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重症难治性休克复苏与大量输血[1].11.4.21
产科十大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一、产后出血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缩宫素、氨甲环酸等。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如出血原因不明,应考虑进行剖宫产止血。
6. 做好子宫切除术准备,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二、妊娠高血压疾病应急预案1. 立即通知医师,查看病人,建立静脉通路。
2. 安置单人房间,保持安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备好抢救用品,如压舌板、氧气等。
4.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5. 给予解痉、镇静、降压、脱水药物,并观察疗效。
6. 如发生子痫,立即给予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
7. 做好各项化验及术前准备,有剖宫指征者,及时终止妊娠。
三、羊水栓塞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抗过敏、抗休克、解痉等药物。
4. 立即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减轻症状。
5.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胎盘早剥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缩宫素、氨甲环酸等。
4. 如发生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5. 如病情稳定,考虑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
五、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给予吸氧。
3. 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
4. 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胎儿宫内窘迫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如病情严重,考虑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
妇产科急诊患者院前急救

3
妇产科急诊患者院前急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母 婴的生命安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于保障母 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院前急救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院前急救水平的提高,如 远程医疗、智能化医疗设备等技术的应用,使院前急救更 加科学、高效。
然而,院前急救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情复杂多变、医 疗资源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 和加强学科合作,提高院前急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抗过敏、抗休克、解除肺血管痉挛,必要时 手术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合并心脏病
降压、解痉、镇静,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
心内院前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的启动与协调
急救电话接听与响应
快速、准确地接听急救电话,了解患者病情及地理位置,迅速启动院前急救程序 。
特殊病例的讨论与学习
病例3
患者女,24岁,妊娠2个月,发生宫外孕破裂出血。入院诊断为妇科急腹症 。讨论:针对此病例,医生应如何迅速作出诊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病例4
患者女,30岁,产后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入院诊断为产后出血。讨论: 针对此病例,医生应如何迅速判断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问题与解决方案分享
院前急救的质量标准与规范
患者评估
01
确保在到达医院之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
征、症状和体征等。
急救措施
02
按照规范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抗
休克等。
记录与报告
03
详细记录院前急救过程和结果,定期进行质量报告,以便改进
工作。
院前急救的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提高急救人员 的专业水平。
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02-01T15:51:02.45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舒心玲[导读] 四川省宣汉县中医院急救护理是针对各类慢性急病、急性病及危重症患者所进行的抢救护理。
舒心玲四川省宣汉县中医院四川达州 636150【摘要】目的:以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为探究对象,总结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0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 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探究对象,分析院前急救过程及效果,并总结详细护理措施。
结果:120 例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经院前有效急救后,无死亡病例出现,抢救成功率为100%。
结论:快速出诊,及早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各类并发症抢救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危急重症产妇的抢救效率,降低死亡发生率。
【关键词】妇产科;危急重症;院前急救;护理Obstetrics emergency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with severe critical objects,summarized and pre-hospitalemergency care measures to reduc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itic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oose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inical data of 120 cases trea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to criticalinquiry object analysis process and the effect of pre-hospital care,and care measures are summarized in detail. Results:120 cases of obstetricsand gynecology emergency and severe patients afte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effective first aid,no deaths occur,the survival rate was100%. Conclusion:The rapid visits,an early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complications,emergency treatment program,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and severe maternal rescu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ath.【Keyword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emergency and severe;prehospital care;Care【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16-01急救护理是针对各类慢性急病、急性病及危重症患者所进行的抢救护理。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2022

4
1.急诊抢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急诊输血分为三类:普通急诊(3 h)、非常紧急(1 h)、异常紧急(15 min),均以输血实验室收到 标本开始计时。各医院可根据自己不同的临床情况制定自己的方案并 定期演练。输血严重危害(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SHOT) 报告了 2021年 179例供血延迟导致9例患者死亡和7例患者伤害事件。 对于危及生命的出血,不应延误输血。异常紧急输血方案适用于需即 刻输血挽救患者生命的情况,通常选用ABO 同型或 O 型 RhD 阳性/ 阴性红细胞成分、ABO同型或 AB 型 RhD 阳性/阴性血浆。需注意异 型输血有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风险。
3.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孕产妇:应进行抗体鉴定明确不 规则血型抗体的性质,并选择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成 分。如在紧急情况下,抗体鉴定无法完成或抗体性质不明确 时,可采取交叉配血相合输注。
4.不相合输血方案:孕产妇因大出血危及生命需紧急输血, 且输注红细胞是唯一选择时,为挽救生命,可考虑情况输注 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阳性红细胞成分。输注过程应密切观察, 知情同意及处理同RhD阴性孕妇的相容性输血方案。
3
因孕产妇血液生理性稀释,以及分娩和手术的出血风险等 因素,国际上孕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早孕期 Hb<110 g/L,中、晚孕期 Hb<105 g/L,产后Hb<100 g/L。为维持 胎儿的生长发育,慢性贫血的孕妇应尽量维持相对较高的 Hb水平。对于合并缺铁性贫血者,应在孕前适当补充铁剂、 叶酸,如 Hb<60 g/L 建议输血,Hb 在 60~70 g/L时应根 据孕妇的心脏功能、手术与否做出输血决策[21]。对于 合并地中海贫血者,加强营养,积极避免妊娠并发症,孕 期可适当补铁,但需监测 Hb、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并适 时调整剂量,必要时输血,治疗目标为维持Hb>80 g/L。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孕期Hb 多低于 60 g/L,需少量多次 输血治疗,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孕期 Hb多为 60 ~80 g/L,可根据临床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流程

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1.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
2.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
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生化;配血备血等。
4.迅速补液,20分钟内补液1000ml,后40分钟补液1000ml,好转后6小时内再补1000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血HCT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654-2、东莨菪碱。
如有电解质紊乱表现,给予纠正。
8.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0.4mg 静注(慢)。
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DIC抢救流程1.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多。
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右旋糖酐、抑肽酶等。
2.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小于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Vitk1。
3.继发性纤溶期:3P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FDP定量大于20u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2聚体阳性。
给予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新凝灵、立止血等治疗。
4.改善器官功能:给氧、抗休克、利尿、纠正酸中毒。
5.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
羊水栓塞抢救紧急预案流程1.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g静脉滴注。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输液输血原则)

(四)失血性休克补液原则
• 胶体液 : 仅补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 织间液,不能达到维持有效血容量,反而 使血液粘滞,微循环加重。目前有很多不 同的胶体液可供选择,包括白蛋白、羟乙 基淀粉、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苷和血 浆等。以上液体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
(四)失血性休克补液原则
• 5.治疗并发症(Treat complication) : ①升压药物的应用;②防止感染,应用有 效的抗生素;③注意纠正贫血、感染、肾 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④抢救同时, 要给患者心理安慰;⑤大量输血,呼吸困 难,持续少尿,或血液持续高凝状态,应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三)失血性休克Ⅳ级
(三)失血性休克Ⅳ级
• 3.止血(Arrest hemorrage): 止血是关键。针对出血原因,可采取清除 残留胎盘、修复损伤的软产道、加强子宫 收缩、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宫腔纱条填 塞等方法减少出血,防止休克继续加重, 必要时子宫切除。
(三)失血性休克Ⅳ级
• 4.人员组织(Consult) : • 启动医院危重症抢救小组,产科主任及院领导到
• 判断指标: • ①失血量2500-3500ml,失血量>血容量
50-70% • ②HR >140次/分,血压下降 • ③呼吸>40次/分,尿量无,昏睡
(三)失血性休克Ⅳ级
• 1.复苏(Resucitation) 气道 呼吸 循环(ABC): ①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利于呼吸道通畅及回 心血量增加,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②吸氧;③ 迅速开放2-3条静脉通道,出血量>2000ml,输 血量需要1400ml(70%);如果出血量>3000ml, 输血量需要2400ml(80%),并根据血色素情况调 整输血量,另加其他液体2000-4000ml;根据凝 血功能情况酌情输入血浆、血小板、凝血酶原复 合物及纤维蛋白原等;④注意保暖。
产后大出血急救PPT课件

2.临床表现 ·末梢冰冷的产妇应格外注意,这是不正常 的表现
·低血压、心率快,预示病情危重 ·休克
3生血的生命征变化
失血过程生命征的变化
成人出血量
(ml)
收缩压
(mmHg)
心率 CVP 尿量
(次/min) (cmH2O) (ml/h)
<700
120 70-80 5-10 40-50
1000-2000 90-100 90-100 0-5 <30
巴曲亭(血凝酶) ·是从巴西矛头蝮蛇毒中提取的酶止血剂 ·可促进血小板功能和凝血过程 ·作用于出血部位,可在血管破损处间接促进凝血 酶生成 ·不引起全身作用形成血栓 ·剂量:每次1-2ku静注或肌注,出血、渗血症状 明显时加倍2-4ku/次,每日2次,每日不超出 8ku ·止血有效性87% 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可减少失血30%,剂量 20mg/kg
·没有成分输血,可给36h内的鲜血
8.输血对体温的影响 ·大量快速输血100ml/min连输4℃,20min使体 温降至34℃-32℃,为相对危险临界温度 ·若体温降至30℃以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 停
·连输4℃两袋血,可使体温下逄0.5℃ ·在输血或血制品前应加温和保温 ·使用充气升温毯可使病人得到保暖 ·防上体温续降同时将手术室温度上调至24-25℃
从古至今产妇大出血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 事件,这种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希 望广大的产科医生、麻醉医生能急救更多 的产妇大出血者,避免死亡发生。
一、产后大出血
1.通常情况 ·经阴道分娩的失血量为250~400ml ·剖宫产的失血量为500~1000ml ·产后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2.大量出血 ·一次出血2000~4000ml ·连续出血4000~8000ml以上 ·促月妊娠时血流至胎盘700ml/min,产妇 的全部血液在7~10min可全部流完 ·妊娠子宫的血流量占心排血量的12%,一 旦发生大出血极为凶险
产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产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摘要】孕产妇机体因妊娠晚期或产程中大量失血所引起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导致代谢紊乱和细胞损害的综合征,如纠正不力,将发生多器官衰竭和死亡。
失血量达到l0%可有轻度休克,达30%可发生重度休克。
【关键词】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治疗1病因孕期大量失血的原因主要有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产时大量失血的原因主要有过期妊娠、难产、死胎、巨大胎儿、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软产道损伤、剖宫产术后晚期严重出血、产科DIC等。
2临床诊断急性失血量超过600ml;体位改变时头晕眼花、精神兴奋和躁动不安;肢体苍白发凉、毛细血管充盈延缓;脉压差缩小、心率增快或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实验室检查提示严重贫血及酸中毒。
休克分级:根据失血量等指标可将失血性休克分成4级。
Ⅰ级(早期):失血量<750ml,占血容量比例<15%,心率≤100/min,血压正常或稍增高。
Ⅱ级(代偿期):失血量750~1500ml,心率>100/min,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发凉、毛细血管充盈延迟、轻至中度焦虑、尿量减少。
Ⅲ级(进展期):失血量1500~2000ml,心率>120/min,呼吸急促,血压明显下降、神志改变如委靡或躁动不安、尿量明显减少。
Ⅳ级(难治期):失血量>2000ml,占血容量比例>40%,心率>140/min,脉搏细弱、呼吸窘迫,血压明显下降、皮肤发绀、湿冷、意识障碍、无尿。
大量失血定义为24h内失血超过患者的估计血容量或3h内失血量超过估计血容量的l/2。
3治疗近年来,文献报道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限制性输液是指在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注速度和输液量,保持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能有效保障重要器官血供的较低水平范围,直至彻底止血,使机体的代偿机制和液体的复苏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理想的复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XA2
血浆源介质
血小板、巨噬细胞
Ⅻ活化血浆前体物质
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血管收缩
促进凝血、纤溶、激肽、补体活化
主要抗炎介质及其主要作用
抗炎介质
IL-4 IL-10 IL-13 PGI2,PGE2 Lipoxin NO Annexin-1 sTNFα R IL-1ra
来源
巨嗜细胞 Th2巨嗜细胞 Th2 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巨嗜细胞 细胞膜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 血液过度稀释带来血液粘度和切应力下降, 使NO释放减少,会引起微血管收缩、毛细 血管塌陷和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减低,而 影响抢救存活率。
• 动物实验表明:输入等失血量或1.5倍失血 量的动物,其存活率反而低于给一半失血 量的动物。
血液过度稀释的后果
血 液 稀 释 、 粘 滞 度 下 降 血 管 壁 应 切 力 降 低 一 氧 化 氮 释 放 减 少
正常与慢性贫血时的供氧情况
慢性贫血时通过增加心排出量恢复供氧
WHO临床用血指南
促进纤溶的物质,可减少凝血酶的形 成。
该药治疗脓毒血症性休克的成功也使得抗 凝和抗炎并列为重症休克新的治疗靶点。
重症休克时低血管反应性的治疗
• 顽固性低血压:指经过输血、补液、升压 药物等抗休克治疗后,血压仍难以回升。 它的发生与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对内源性或 外源性血管收缩剂的反应性下降有关。
• 原因:自由基使内源性儿茶酚胺失活、肾 上腺素能受体失敏、代谢产物蓄积和能量 耗竭、细胞因子作用、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膜超极化和离子通道变化等。
指一般的抢救治疗措施难以逆转的休克 状态,已进入休克的第三阶段-微循环衰竭 期,此期常与DIC的发生有关。 收缩压长时间低于50mmHg,甚至发生 了心跳呼吸骤停。
休克认识的历史过程
• 休克 :受到打击或创伤而病危的状况。 (Shock) • 1737年提出,认识的4个阶段: • 描述临床表现 • 急性循坏紊乱 血压下降,休克肾 • 微循环学说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肺 • 细胞分子水平 促炎抗炎因子,体液因子
休克代偿期机体变化示意图
循环血量减少 中心静脉压降低
心排出量减少
心血管反射
平均动脉压降低
抑制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对心脏的影响减弱 心率 加快
刺激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影响增强 选择性血管收缩 容量血管收缩/阻力血管收缩 “自身输血” “自身输液”
心肌收缩力增强 增加心排出量
恢复循环血量 保证生命脏器血液供应
疼痛 血管舒缩 功能异常 血管床容积↑ 血流分布异常
心肌收缩力↓ 回流减少、射血受阻
心排出量↓
细胞及器官功能异常
休克的三个阶段
• 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缺血缺氧 期 • 休克中期、休克进展期、微循环淤血缺氧 期
• 休克晚期、休克不可逆失代偿期、微循环 衰竭期
休克早期又称休克代偿期
• 休克早期又称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缺血缺 氧期: • 血液重新分布、自身输血、自身输液 •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 速、尿量减少;神志清楚;血压略降、甚 至正常,但脉压明显缩小。
产科重症难治性休克复苏 与大量输血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苏放明
背景
• • • • 孕产妇死亡顺因 产科质量提高后的问题 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挑战 基层医院面临的实际问题(休克复苏、纠 正DIC、成分输血)
• 产科的最基本问题: • 出血→休克→DIC →抗休克、DIC(止血、输
大循环和微循环分离现象
• 血压恢复并不意味着微循环灌流的恢复,无复流 的发生意味着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的下降,是预 后不良的象征,可出现大循坏和微循环分离现象。
• “无复流”发生的原因:
白细胞嵌塞毛细血管和粘着于微静脉 低灌流压和脉压差 血小板激活和血管内凝血 血液粘滞度增高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无复流”的防治
休克进展期机体变化示意图
心排出量减少,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 胃肠道缺血 单 核 吞 噬 细 胞 系 统 功 能 减 退
肠 道 细 菌 移 位 及 毒 素 释 放 血管过度收缩 RAA系统激活 微循环 缺血缺氧 肾功能减退 肾缺血
溶 酶 体 酶 释 放
局部舒血管物质增多/ 血流缓慢血液流变学紊乱
代谢性 酸中毒
循环毒素水平增高
微循环 淤血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
休克晚期即休克不可逆失代偿期
• 休克晚期即休克不可逆失代偿期、休克难 治期或微循环衰竭期: 休克中期的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血压下 降升压药难以维持,中心静脉压降低;毛 细血管无复流;出现DIC的改变。
休克难治期机体变化示意图
• 在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一般不主张 大量输液,也不希望快速提升血压至正常, 而是先把平均动脉压恢复到65mmHg左右。 • 因为,在未控制出血的条件下,大量输液 使血压升高反而会加重失血;而一边出血 和一边输液又会导致血液重度稀释带来存 活率的下降。
两个新概念
• 控制性复苏术治疗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 (controlled resuscitation for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长时间心排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明显降低 胃肠道缺血 单 核 吞 噬 细 胞 系 统 功 能 减 退 肠 道 细 菌 移 位 及 毒 素 释 放 心 肌 抑 制 性 体 液 因 子 释 放
冠脉血流减少
心肌收缩力 降低
脑血流减少 心血管代偿 机制失灵 呼吸 抑制
循环衰竭/ 血管平滑肌麻痹
全身缺氧
循环毒性因子水平增高 DIC
主要促炎介质及其主要作用
促炎介质
TNFα
来源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主要作用
活化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嗜细胞、发热
IL-1
IL-2 IL-6 IL-8 IFN LTB4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活化内皮细胞、活化巨嗜细胞、发热
活化T淋巴细胞、活化巨嗜细胞 活化内皮细胞、活化巨嗜细胞 中性粒细胞趋化、释放整合素 活化巨嗜细胞、抗病原微生物 中性粒细胞趋化
休克复苏的目标
• • • • • • • • 血压:平均动脉压≥65mmHg 血红蛋白:80g/L以上 血细胞比容:0.30 以上 血小板计数:>50×109/l 尿量:>30ml/h或≥0.5ml/kg/h是休克纠正的指标。 经皮血氧饱和度:>95% 中心静脉压6~12cmH2O 血乳酸浓度或清除率:<2mmol/L
• 防治 自由基清除剂、优降糖可提高K-ATP酶的活性, 改善超极化,细胞内H+中和剂—NaHCO3等。 应先使用血管反应性恢复剂,再使用升压药。
收缩压低于50mmHg脑底Williams动脉环血流 量自身调节功能丧失、肾小球滤过停止、冠状动 脉的灌流曲线迅速下降、并接近微血管临界关闭 压,故为了维持生命器官的功能,必须提升血压, 应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65mmHg以上。
主要作用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抑制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刺激IL-10,对抗TXA2 抑制LTB4 血管舒张 抑制磷脂酶A2活性、抑制巨噬细胞活化 TNFα 受体解离入血,降低血中TNFα 水平 与IL-1同源,无活性,干扰IL-1的作用
• 使用抗炎、抗内毒素、抗细胞因子制剂: 目前,有希望的是重组人激活蛋白C,治疗 脓毒症效果明显,是人体内的一种抗凝
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比较
• 低压复苏与正压复苏
• 延迟复苏与即刻复苏 • 低温复苏与常温复苏
小
结
• 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FCD) • 无复流(no-reflow) • 控制性复苏术治疗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 (CRUHS) • 允许的低血压复苏术(PHR) • 拮抗炎性细胞因子 • 恢复血管对升压药的反应性
血 液 重 新 分 布
平均动脉压回升
休克中期即休克进展期
• 休克中期即休克进展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 环淤血性缺氧期: 酸中毒、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血液流变 学的改变、内毒素等的作用。 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脑血管失去自身 调节或血液重新分布中的优先保证;肾血流量长 时间不足出现少尿无尿;皮肤发凉加重、发绀, 可出现花斑。
• 针对病因 1. 抗白细胞黏附:各种黏附蛋白单抗、自由基清 除剂、细胞因子单抗等,效果不确切 2. 恢复脉压差:脉动血流有利冲开阻塞毛细血管 3. 防治血管内凝血:抗凝 4. 降低血液粘滞度 5. 减少内皮细胞的肿胀:高渗液的使用,欧洲已 使用高张盐水右旋醣酐(75g/L NaCl--60g/L Dextran 70, HSD)
血、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产科出血的特殊性
• 手术、创伤、分娩是否导致出血? • 如果血管的闭合性得到恢复,仍出血则可 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 凝血功能 • 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 • 微小血管的收缩功能 产科--子宫的收缩功能 产科出血常常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出血—休克—DIC—死亡
定义
• 重症难治性休克(irreversible shock):
• 允许的低血压复苏术 (permissive 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休克时“无复流”现象
• 无复流(no-reflow)是指经过抗休克治疗 后,关闭的毛细血管未能出现红细胞流动 和重新灌流现象。
• 微泡超声造影剂直径2-4um,它小于心肌毛 细血管的口径,用微泡超声造影剂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到心肌梗塞病人治疗后心肌 有“无复流”现象,有“无复流”者死亡 率高10倍。
休克病因及共同发病环节
• 病因分类: 失血、失液、创伤、烧伤、感染、过敏、 神经性、心源性、心外阻塞。
• 共同发病环节: 血容量减少 血管床容积增大 心排出量降低
休克发生的原因、始动发病学环节和共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