西宁市,南 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格尔木至拉萨全 长1142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 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 点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 路。
客观条件
出现问题
高原缺氧
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多年冻土问题及解决方案
客观条件
出现问题
多年冻土
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生态脆弱问题及解决方案
客观条件
出现问题
高原缺氧
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返回主菜单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的风险管理
恶劣的自然环境、陌生的人文环 境、跨度极大而分布极散的工作地点 等因素,势必使整个项目蕴藏着巨大 风险。然而,风险也与利润并存。因 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 ,进行风险管理则是重中之重!!!
时即进入相关应急方案。 (5)风险应急方案:当风险征兆出现时,项目总指挥立 即联系项目小组负责人听取汇报,共同调查是否会 有前所未料的新风险,若有则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汇
报,并制定新的风险应对措施;若没有则就风险应
对措施的A-J项逐项进行检查并调整改善。
青藏线项目风险管理总结
不足: (1)相对忽视了技术风险,导 致各站施工过程中设备损坏 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成 本目标。 (2)风险识别中对项目组织管 理风险中项目特殊性给我方 人员带来的心理波动影响估 计不足,导致在项目开展初期 ,部分项目人员对项目环境产 生了恐惧和悲观心理。 效果: (1)项目期间未发生人员伤 亡的重大事故,实现了预期
• 第二次勘测1961年至1978年 • 第三次勘测1996年至2001年
经济上的可行性
2006年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环保的投入就 达2多亿元 .
返回主菜单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其他
滑坡,泥石流
植被稀疏
生态脆弱
青藏铁路
太阳辐射
地势高,辐射强
冬天冻,夏天融
多年冻土
高寒缺氧
气候条件
高原缺氧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标。
(2)项目的工期、质量无重 大问题,并通过了相关验收。 (3)与相关施工、设计等配 合单位合作较顺利,获得了
好评。
Thanks
小组成员:王肖、王德斌、
全剧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