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课件(共24张PPT)

那么该如何医治?此处有三个药方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孙中山先生为了 革命都做了哪些 准备工作?
一、医国救亡---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创立兴中会( 1894年,美国檀香山 )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作用:P36/1 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
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机关报:《民报》
机关报《民报》 在东京正式出版
同盟会革命纲领
P37材料:同盟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 解除民族压迫。
民族主义
建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 民权主义 建立民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 脱劳动者的贫困。 民生主义
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机关报:《民报》
(3)同盟会革命纲领:P37材料(三民主义)
二、铁血铸共和—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昌
经过:(P37/3)占领楚望台
二、铁血铸共和—武昌起义
→猛攻湖广总督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和汉阳 结果:取得胜利
影响:全国十几个省 宣告独立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
秋瑾因起义消息泄漏被捕, 被捕后,她拒不写自供状, 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表达了当时革命 志士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年 地点:广西 人物: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清末重要革命 团体和革命活 动,多为两人谋 划组织。常以 “孙黄”并称。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当堂检测
3.“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为策应哪一革命运动而被捕遇难( )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4.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 宗旨,一个以改良为依归;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 愿。它们揭出了革命与改良的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 出路,“把皇帝拉下马”和“向皇帝上书请愿”分指什么事件 ()
10月10日,夺军械库,占领武昌 10月11日,建军政府,黎任都督
结果: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湖北军政府旧址
P47知识拓展
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都不 在武昌,其他革命党人 自认为“资望”不足, 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 统黎元洪出任,结果遭 到拒绝,情急之下,只 好用手枪逼迫其就位。
鬼......亦以天下人为念,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
国人民的斗志。
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十世纪最伟大情书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促进了广大民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 (共22张PPT)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 (共22张PPT)

周恩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 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 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 伟大的胜利。”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 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 闸门。
5.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 《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 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B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谢谢指导
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学习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 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进取意识。
一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影响
1、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D)
(C )
A.工人
C.湖北新军
B.学生
D.农民
3.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C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D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美课件(19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美课件(19张PPT)
——宋庆龄为兴秋瑾纪念馆题词
秋瑾 (1875-1907年) 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被逮捕后, 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7月15日凌晨,秋瑾 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广西起义 时 间 1907年 人物 孙中山、黄兴 经过 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 七昼夜。 结果 失败。
他 们 的 绝 笔 之 作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 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 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 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主要力量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 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 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 被搜走。湖广总督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 被捕的革命党人10日凌晨就义。新军工程营大队长 熊秉坤等人决定提前起义——
孙中山
黄兴(1874年--1916年)
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 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 ‚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 发炮击清军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黄花岗起义
准备 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 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 义的领导机关。 地点 广州
时 间 1911年4月 人物 孙中山、黄兴、赵声 经过 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结果:
林觉民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阅读材料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意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 之人心,乃大兴奋,怨奋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 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 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 “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课堂练习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
革命志士 的奋斗
广西
都以失败告终
时间
1911年
武昌起义
过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汉三镇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11月下旬,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练习三
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先生”是指谁?
辛亥革命
孙中山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意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

3.“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 辛亥革命的少年程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 。它说明辛亥革命(A)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1911年间首先发动反清武 装起义等革命事件,你认为这一地点应该建在哪里?(C) A、广东广州 B、日本东京 C、湖北武昌 D、江苏南京 5.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 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 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D ) A、戊成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第一系列武装起义。
1906年,蔡绍 南、刘道一发 动萍浏醴起义 ,失败被捕, 壮烈牺牲。
刘道一 蔡绍南
新知讲解
安庆起义
1907年,徐锡 麟、秋瑾在安 徽安庆发动起 义失败,先后 被捕,壮烈牺 牲。
徐锡麟 秋瑾
新知讲解
广西起义
1907年,孙中 山、黄兴在广 西发动起义失 败,失败被捕 ,壮烈牺牲。
新知讲解
湖北军政府
打响武昌起义 的第一枪
黎元洪
新知讲解
2、武昌起义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拓展提高
和以往的革命相比较: 辛亥革命为什么 能够取得胜利?
第9课 辛亥革命
新知导入
右图是人民英雄纪 念碑上展现武昌起 义情节的纪念性浮 雕。作为国家级的 的纪念碑为何选择 武昌起义这一历史 事件呢?它在中国 历史上有什么样的 历史影响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学习 第9课:辛亥革命 ,去感受那段火红 的革命时期。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9课-辛亥革命-(共24张PPT)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9课-辛亥革命-(共24张PPT)

新课讲解
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1日)
各省纷纷响应, 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新课讲解
相关史事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 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 蒋诩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 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 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 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 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C 料中的“它”是指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巩固训练
101试卷库 辛亥革命—随堂检测1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巩固训练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
新课讲解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 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 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典型例题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 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和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
学习目标
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42-P4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2、黄花岗起义的结果是怎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共51张PPT)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共51张PPT)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
成立时间 1894 年 1904 年 1904 年 1906 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 和学界 留学生 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中国同盟会(1905)
民 权 主 义
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 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 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 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动(1911.5)
《保路同志会报告》
保路运动纪念碑
5.武昌首义
蒋翊武
孙武
熊秉坤
金兆龙
武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起义后,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理解《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以意义,全面分 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学生能够养成客观全面 分析史料的能力,学习论从史出的史学研 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 勇事迹,学习孙中山服务大众、排除万难 的勇气,养成法治精神,感受中国进步发 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问题 革命党人意欲创立怎样的政体?创立民国意义何 在?
平创恢驱同 均立复除盟 地民中鞑会 权国华虏纲 。,;,领 :
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 三民主义 政治思想和革命纲领
4.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时间 1906、12 1907 1907 1911 名称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领导人 刘道一 徐锡麟、秋瑾 孙中山、黄兴 孙中山、黄兴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 B.组建同盟会
C
C.发动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
3.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
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C
D.陈独秀
4.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
C.湖北新军
D.湖北共进会
C 5.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 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 族民主革命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907年7月, 光复会成员徐 锡麟在安徽安 庆发动起义, 失败被捕,壮 烈牺牲。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1907年7月,光复 会会员秋瑾准备 在浙江绍兴发动 起义,不幸事泄 被捕,于15日在 绍兴就义。图为 秋瑾在日本时的州黄花岗起义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 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 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 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 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 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 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 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 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 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主要事迹
创立兴中会
1894年
发动广州起义 创立同盟会 发表三民主义
新课导入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 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 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 火红的革命时期。
湖北军政府旧址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知识拓展
湖北军政府旗帜
1911年10月10日晚,武 昌起义爆发,次日, 湖 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北京
湖北军政府
成立后,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15省份宣布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独土立崩。瓦解
革命起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是
A.南京
B.上海
C
C.武昌
D.广州
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
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
2、武昌起义——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 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 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 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 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成立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湖北军政府战时 总司令黄兴
黄兴(1874~1916),中国近 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
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 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 成中国同盟会。 1911年曾领导广州起义。清政府 见武昌起义成功,赶忙派袁世凯 领兵进攻武汉,形势危急。黄兴 赶到武汉,任革命军总司令,率 领革命军拼力反攻,保住了武昌。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第9课 辛亥革命
奎屯市一中李新亮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 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1911 黄兴
广州黄花岗起义
结果都失败了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二、武昌起义
1、武昌首义——革命的爆发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结果:攻 政克府武,黎昌元,成洪立为都湖督北军。 (4)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
布独立,支持革命。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二、武昌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