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xx移动地市网络运行管理评价办法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XX公司网络代维管理办法(2016年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XX网络部2016年6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代维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2第三章代维工作X围及内容4第四章对代维公司的管理64.1资质管理64.2合同管理74.3考核管理84.4代维公司退出管理8第五章双方职责分工9第六章代维基础管理10第七章代维质量管理12第八章代维服务管理13第九章代维安全生产管理13第十章代维信息XX管理14第十一章代维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设14第十二章代维工作标杆管理15附件1 代维管理规章架构16附件2 代维项目相关定义17附件3 代维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19附件3.1 代维公司退出流程20附件4 代维工作流程-总体流程21附件4.1 故障处理流程22附件4.2 按需工作流程23附件4.3 巡检工作流程24附件4.4 随工工作流程25附件4.5 整改工作流程26附件4.6 异常情况上报处理流程27附件5 网络代维管理标杆分组表28附件6 代维公司退出办法及应急预案28附件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XX网络维修物料管理办法31附件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XX网络代维资料管理办法31附件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XX网络代维费用管理办3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XX移动网络代维管理工作发展需要,规X网络代维管理,确保中国移动卓越网络品质,依据《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办法》,特制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XX网络代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第二条XX移动网络代维的总体原则是指必须在满足公司对核心运维能力自主掌控,确保高质量、高效率网络运维工作的前提下,遵从“两不三可”原则,即管理不代维、监控不代维,技术含量低的、末端的、需现场维护的工作可代维。

第三条网络代维是指在确保公司对核心运维能力掌握和控制的前提下,为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的目的,将部分非核心网络维护工作交由社会上专业公司进行维护。

网络代维管理(以下简称代维管理)是指对网络代维工作的管理。

网络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以及工作考核管理办法

网络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以及工作考核管理办法

网络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以及工作考核管理办法XXXX网络及网络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以及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XXXX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XXX《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结合本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XXXX指挥所有单位及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以确保安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

第二条:信息中心承担计算机及网络的安装、调试、用户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拟定与落实,保障全局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三条:中心机房设立恒温恒湿装置、防火、防水、防盗、防雷击、防尘系统、8小时以上不间断电源系统、出入登记系统;非网管人员和维修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数据中心机房;工作人员不得在数据中心机房内饮食、吸烟。

第四条:所有计较机的netbios名必须按办公室名大概使用者名(拼音字母缩写,如有重名可在后加1、2等序号)命名;所有上互联网的计较机必须设立60天或以上的上网日志,不上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设有邮件服务器的单位必须安装反渣滓邮件系统;所有计较机必须安装正版、防病毒、防火墙软件;未经信息中心同意不得安装任何非工作软件在单位计较机中;工作计较机附近不得堆放任何液体物品及食品。

第五条:计算机网络安装网络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出口必须安装公安局认可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信息中心必须专人定时做好各种安全系统及操作系统的安全更新。

第六条: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文件信息“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

凡是秘密等级以上的文件,不得在互联网上发布;凡上网信息必须经过审查和批准,确保国家机密不上网。

指挥部内规定不能对外公开的资料不得在信息网上发布;需计算机处理的密件由专人在专室、专用单机上进行。

第七条:任何人员不得做任何与本职工作无关的计算机操作,不得打开任何来历不明的邮件,如觉可疑应立即删除,如感觉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信息中心报告;未经授权的人员严禁操作、访问网络服务器及他人计算机设备。

2016发布的规范

2016发布的规范

YD/T1449.3-2016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3部分:通用介质的有线联网设备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1483-2016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1484.5-2016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第5部分:TD-SCDMA无线终端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1633-2016电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现场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1634-2016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1669-2016离网型通信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1698-2016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1766-2016光通信用光收发合一模块的可靠性试验失效判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1814.3-2016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的远程管理第3部分: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管理参数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1991-2016N×4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191.10-2016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缓和措施第10部分:HEMP和HPEM的缓和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191.9-2016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缓和措施第9部分:通信系统的HPEM防护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323-2016通信配电系统电能质量补偿设备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336.1-2016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336.2-2016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336.5-2016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336.6-2016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455.7-2016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第7部分:安全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616.8-2016无源光网络(PO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8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795.2-2016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第2部分:智能光缆交接箱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2873.3-2016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第3部分:空中接口MAC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896.4-2016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技术要求第4部分:网络管理系统与OSS的接口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896.5-2016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技术要求第5部分:智能管理终端与OSS的接口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1-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设备技术要求核心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2-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设备测试方法核心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3-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空中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4-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空中接口测试方法信令一致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5-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空中接口测试方法网络兼容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6-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A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7-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A接口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8-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设备技术要求接入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89-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设备测试方法接入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0-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设备技术要求接入终端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1-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eHRPD)设备测试方法接入终端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2-2016cdma2000/cdma2000eHRPD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3-2016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Rx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4-2016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Rx接口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5-2016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Gx/Gxa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6-2016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Gx/Gxa接口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7-2016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计费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8-2016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计费接口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2999-2016移动终端设备管理网关管理对象功能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0-2016富通信业务技术要求内容共享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1-2016富通信业务技术要求即时消息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2-2016移动网络推送业务技术要求点到点推送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3-2016分组传送网(PTN)互通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4-2016模块化通信机房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5-2016基站供电变压器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6-2016通信铁塔临近区域的防雷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7-2016小型无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8-2016域名服务安全状态检测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09-2016对支持H.248协议设备的安全性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0-2016对支持H.248协议设备的安全性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1.1-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物联网应用电动自行车定位服务第1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1.2-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物联网应用电动自行车定位服务第2部分:应用平台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1.3-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物联网应用电动自行车定位服务第3部分:终端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1.4-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物联网应用电动自行车定位服务第4部分:终端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2-2016接入网技术要求DSL系统支持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3-2016无源光网络(PON)测试诊断技术要求光时域反射仪(OTDR)数据格式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4-2016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5-2016公众无线局域网运行管理指标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6-2016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托管和运行平台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7-2016移动核心网设备节能分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8-2016基站及基站控制器节能分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19-2016基于FDN的宽带客户网络应用场景及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0-2016基于SDN的IPRAN网络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1.1-2016通信光缆电气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金属元构件的电气连续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2.1-2016通信光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护套拔出力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2.2-2016通信光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接插线光缆中被覆光纤的压缩位移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2.3-2016通信光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撕裂绳功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2.4-2016通信光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舞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2.5-2016通信光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机械可靠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3-2016通信用组播式光开关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4-2016阵列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5-2016小型化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6-2016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管理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27-2016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防雷技术要求及保护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3040-2016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1-2016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2.1-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2.2-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9/1即将实施YD/T3042.3-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2.4-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2.5-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2.6-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3-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四阶段)空中接口测试方法信令一致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4-2016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四阶段)空中接口测试方法网络兼容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5-2016900M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6-2016移动核心网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7-2016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基站控制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8.1-2016通信产品碳足迹评估技术要求第1部分:移动通信手持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8.2-2016通信产品碳足迹评估技术要求第2部分:以太网交换机碳足迹评估技术要求第2部分:以太网交换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49-2016IPv6技术要求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组播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0-2016多介质桥接宽带客户网络组网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1-2016基于代理移动IP协议的公众无线局域网支持IP移动性的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2-2016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中基于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多归连接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3-2016基于FDN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4-2016云资源运维管理功能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5-2016智能型通信网络策略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6-201625Gb/s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7-2016联网社区文化生活服务系统技术框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58-2016宽带普遍服务质量管理系统总体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5现行YD/T3059-2016宽带普遍服务专用固定客户端设备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5现行YD/T3060.2-2016LTE无线接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节能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1-2016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智能天线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2-2016认证、授权、计费(AAA)系统支持IPv6的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3-2016轻型双栈(DS-Lite)设备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5-2016IPv6地址编码与管理技术要求基于DHCPv6的地址租约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6-2016电信级虚拟桌面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7-2016电信级虚拟桌面系统终端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8-2016电信级虚拟桌面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69-2016光传送网(OTN)互联互通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0-2016Nx100Gbit/s超长距离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1-2016接入网技术要求SFP/SFP+封装的PONONU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2-2016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PON系统承载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3-2016面向集团客户接入的分组传送网(PTN)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4-2016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5-2016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6-2016信息无障碍视障者互联网信息服务辅助系统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7-2016统一通信通讯录业务能力和相关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8-2016移动增强现实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79-2016移动互联网长在线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0-2016移动互联网用户上下文感知平台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1-2016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图片共享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2-2016移动智能终端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3-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汽车信息化业务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4-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汽车信息化服务支撑平台与车载终端的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5-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汽车信息化服务支撑平台与汽车厂商业务平台的接口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6-2016基于公用通信网的车载网关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7-2016通信用嵌入式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8-2016通信用336V整流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89-2016通信用336V直流供电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90-2016通信用壁挂式电源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91-2016通信用240V/336V直流供电系统运行后评估要求与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3092-2016通信局(站)用接地铜排组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YD/T838.1-201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838.2-201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对绞电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838.3-201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838.4-201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分:主干对绞电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4/1现行YD/T841.4-2016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第4部分:硅芯管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7/1现行。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网络运行管理,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网络运行管理的相关单位及人员。

第三条网络运行管理是指对网络进行有效、可靠、安全的运行管理,保证网络服务的高效、稳定运行。

第四条网络运行管理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网络服务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网络运行管理应当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网络运行管理工作。

第六条网络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应当明确各级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网络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工作程序,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八条网络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应明确各级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分工。

第九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切实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运行管理第十条按照用户需求,制定网络服务运行管理计划,提高网络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加强网络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

第十三条加强网络性能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性能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第十四条清晰记录网络运行状态,定期进行网络运行分析,及时调整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第五章突发事件管理第十五条制定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网络故障处理机制。

第十六条加强网络备份管理,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

第十七条必须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发现故障,应当及时组织人员排除故障,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六章信息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十九条实行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网络。

第二十条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治理网络安全问题。

第二十一条加强网络数据备份管理,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备份。

第二十二条加强网络安全培训,提高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七章管理体系第二十三条网络运行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的管理原则。

中国移动TD-LTE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V15 (2)

中国移动TD-LTE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V15 (2)

TD-LTE网络测试评估规范
一、目标
1. 评估各省、地市TD-LTE网络性能、工程建设质量情况。

2. 评估端到端、客户感知的业务和网络质量情况。

3. 分析TD-LTE网络性能、客户感知的网络和业务质量的短板区域和短板指标。

二、总体原则
1. 评估应包括室外、室内多个场景,场景选择应和客户实际业务发生一致。

2. 评估应充分考虑数据质量和采集效率,使用自动化手段进行,评估期间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干预。

3. 测试评估体系根据目标,总体上分为“网络性能评估”和“客户感知的业务质量评估”两个维度。

核心内容、指导方向、指标输出方面各有侧重,相同点在于测试场景,而测试设备、方法、规范、指标等不尽相同。

4. 网络性能评估
(1). 核心内容:通过室内外网络遍历性测试,评估网络,特别是无线网主要业务的性能情况。

网络性能指标排除了数据源、网间互联等因素,反映的是网络的极限能力,不代表客户的真实感知。

(2). 指导方向:反映网络覆盖、干扰、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指导网络规划建设。

指导网络层面的性能和质量优化。

(3). 测试手段:自动测试平台、自动测试前端ATU、网络测试仪表。

1。

XXXX年度移动网络优化工作评估办法_修订(暂行)

XXXX年度移动网络优化工作评估办法_修订(暂行)

2011年度移动网络优化工作评估办法(暂行)1质量评估(45分)1.1网络干扰水平(10分)1.1.1指标定义网络干扰水平二网络上行干扰水平+网络下行干扰水平=(RxLevUL>-80dBn并且RxQualUL>=4的采样点数 +RxLevDL>-80dBn并且 RxQualDL>=4的采样点数)/(MF有效采样点总数)*100%1.1.2评估周期按月评估。

每月每周选取工作日的实际忙时数据进行评估,实际忙时根据各地区每小时的TCH总话务量确定。

1.1.3评估范围全省所有已经接入平台系统的重点城市,城区范围内的小区均作为评估对象。

对于城区基站未能实现全部接入平台的,可以采用轮巡方式进行采集,但每年每基站必须保证至少有两个季度的时间在评估范围之内。

1.1.4计分规则网络干扰水平高于5%寸计0分,小于等于5%寸的得分计算公式为:(5-指标值)*10/5。

1.2 GSM网质量差小区比例(10分)1.2.1指标定义质量差小区比例包括无线接通率低于90%勺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低于 90% 的小区比例、TCH掉话率高于2%勺小区比例、SDCC拥塞超过2%勺小区比例等四项指标。

无线接通率=SDCCH分配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含切换)SDCC分配成功率=SDCC占用总次数/ (本小区所有呼叫建立、位置更新、短消息、切换等各种情况下对SDCCH勺占用请求总次数之和)*100%TCH分配成功率(含切换)=(本小区无线子系统所有对话音信道的占用,包含切换时对话音信道的占用的情况(含半速率))/ (本小区所有占用SDCC后对TCH的试呼总次数(含半速率))*100%切换成功率=小区内、BSC内各小区间、BSC之间的各种切换入成功的总次数/系统在小区内、同一BSC的不同小区间和不同BSC的小区间的切换入的请求次数*100%TCH掉话率:(ASSIGNMENCOMPLET消息之后的CLEARREQUES消息次数+HANDOVERCOMPLET消息之后的CLEARREQUES消息次数)/ (本小区无线子系统所有对话音信道的占用,包含切换时对话音信道的占用的情况(含半速率))*100%。

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移动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用户合法权益,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由网络管理部门负责,网络管理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第一责任人。

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网络管理部门开展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移动网络运行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1. 网络设备管理(1)网络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禁止私自改动网络设备配置,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接入、拆卸网络设备。

2. 用户管理(1)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移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用户应使用合法、安全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借用他人账号。

(3)用户应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发现网络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3. 网络安全防护(1)网络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2)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病毒查杀,确保网络安全。

(3)加强网络访问控制,限制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4. 数据安全管理(1)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完整。

(2)对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加密,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3)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5. 应急处置(1)网络管理部门应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2)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

四、监督与考核1. 网络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移动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3. 对在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网络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移动通信中的网络性能评估

移动通信中的网络性能评估

移动通信中的网络性能评估移动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网络性能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中网络性能评估的重要性、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方法。

一、网络性能评估的重要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评估是保证用户体验的关键。

网络性能评估可以帮助运营商或网络管理员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并确保网络能够正常运行。

通过定期进行性能评估,可以提前预知网络拥塞、流量异常或用户密度过高等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网络性能评估的指标在进行网络性能评估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指标:1. 延迟(Latency):延迟是指从发送数据开始到数据在目标设备上接收到的时间间隔。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延迟是决定网络连接是否流畅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延迟会导致通信时延过长,影响用户的实时交互体验。

2. 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丢包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数据丢失的比例。

丢包率高意味着网络质量差,数据传输可能不完整或受损,从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3.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或速率。

对于大型数据传输或高清视频流媒体等应用,较高的带宽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4.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通过关注吞吐量,可以了解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

5. 覆盖率(Coverage):覆盖率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

良好的覆盖率可以保证用户在不同地点都能够接收到稳定的网络信号。

三、网络性能评估的方法在进行网络性能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采样测试法:在不同地理位置和时间段进行抽样测试,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了解网络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并发现网络中的瓶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取数平台:路测统计
(3)数据提供:网络部移动网管理部
(4)指标评价门限
4G重叠覆盖度
基准值
挑战值
7.5%
6.5%
(5)计算公式: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低于挑战值
满分:3分
基本分:1.8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低于基准值
7
(1)指标定义:∑2G小区退服时长/ (2G小区数 * 统计时长)
XX移动地市网络运行管理评价办法
(2016版)
中国移动XX公司网络部
2016年3月
2016年对各地市的网络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全年月度网络质量评价、省公司重点工作落实、全省网络组巡三大部分,分值占比分别为70%、20%、10%。其中省公司网络重点工作落实和全省网络组巡为年度评价。
第一部分 月度网络质量评价
(4)考核指标门限:
4G连续质差里程占比
基准值
挑战值
待定
待定
(5)计算公式: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高于挑战值
满分:2分
基本分:1.2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高于基准值
6、4G重叠覆盖度(3分)
(1)指标定义:重叠覆盖占比的定义:重叠覆盖栅格数/总栅格数*100%。
(1)指标定义:在4G产生过数据业务的用户在4G网络流量/(在4G产生过数据业务的用户2\3\4G总流量).
(2)取数平台:网优平台
(3)数据提供:网络部移动网管理部
(4)指标评价门限:
4G终端客户4G流量分流比
基准值
挑战值
96%
98.5%
(5)计算公式: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低于挑战值
月度网络质量评价指标共两大项,合计100分,网络部每月通报一次当月情况,年终取全年12个月的平均分作为全年得分。
指标
分值
挑战值
基准值
移动网
2G语音质差
2
0.35%
0.45%
VoLTE语音质差比例
3
待定
待定
4G低速率基站比例
4
1.0%
1.6%
4G活跃客户4G网流量分流比
4
98.5%
96%
4G连续质差里程占比
装机全程及时率(50M及以上)
基准值
挑战值
基准值
挑战值
90%
95%
90%
94%
(5)计算公式:
50M及以上带宽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低于挑战值
满分:4分
基本分:2.4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低于基准值
50M以下带宽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低于挑战值
满分:3分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低于挑战值
满分:3分
基本分:1.8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低于基准值
二、
1、家宽装机全程及时率(7分)
(1)指标定义:及时完成装机的工单数量/装机工单总数量。
(2)取数平台:EOMS数据
(3)数据提供:网络部全业务管理部
(4)考核指标门限:
装机全程及时率(50M以下)
重叠覆盖栅格:按照50*50米划分栅格,将一个栅格中的所有采样点指标进行均化,均化后可将此栅格看成一个均化的采样点。主强小区RSRP>-105dBm,相差6dB以内的小区大于等于3个,即认为是重叠覆盖采样点,重叠覆盖采样点所在的栅格即为重叠覆盖栅格,分F频段、D频段分别统计,并按照现网F、D覆盖比例加权汇总。
满分:4分
基本分:2.4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低于基准值
5、4G连续质差里程占比(2分)
(1)指标定义:
4G连续质差里程/测试里程×100%其中4G连续质差里程定义为:持续10秒且70%的采样点CRS-SINR<-1dB的连续路段
(2)取值平台:路测统计
(3)数据提供:网络部移动网管理部
2
待定
待定
4G重叠覆盖度
3
6.5%
7.5%
2G小区退服时长比例
3
0.02%
0.06%
3G小区退服时长比例
1
0.02%
0.06%
4G小区退服时长比例
3
0.02%
0.06%
高铁站点故障处理时长
3
红线外:3
红线内:12
红线外:4
红线内:24
WLAN AP退服时长比例
1
0.20%
0.30%
室内分布系统有源设备平均故障时长
8
(1)指标定义:∑3G小区退服时长/ (3G小区数 * 统计时长)
(2)取值方式:亿阳话务网管取数 ,取数时间为8:00-23:00
(3)数据提供:省网优中心
(4)指标评价门限:
3G小区退服时长比例
基准值
挑战值
0.06%
0.02%
(5)计算公式: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高于挑战值
满分:1分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高于挑战值
满分:3分
基本分:1.8分
实际完成值在值高于基准值
1
(1)指标定义:WLAN AP退服时长比例=AP退服时长(分钟)/(AP数*900分钟)。
(2)取值平台:WLAN网管,取数时间为8:00-23:00
(3)数据提供:省网优中心
(2)取数平台:SEQ平台
(3)数据提供:网络部移动网管理部
(4)指标评价门限:
4G低速率基站占比
基准值
挑战值
1.6%
1.0%
(5)计算公式: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高于挑战值
满分:4分
基本分:2.4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高于基准值
4、4G活跃客户4G流量分流比(4分)
0.8
家宽投诉回访满意度
3
98%
94%
政企投诉回访满意度
3
98%
95%
一、
1、2G语音质差小区比例(2分)
(1)指标定义:
语音质差小区比例:掉话率、拥塞率、话音质量三项质差小区之和占全小区比例.
i.高掉话:TCH掉话率(含切换)>3%且每线话务量>0.1Erl;
ii.高拥塞:TCH拥塞率(不含切换)>2%且每线话务量>0.1Erl;
5
详见评价办法
传输原因引起的批量故障情况
1
扣分项
工单质量
14
详见评价办法
开站完成质量
3
75%
68%
参数修改合规率
3
扣分项
集中规划指标
3
待定
待定
语音业务每万用户投诉比
3
2或改善度15%
3
网络覆盖每万用户投诉比同比增幅
2
-10%,或绝对值小于1.2
10%
4G移动互联网业务每万用户投诉比
5
0.6或改善度20%
a)考核时段8点—22点;
b)剔除非考核时段内产生并恢复的工单;
c)剔除考核时段内在15分钟恢复的工单;
(2)取值方式:亿阳话务网管取数
(3)数据提供:网络部移动网管理部
(4)指标评价门限:
铁路专网站点故障平均处理历时
红线外
红线内
基准值
挑战值
基准值
挑战值
4小时
3小时
24小时
12小时
(5)计算公式:
红线内和红线外铁路专网站点故障平均处理历时各占1.5分。
基本分:1.8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低于基准值
2、家宽装机回访满意度(4分)
(1)指标定义:有线宽带装机回访满意度=“装机回访满意”的工单数/该项回访的成功有效数。
(2)取数平台:省客服中心每月投诉回访数据
(3)数据提供:网络部全业务管理部
(4)考核指标门限:
装机回访满意度
基准值
挑战值
98%
99.5%
(5)计算公式:
成绩
实际完成值
分值
满分
实际完成值不低于挑战值
满分:4分
基本分:2.4分
实际完成值在基准值(含)与挑战值之间
0分
实际完成值低于基准值
3、ONU光功率达标率(3分)
(1)指标定义:ONU光功率达标率=收光功率达标的ONU/ONU总数。注:光功率达标定义:ONU侧收光达到class B为-25dbm,class C 为-27dbm;
3
1.00
1.50
新区跟进覆盖解决率
3
80%
70%
全业务
家宽装机全程及时率 (50M及以上)
4
94%
90%
家宽装机全程及时率(50M以下)
3
95%
90%
家宽装机回访满意度
4
99.5%
98%
ONU光功率达标率
3
96%
92%
政企售中回访满意度
4
98%
96%
政企售中开通及时率
2
90%
80%
基础维护管理
重大故障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