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让我们寻根》|苏教版 (共26张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1课《让我们来寻根》

11课《让我们来寻根》

半个世纪的心愿
“相约新世纪--海外华裔青 少年2001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 2001年7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开营仪式。李岚清爷爷亲自将印 有小龙人标志的营旗交给两位分 别来自缅甸和意大利的华裔学生。 在这面旗帜下,来自世界41个国 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华裔青少年 将在此后的20天内在中国各地展 开寻 根 之旅。
人的演变
北京
(山顶洞人)
(半坡遗址)
陕西
(河姆渡遗址)
浙江 云 南 (元谋人)
云南元谋人
北京人
北京山顶洞人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原始人在

原始人在 。
原始人在

韩国10老人寻根 陈家祠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2002年12月3日,祖 籍广 东的韩国陈氏宗亲会的10名会 员,在白发苍苍的会长陈邦植 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广州荔湾区 的陈家祠堂寻根问祖。他们是 我国明朝抗倭名将陈嶙将军的 后裔。
这些旅居海外的华人 为什么要千里迢迢 地回来寻根?你能 体会到 他们的心情吗?


(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邓稼先
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这里

我们的根在山顶洞人刀耕火种的日子里
我们的根在盘古开天开天辟地的神话里 我们的根在横平竖直的——————里 我们的根在飞天绚丽多姿的——------里 我们的根在——————的唐诗宋词里 我们的根在——------------的四大发明里 我们的根在百善孝为先的 —————里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让我们来寻根1_苏教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让我们来寻根1_苏教版

五年级上道德与社会教课反省-让我们来寻根苏教版《让我们来寻根》是《道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后代”中教课内容。

这一教课内容分为三课时达成。

在这一课中建构讲堂的要点、难点是怎样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怎样上出“情味” ,使学生既能在“知”上有所扩展,又能在“情”上获得提高。

所以,整个教课环节的设计都立足于学生的感情体验,骄傲,赏识,感谢,热爱,一直都以富裕感染力的爱国乐曲衬着讲堂氛围,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在教课第三课时“认识母亲河” 的教课环节中,教者特意准备了乐曲《黄河的源泉在哪里》和《长江之歌》,并把之穿插在教课流程中,联合课本中颂扬黄河、长江的歌曲,颂扬长江、黄河的诗句以及美文欣赏来创建教课情境,使本课教课方案的内容既依照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为“保护母亲河”这一环节的教课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延长。

《道德与社会》、《道德与生活》课程的中心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固然本课所体现的教课内容纵横千里,连绵千年,但教课内容的落脚点仍是归于学生的生活。

所以说,整个教课活动与学生生活体验,感情体验交相辉映,使“知”的教授予“情”的提高交融在一同,建立了真情的讲堂。

1、创建多种情境,帮助学生加深体验。

因书籍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生活还有必定的差距。

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开课伊始,我与本班的一位小姑娘饰演一对回国祖孙,表现了他们回到故乡时的那份惊喜。

在学生读完课文中的小故过后,我当记者采访了学生,孩子们也领会到了回国华侨对祖国的那份依恋。

《品社课标》中指出:“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质为基础,创建多种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收获。

”我设计的这几个环节既落实了课标要求又活跃了讲堂氛围,并且加深了学生的感情体验。

2、发挥朗诵作用,让孩子在读中感悟《品社课标》指出:“要发挥朗诵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读中品尝、感悟。

”本课教课中,我设计了自读、范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旨在从读中领会祖国历史第1页/共2页悠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块奇特的土地上不停拼搏,坚强进步的优异质量。

《让我们来寻根》教学设计(改)

《让我们来寻根》教学设计(改)

《让我们来寻根》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11课南宁市五一路小学覃艳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让我们来寻根》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内容。

本单元共设置了四课,本课和其他三课联系紧密,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对历史了解不多,对人类发展史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了解若干万年前的历史与文化是本课的难点。

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收集整理资料,能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据此,我让学生通过专题网站了解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本节课,我利用专题网站给学生提供大量有关“人类起源”、“炎黄子孙”、“赤子寻根”、“落叶归根”等信息,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并以信息技术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的实施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尝试基于网络环境,以主题网站的形式来进行品德教学的新模式。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人类的演进过程,感受华夏祖先勤劳、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的演进过程,懂得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由来。

难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生话“根”,引发情思。

我让学生用篆体的“根”字组词,并说出根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植物有根,人类也有自己的根,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让我们来寻根》(2)走近传说,诱发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让我们来寻根》教学课件

小学品德与社会《让我们来寻根》教学课件

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华夏民族
炎帝
黄帝
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北京人
距今约 50万年
山顶洞人
距今约 年
南京人
距今约 30万年
云南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云南元谋人
古猿人脑容量平均415毫 升,北京人脑容量平均1059 毫升,而现代人脑容量平均 1400毫升。
近30000000年 近30万个世纪
直立行走是古猿迈向人 类的第一步,是人与动物最 大的区别。
我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 取火”的传说,正是掌握取火 方法的反映。
古人在打制石器时,两石对 击冒出火花;或在砍砸树木时, 较长时间的摩擦生热而引起燃 烧,这样就导致了人工取火方 法的发明。
火的发明使人类脱离了愚 昧的野蛮时代!
我国北方黄土地带,原始农业首先从栽培 栗开始,栗是从一种叫狗尾草的一年生草本 植物培育而来。栗是我国先民最早栽培成功 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发现有白菜或芥 (gài)菜的种子;河姆渡发现一个保存较好 的葫芦。
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晒干后焚毁, 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整地后 即可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成为刀耕火种。
生食—熟食 没有工具—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害怕火—保存火—使用火—发明火 住山洞—搭草房—建木屋 衣不遮体—兽皮裹身
吃些什么? 怎么吃的? 怎样获取食物?
活动要求: 1、认真学习书中p78-79提供的资料。 2、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
在徐家窑遗址出土的石球 (又称球形投掷器)有一千多 件,重八十至二十千克左右, 球面敲打得匀称滚圆。丁村人 使用的石球多用石灰岩打成, 重500至1300千克,是重要 的狩猎工具。

让我们来寻根

让我们来寻根

人们喜欢赞美长 江、黄河你知道哪些 赞颂两条母亲河的歌 曲与诗词?比一比谁 知道的多。
黄河,你听我说
几度月圆,几度深秋, 望乡人儿,早就白了双鬓, 忘不了黄水,黄沙似金, 忘不了密林,绿树成荫, 我是莽莽大泽的一滴水呵, 我是中州大地的一粒尘。 纵然是沦落天涯, 我也忘不了黄河养育恩。 黄河呵,你听我说: 你是我的血脉,你是我的根, 回不到你的身边,我不死心。 月缺月圆,春短秋深, 一颗心儿,早已飞回家门, 情牵着民族、同胞相亲, 变魂在三山、五岳、昆仑。 我是轩辕大帝的子孙, 纵然是天高水长, 我也回去报国恩。 黄河呵,你听我说: 你是我的血脉,你是我的根, 回不到你的身边,我不死心。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相约新世纪--海外华裔青 少年2001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 2001年7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开营仪式。李岚清爷爷亲自将印 有小龙人标志的营旗交给两位分 别来自缅甸和意大利的华裔学生。 在这面旗帜下,来自世界41个国 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华裔青少年 将在此后的20天内在中国各地展 开寻根之旅。
请你们给我介绍故乡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当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他在大鸡蛋里睡着觉,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 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大鸡蛋忽然破裂开来。其 中有一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让我们寻根》|苏教版 (共26张PPT)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让我们寻根》|苏教版 (共26张PPT)
营旗交给两位分别来自缅甸和意大利 树同高学的千们华丈以,寻裔落根学叶为归题生根展。,来故了在土讨这中论有。面着旗每一帜个下华夏,子来孙不自绝世的根。
界41个国家和地这区些旅的居海3外0的0华0人多为什名么华要千裔青 少年将在此后的里2迢0迢天的他回内们来的寻在感根受中?吗你?国能体各会到地展 开寻根之旅。
行一次“北京人的生活情景” 多么不
容易吗?
•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 的艰苦斗争中,从渔猎、 采集生活逐渐过渡到定 居的农牧业和渔猎相结 合的生活。从陕西半坡 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 的考古发现来看,当时
炎黄子孙
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为 什么中国人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 自豪?
• 中华民族的童年时 代,有着许多美丽 动人的神话传说, 我们从这些美丽的 神话传说中,可以 窥见我们祖先的生 存状态和生活痕迹。
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工程开工后,禹和众人一 起劳动。禹在工地上干了13年, 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他带人修渠路过自家 门口,听到屋内刚出生的儿子正 在哇哇啼哭,他想亲一亲自己的 骨肉啊,可想到治水任务艰巨, 眼里含着泪离开了。
五(2)黄启明同学在班会课上读的以下几篇报道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 韩国10老人寻根陈家祠
2002年12月3日,祖籍广东的韩国陈氏宗亲会的10名会 员,在白发苍苍的会长陈邦植教授带领下来到广州荔湾区的 陈家祠堂寻根问祖。他们是我国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将军的后 裔。
这10名会员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不会说中文, 来到陈家祠堂后,他们个个神情肃穆,在祠堂里慢慢地绕了 一圈,还特别在尧舜帝的香炉前恭敬的上了香,并鞠了两个 躬。第二天他们一行又来到陈璘的祖籍韶关翁源县龙田村祭
半个世纪的心愿

品德与社会11_我们来寻根___Microsoft_PowerPoint_演示文稿

品德与社会11_我们来寻根___Microsoft_PowerPoint_演示文稿

地球上很早就有了生命。经过漫长 时间的进化,地球上出现了古猿。科学 家们从底下挖掘出来的化石中,知道了 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猿 人,又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逐渐演变、 进化、发展成为现代的人。
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
山顶洞人
北京人
元 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
北京山顶洞人
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 洞人的演进过程,我们可 以看出中华大地早期人类 进化的轨迹。
半坡出土
一套完整的捕鱼用具
可以根据鱼的 不同种类和大小, 选择最适宜的捕鱼 用具。渔叉、渔钩 一应俱全。
寻根故事
(1)2001年12月3 日明朝抗倭名将陈将 军的后裔——10位韩国老人来广州 寻根问祖。 (2)2001年7月,“相约新世纪——海外华 裔青少年2001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营仪式。 (3)2002年10月美籍华人,无限欣喜地 踏上故土。
·
2002年10月,美籍华 人余恩麟无限欣喜地踏上故 土--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 丰潭村,重温父亲昔日的回 乡之路。62岁的余先生现 在定居在美国洛山矶,是美 国的高能物理学博士。20 世纪初,他的祖父携全家移 居上海,后来又定居美国。 他的父亲在1927年底曾回 到故乡,写下了《回乡十日 记》一文。父亲炽热的乡情 在余先生心中烙下了深深的 痕迹,重踏先父之路回乡寻 根的愿望一日强似一日。历 经半个世纪以后,余先生的 愿望终于成为现实,他兴奋 地表示,明年,他要带兄弟 姐妹再回故土,并为故乡的 发展尽一份力量。
半个世纪的心愿
“相约新世纪--海外华裔青少年2001年中国寻 根之旅”活动2001年7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营 仪式。李岚清爷爷亲自将印有小龙人标志的营旗交 给两位分别来自缅甸和意大利的华裔学生。在这面 旗帜下,来自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华裔 青少年将在此后的20天内在中国各地展开寻根之旅。

小学品德与社会让我们来寻根-教学课件

小学品德与社会让我们来寻根-教学课件

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华夏民族
炎帝
黄帝
あリがとゥ
阿里嘎都
我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 取火”的传说,正是掌握取火 方法的反映。
古人在打制石器时,两石对 击冒出火花;或在砍砸树木时, 较长时间的摩擦生热而引起燃 烧,这样就导致了人工取火方 法的发明。
火的发明使先从栽培 栗开始,栗是从一种叫狗尾草的一年生草本 植物培育而来。栗是我国先民最早栽培成功 的粮食作物之一。
吃些什么? 怎么吃的? 怎样获取食物?
活动要求: 1、认真学习书中p78-79提供的资料。 2、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
在徐家窑遗址出土的石球 (又称球形投掷器)有一千多 件,重八十至二十千克左右, 球面敲打得匀称滚圆。丁村人 使用的石球多用石灰岩打成, 重500至1300千克,是重要 的狩猎工具。
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北京人
距今约 50万年
山顶洞人
距今约 18000年
南京人
距今约 30万年
云南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云南元谋人
古猿人脑容量平均415毫 升,北京人脑容量平均1059 毫升,而现代人脑容量平均 1400毫升。
近30000000年 近30万个世纪
直立行走是古猿迈向人 类的第一步,是人与动物最 大的区别。
在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发现有白菜或芥 (gài)菜的种子;河姆渡发现一个保存较好 的葫芦。
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晒干后焚毁, 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整地后 即可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成为刀耕火种。
生食—熟食 没有工具—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害怕火—保存火—使用火—发明火 住山洞—搭草房—建木屋 衣不遮体—兽皮裹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2)黄启明同学在班会课上读的以下几篇报道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 韩国10老人寻根陈家祠
2002年12月3日,祖籍广东的韩国陈氏宗亲会的10名会 员,在白发苍苍的会长陈邦植教授带领下来到广州荔湾区的 陈家祠堂寻根问祖。他们是我国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将军的后 裔。
这10名会员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不会说中文, 来到陈家祠堂后,他们个个神情肃穆,在祠堂里慢慢地绕了 一圈,还特别在尧舜帝的香炉前恭敬的上了香,并鞠了两个 躬。第二天他们一行又来到陈璘的祖籍韶关翁源县龙田村祭
营旗交给两位分别来自缅甸和意大利 树同高学的千们华丈以,寻裔落根学叶为归题生根展。,来故了在土讨这中论有。面着旗每一帜个下华夏,子来孙不自绝世的根。
界41个国家和地这区些旅的居海3外0的0华0人多为什名么华要千裔青 少年将在此后的里2迢0迢天的他回内们来的寻在感根受中?吗你?国能体各会到地展 开寻根之旅。
• 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我国 古代两个非常著名的部落首 领。传说炎帝姓姜,原居姜 水流域,后来向东发展到中 原地区。他教老百姓发展农 业,因此被后人称作“神农 氏”。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他一生下来就十分聪明,当 了首领后,他教人们盖房子、 种稻谷、养家畜,一直被当
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 之间,有个黄陵县。那里有 一座华夏族始祖皇帝的陵墓。 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 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祭奠敬 拜,表达对黄帝的景仰之情。
第二次,经过自己家时,儿子 已经会叫爸爸了,妻子在门口见
为什么是母亲河
• 长江、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河 流,它们也是世界著名的大 河。在远古的时候,长江流 域和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 地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 多,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生 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中华民族的童年时 代,有着许多美丽 动人的神话传说, 我们从这些美丽的 神话传说中,可以 窥见我们祖先的生 存状态和生活痕迹。
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工程开工后,禹和众人一 起劳动。禹在工地上干了13年, 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他带人修渠路过自家 门口,听到屋内刚出生的儿子正 在哇哇啼哭,他想亲一亲自己的 骨肉啊,可想到治水任务艰巨, 眼里含着泪离开了。
半个世纪的心愿
2002年10月,美籍华人云恩麟无 限欣喜的踏上故土——浙江省慈溪市 桥头镇丰潭村,重逢父亲昔日的回乡 之路。62岁的余先生现定居美国洛 杉矶,是美国高能物理学博士。20 世纪初,他的祖父携全家移居上海, 后又定居美国。他的父亲在1927年 底曾回到故乡,写下了《回乡十日记
“相约新世纪——海外华裔青少年 2001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2001年7 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营仪式。 李岚清爷爷亲自将印有小龙人标志的
看到这么多海外华人来到中国寻根, 许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咱们 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根到底有多深?中 国传说人,最远古早的最时候早,的有一老个祖盘古宗氏是。他谁看呢到宇?宙李晓 是混明混沌说沌:的一“团我气,知里道面没!有我光,们没最有声早音的,就老用祖宗 一把是大斧盘头古把这氏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
我所知道的神话传说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_ _ _ __________
地球上很早就有了生命,经
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出现了古
猿。科学变先过 、是千 进从百 化古万 、我悠上的猿年 发们久发国进的 展伟的现家化劳 成大历远。而动为的史古目来,现祖 , 人 前的逐代国 我 类 ,有 国 遗 我猿渐人着 是 址 国人演。非 世 最 境,常 界 多 内
行一次“北京人的生活情景” 小表演,好吗?
通过表演,你能体会到我们 人类走出的第一步是多么不
容易吗?
•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 的艰苦斗争中,从渔猎、 采集生活逐渐过渡到定 居的农牧业和渔猎相结 合的生活。从陕西半坡 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 的考古发现来看,当时
炎黄子孙
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为 什么中国人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 自豪?
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以后,天每天 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 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 厚很厚,盘古氏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 氏死了,他的身体各个部分就分别变成了太阳、月亮、 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自古 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古代由于缺乏你还科知学道哪知些识关于,人人们 只能凭借想像,类起创源造的神出话许传说多?有关 人类起源的神话说出传来说给大。家听听。
已经发现的最早人类是云 南元谋人,170万年前他
们就已经生活在祖国的大
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
地上了。
洞人的演进过程,我们可
以看出中华大地早期人类
进化的轨迹。
元谋人门牙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没有大学文凭的院士
你们知道贾兰坡的故事吗?贾兰坡是我 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青年时期就参加了 周口店的发掘工作。1936年11月,他连 续发现了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1929 年12月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 化石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贾兰坡没 有上过大学,但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 终于登上了最高学术殿堂,成为中国科 学院院士。你对考古有兴趣吗?长大了 想当一名考古学家吗?
先民的生活
• 几十万年前, 在北京人生活 的地方,气候 温暖,森林茂 密,虎、豹等 野兽出没其中。 北京人用石块 和木棒作为劳 动工具,采集 植物的果实和
你知道原始人是怎样发明人工取
火的吗?
• 最早的原始人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 吃的,不仅植物果实生吃,打来的野兽也 是连毛带血就吃。在自然界,火山爆发、 雷鸣电闪,都能引起森林着火。原始人看 到火就怕得要命。后来,他们吃到森林失 火后烧熟的野兽,感到味道很香。经过多 次试验,他们终于学会了把自然界的野火 作为火种保存起来的方法。再后来,原始 人在制作工具时发现,用坚硬而尖锐的木 头往另一块木头上钻,能钻出火星来,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